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 八月的周日

導讀車型:廣州本田2.3人員:River、DWW、我 時間:三天,2008.4.4—4.6 第一天,4月4日,清明 行程:北京——安陽——鞏義起止點站點累計裡程km金額到達時間北京—鞏義京冀界72.3¥ 15.00 7:347:00杜家坎入京珠高速(35km)-連霍高速冀豫界512.4¥ 160.00 12:02安陽北(出)526¥ 5.00 12:12安陽(入)548.7- 16:35鞏義東785¥ 110.00 19:00加油單價@金額容量L北京5.34 ¥ 151.66 28.40涿州5.16 ¥ 160.00 31.01鄭州 ...

車型:廣州本田2.3人員:River、DWW、我

時間:三天,2008.4.4—4.6

第一天,4月4日,清明

行程:北京——安陽——鞏義起止點站點累計裡程km金額到達時間北京—鞏義京冀界72.3¥ 15.00 7:347:00杜家坎入京珠高速(35km)-連霍高速冀豫界512.4¥ 160.00 12:02安陽北(出)526¥ 5.00 12:12安陽(入)548.7- 16:35鞏義東785¥ 110.00 19:00加油單價@金額容量L北京5.34 ¥ 151.66 28.40涿州5.16 ¥ 160.00 31.01鄭州西5.07 ¥ 160.00 31.56



早晨六點半,准時出門上路。

天色混沌,雖然談不上陰霾,但也決不是我想要的響晴薄日。

一路開過杜家坎(我恨死那個地方了,按下不表),上京石,路上的車很多,而且多新手——就是那種並線從不打燈從不看後視鏡還動不動狂按喇叭踩剎車的主兒——一直開的磕磕絆絆提不起速度,想著大家都是出門去玩兒,也就認了。路上,漸漸分流,到達冀豫界的時候,路上少了一半的車了。

進入豫界,第一站就是安陽,此時已距北京500公裡。從安陽北出口很快就進入市區,可以沿路很清楚地看到殷墟的路標。

安陽是個不大的城市,十年前曾經在冬天的時候來過,時隔十年,感覺一切依舊,略顯清冷的街道,北方常見的雖然晴朗但混濁的天空,沙塵的空氣……

殷墟,是建在發掘出的殷宮殿宗廟的建築遺址上,絕好的追思懷遠之處。

建築的遺址只剩夯土的地基,若不專業研究,我覺得倒沒什麼看頭。殉葬的車馬和殉人,基本保留了挖掘時的原樣,露天的殉坑上面保護性的罩上了玻璃頂罩,就在那麼一大片草地上,一個個水晶棺似的玻璃罩子,走過去,往下面一看,就是一具或者幾具完好的白骨,有的還能看到當時被斬斷的骨頭的斷痕,有的則是在殺掉之後擺成武士守衛的跪姿,森森的手骨上還握著一把青銅的武器……初看時還不覺得什麼,不覺殘酷,直覺滄桑。只是突然草地上刮起一陣陰風瞬間砂石滿天的時候,煞是詭異和駭人,內心的恐懼感徒增!

殷墟裡最值得一看的,是在遺址群裡的那座博物館了。博物館設計得很有心思,是一座黑色的半地下的館舍,順著下坡緩緩的走下去時,腳下的甬路兩邊倒敘的寫著歷代的年表——清、明、元、南宋、北宋……看到“商”的字樣時,抬眼正好走到大門。

館內珍藏著殷墟發掘的格式精美的出土文物,多是禮器,還有大量甲骨的殘片,其中最負盛名的應該是四海皆知的“司母戊大方鼎”,只可惜因為是國寶,真品現在北京,那裡展出的是一只復制品了……但這並不妨礙其他展品奪目的精美所帶給我們的驚嘆。進門所見的第一件展品,就是殷商時期的一段出土的下水管道,竟然與我們時下所用的下水道形制無異……

在博物館裡,突然覺得自己十幾年的語文全都白學了,瞬間變成了文盲,滿眼見到的中國字居然沒幾個認識的,而那不過大都是古人盛酒盛飯的各類鍋碗瓢盆的名字而已,寫幾個感慨一下——罍、卣、觶、甗……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禮器,用於祭祀,那些器皿的名字就更加見所未見。

若非親見,真的很難想像那些青銅上面細如發絲卻纖毫不亂的圖案和紋路,以及更精美絕倫的像牙的鏤空雕琢、寶石鑲嵌的玉器,竟是出自三千多年前工匠們手中的物件了。

難怪老D看沒幾眼就感嘆地說:我現在覺得那年去希腊看到的那些也就那麼回事兒了。

殷墟,原本為了調劑長途開車的單調,竟卻成了路上的一個驚喜。

商王陵,也有偌大的路標就在不遠處,但最終沒去,一是想來三千年前的王陵到今天應該所剩無幾,應該是後人附會出來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最終目標仍在前方——那些麥田裡已默默守候了千年的石像生。

臨近鞏義的時候,天色將晚,連霍高速一路向西,右邊能看到不遠處的黃河一直跟著我們,鞏義周邊地貌詭異,黃土的高崗和筆直的峭壁,恍惚覺得全是古代城牆的夯土遺跡。

下了高速,首先路過的是行政區,看見了路旁高聳的簡直比人民大會堂還豪華的市政府大樓,無言……

實用信息:

住宿:鞏義市貝克大酒店 ¥150.00/普標,加床¥80.00;豪標大概¥280左右,區別僅在是否近期裝修過;

晚餐:老五大盤雞,就在貝克酒店的旁邊,中份¥35.00,還是近期漲的價,雖叫大盤雞,但與新疆人沒什麼干系,是地道中原口味了,涼菜分量很足;

門票:殷墟遺址加博物館 ¥51.00(這個1元的零頭很詭異),袁林(就是袁世凱的墓)¥20.00,停車費都是單收的,每次¥5.00,不限時。

周邊景點:河南從上古就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地和歷朝歷代政治中心,因此人文景點眾多,沿路隨時可以看見棕色的路標,自己取舍吧,說幾個著名點的——羑裡(文王曾被囚於此)、湯陰岳飛故裡、二帝陵(顓頊、帝嚳)……

第二天,4月5日

行程:鞏義——龍門——洛陽起止點站點累計裡程km金額鞏義—洛陽龍門-¥ 10.00 鞏義至龍門,選擇走的是與高速平行的國道,沿途路過的全是村莊和小鎮,非但沒有什麼期待中的田野風光,還被各種大小不等形色各異的卡車、拖拉機、小面、改裝三輪……的肆意逆行掉頭停靠以及鄉民們毫無顧忌的橫穿公路折磨得區區80公裡的路程竟走了二個多小時……



不知是不是污染,覺得天空像是被無數黑煙囪同時熏著,太陽的顏色也白慘慘的。但畢竟不是雲,因為天氣預報說的,仍舊是晴天。

我們上路,開始尋找傳說中的“七帝八陵”。

我們的酒店前面,市中心的位置,就是個偌大的公園——永昭陵,這是唯一的一座被修復的北宋皇陵,木頭還泛著新茬兒……不過幸好第一家是這裡,才讓我們對宋陵的基本格局規制有了個正確的認識。在北京,明清的皇陵看得多了,以為所有帝王的規制都是一樣——背靠龍脈,前面依次是神道、大碑亭、宮門、享殿、棱星門……等等,進了昭陵才發現其實不然,北宋的皇陵,依然延續了唐制,和後來的明清形制迥異,從前往後依次是雀台、乳台,然後才是神道,再往裡築起四方的圍城稱為陵台,東西南北各有一門,裡面就是皇帝的寶城了。而因為各個歷史時期篤信的風水不同,北宋皇陵一反現在我們能普遍認可的上風上水居高臨下的風俗,呈現出詭異的從外至內地勢越來越低的結構,站在雀台上看皇帝的寶城,簡直就像被踩在腳下一樣。

看來所謂吉地凶地,也不過是個趕時髦的事罷了。

公園裡,除了當地晨練的老人們,專程來看皇陵的,好像只我們一行,園內更是一點介紹都沒有。

來鞏義之前,對北宋的那些皇帝,我只知道開國的趙匡胤,亡國的宋徽宗,中間就只剩個狸貓換太子了。

只好抓緊自學。拿著事前網上搜到的資料一看,才知道睡在裡面的皇帝,竟然就是大大有名的“狸貓換太子”疑案中的那個太子宋仁宗!

宋仁宗在北宋諸帝中,算是個屈指可數的明君,他在位的40余年,也是北宋最安定和繁盛的一段時間。

拿著地圖,一路打聽,在城裡的小胡同裡又找到了英宗的永厚陵。永厚陵沒有修復,只是四周築了圈院牆,將殘破的陵園圍起來勉強保護。

甚至,連像樣的大門都沒有,從一段牆的豁口進去,迎面就看見了一小片種在寶城下面的油菜花,兩位大媽兀自在拿著鋤頭在鋤地。陵區裡還有不少零散的民房沒有遷走。

很清晰地可以看出來,高低錯落的菜地的邊緣,是整整齊齊的夯土層。

寶城上的荒草叢中,清晰地看到一條被人踩出來的小島盤桓著直到頂部,估計這座小丘已經被當地人當作晨練登高的去處了。

除了昭陵厚陵,其余的陵區都在郊外,除了荒塚,唯一還能讓人追古思今的,只剩下那些散落在春天正在抽穗的碧綠的麥田之中的石像生了。

而這些石像,遠不是明清時期帝陵門外那些呆板木訥的雕像可以比擬的。

不但是數量上的龐大,種類也豐富多姿,從外之內,每一座陵墓都有58對石像,蔚為壯觀。雖然有皇家規制的限制,但每個皇陵前的石像生們,神態都迥然不同,行色各異。

昭陵的石像生,無論武侍、文武大臣,還是動物造型的羊、虎、獅子、角瑞(我覺得很像麒麟的初始形態)和瑞禽(鳳凰乎?),包括三對異域的使臣雕像,都神態威儀端莊,粗壯挺拔,孔武有力,是否是那段時期國力繁盛的反應呢?

而到了英宗的永厚陵(仁宗的兒子),石像們卻立刻變得溫文爾雅,纖細柔弱,陵台前的內侍竟然細腰削肩端靜祥和的如同女人。

這難道也是國力的反應?可想來英宗繼位僅四年而終,國政也是保守為上,而彼時戰亂未起,國力遠不至瞬間敗落之此。想來石像的形態,更多的是反映皇帝們各自的審美情趣吧。

北宋一朝,是一段悲哀的歷史,不但出了個幾千年裡最屈辱的皇帝趙佶,連高貴的皇陵在南宋尚且健在之時就已遭受徹底的破壞,且不是小規模偷盜,而是金人入侵之後有目的的毀滅性的掘陵和焚毀,加之奸佞之臣劉豫的搶掠,據說南宋時曾有淮北宣諭使方庭碩到鞏縣謁陵,赫然已見哲宗屍骨曝屍荒野,無限哀傷,也只能將自己的衣服脫下將屍骨包裹。金滅亡後,元朝控制了北宋陵區,一切地面建築除石雕外都被“盡犁為墟”。所謂“南朝還有傷心處,九廟春風盡一犁。”

幸而,還剩下了石像,一千年裡,無言的看盡滄海桑田。

哲宗的永泰陵的遺跡,現在鞏義郊區的西村的一片麥田之中,墳丘仍在,但應該早已屍骨無存了。僅隔一條鄉道往東,則是他的父親宋神宗的永裕陵。

北宋皇陵的所有殘留至今的石像生,裕陵和泰陵的最為專家們稱道,向有“裕陵的獅子泰陵像”之美譽。

專家們的評判,我等外行人自然是看不出個端倪,唯見一望無際的碧浪之中,一抔黃土荒塚,兩行沉默的石像佇立,神態安詳,仿佛看透歷史的變遷早已心態了然無爭。

四月初的麥田裡,尖尖的葉子已長得油綠挺拔,但這幅漾漾的春意卻因為守候在其中的群像而變得有些蒼茫。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我們剛剛停下車,忙不迭端出相機的時候,仿佛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土地爺一樣,立刻有騎車奔過來的一位老大爺,阻止我們拍照。

一開始的瞬間,我還以小人之心地認為,他們是索錢的。

但大爺們說,他們是當地政府雇來負責守陵的,並且始終陪著我們看(抑或是監督吧),一路聊過去才知道,原來就在1995年,泰陵還遭受了一次野蠻的偷盜,兩個石像的頭被連夜盜走迅速倒賣至海外,後來國家花了大力氣才追討回來。而這並未引起有關文物部門的重視,仍然沒有投資保護的意向。鞏義地區無力修復這些陵區,只有盡可能多的在田野裡安裝監控攝像,再雇當地百姓代為看管。

這些受雇守陵的大爺們,及其盡職盡責,無論我們怎樣調虎離山聲東擊西,他們始終死死的盯著我們的相機……

來之前,翻資料時看到有一說欽宗(北宋的最後一個皇帝,登基不久即和自己的父親徽宗一起被金兵掠至北方,最後慘死在馬蹄之下)的陵寢也在鞏縣,但我們問到當地人時,大都茫然不知。

宋徽宗,實在是個令人不能不感慨萬千的皇帝,北宋江山亡於他的手中,按說只能評為昏庸至極,但趙佶本人卻也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藝術家,在文學、音樂、繪畫等方面都頗有造詣。僅說書法,在楷書字體基本已經定型的宋代,一般人模仿前人還唯恐不及,他能獨創出一種新的瘦金體形制,不失為千古之才。被金人掠至北方之後,死在五國城,墳塚已不可考。

說到昏庸,其實大部分皇帝是沒有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利的,就像哀挽南唐後主李煜的詩說得那樣:“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如果徽宗能壽終在皇位上,以他的藝術修養和審美,又會雕出怎樣精美而風格高遠的石像呢?實用信息:

住宿:洛陽和平快捷酒店,¥330.00/三人標間。(四月正值洛陽牡丹花會,各酒店不是爆滿就是有房間但完全無法侃價)

晚餐:洛陽信陽菜館,¥103.00/三人。洛陽人說:河南的菜信陽的最好吃,於是洛陽遍地是信陽菜館。我們隨便挑了家酒店旁邊的,的確不錯。

門票:永定陵是鞏義七帝八陵中唯一售收票的景點,¥10.00/人,停車費另收¥5.00。但所圈的範圍卻不是整個陵區,後陵不在景區之內,要從大門出來延圍牆繞道後面去才能看到。不過,永昌陵(趙匡胤的父親)的石像生據說是被搬到了此處,應該也是在後陵那邊,景區裡是沒有見到的。

龍門石窟:¥80.00/人,停車¥10.00。太有名了所以不介紹了,何況我們從荒無一人的宋陵出發,一頭撞進了如此游人如織喧囂鼎沸彩旗飄飄(跟團的)的場所,連停車位都險些找不到,所以直至最後走出大門還有些不適應。看來國家AAAAA級景區,還是趁淡季去為上策。

周邊景點:康百萬莊園、包公墓、杜甫墓、杜甫故裡,再去洛陽的沿途還看到唐玄奘故裡的牌子……


第三天,4月6日

行程:洛陽——北京

起止點站點累計裡程km金額到達時間洛陽—北京洛陽白馬站(入)949.8- 10:4310:43入南洛高速(949.8km)-13:05連霍高速(1026.7km)-14:00京珠高速(1107.8km)鞏義(出)1000¥ 20.00 11:06鞏義(入)1026.7- 13:05冀豫界1283¥ 120.00 16:20元氏(出)1461¥ 70.00 18:00京冀界1761.7¥ 95.00 23:11杜家坎1800¥ 15.00 23:40加油單價@金額容量L原陽5.07¥ 192.0037.87元氏5.16¥ 170.0032.95


一早起來,為輪胎上一顆不知深淺的小釘子先去了趟4S店,修車師傅不到一分鐘就搞定了,原來虛驚一場,並沒扎到胎裡去。繼續上路,去白馬寺。

又是一個游人如織喧囂鼎沸彩旗飄飄的場所。

倒是門口小鋪裡的早點非常之好吃,我們像餓了八年一樣每人兩大碗糊辣湯再加油條,吃得老板娘大笑:吃吧,使勁吃!汗顏……

重新上路,走到鞏義下高速,去看石窟寺。

叫做“寺”,其實主要的還是石窟。

就在臨近黃河的一段山崖下面。

個人覺得,那裡,真的好過龍門!

窟內是中心柱型結構,典型北魏風格。

因為地域稍偏僻,所以被破壞的沒有龍門那麼太慘烈,而且,石窟寺的做法令人欣賞——在每一個被盜至海外的殘像面前放一張清晰的原圖,中外文字注明盜搶的國家、人名以及現存何處。

就是要光明磊落的聲討!

因為沒有游人,所以我們能細細的欣賞海內孤品“帝後禮佛圖”;因為沒有游人,所以我能仔細辨認有魏碑之風的石刻文字;因為沒有游人,所以我們能有幸打開鐵柵門進到窟內近距離觀賞……可也是因為沒有游人,我們被一位工作人員全程“陪游”,相機根本掏不出來……

沿著石窟寺門口的路走不多久,就是河洛彙流處,陽光下黃河(古稱河水)洛水交彙在河口,黃色藍色界限清晰、涇渭分明——呵呵,涇渭也是兩條河,如此說來,此處用“河洛分明”更貼切一些。

回高速的路上,在一個小村口,看到一統碑上寫著:常香玉故裡。

旁邊的院牆上寫著“饃店”,進去買了幾個碩大的饅頭,香!

回程一路順暢,高速兩邊,大片大片的桃林開得正艷,粉團團一片旖旎春光。

走到河北元氏出口,天色將晚,我們還饒有興致的拐下高速去了趟趙州橋。

唉!見仁見智吧,我是覺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也許,建築學家們不這麼看……

華北平原的上空,始終被一團灰蒙蒙污濁的浮塵籠罩著,回頭想看落日的余暉,發現離地平線還遠,太陽已經跌入滿天的灰塵背後了。

進京,已近午夜,四環路上燈火通明車流如織。看公裡表,赫然寫著:1800km。

此行圓滿。實用信息:

晚飯:元氏服務區。自助¥26.00/人。別提了……奉勸各位,能忍的話,一定要挺住別在此處吃飯,扛到石家莊等地就能看見人飯了……

門票:白馬寺,¥35.00,停車費¥10.00;石窟寺,¥15.00;河洛彙流,免費,但要付停車費,很不正規,貌似圈地收錢;趙州橋,¥30.00,停車免費,但被告誡:最好留個人看車啊。狂汗……總結:

總裡程(km) 1,765; 平均路費(¥/km) 0.82; 油耗(L/100km) 9.17

出了北京,冀豫境內都是乙醇汽油,雖便宜但油耗高;

上連霍高速途徑鄭州段時在擴建路面,因此大部分只留了一條車道,速度稍慢;

黃河大橋上巨大的牌子寫著禁止此處停車拍照,但仍看見幾輛北京車停在橋上,覺得很丟人……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