春分時節游湘西-鳳凰篇

作者: zfm007

導讀春分剛過,春意昂然,小草青青,葉兒綠綠,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機。走,踏青去!旅游的衝動在腦海中升起,說走就走,上午到火車站買好當天去湖南懷化的車票,忽忽整理好簡單的行裝,下午我和老公便出發了。 2008年3月24日17時18分2159次武昌至懷化的列車載著我們踏上了旅途。臥鋪票價163元(中鋪),次日清晨5時56分到達懷化。下車前聽到廣播宣傳“洪江古商城”,因有兒 ...

春分剛過,春意昂然,小草青青,葉兒綠綠,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機。走,踏青去!旅游的衝動在腦海中升起,說走就走,上午到火車站買好當天去湖南懷化的車票,忽忽整理好簡單的行裝,下午我和老公便出發了。

2008年3月24日17時18分2159次武昌至懷化的列車載著我們踏上了旅途。臥鋪票價163元(中鋪),次日清晨5時56分到達懷化。下車前聽到廣播宣傳“洪江古商城”,因有兒時的同學隨父母到洪江支援三線建設,所以想去看看。出站後天未亮下小雨,打的到汽車南站(打表9元)。頭班車7時發車,票價22元。洪江原是個縣城,現在是懷化市的一個區,交通很方便,每小時都有一班直達快車,是宇通客車車況很好。7點整車開出車站時天才大亮,也許是因為下雨感覺這邊天亮得好晚。一路上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車先向南過黔城後左轉彎順著沅江向東行。公路依山傍水彎延在峽谷之中,遠處的青山被雨霧蒙上了一層薄紗,腳下的綠水和著細雨泛開層層綺漣,江邊的垂柳在輕風中搖擺著嫩綠的枝條,粉色的桃花和黃燦燦的油菜花點綴在綠色中格外地鮮艷奪目。如畫的山水美景還沒看夠,車已到達目的地洪江(8時20分)。小城座落在沅江岸邊的山坡上,與其它縣城相比沒有什麼特色,所謂“洪江古商城”就是隔路臨江的一片老街。據說這裡是古代黔東南與外界商貿聯系、貨物集散交流的重鎮,明清時期相當繁榮。建築都是明清時期留下來的,青磚黑瓦的房屋很陳舊,巷道狹窄彎曲,布局零亂無序,在我眼裡當年的繁榮已蕩然無存。聽當地人說:非要有導游帶著參觀講解不可,否則什麼也看不到。我們打著雨傘在拐彎抹角的小巷中穿行,到處關門閉戶,行人寥寥無幾,一個小時就逛遍了古商城。走出來過馬路,下坡到江邊就是汽車站,買了10點回懷化的車票,正好是我們來時乘坐的那輛車那個司機。等車時打聽了當年建三線工廠的情況:“幾個兵工廠都搬走了,搬到長沙去了。”11點多鐘回到懷化,在汽車南站坐4路公交車(1元)到汽車西站,乘下午1時30分的車去鳳凰,票價31元。(下午1:30 ~ 5:30 每小時發一班去鳳凰的車,雖然是車站統一售票,但都是私營的車,無半票等特殊優惠。)

車出懷化市區上209國道向西北行駛,這是一段山路,僅有2個車道寬,路面不平整,彎多路窄高低起伏。司機是位小伙子,車開得又快又猛,顛簸得很厲害,特別是錯車的時候也不減速,搞得我提心吊膽,好緊張呀!總算是有驚無險16時10分到達鳳凰古城。一下車就被拉客的婦女包圍了,急忙衝出人群往前走,但仍有兩人跟了上來,問我們:想住城內,還是想住江邊?我們說要住江邊,其中一個說她家就在江邊,20元人/天,讓我們去看看,走去一看她家在山坡上,沒去。我們自己問了兩家都不理想,另一人說:她妹妹家在前面要我們去看,看後感覺還行就住下了。要價50元間/天,最後談好住三天給130元。剛把行李放下准備洗漱,就聽有人敲門,原來是推銷烏龍山一日游的,我們經不起鼓吹,最後以100元/人搞定(後聽說可談到80元)。梳洗完畢,神清氣爽。此時雨過天晴,夕陽高照,抓緊時間觀嘗、拍攝沱江美景。當晚,經房東指點我們到“萬木齋”用餐。萬木齋由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親自命名並題寫匾額,內有一些名人照片和字畫。我們點了鳳凰的特色菜“血粑鴨”、魚、青菜,一小瓶勁酒和米飯,共63元。飯後,古城已是萬家燈火。沱江兩岸的亭、塔、樓、閣上彩燈齊放、霓虹閃爍,江水映照出倒影,地上水中連成一片,真是流光溢彩,美不勝收。游人嘗夜景,放燈船,酒巴、歌廳人頭躥動,店鋪、地攤熱鬧非凡,人們留連忘返不舍離去。看著這美麗迷人的夜景,我想到了上海的南京路,南京路的夜景與鳳凰的夜景能比嗎?那邊展現的是大都市的繁華,可以模仿、復制;而這裡卻是古色古香、古風古韻與現代燈光的完美結合,是天人合一的傑作,無法模仿不能復制。

3月26日早晨,白紗般的薄霧包裹著古城,給人一種蒙朧的美感。房東告訴我今天一定是大晴天。早餐後,我們輕裝上陣游烏龍山。8點30分22座的面包車載著我們出發了,同時開出地好像有四輛車。苗族姑娘小龍是我們的導游,一路上她不停地給我們講解介紹,還教大家唱苗家山歌,車廂裡歡歌笑語非常活躍。山路顛簸之苦被愉快地心情掩蓋了,不知不覺便走完了二小時的碎石路和“水泥”路。我們這群來自重慶(11人)廣東(6人)安徽(2人)武漢(我倆)共21人的“剿匪”小分隊在龍導地帶領下衝上了烏龍山。解放前這裡匪患猖獗,民不聊生,山下的扭光村(苗語意為搶光村)40年間被土匪搶光18次。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就是根據50多年前解放軍47軍偵察兵的剿匪故事改編並在此地拍攝的。二個半小時後我們“剿匪”歸來,在苗寨扭光村吃午餐,農家飯菜很對我的胃口,淳樸的苗家大嫂不斷地給我們加菜、加飯、加湯,感覺比其實地方的旅游餐實惠些。飯後我們游第二個景點“老洞古苗寨”。進寨前要喝攔門酒對山歌,我們歌完導游在車上教的山歌後,苗家阿妹才打開寨門讓我們進去。老洞的建築以石材為主,石頭、石板砌成的宅院、街巷隨處可見,整個建築群呈九宮八卦布局,家家相通,戶戶相連,並設有攻防和排水系統。我們在參觀中見到了最後一任壓寨夫人,老太太正在織布,雖然已88歲高齡,但皮膚白皙光滑,耳聰目明,動作敏捷,與一般的苗家阿婆大不相同。幾位重慶客人買了她織的彩色披肩。接著我們觀看了民族歌舞表演和苗人上刀梯絕技,還跟阿妹學跳了竹竿舞。參觀結束時正好遇見放學的小朋友,他們熱情地向我們問好,有個女孩兒還一直跟著送我們上車,喊著“再見”!向我們揮手告別。小女孩純潔摯樸的笑臉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返程時改走了半小時水路,湖光山色,輕風拂面,我們坐在船上悠哉游哉地渡過了平湖(山中水庫)。下午5點多鐘順利返回鳳凰。

3月27日在古城休整一天。上午我們在沱江岸邊散步,看萬名塔、虹橋、吊腳樓﹍﹍,聽悠悠車水聲,走跳岩跨沱江,登上筆架山眺望鳳凰古城全貌;我們穿城門、觀城牆、登城樓,在小街、窄巷的石板路上閑逛,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文化廣場﹍﹍,被我們一一攝入了鏡頭。下午我們冒著細雨爬上了聽濤山,在沈從文墓地,見到一個姑娘手捧鮮花在墓碑前祭拜。姑娘虔誠地神情使我猜想:她是沈的親人?還是崇拜者?正是從文先生的妙筆將這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介紹給了世人,才促進了古城旅游事業地發展和繁榮。沈老若地下有靈,看到五湖四海的游客來參觀他的故鄉,一定會感到安慰和自豪。讓我們共同祝願:鳳凰展翅,向著更高、更遠的藍天飛翔!


精選遊記: 鳳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