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桂林-陽朔自助游---桂林陽朔上篇

作者: 我愛tour

導讀Day 4 北海-南寧-桂林 早上乘坐北海出發的火車N720 09:32—12:30(40元/人)去南寧,早上來到北海火車站,氣勢規模很大的一個車站,但是很是奇怪,車站外面冷冷清清,裡面也只有幾個攤位賣些紀念品,而整個車站全天就只有這一趟來回北海—南寧的客運火車,完全沒有實現充分使用(嗚呼,這又浪費了國家多少財政收入,都是百姓納的稅啊)。進了候車廳,在紀念品攤位轉了 ...

Day 4 北海-南寧-桂林

早上乘坐北海出發的火車N720 09:32—12:30(40元/人)去南寧,早上來到北海火車站,氣勢規模很大的一個車站,但是很是奇怪,車站外面冷冷清清,裡面也只有幾個攤位賣些紀念品,而整個車站全天就只有這一趟來回北海—南寧的客運火車,完全沒有實現充分使用(嗚呼,這又浪費了國家多少財政收入,都是百姓納的稅啊)。進了候車廳,在紀念品攤位轉了轉,發現東西那是相當貴.就比如珍珠,和之前在銀灘買的差不多的項鏈動輒標價幾百元,雖然可以砍價,但建議還是不要費那個勁了(哪裡的火車站都差不多,呵呵).到了南寧火車站後,馬上購買下午14:24出發的的火車(65元/人),晚上大約19點的樣子到桂林(注:這趟車終點站站是到桂林北,如果去市中心就在前一站桂林站下車).在等車的這段時間裡,先在火車站對面馬路邊找到一家桂林米粉店,叫景桂圓的,店面不大,但生意挺好,也還干淨,我們進去每人吃了一碗,味道還不錯,建議加份青菜更爽口,還有如果男士可能三兩不夠哦,兩個人可以叫兩份三兩拼一下就行。吃的時候看了牆上的介紹,還了解了桂林米粉的起源:原來是秦朝時秦軍南下戍邊,收服蠻夷,開鑿靈渠,由於北方人吃不慣米飯,造成水土不服,於是想辦法將米磨碎,和成面並制成面條狀自此有了米粉。(後來聽人介紹,靈渠也是個很不錯的地方,只可惜這次時間不夠,只有下次再來了)。吃完飯在街邊走了走,買了些水果,有紅毛丹、龍眼、青棗,挺新鮮味道好極了。在去桂林的火車上,不時吃著水果,並看看報紙來消磨時間。路程大約行至一半,在柳州前後,就有兩旁錯落有致的山峰映入人眼,感覺已經有桂林山水的風味了。這期間坐在對面的一位高大英俊的帥哥和我們聊了起來,他很熱情的和我們介紹了桂林陽朔的旅游事宜,原來他是梧州人,在南寧工作,住在桂林,怪不得這樣熟悉。原本想到桂林後,住到如家快捷,但他建議找其它酒店不會差價格也便宜,而且這段時間是淡季。於是下車後,他主動陪我們去找賓館,從火車站出來,道路的兩旁全是大大小小的各類酒店,讓人眼暈,看來桂林還真是靠這個吃飯的。在他的幫助下,從火車站往左直走,到雉山路口向右拐進,到了錦桂飯店,掛牌680元的標准間,給我們88元/晚。後來住下來感覺設施方面不錯,這個價格還是完全劃算。要多謝這位陳兄弟的熱情幫助,這讓我們對廣西人民也有了幾分好感。

把行李放在賓館,就出去找吃的,本來聽了陳兄弟介紹王城商廈旁的馬肉火鍋不錯,但時間有限來不及找了,就在路邊找了家馬肉米粉吃,感覺味道一般,可能不是正宗的。要說桂林米粉也是一大特色,可惜這次沒時間找家好的,不過後來在陽朔還真吃到了一家味道超好的鄉間米粉,具體後面再講。吃完東西開始夜游市區的行程,也就是經典的兩江四湖線路。之前在網上了解到桂林城內沒有什麼好游的,坐船看夜景也不劃算,於是就選擇了步行方式即榕湖、杉湖景區,其風景主要體現“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格局。老天不作美,晚上下起了綿綿細雨,空氣中的濕度很大,我們漫步在湖邊的石板路上,感覺我的皮膚在做天然的保濕面膜,而路邊的景觀也多了些許朦朧和詩意,也許這算是桂林的另一種美吧。我們悠閑自在的走著,路上也有很多往來的游客。到了像山公園,由於是晚上,所以沒能看到小時候課本裡看到的“大像鼻子”,有點遺憾。繼續往前,來到杉湖邊上,這裡是桂林的新標志景觀之一:日月雙塔。在夜晚燈光照耀下,兩座塔顯得特別漂亮,日塔通體金黃,而月塔則全身銀白,水中的倒影與之交相輝映,很多游客都迫不及待用相機拍下這美麗景色。兩座塔也是可以上去的,不過要買門票,覺得意思不大就繼續向前。經過中山路,那裡有一段步行街,是很多臨時搭起的小攤位,賣些工藝品、紀念品、首飾、服裝等等,進去看了看,感慨啊,怎麼這些東西在哪裡看到的都差不多呢,就和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等地方沒什麼區別,缺少一個城市自己特色的東西,其實這應是國內很多城市都存在的問題。沿著地圖上標出的線路繼續走,到了正陽步行街,看看也沒什麼特別的東西,於是叫了車回飯店,好好休息准備明天的行程,不知道天氣會好嗎?Day 5 桂林-陽朔早上一覺醒來已是8點多,看看窗外仍是小雨霏霏,匆忙洗刷後,在賓館附近簡單吃過早餐,徑直走到桂林火車站,那裡有直接去陽朔的汽車---15元/人。我們大概9:30上車,約11點到達陽朔,一路上外面依然下著小雨,且霧氣特別大,不遠處柔美的山峰若隱若現,不由開始擔心起來,這樣的天氣,我們還能看到什麼風景呢?到了陽朔汽車站,和所有風景區差不多,馬上就有很多當地人圍了過來,介紹住宿、提供導游,我們決定還是先到興坪鎮,游過漓江後再回來,坐車到興坪鎮—5.5元/人。在去興坪的車上,很多都是游客,還有一位老外。我們拿出了地圖在研究,身邊的大叔主動和我們聊了些當地的景色,大叔在半路的橋頭鋪下了車。到了興坪車站下車,一位大姐過來和我們搭起話來,詢問是否坐竹筏,說她自家有竹筏,價格便宜。在考慮的時候,和我們一起下車的幾個妹妹建議可以和她們一起先往前走,可以坐竹筏,也可以去蓮花岩,於是就先朝前走再說.這幾個妹妹基本都是當地人,有一個還是俺老鄉,都在陽朔上班,今天休息過來玩.路上經過一個當地的老街,石板路兩旁很老的房子,據說是受到保護的,還拍過不少電視.邊走邊聊,到了江邊乘竹筏的地方,剛才那位大姐還是很耐心的跟著,和我們介紹這裡旅游和住宿事宜並誠懇推薦我們乘她家的竹筏,這時剛好她家的竹筏回來,幾個游客下來,評價還不錯,就決定先坐竹筏,價格80塊(可坐4個人)。幾個MM直接先去了蓮花岩。在等候的功夫,還在岸邊吃了一位老奶奶炸的漓江小魚,在一根竹簽上串了4,5條寸把長的小魚,嚼在嘴裡很是香酥可口,其實並沒有什麼調料,但相信是這裡的水好所以魚自然味道好得很,價格1塊一串也不貴,建議在岸邊先吃好,到了江上價格要貴了。 竹筏動起來向上游開去,是那位大姐的弟弟開的,邊開邊向我們介紹兩邊的山峰和一些故事,由於霧氣太大,兩邊的山峰像是籠罩了厚重的紗幕,只有靠近才能看到些輪廓,對於所謂的各種形像,如興坪佳境/老寨山/黃布倒影/九馬畫山等也看得似是而非,並不真切。岸兩旁點綴著叢叢的鳳尾竹,更多了嫵媚的韻味,近處的小漁船還在用鸕鶿打魚。也許這就是漓江的另一種風情吧,朦朧的意境恰似使人置身仙境之中,增添了你更多的遐想,在腦海中去塑造這美麗的景色。如古詩所雲: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竹筏向前劃去,突然感覺陣陣陰冷,趕忙穿上衣服,這時正是初春,天氣還未完全暖和,江裡的水也較小,是旅游的淡季。沿路不時有些大型游輪從桂林順江開來,為這靜謐的江景增加了喧鬧和人氣。沿途靠過兩次岸,岸上有很多小攤子在賣炸小魚和芋頭餅之類的東西,還有很多老奶奶拿著一小袋一小袋的柚子橙子在賣。看著游客過來,她們就會湊過來,並懇求給她買點…看著一些年紀六七十的老奶奶,彎著腰提著一些東西過來,不由一陣心軟…這樣一不小心,買了不少,後來發現那些水果都是不好吃,吃不了多少只好扔掉。岸邊還上過一次廁所,要一塊一個人,不便宜啊,不過裡面打掃得倒也干淨。聽那個開竹筏的兄弟說,興坪這邊雖然靠旅游業,當地居民過得還不錯,但還是有很多人生活挺苦的,特別是一些老人。因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是留下一些小孩讓老人們照顧,這些老人們過慣了清貧的日子,都比較節省,也比較辛苦的想賺點錢來給家人。竹筏開到浪石就返回了,盡管天氣不好,許多風景遺憾看不清楚,不過能親手觸摸這純美的山水,感受著清靜的氣息,也非常不錯,在喧鬧污濁的城市待久了,真應該時常到這樣的地方來,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能松弛和淨化一下,也會知道,我們的家園是多麼美好,每個人都應該去用心愛護她。下了竹筏,和幾個妹妹聯系了下,她們已經在蓮花岩,讓我們直接坐車過去彙合,並可以代買門票,30元/人。於是讓竹筏司機送我們過去,車費收了每人10塊。蓮花岩可能是名氣不大,加上是淡季,去的人也很少,加上另外幾個游客我們這撥總共大約10個人進了洞。由於導游當天不在,我們由景點管理人員帶領。蓮花岩處在一座山的內部,實際就是由很多經過數萬年地質作用形成的鐘乳石,石筍,石柱構成。由於這裡是石灰質岩石,在水溶作用下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析出石灰石,從上向下生長的為鐘乳石,從下往上為石筍。洞內的岩石形態萬千,在五顏六色燈光的照射下,煞是好看!有的如玉樹成林,有的如瀑布從天而瀉,有的像鱷魚吞龜,有的如菩薩講經,有的如仙境奇觀,還有在頂部不斷長出無數鐘乳石謂之生命不息。最出名的景點是蓮塘奇觀,水面飄浮著大大小小108塊如荷葉的雲盆,盆中滿盛天然穴珠,又稱溶洞珍珠,大小、形狀、顏色與蓮實同。仙蓮倒掛,進口處簇簇乳石,如片片蓮瓣,橡一朵碩大的蓮花,高懸洞頂,華麗奪目。總之,你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塑造出如此神奇的景像,與之相比,人類的存在也不過是大自然的諸多作品之一。不知不覺,我們很快游完了岩中景點,我想應該是有很多地方沒開發好所以沒安排去參觀。其實桂林這裡的溶洞非常多(比較有名的如銀子岩由於時間關系沒去),能夠去一兩個有代表性的景點看看相信就差不多了。由於時間還比較早,在其中一位小雲MM的盛情邀請下,我們一同去她家裡吃飯。由於到蓮花岩的路沒有修好,我們去的時候電瓶車都是走過一段水路,這次回程我們選擇了徒步,為了不繞很遠的路,我們決定赤腳渡河。當脫下鞋子接觸水面的剎那,就體會了冰冷的感覺,步入寒冷的水中,感覺腿一陣退縮…到了河中央,水位接近膝蓋,水中的石頭很滑,走起來很是艱難,但為了早點脫離冰冷的水,還是加快了凌亂的步伐。終於走到對岸時,心情還是很愉快的,算是一種很不錯的體驗吧,和陽朔的水來了一次最親密的接觸!小雲家距離不遠,大概走了半個多小時,四周山水如畫,這裡的人們世代都生活在這一派風景畫當中,是多麼幸福啊。小雲的家人很熱情,給我們做了家裡的土雞和腊肉,感覺米飯都特別好吃。呵呵,這是正宗的農家飯菜啊,臨走時還給我們一些水果帶走,真是感謝啊。後來我們一起租了一輛小面包去陽朔(70元/6人)。 路上了解到她們幾個是在陽朔賣土特產的超市裡工作,她們帶我們去找酒店,來到一家叫月光酒店,由於目前是淡季,最後談下來是100元一個標准間(標價是680元/間),住下來感覺還不錯。在酒店放下物品後,就和她們一起去了陽朔最有名的洋人街—西街。即便目前是淡季,西街也很熱鬧,來來往往的人不斷,有點上海南京路和新天地合並的味道,就是規模小了兩號,有很多酒吧、飯店,很多特色工藝品商店,很多搞繪畫藝術書法的小店等等,這裡老外特別多,很多小店也似乎是專為老外開的。總的感覺,西街很有洋味,但是商業化味道太重,太嘈雜吵鬧雜亂,與這裡的山水格格不入,也和很多城市的商業街差別不大,少了些質樸的味道,其實何止是這裡,很多地方在旅游業發展起來後都有這樣的問題,過度開發和保留原始風貌到底哪個更重要呢?這個問題恐怕要過若干年後才能看得清楚。為了感謝她們一天的陪同,我提議去請她們去吃宵夜,我們去了城西一個比較偏僻價格實惠的排擋,味道也是蠻不錯的,特別是烤魚和螺絲,7個人一頓下來100塊不到。由於她們第二天是上晚班,所以約好明早8點一起租自行車去遇龍河。這才到了本次桂林最好的一段旅程。



(夜看桂林雙塔)



(鸕鶿)



(霧中漓江)



(漓江鳳尾竹)



(蓮花岩)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