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酒店打聽了去邙山的路線和所要乘坐的公交車,我就背上DC出發了。走了大約10分鐘,到了黃河景區專線6路小公共,上去一看,髒兮兮的,不過沒辦法,便宜嘛!如果不坐就要付出比這多十倍的車資。
顛簸了近2個半小時,到了黃河大觀門口,以為到了,司機發話了:“想到黃河大觀的下車,不過這不是邙山。”嗯,那就不下了,既然就是來看邙山的,此外看這黃河大觀,明顯就是一個20世紀90年代的建築,裡面估計也是類似的東西,不看也罷。
車又走了大概10分鐘,到了!告訴我們下去買票,然後送我們進去。聽說可以買團體票,我馬上和同車幾個人商量一起買票,可惜被售票員聽到,她就告訴我們現在不賣團體票,sign!只好買了全票。
剛下車,就過來N個人,問我要不要車,我謹記“旅游景點不要搭理包圍上來的人”的原則,堅決不理睬他們,往前走。剛走兩步,聽見那邊有個中年婦女招呼我:“大兄弟,你一個人嗎?”,我一看屬於面善一類,就點點頭,中年婦女馬上招呼我上車,告訴我只要五塊錢,車子帶我走遍邙山景點,而且司機還可以免費當導游,我一聽,不錯不錯,二話沒說,上車!先奔黃河岸邊!司機告訴我如果走過去,至少要20分鐘!(真是出門遇貴人啊!)
看到了看到了,看到黃河了,才開了2分鐘!還一路顛簸!分特!不過我看到黃河的喜悅心情已經顧不得這些了,下車直奔黃河邊,拿起相機開始狂拍。正拍著,司機過來了,“來,大兄弟,我來幫你拍照吧。”,我欣喜,好啊,於是,“誇誇誇”,背對黃河圖、面向黃河圖、黃河眺望圖、黃河洗手圖。。。。。。就差黃河暢游圖了:)
拍完了,司機和我說話了:“大兄弟,我們走吧,不過有件事我要先和你說,我們坐車看完整個風景區,要70塊,我看你就一個人,就收你60塊吧!”,什麼什麼,這麼貴,我說你們不是5塊嗎。司機耐心地語調柔和地和我解釋:“如果你是十幾個人一起坐,當然每個人都是這個價了,現在就你自己一個人,當然就貴了,再說我也看你一個人,已經優惠你了。5塊是送到黃河邊的價錢!”,郁悶!就這點路還要5塊,見我不說話,司機又一臉誠實地說:“你要是想走路看得話,最少也要5、6個小時,坐車只要2個小時。再說了,我還免費給你做導游,你自己走路,說不定就迷路了。”我一聽,也是,“那你讓我考慮一下,正好這邊我也想再看看。”
沒過兩分鐘,司機又過來了,“怎麼樣,決定好了嗎?要不你就給我5塊得了,我還要趕回去做別人的生意。”開始逼我!不要逼我!我最討厭別人逼我。“那好吧,那就60塊!”
於是往回走,一路上越想越不是味(短短兩分鐘,我已經轉了無數個念頭),等到回到我最初上車的地方,我說“算了,我還是走路吧。我來也就是想看看黃河,我找個地兒登高遠眺一下即可,我也不全部玩完了。”,“那你給十塊錢!”我想,也不多,懶得和他強,萬一不好,他找上一堆兄弟上來,我就不但要坐車,而且還要躺著坐車了。痛快地給了一張50的(我兜裡一共就150塊錢;))讓他找,他告訴我沒找。唉,這不是逼著我消費,沒辦法,只好到旁邊的小賣店買了一瓶賊貴的飲料。還好,司機告訴了我從哪兒開始上山。
於是,開始邁動步伐,向前向前向前,開始徒步游邙山!
二
走過一條大道,穿過一條小賣街,在大嫂們的叫賣招呼聲了走到一個山口,山口立著一塊大大的旅游指示牌,呼…呼….呼…,還好有這個指示,辯明了一下方向,開始第一個景點:孔雀園。
進到孔雀園,發現真土!就是在一個小山坡上圍了幾個破園子,然後放了幾只孔雀在裡面。我看其中有個園子裡的孔雀開屏了,而且門還開著,裡面有幾個游客在拍照,咱也進去給孔雀MM拍個照,突然從裡面閃出一個人,“一塊錢一次!”他的突如其來很是嚇了我一跳,謔,這也要錢,不進!就在鐵絲網外,拍了幾張孔雀MM開屏的照片。然後順著孔雀山往上爬。天有些熱,我開始發喘,不過既然是徒步游,就要堅持,不一會也是體會到爬山的快樂,出點汗,還挺舒服的。走過山路,然後是台階,順著台階往上爬,心情不錯,一邊爬一邊給朋友發短信!
啊,我的媽呀!台階上躺著一條蛇,我一聲大叫,蛇呼呼地向我爬過來,我猛地一跳,蛇從我腳下爬了下去,沒入了草叢中。呼…呼…呼…,我坐在台階上拍著胸口,我的媽呀,差點把我小命嚇掉,喃喃道:“蛇兄,蛇兄,擾你曬太陽,不是故意不是故意的,千萬不要再出來了,小弟這就走……”
說話間,趕緊起身,一陣狂跑,到達山頂!
山頂有一個小亭,亭中坐一漢子。我站在亭邊,驚魂方定。遠眺黃河,真是壯觀!拿起相機,開始狂拍。拍完了,站定,吹著山風,真是愜意!正在這時,耳邊想起“兄弟,偶幫你照相啊!”,我回頭一看,是亭中那個漢子,一臉和善的樣子,我問:“要不要錢的?”,“不要不要,怎麼會要錢呢。”,那正好,真是出門遇貴人。
很快,我擺了幾個POSE拍了幾張,然後就和漢子聊了起來,我告訴他剛才在山下坐車的經歷,他對那些人痛斥了一番,然後告訴我根本用不了那麼多錢,到黃河邊也就1、2塊,那些人都不是正規的。然後給我看他的證,告訴我,他才是正規的從業人員。然後告訴我他是山那邊管馬匹的,給游客提供馬匹游玩。然後就問我要不要騎馬。
我想了想,我是打算走著觀光的,算了,還是不用了。不過我還是好奇的問:這山上怎麼騎馬?漢子憨憨地說:山那頭有一條挺寬的馬路。另外沒關系,要不他帶我到山那邊,不騎馬也行。我想那也行,反正我不騎,他也不能把我怎樣。不過我問了問山那邊的情況,我決定還是自己走過去。於是我開始往那邊走。漢子跟在我後面,和我說,還是他領著我走吧,那邊不好走,騎不騎馬都沒關系(他又說了一遍!)。我看路確實不好走,也就讓他領著我。不過走了1分鐘左右,就出來一條寬寬的馬路。於是一路上,這個漢子不斷地和我說:沒關系,你不坐也行。
走不多遠,果然看到十幾匹馬徜徉在路一側,沒等我走過去,那邊人就牽著馬過來了,那個漢子馬上就要拖我上馬,當然我是不能這樣就上去的。我詳細的詢問價錢,漢子說:到那邊三皇冠,然後送我到黃河索道處,10塊!我心裡算算,還可以,合算。於是我就上馬了。
在山上騎馬遠沒有從前我在內蒙騎馬那次爽快,因為害怕掉到山溝裡丟了小命,不敢策鞭放馬,盡管牽馬人把鞭子給我了(後來我明白了,他希望我快馬加鞭趕快跑完)。這麼一路“得得得”往前騎了大概4、5分鐘,到了所謂“三皇觀”,裡面是水泥路,心想到裡面我可要好好策馬奔騰一番。突然,跑出來一個人,一聲大叫:拿錢來!嗯,我馬上勒住韁繩,不是不要錢的嗎?我有通票咧!拿出門票一看,這個所謂三皇觀不在其列,我倒!沒有法子,只好買了,10塊!不過請下馬,裡面不讓馬進。不過不讓進就不讓進,反正我還有一段路可以繼續騎馬狂奔。
下馬,昂首進到三皇觀,所謂三皇,乃是饒、舜、禹。這可是中華民族的始主啊,要看要看!
進去一看,三座巍峨的雕塑矗立在我面前,一種肅穆油然而生,我正要沉浸對歷史的緬懷情緒中……“大兄弟,我幫你照相唄!”,回頭一看,是一個兩手空空的老太太(其實也就剛50出頭),笑容滿面地看著我,我惱怒她擾我思緒,沒好聲氣的回了一句:不要!然後回頭繼續緬懷中華千年歷史。“大兄弟,我幫你照相吧!”我倒,又來了,服了!
“你肯定要收錢的吧?”
“不要不要,照個相怎麼要錢咧!大兄弟,你真是會說笑。”
“我不信!再說我也不想照。”
“真不用!你看你到這來了,不留個影,那多沒意思啊!”
好吧,既然人家這麼熱情,就照一張吧,古人說:不到黃河不死心。我看老太太是不給我照相不死心。
照完了,謝過老太太,突然發現她手裡變魔術般地多了一個籃子,籃子裡盛滿了香燭一系列的東西。
“大兄弟,你看,你到了這三皇五帝的地方,怎麼也要上柱香吧,那可是咱老祖宗啊!”
“我不用。”
“哎,大兄弟,你咋能這樣說話咧,到這老祖宗的地方,上柱香,保你四季平安升官發財咧。再說,只要你一塊錢。”(語氣中已有責怪我不敬祖宗之意)
“那好吧,那就來一柱吧。”(一塊也不多咧)
“這裡可是三皇咧,你要來就來三柱。”
“不,我只要一柱!”
……(中間來回了多個回合)
“好吧,那就一柱。來,大兄弟,點這個香要用黃表紙點,表示飛黃騰達。”
“你要拜三拜。嗯,哎,不要都插上,抽三根出來……哎呀,大兄弟,你就聽我的。”
“那我這三根放哪兒啊?”
“你跟我來。”(到旁邊一個側門處)
“哎,先朝著這個方向,拜三拜……插在這,哎,對了,大兄弟,你再來掛鞭炮,插完香哪有不放鞭炮的。”
“那你的鞭炮多少錢一掛?”
“6塊。”
“太貴了,我不要了。”
“那就4塊!”
“還是太貴了。”
“這還貴啊,這可是老祖宗咧。”(又來了,FT!)
“那好吧好吧,就來一掛。”
“要來就來三掛……”
“別,你別又給我來三掛了,我就一掛。”
“好吧,來我拿黃表紙給你點上。”
一陣霹靂啪啦過後,我已經沒有多少心情再瞻仰三皇了,走吧。
“哎,大兄弟,這個黃表紙啊,代表你的官運,你就看著給點錢吧,不過這個既然代表你的官運,你看,你給的越多代表你的官運越大……你就看著給吧。”(一臉的真誠)
“這也要錢啊?!”
“大兄弟,那你看,這代表你的官運咧,你就看著給吧。”
……
“這行了吧。”
“無所謂,不過這代表你的官運咧!”
“行了行了,就這些了。”
我的媽呀,呼呼,一身汗水!出門,呀,對面好像還有一個景點,過去看看。
“哎,大兄弟,來,這柱香給你.”(還是剛才那個老太太)
“送我的?”
“哎呀,你就拿著吧。”(還是好人)
既然說送我就拿著好了,不過老太太好像跟著我進來了,確切的說是她領著我走。
“大兄弟,你一切聽我的,我教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來,把香點上……這中間磕三個頭,許個願……這邊也磕三個…….這邊也三個…….抽出三根香,三個香爐各一根,跟我出來……站在這個大香爐前,朝這個北邊拜三拜……東邊拜三拜……南邊拜三拜……西邊拜三拜……好,把香放在香爐裡。”
唉,總算完事了,我怎麼會像個木偶一樣任她擺布,真是搞不懂,唉,走吧!突然,廟門口另一個老嫗說了一句什麼,我又沒聽懂,沒理她,繼續往前走。指揮我那個老太太叫住我了,“大兄弟,你拜完佛了還沒捐錢咧!”,哦,佛主不給錢也是不能走的,隨便往所謂積善箱裡投了些錢(天知道這些錢是不是真的給佛主享用了,反正我看佛主身上的衣衫襤褸,滿面塵土)。這回總該讓我走了吧,剛走兩步,耳邊又響起,“哎,大兄弟,香你還沒給錢呢!”“你不是說不要錢嗎?”,老太太伸出手,不說話,一臉的笑容,皺紋裡透著一股親切。只好給錢,然後飛也似的逃出了三皇觀。
出得門來,牽馬人過來了,“來,上馬吧!”,等我上得馬來,牽馬人說話了:“大兄弟,有幾句話我要現和你說。咱們到這兒是10塊錢,再到那邊再加10塊。”
“什麼什麼,不是說好得,到那邊一共10塊的嗎?”
“到這兒10塊,到那邊再加10塊!”(一臉的憨實加堅定)
“算了,那我就不騎了。”
“哎呀,就10塊錢。”
“不了不了,我不騎了。我走回去。”
說完,我下馬,開始步行回去。走到最初上馬的地方時,已經看不見一匹馬了,哎,原來我過來時還有十幾匹馬咧?管他呢,接著走咱的路吧。
三
其後,我又坐所謂黃河索道到了邙山最高峰,站在當年毛澤東視察黃河處遠眺黃河,遠遠的看去,黃河蜿蜒在兩岸蔥綠間,遠處那座鐵路橋一列火車正呼嘯而過。初春的樹林,將綠未綠,蔓延在山上,透著一股荒涼和蕭索,看看周圍每個山頂上都立著一個個顯然是年代不久遠的亭台,身旁是一座水泥鑄的粗造雕像,所有的這些把歷史的印記和自然的和諧揉得七零八碎。迎著山風,初來時的心情隨著風一絲一絲的飄走。
依然坐著索道下山,心情也索然而下。到得山下,穿過所謂黃河碑林,一塊塊墨黑的石碑雜亂的排放在路旁,此時我已沒有絲毫的瞻仰和緬懷歷史的心情,就想著回去的路上我能否坐上座。此時離我下車時正好3個小時。
小巴穿行在華燈初上的鄭州街頭,我疲倦的靠在車窗上,窗外滑過一家家店鋪,到處掛著“熱銷——《河南人惹誰了》!”。
……
4月19日游邙山
2002/5/4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