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嶺古道探幽3

作者: 央宗天香

導讀山上人間——箬嶺要去箬嶺,只能從許村包車,因為普通的車是走不了那裡顛簸的山路的,而且那延綿的山路是單車道的,如果司機不熟悉路況,遇到會車就很麻煩。我們包的是茶坦村長的車子,一輛運送茶葉和村裡人的面包車,常年往返於山上和許村之間。 箬嶺古道曾是歷史上中原地區的一條官道,用我們現在的叫法是“國道”,由政府出錢修建和維護的,始建於隋朝,徽 ...

山上人間——箬嶺要去箬嶺,只能從許村包車,因為普通的車是走不了那裡顛簸的山路的,而且那延綿的山路是單車道的,如果司機不熟悉路況,遇到會車就很麻煩。我們包的是茶坦村長的車子,一輛運送茶葉和村裡人的面包車,常年往返於山上和許村之間。

箬嶺古道曾是歷史上中原地區的一條官道,用我們現在的叫法是“國道”,由政府出錢修建和維護的,始建於隋朝,徽商興起後,更是成為重要的糧食、鹽和山產的運輸要道。許村據箬嶺10裡地(開宇解釋“10裡地”是一個模糊概念,類似“一頓飯功夫”的說法),前面5裡是一段鋪的較平整的路(驢友們開玩笑說是“高速路”),後面就是傳說中的延綿起伏、只此一道的山路了。果真如傳言所說,我們坐在車裡,左搖右晃,簡直要飛到窗外去,可苦了坐在車後面的幾位男士(車上只有5個座位,多的人只能坐車上的小凳子),接受著如軍事訓練般的挑戰,時不時的聽到他們的一半尖叫聲(另一半噎回去,估計怕同行的女士笑他們吧)。大概走了兩頓飯的功夫,車子停在山下,摸摸身上的零件還都在,沒有散架,清點一下人數,男女老少合計9人。開宇像挑山工一樣的挑著他在山上的小旅館要用的物資,我們浩浩蕩蕩的開始上山。今天上山的另外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慶賀程開宇負責經營(老板不是他)的山上的一家小旅館開業。

沿著山路上去,沒多遠就是那個叫茶坦的小村子。穿行在村中,房屋雖不氣派,卻也是典型的徽式建築,這裡的人還保留著較原始的生活方式,家家戶戶門口堆著木柴,炊煙和飯香蕩漾在拌著霧氣的空氣裡,放學的孩子見到我們,很羞怯的趕緊離開。“茶坦”,顧名思義肯定與茶有關,正是采茶時節,到處可見采茶的背簍和茶葉加工工具,村子後面一片片的茶園望不到邊,這裡是以盛產高山雲霧茶而聞名的,因為這裡的氣溫低、濕度大、空氣新、水源好,所以這裡產的茶葉質量很上乘,能賣好價錢。



出了村子,還是成片的茶園,還有竹林。看到幾顆小竹筍剛剛冒出尖,驢友趕緊拔出來,說可以炒個菜。箬嶺就是因這裡箬竹長勢茂盛而得名的。



山間還長滿各種各樣的野菜和草藥,在驢友的指點下,我認識了蕨菜,並且幫他們采了一些,2小時後,這些新鮮的野菜都進到了我們的肚子裡。還有,不能不說說山花,我喜歡花,如果在花束和盆栽花中選擇我會選擇盆栽,不忍心看到花為了討好人被剪掉根;如果在盆栽和山花中選擇,我會選擇山花,我崇拜他們的自由自在和耐經風雨。在一大片的空地上,山花會開的漫山遍野,五彩斑斕,那叫氣勢;在石縫裡,山花也會開的昂首挺胸,艷麗非凡,那叫個性!



雖是山路,卻不太難走,畢竟也曾是官道嘛,落上水氣的青石板路上油光光的,像剛剛洗過,每塊石頭上面都有漂亮的花紋,像是故意設計上去的。沒吃午飯,又累又餓,行軍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開宇不停的用“快到了”、“已經囑咐山上做了紅燒肉”這樣的話來引誘我們快走。



走了2個小時,終於到了目的地——糊塗閣旅館,CEO是程開宇。似乎已經聞到了紅燒肉的香味兒,只是好久也不見肉來。後來才被告知,廚房誤以為我們晚上才到,在這吃晚飯,所以並未幫我們准備午飯。天!

9條人命啊,趕緊自己准備吧。於是,過了挺大一會兒,面條端來了,還有幾個拌面的小菜,更有我們剛采的蕨菜,香啊!一大鍋面條竟然很快就見底了,又煮了一鍋。終於填飽了這幫惡鬼的肚子,那杯至今讓我回味的高山雲霧春茶成了此行的意外驚喜,山上的茶用山上的水來泡才會有的味道,無可復制的。(還有高山玉米糊,這次沒有吃到,開宇說給我寄到北京來,00)。

飯後的活動定為去離此地不遠的地方朝拜汪公廟,汪公廟供奉的是“古徽州第一偉人”的汪華(公元587年——649年),他的功績被頌為“亂世據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績重千古;治平朝帝闕,忠君愛國,赫赫英名滿神州”,後汪公逐漸的被神化,廟宇祭祀不斷,行祠社屋遍布,被尊為徽州的地方神或地域神,有詩曰:“油菜花殘麥穗長,家家浸種辦栽秧;社會會後汪公會,又備龍舟送大王。”箬嶺的汪公廟就在箬嶺關城門的旁邊,除了殘磚爛瓦,已經看不見廟了,但從祭拜的人留下的垃圾看,香火很旺。正好也是清明節了,我們每人都買了香和紙,在那裡燒了祭拜,祈禱平安。前幾天,開宇來電話說他專程去汪公廟清理了衛生,打掃了那裡的垃圾,很高興他做了一件積德的好事。

箬嶺關城門上刻有"天險重開"四個大字,門早已不在了,牆依然還在,穿過城門是太平縣,官道一直延伸下去,直通到黃山的譚家橋,據說秋天是太平縣古道最美的時候,於是我們約定秋天再來。

下山不比下任何其他的山輕松,腿還是顫顫巍巍的,在我的一再要求下,驢友們用毛竹幫我編了一個花環,插上了五顏六色的小野花,戴在頭上,雖然沒有照鏡子,但我知道一定很美。

箬嶺古道探幽1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61385

箬嶺古道探幽2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61390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