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綜述
★古城篇
一、大理古城(評價:B級)總則:古城核心區禁止一切車輛通行,自行車可以推行,外圈則暢通無阻
住宿:人民路東段靠近洱海門的地方,客棧集中,且較清靜,價格20/床,大床單間60-70(均為淡季價,下同)
餐飲:人民路中段,小吃店和酒吧比較集中,但沒什麼特色,洋人街價位則很貴
交通:售票處就在洋人街東側入口,如果去麗江,可在洋人街西側路口上車,無需回到下關
崇聖寺:最佳的拍攝位置在入口214國道的對面,可把三塔及石碑一網打盡
扎染:原產地周城村離大理古城少說30KM,騎單車需要2小時多,量力而行吧
二、麗江大研鎮(評價:C級)綜述:就是一超級大賣場而已,酒吧街則已經淪為了頹廢的代名詞;古城裡吃飯惡貴,團隊超多,對於不喜歡這種氛圍的人來說,實在是很無聊的地方,只能作為中轉休整的場所;當然,購物一族、頹廢一族、FB一族、小資一族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住宿:都差不多,考慮到出行的方便,可以選擇離出口較近的、北面的新華街或南面的忠義巷,單人間50;有的朋友可能會擔心是否會太吵,不過就我個人感覺來說,就算離酒吧街很近的地方也不會受太多的影響,倒是要注意同一客棧的住客裡是否有夜生活愛好者。
餐飲:腊排骨火鍋(像山集市,60/鍋,3路車1/人可到),黑山羊火鍋(乘3-8,告訴司機,他會開到吃的地方),盡量別在古城裡用餐,貴且難吃;古城南部木府附近有小吃店、咖啡屋、休閑吧各一家,環境尚可
參觀:
1、古城內到處都有明顯的指示牌,只要方向感不是太糟糕,都應能輕松識別,不去景點的話,無需支付80/人的古城維護費。
2、一路都會有當地的拉客人要帶你去拉什海、茶馬古道,我對這種行為一向反感,所以這些地方都沒去,如果要去中甸,這些景點也沒有去的必要了。
三、束河古鎮(評價:B級)綜述:比麗江大研鎮稍小的中型賣場,游客比大研鎮少許多,但也就那樣子而已,基本是全商業化了;網上那麼多人推薦,至少我個人感覺有點誇大其辭了,沒什麼特別的驚喜,或許是大研鎮太讓人失望的緣故吧
住宿:通往聚寶山的那條小巷裡有一家設計師旅店相當不錯,布置得非常精致,僅有的七間客房則是以七仙女的名字來命名的,極具創意,強烈推薦,就算不住也至少要去參觀一下,老板姓胡,江蘇揚州人
餐飲:吃飯的地方集中在古鎮內部,沒吃過,形式和大研鎮差不多,價格估計也不會便宜,小資氛圍濃郁
參觀:注意,進束河古鎮游覽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費用,千萬別輕信那些忽悠你付錢逃票的當地人,直接進去就行了;騎馬轉一圈是10,購物的話先了解行情,再下手不遲,不過砍價也不是很容易,當地人賣東西都是胡亂開價的,相應的,您也隨便還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四、中甸獨克宗古城(評價:S級)綜述:論規模是幾個古城裡最小的了,但絕對夠得上S級評價;無論在環境、文化、民族風情等方面,都是淪為賣場的大理、麗江、束河所望塵莫及的,給人一種沒有絲毫矯揉造作的自然美感,強烈建議在此至少花一天的時間細細品味藏民族的獨特文化;目前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沒有幾個旅行團隊敢進入迪慶,這無疑又是一個天大的利好。
住宿:推薦一家叫“天路居”的客棧,環境整潔、安靜,老板娘盡管十分精明,但手藝挺好,奶渣球一定要嘗一嘗,淡季價35/人,地點就在四方街通往龜山公園的那條路上。
提示:古城裡有兩家獨克宗客棧,其中一家明顯是冒充的,服務態度惡劣、熱水供應差勁,因為要住的話,請認准“獨克宗國際青年旅舍”牌號,一真一假兩家只隔一條街,萬勿弄錯。
餐飲:可以請客棧的主人做飯,只要事先約定菜譜和開飯時間就OK了,然後大可以放心出去游玩;如果想吃犛牛肉火鍋,可以去停車場周邊找一家,或者到另一個出口附近的洛桑老板家吃,4個人的話花費應不會超過200,至於味道嘛也只能說湊合了;停車場對面有一個超市,可作為戰略性補給的場所。
參觀:
1、古城裡龜山公園的大佛寺一定要去,內有天字第一號巨型轉經筒,據觀察至少需要合三人之力才能推動,有自信的朋友大可嘗試以一己之力將其推動,世間若真有此等神人的話我也只能ORZ一個了;免費參觀,不需門票。
2、新城裡有一處當地人的神山(其實也就一小山丘),是中甸縣城的制高點,上有白塔數尊及寺廟一宇,是俯瞰中甸全景的攝影極佳位置,免費參觀,不需門票,何樂而不為?
3、要逃松贊林寺的門票只有趕早(7點),那時門外公路上的售票處肯定還沒上班;若寺內有人把守售票,就跟他私下談個價錢讓他放你進去,一般能談到10/人(門票30),白天去的話,外面公路上的售票處就過不去。
4、納帕海、普達措:季節不對或天氣不佳就沒必要去了,買那麼貴的門票卻看不到什麼風景會很郁悶的。
民俗:每晚7點-9點,在古城四方街廣場上都有當地人自發的跳藏族舞的活動,難能可貴的是,這項活動沒有半點表演的性質,而更像是一種傳統的全民健身運動,如果不去參與就太可惜了;我們住了兩晚,每晚都去,藏族音樂配上華麗的舞步,隨著鼓點的變化而翩翩起舞,那種氛圍真是花錢都買不來的;說這是到中甸的必定參與項目也不為過。

(香格裡拉)
★雪山篇
一、玉龍雪山(C級):不客氣地說一句,這玉龍雪山是滇西北諸多雪山中最差的一座,要造型沒造型,要氣勢沒氣勢,氣溫一升高上面的雪就融化得差不多了,就是一黑乎乎的石頭山;過了中甸之後的大片雪山群裡隨便找一個山頭都比她強N倍;若打算去德欽,就完全沒必要買那麼貴的門票和索道費進山了,反正在古城裡抬眼就可以望見,上去了也僅僅只是玩玩雪而已,意義不大;用旅伴瓶瓶的話說,“就是一小破山而已”,實在是名不符實的典型。

(玉龍雪山)
二、哈巴雪山(B級):從橋頭鎮到中甸的途中可以觀賞到哈巴雪山的全貌(天況必須良好,無論看什麼雪山都必須天況良好,否則什麼也看不見)。不過這段路一般都會選擇班車,無法隨意停下來拍照;可以選擇靠右的座位,這樣即使坐在車裡也有很多機會可以拍到全景;盡管海拔比玉龍還要低一點,但至少是成片的連綿雪山群,感覺要好得多;哈巴是可以攀登的,如果想嘗試登頂,可以參加一些戶外俱樂部的團隊。
三、白馬雪山(A級):又稱白茫雪山,從中甸到德欽的途中必須要翻越的天險。單論造型,白馬雪山在滇西北的一路中並不算最出眾,可關鍵在於,她是能以最近的距離觀測到的雪山。白馬雪山有兩大埡口,分別是海拔4000米的說拉拉卡埡口和海拔4290米的白馬埡口;在說拉拉卡埡口可以近距離欣賞到主峰扎拉崔尼(意為戰神十二峰)的雄姿及整個峰群。一般從中甸到德欽都會選擇包車(建議一定要包車,中途可以隨時停車拍照),因此這個埡口也是中途的必停之處,只要天氣狀況良好,閉著眼睛按快門吧,全是大冰淇淋啊~
四、梅裡雪山(S級):如果說白馬雪山是氣勢逼人的話,那麼梅裡大神就已經是超凡脫俗了,她超越了一座雪山本身所具有的意義,而成為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信仰、一種像征;至少,在我看到梅裡雪山真容的那一刻,第一反應就是——那怎麼是雪山呢,分明是神啊。
能否見到梅裡雪山的全貌完全只看人品,等了十天半個月都等不到的人如過江之鯽,而天氣預報在神的面前也已完全失靈,因此不要寄希望於任何現代科學的手段來推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學著藏民的樣子,虔誠一點吧。
據觀察,早晨6-8點是最佳的觀賞時間,此時雲最少,看到雪山的幾率比較高;到了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積雪蒸發成雲霧,極有可能將主峰團團包圍,這或許也是滇西北橫斷山區普遍會在下午變天的原因(雪山太多了);因此還是勤快一點,別因為貪睡而錯過了機會,機會或許只有那麼一次;如果有幸得見,千萬不要吝惜你的存儲卡,盡情傾瀉你的彈藥吧。
最佳的欣賞位置一是在迎賓台,二是在飛來寺。但只有在飛來寺才能完全看到太子十三峰的全景,如果要拍攝全景則需要借助廣角鏡的幫助;另外,沿214國道開過飛來寺一直走,有一個山坳是正對著主峰卡瓦格博的,光拍主峰的話那個位置是最好的(另一個好位置是南宗埡口,距離非常近,明永冰川我沒去,應該更近一些)
最後提醒一句,在德欽縣城是看不見梅裡雪山的,在雨崩村則只能看見女神緬茨姆、五冠峰和指揮官峰
友情警告:梅裡雪山位列藏傳佛教八大神山之首,在藏民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敬請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在面對神山時請勿大聲喧嘩或語出不敬,絕對禁止用手指直接指向主峰卡瓦格博,以免招致不必要的誤解甚至是神山的憤怒(前車之鑒就是91年著名的山難事件,聯合登山隊的蓄意侵犯招來神山30萬噸核彈級的雪崩報復)!!

(梅裡大神)
★徒步篇
一、徒步虎跳峽(2-3天,難度系數C):作為如此成熟的一條徒步線路,網絡上的各類攻略已經很齊全了,這裡就不贅述,僅提出幾個自己旅程中獲得的經驗:
1、要逃50元的門票,就不能坐車到橋頭鎮(否則會讓你買好票再下車),而要在之前就下公交然後找當地人的面的,讓他們送你進去,一般140/長安之星,能坐4-5人+行李
2、建議不要走張老師小路下,那條路沒什麼好看的,看完中虎跳如果不想走回頭路,無論走哪邊都需要再付10/人的買路錢(用旅伴劉德華的話說,就是“一幫土匪”);較合理的路線是從天梯下(或上),從一線天上(或下),那樣僅用付一次10/人
3、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自己的行程,自虐、暴走族可選擇三天正走,閑散人員可選擇兩天反走,從橋頭包車到中虎跳張老師或TINAS是80/車,峽內客棧20/床位
4、徒步整個虎跳峽,只要身體健康人士,最多三天就可全部走完,難度一般,和接下去要說的徒步大雨崩相比,基本就是小兒科、入門級的;不過依然建議結伴而行。
二、徒步大雨崩(3天,難度系數A):之所以寫的是“大雨崩”,是因為該條徒步路線是區別與常規行程,是不走回頭路的那種走法,且全程不需要花費1分錢的車費或門票,是為滇西北最為經典的徒步線路之一。
不過,在三天徒步行程中,行走的山路距離長達上百公裡,且都在高海拔區域進行,對參與者的體力、意志力以及客觀天氣狀況有著極高的要求,另外,充分的准備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必備品:水壺、墨鏡、防曬霜、登山靴、干糧儲備、簡易換洗衣服、防水衝鋒衣、在飛來寺充滿所有的電池板,另外,進入雨崩村後手機是沒有信號的,安全起見,強烈建議結伴而行。
☆警告:雨季若要做該項徒步,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沿途路況惡劣,尼農河谷和瀾滄江大峽谷更是隨處存在泥石流和滑坡的隱患,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3天的流程如下,後面會做具體講解:
D1:飛來寺—售票處—西當溫泉—南宗埡口—徒步者之家
D2:徒步者之家—下雨崩村—雨崩神瀑—徒步者之家—上雨崩村—大本營—徒步者之家
D3:徒步者之家—牧場—橋—尼農河谷—尼農社—瀾滄江大峽谷—扎龍社—西當村
詳細行程:
D1:一早從飛來寺出發到西當溫泉,有兩種走法,一是包車,省力但要花錢(包車120/長安+門票63),時間大約2小時;二是直接翻越飛來寺前的山下到瀾滄江邊,經過一座廢棄的木橋到達西當村,再沿公路走數公裡到達溫泉,一般耗時4-5小時,這種走法雖然可以省下每人近100的支出,但需要耗費大量體力且有一定危險性,建議方向感不強,玩命意志不堅定者切勿輕易嘗試
西當溫泉海拔2800米,從這裡出發沿山路走3-4小時可到達海拔3700米的南宗埡口,沿途全部是上坡路,總計12公裡,途中有兩個茶館可以休息補給,方便面10/碗;在接近埡口前可能會遭遇雪地和泥潭;若要保險起見可以在溫泉處租騾子,馱人或行李皆可,到埡口135/匹,到雨崩200/匹
翻越埡口後經6公裡的下坡路即可到達雨崩村,一般耗時1-2小時;在“驢友之家”門口,往左走是下雨崩,往右走是上雨崩;建議往左走200米住宿在著名的“徒步者之家”,價格是全村統一的20/床位;晚上可點菜,品種我個人覺得蠻豐富的;這個客棧的位置絕好,正對著女神峰和五冠峰,下又可遠眺下雨崩村,若有日照金山,躺在床上就直接能看見了;要充電只在飯堂有個公用的拖線板,熱水全靠太陽能,不是晴天的話洗澡就沒戲了,不過無論如何,那個在戶外的浴室一定要去參觀一下,如果說虎跳峽HALFWAY的廁所是天下第一廁的話,那麼這個浴室就是“天下第一澡堂”了
D2:第二天要去的是神瀑和大本營。早餐只有面條和炒飯,完畢後沿客棧門前的下坡路走,過橋後進入下雨崩村(就是客棧能遠眺到的那片漂亮的村落),沿途基本沒什麼岔路,如果方向感實在太差就不恥下問吧,這裡的原住民都是很淳樸的
穿過村子後是一大片牧場,中間只有這麼一條路往森林深處的五冠峰腳下延伸,別猶豫一直沿著這條路往前走,沿途沒有任何岔路,經過瑪尼堆灘頭、彩繪六字真言石、木柵欄門後,可到達積雪厚重的五冠峰下,這裡有唯一的一個補給點;耗時約2-3小時,以平路為主,有少許的上坡,比起前一日的難度是大大下降了。
經過補給點再往裡深入約1小時可到達神瀑(不是遠遠能望見的那條,真正的神瀑只有到夏天才有水,地標是掛有經幡的大石頭),但正如肉眼所見,神瀑附近遭受雪崩的風險很大,因此在雪山活動頻繁的5-8月最好不要輕易冒險,況且,神瀑是像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景觀。
游完後原路返回徒步者之家,休整後從來時路一直走到上雨崩村(內有雨崩小學,可參觀),穿過後再往上走就直通大本營了。因為大雪封山我們沒進去,據下來的朋友介紹,裡面岔路繁多且積雪厚重,幾乎無法辨別正確的道路,按此來看,要去到大本營不僅需要超強的體力、還需要天公的作美和向導的幫助,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
晚上可盡早在客棧休整,為最後一日、也是最為艱苦的跋涉做好准備。
D3:請務必在前一天晚上就跟客棧老板約定好早飯的時間的和內容,以節約今日寶貴的時間;請務必最遲在早上8點就出發,尤其對於一些腳程不夠快的朋友來說,請緊記“趕早不趕晚”這句話。今日的目的地是返回西當村,沿途有驚險的尼農河谷與壯美的瀾滄江大峽谷,徒步距離不低於40公裡,耗時依隊伍的整體速度而定,一般來說至少8小時。
至於當日是否要請向導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我們是沒有請,感覺中途容易走錯的路也不是很多,只要隊伍中有方向感強的隊員,再依照下面說的原則行進,完全沒有請向導的必要。
早餐後從“徒步者之家”後門的那條路走(不是前一日去下雨崩村的那條,不清楚的問一聲客棧老板阿那主),遇到岔路全部選擇往右,大原則是沿著雨崩村流出的那條河走,河始終在你的右手邊(這條尼農河最終會彙入瀾滄江,因此它也是前半程的路標)
2-3小時內會經過兩個牧場,一般來說都有看守人,可以向他們確認自己所走的路是否正確;繼續前進後,在如圖所示的位置過橋後左拐,這時尼農河就在你的左手邊了,接下來要穿過一片原始森林,不時要在亂石堆中行進,以下坡路為主,基本沒有岔路,途中手機開始有信號了。

(在該處過橋左拐)
走大約1小時後會遇到一大片梯田,這裡是第一個容易走冤枉路的地方,大原則是碰到有分岔路的地方往左走,不要沿著水渠走高路,否則到後來要從坡度極大的梯田直接向下穿越,難度較高(我們就走錯了,最後不得不一層層翻越梯田);只要按老規矩沿著河邊的路行進就行了,離尼農河越遠就越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路就找河,不會錯的)
走過梯田區不久會遇到最後一座橋,過了橋後往右走,分岔路會暫時告一段落。注意尼農河此時的下降落差開始加大,而身邊也出現了一條水渠(這條水渠正是尼農的水源),漸漸的你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經行走在了懸崖之上。
沿途沒有岔路,要注意的地方也只有一個,就是懸崖邊的一個缺口形成瀑布,大水阻隔了去路,只有一根長期受水流侵蝕的獨木橋,非常危險;我們是脫了鞋光腳從水裡走過去的,盡管冰山融水冰涼刺骨,使得雙腳直接麻痹,但總比冒生命危險要好;至於您怎麼選擇還是自己斟酌吧。
不久後會看到身邊的尼農河彙入瀾滄江,同時懸崖路向左拐了個大彎,此時就正式進入瀾滄江大峽谷;前面不遠處就是尼農(村裡門牌上寫的是西當村尼農社),可在此做休整並解決午飯問題,若到這個時候還有干糧儲備,大可揮霍一空了。
之後的路途比較枯燥,就是沿著半山腰那條路(在尼農可以望見山坡上有上中下三條路,沿中間那條一直走就對了)像苦行僧一樣拼命趕路,從尼農走到西當村至少需要3-4小時,一定要算准時間,如果想當天趕到飛來寺或縣城,就必須多預留2小時的時間(當地天黑是8點多,安全起見,盡量在天黑之前把當天的計劃結束掉);途中會經過西當村扎龍社,這個地點是尼農到西當的HALFWAY。
一路無話,當你看見廢棄的土碉樓、白塔、瀾滄江上的木吊橋同時出現在你眼前的時候,恭喜你,西當村已經近在咫尺了;但是,這時出現了本次的徒步的最後一個難點,也是最容易走錯路的地方;緊記一個原則,遇到分岔路走左邊向上的路,不要向下從碉樓旁邊的水渠走,西當村在上,下面則是另一個村子。
到了西當村後有三種選擇:1、可以直接找個車去飛來寺(120)或德欽縣城(150),如果後一天要回中甸或麗江的話,這種選擇是最合理的;2、也可以包車去明永村過夜(80),打算之後游明永冰川的朋友可以選擇這個方法;3、直接住在西當村,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會做該選擇,一是太累實在走不動了,二是打算徒步走回飛來寺的。
大雨崩的徒步攻略就此結束,我個人感覺並不如網上流傳得那麼恐怖,只要是身體健康、對高原環境沒有過激反應的人士都應該能走得下來,只不過是事後覺得疲勞與否的區別而已。
在此要感謝同行的另外5位結伴隊員KEVIN、MARY、韓大哥、劉德華、瓶瓶一路上不離不棄的陪伴;KEVIN說這次徒步將令他畢生難忘,我相信這話是發自內心的,其實對每一個能堅持著走完大雨崩的朋友來說,這段經歷都會成為自己這輩子最珍貴的回憶。
世外桃源般的雨崩村、驚險刺激的尼農河谷、雄偉壯麗的瀾滄江大峽谷固然使人心曠神怡,但真正給旅者帶來內心衝擊的,是一路上有你——這種不拋棄、不放棄的團隊精神和共同完成壯舉後那種苦盡甘來的喜悅,這何嘗不是比沿途留下的相片更寶貴的財富呢?

(雨崩仲農)
★交通篇
昆明——大理下關,高快,122/人,4H左右,關上雲旅汽車站
大理下關——大理古城,TAXI,20/車,13KM
大理古城——麗江,高快,45/人,4H左右,洋人街口上車
麗江古城——束河,TAXI,6KM,12/車
麗江古城——麗江客運站,TAXI,3KM,10/車
麗江古城——玉河客運站,步行,500M
麗江古城——橋頭鎮,中巴,18/人,4H(修路,不修路3H,在玉河客運站乘去白水台的車,每日一班,早8點30分)
橋頭鎮——中虎跳,包車,80/車,0.5H
橋頭鎮——中甸,中巴,25/人,3H(在橋頭鎮的公路邊攔過路車)
中甸古城——松贊林寺,3路公交,1/人
中甸古城——客運站,1路公交,1/人
中甸古城——德欽飛來寺,包車,450/長安之星,550/豐田越野,188KM,6H(若找不到人結伴,就到古城外的藏地國際青年旅社門口的告示板上留言,那裡有許多找人拼車的信息,可根據自己的行程找人同行,至於車是非常好找的,不少當地的司機會主動把名片塞給你,有需要打個電話就行了)
飛來寺——西當溫泉(明永冰川),包車,120/長安之星
西當溫泉——南宗埡口,騾子,135/匹,12KM
西當溫泉——雨崩村,騾子,200/匹,18KM
德欽縣城——中甸客運站,班車,43/人,6H,188KM(8點30-12點)
中甸客運站——麗江客運站,高快,51/人,5H,176KM(最晚17點30)
麗江客運站——昆明南窯,臥鋪車,149/人,9H,晚19點00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