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地的小孩語言能力特別強,英文一個比一個流利,我們在皇家浴池看日出的時候,一群當地的小孩和坐在我們身後的老外交談甚歡,一個多小時之間對答如流,談笑風生,我們坐在前面聽也聽不懂,實在是汗。
而且她們不單是英文好,還能說多國語言。也是在皇家浴池,一個小女孩猜我們是哪國人,先後猜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每猜一國就說一句那個國家的話,最後知道我們是中國來的,馬上就用中文說姐姐,北京。然後就用一長遛的英文夾簡單的中文詞組向我們推銷東西,反觀我們結結巴巴的還價,實在是相形見絀。
其實我滿喜歡當地這些兜售的小孩的,雖然她們會追著你賣東西,但一般說兩句 “NO , THANKS”就可以了,她們並不會過分糾纏,買賣不成也不會惡語相向。
二:雖然暹粒是個徹底的旅游城市,但商業氛圍並不很濃厚,除了市場裡的某些攤販,大部分接觸到的當地人都溫和有禮,小小的身材、淺淺的微笑,給人的感覺溫文爾雅。景區的工作人員在查票或者我們問個路的時候都會微笑著行合十禮,我們所接觸到的幾個tuktuk司機也都滿熱情可愛的,每當我們和自己的司機在交流上有點困難的時候,在旁邊閑坐著等活的司機就會主動的上來幫忙。雖然大家的英文都很爛,但這種磕磕碰碰的交流卻特別有意思。
雖說柬埔寨還是個剛剛脫離戰爭而比較貧窮的國家,但我們遇到的當地人,無論是景區周圍奔跑嬉戲的小孩子們,還是街邊三三兩兩聚集聊天的突突司機們,大多給人感覺有著非常簡單的快樂。
三:我們是一月去的,雖然熱但還可以承受,所以中午我覺得沒有必要回去休息,行程已經很緊了,累的話就在樹蔭較密的景點或者在吃飯的地方有吊床休息下。
而且我一直覺得那裡的吊床還是很舒服的,同伴詫異我為什麼會這樣留戀這裡的吊床,看上去髒髒的,也沒有風景可賞,說吊床還是要到海邊,我也同意海景海風海浪聲配上吊床才更像度假,但這裡的吊床卻有簡樸的安寧與親切,躺著晃啊晃啊,看茅草搭的屋頂陽光從縫隙間透過,聽四周迷迷糊糊的各種聲音,我總是貪戀這種悠閑的感覺而不願起身。
可惜這種悠閑的感覺其實只能屬於當地人。他們可以篤篤定定的躺在上面看書,而我卻要掐好時間准時走人。
每當此時我總是想起鄭愁予的那首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確實,我只是個過客而已,這種感覺當我在飛馳的tutu上看到黃昏時小吳哥護城河邊三三兩兩聚餐聊天的當地人;當我匆匆的穿行在午後安靜的斑迪色馬寺看到一群當地的小孩坐在花樹下倦倦欲睡時,這種感覺就尤為強烈,我注定只是個過客,我有下個再下個景點在等著我,我不得不加快我的腳步。
四:吳哥的風光不單單是在景區。酒店密集的6號公路上,各式酒店風格迥異,一路繁花似錦,綠草如茵,是一段非常美麗的街景。
夜晚的酒吧街燈紅酒綠,充滿活力,各種膚色的人群和各國語言在此交彙,一派異國風情。是全然不同於滄桑吳哥的另一道鮮亮的風景。
五:雖說最好的旅游季節是12-2月,但卻很想在5月鳳凰花盛放的季節來感受那種“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壁頹垣”的意境。或者在雨季結束的時候再來一次,感受崩密列被青苔所覆滿的深幽氣氛,看河水流過高布斯濱的河底雕塑,看湖水漲滿的龍幡水池,整個寺廟就像漂浮在湖中露出水面的蓮花座上~~~
~~~吳哥,雖然我已來過一次,卻希望這不是僅有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