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認識平遙,是在電視上:那古老的城牆,古老的寺廟,古老的街面,古老的店鋪,古老的民宅……,一個個鏡頭在眼前的屏幕上閃過,印在腦海中的是“蒼桑”二字,真有這麼一座古城!?那青磚灰瓦,那幽曲小巷,不可能是仿造。我一定要去看個究竟!帶著衝動,帶著莫名的驚羨,我們迫不及待地上路了...... 我和老公到達這座神秘的古城時,已近黃昏。巍然的城牆在夕陽下端莊美麗,這裡的人們在她的庇護下,生活一定安居樂業.走在青石板的老街上,有慢步的游客,有嬉戲的孩童,更有一堆一堆聚在大門口打撲克的老人.街面上林立的鋪子外,掛著各式各樣的幌子,有布的,有木的,就像是在為拍電影刻意裝飾的.一個個店名分明都是老字號,充滿了文化內涵.我們就這樣如夢如幻地漫游著,偶爾有本地人搭訕,才醒悟到自己身處何時何地.
在城隍廟街上,我們選擇了一家名為“裕豐恆”的客棧作為休息之地。剛走進這座典型的晉式四合院,一股古樸中透著溫馨,典雅中帶著喜慶的鄉土氣息便迎面撲了過來。只見黃澄澄的玉米、紅彤彤的辣椒,粒粒飽滿的花生……掛在檐下雪白的牆上,鳳凰戲牡丹、喜鵲登梅、老鼠拖葡萄、吉祥如意、馬到成功等富有民俗寓意的剪紙貼在干淨的窗玻璃上,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別致感。
房間裡更是讓人耳目一新,擺在古老土炕上的小炕桌和青花小瓷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老公高興極了,把鞋子一脫,就爬到炕上,盤起了雙腿。後來,我們又突發其想,讓店家把點好的地方小吃送到了房裡,美美地過一把“客官”癮。
夜漸漸深了。不知什麼時候,院子裡的大紅燈籠悄悄地亮了起來,幽幽地發出柔和的光。房間裡的光線開始變得柔和,並且升騰起一種慵懶的空氣,讓人不由得忘記一切世間煩惱。不知是由於旅途的勞累,還是剛才酒精的作用,老公已發出了鼾聲,我的心裡卻莫名地湧起一陣感動,也許是久違了的閑適,現在突然在這古城的小客棧裡享受到了,心情有點激動吧。
由於時間的原因,第二天下午我們就離開了平遙。平遙、“裕豐恆”,卻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記憶!

(一掛掛的玉米好像在為店名做著詮釋:裕豐恆,真是五谷豐登啊!)

(別致的客房)

(客棧門面)

(滄桑古老的城牆)

(老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