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哪一天的哪一分鐘忽然產生了去婺源的衝動,於是查路線安排行程,訂房間買車票,終於在21日晚上和幾個朋友踏上了前往婺源的班車,一路顛簸七個小時在凌晨兩點抵達紫陽鎮。婺源的細雨比如畫的風光先一步迎接我們,凌晨的縣城沉睡著,一群人在茫然無措中被揚州足浴的老板收留,各付了20元留宿到天亮。
22日,和早已預定好的包車老板彙合前往臥龍谷。臥龍谷以瀑布聞名,連著兩日的雨水滋潤了青山翠谷,我們和風雨同行,一路雨霧裊繞,滿目所見江山如畫。其實我很討厭下雨,尤其是雨天行路,感覺身上總有濕氣揮之不去,但瀑布卻正適宜雨中觀賞,遠近高低各不相同,處處皆景。瀑布的聲音很大,隆隆猶如轟鳴,在山谷間奔騰咆哮爭先恐後往山下衝去,而我走過它們,如同無數經過的游人那樣,青山不曾記得我來過,風景卻已留在眼中。
北線我們走的是回頭路,先到最遠的臥龍谷再往回走,晚上住宿在思溪古鎮。當天第二站我們去看清華彩虹橋,據說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廊橋”。走到那裡一看,果然盛名在外的地方必定伴隨另一道景觀——人山人海。說實話彩虹橋不過爾爾,說它最美真的言過其實了。也有可能是厭煩如織游人的我匆匆而過,來不及細細體會它的美。我傾向於後一種解釋,留一份遺憾在心裡。
思溪延村是連在一起的景點,都屬於徽州建築風格。關於建築的美學我不想多說,畢竟建築非我專長我也興趣寥寥,走進一座老房子也就是走馬觀花隨意看看。但是我由衷地喜歡宛如記載了滄桑歷史的班駁圍牆,高高在上風雨中沉默注視著人來人往的馬頭牆讓人感到了凝重和古老。走在石板路上,抬頭仰望陰沉沉的天空,我想像著生活在這裡的古人是怎樣一番光景。可惜在全民皆商的時代,慢悠悠的生活早已被商業侵蝕,再也找不到古人的閑情雅趣以及那份悠閑放松的心境了。
思溪比延村要熱鬧一些,畢竟87版聊齋外景地的名聲為它贏得了更多的關注度,譬如我就是其中之一。心心念念思溪敬序堂那扇能發出“吱噶”聲的木門,所以在安排行程的時候就決定第一晚留宿思溪。思溪也有廊橋,比較特別的是它的橋墩做成了船形,俗稱“燕嘴”,中間還立了一根如來神柱。個人感覺這座橋比彩虹橋更耐人尋味,若夜深時坐在橋頭,迎清風邀明月同飲,該是何等快意?可惜這一天的雨加上臥龍谷的石階讓我只想快點洗澡睡覺,完全忘了仿效古人瀟灑一把。於是這又成了一個遺憾,而且恐怕這一生只能在其他地方圓滿了。
敬序堂那扇木門看上去就有年代久遠的感覺,當我輕輕推開虛掩著的木板,仿佛真有時空穿梭之感。那一瞬間,從記憶中的某個角落挖出了87版《聊齋》,比較著這一聲“吱嘎”與片頭的異同。冥冥中似乎有誰指引著我來到這裡尋找舊夢,在思溪裊裊的炊煙裡遺忘了時間。
出發之前查了婺源旅游網上的氣像預報,23日為多雲轉晴。果然,清晨出門時無雨,盡管天色依舊有些陰沉。我們一行人無比期盼天能放晴,希望拍到最燦爛耀眼的油菜花海。
准備行程的時候聽說有一支從上海出發的兩百人旅行團和我們同期抵達婺源,我推測他們應該是第一天游玩東線,遂臨時改變計劃先北後東。想不到這一變更倒與老天爺不謀而合,在下雨天我們去看了瀑布,而在陽光下我們終於欣賞到了此行最美的風景。現在想想,正應了無心插柳這一句。
離開思溪後的第一站是月亮灣,該景點位於路邊,不收門票。聲名在外的結果是人人都在這裡停車留影,一如昨日經過的長灘。來婺源之前就聽前人說過,最美的風景都是不需要門票的,誠不欺我。月亮灣是一塊造型宛如彎月的綠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造就此處美景。當我們下車取出相機,一葉孤舟從遠處漂來,恰好泊在水中央。舟上有戴鬥笠披蓑衣者,獨釣一池春水。如同淡雅的中國水墨畫,令人流連。
路上風景無限,奈何行程時間所限,我們匆匆告別月亮灣前往李坑。小橋流水人家是游客對其評價,可惜人聲鼎沸打著各式各樣旗號的旅游團破壞了古村的靜謐,也有可能這裡的生活本就是世俗的,只怪我偏生將它想得太過滄桑。幸而雨過終於天晴,我們第一次在金燦燦的陽光下欣賞到一望無際燦爛盛放的油菜花田,頓時失去了語言功能。
一路行走,看過有十八條古巷十八個埠頭的汪口古村,看過上下曉起的人頭攢動,我們來到了婺源最美的地方——江嶺。若說李坑的油菜花讓我一度不知如何形容,那麼江嶺成片的梯田構築起的絢爛世界卻只讓一個字盤旋在腦海——美!梯田連著梯田,花連著花,連綿不絕仿佛永無盡頭。面對大自然和人力合作創造的美景,我只能頂禮膜拜。在江嶺逗留了近一小時,無論多少次舉起手中的相機都覺得拍不夠眼前景色,到最後索性放棄,用眼睛和心靈去記憶,將其鐫刻在靈魂深處。
訂行程的時候決定當夜入住有“小桃源”之稱的慶源。慶源是個千年古村,由於交通不便游人甚少,保持著一份與世隔絕的清靜。看罷一些驢友的描述,不由對其心向往之,因而一心一意想去慶源住一晚。事實證明,這份一意孤行給大家帶去了不便,卻也讓我們的婺源之行收獲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美色,可謂“失之桑榆,收之東榆”。
想來我們還算幸運,假如22日雨天趕去慶源,那段泥濘不堪的路夠我們難受了。23日,從江嶺往慶源的路途有一段柏油路剛好通車,算是讓我們撿了一個大便宜,至少比昨日去往的游人要好受許多。路上還經過段莘水庫,看到了高山平湖的秀麗景色。當時日暮西山,水面無波如鏡平整,雖遠遠比不上九寨溝鏡海的麗色,卻也勉強能稱為秀色可餐。其實這一段最美的辰光在第二天清晨離開慶源的山路上偶而得見,湖面的水汽彌漫整個山谷,如夢似幻,宛若仙境。
到慶源已是傍晚,斜陽晚照下的村莊錯落有致,家家戶戶門前盛開的梨花潔白無瑕。其實我們該抓緊時間游玩,奈何為了錯開和其他住客爭搶洗澡間我們錯過了夕陽西下的美好。等我們吃完飯晃出客棧,每個人都明顯被打擊了——村莊裡沒有路燈,除了獨門院落透出的微薄稀光,簡直就是兩眼一抹黑。不甘就此回去睡覺的我們繼續往前走,在走過一家客棧之後無意中抬頭仰望,異口同聲發出驚嘆——太美了,滿天星鬥觸手可及。城市的燈火過於輝煌,我們久已不見如此璀璨的星空,卻在這偏僻寧靜的山村無心偶得,這是上天為千裡迢迢遠道而來的客人送上的厚禮。
說到這一夜,我還鬧了一個大笑話。同行的mm問我北鬥七星在哪裡,於是我抬頭看了半天發現有七顆星似乎連成了一把勺子,遂自信滿滿指點。不料從後方走來一群人,其中一位自稱天文台長的人笑眯眯地說我們看錯了方向,真是汗顏不已。待我們走到空曠處轉身望另一方,一個大大的勺子出現在眼前,想不到北鬥七星是這麼大一個勺子啊。想來有這一夜的經歷,我這輩子也不會再錯認北鬥七星了。當夜我還看到一顆流星,不過光顧著大喊“流星”忘了許願,白白浪費了一個機會。
慶源的夜晚,沒有時間概念。整個世界,一片空寂。我聽著同屋諸人深深淺淺的呼吸,漸漸沉入夢鄉。
夢裡,有一望無垠的金黃色。
供驢友參考信息:
1. 思溪住宿:我們住在徽鄉人家客棧,離敬序堂比較近。客棧潘老板和俞小姐夫婦熱情大方,服務比較周到。我們六個人住了一個帶獨立衛浴的套間,每人才20元。手機:13426658785
2. 思溪程建華:由於第一天在思溪住宿,所以我們找了思溪的司機。程建華人很風趣,健談,聽他說還能幫忙買便宜的聯票。去的人若是在5-6個,建議包車,可以找他。婺源景點比較散,坐景區的班車要候時間,玩得就不能盡興了。程建華電話:13979324276
3. 慶源古宅客棧:其實,假如安排的行程比較緊,不建議去慶源。慶源風景確實不錯,但交通實在不方便,往縣城的班車只有早上六點半這一班,錯過了就只能徒步。詹老板人不錯,第二天我們因趕車來不急吃早餐,他們還送了我們一人一份早飯帶在路上吃,和思溪斬人的賣早飯的小橋人家不可同日而語。詹老板電話:13979392232
4. 荷包紅鯉魚:我們在思溪住的當晚點了一條,清蒸,味道還不錯,就是我們點的那條小了一點,所以價錢就沒法給大家參考了。話說吃這個起初我有點心理障礙,畢竟城隍廟九曲橋養得觀賞魚好像就是這個,不過後來還是抵擋不住美食的召喚大快朵頤了。
5. 土雞:強烈推薦!我們幾乎每頓都點了土雞,在大彰山和思溪都是60元一只,慶源是78元,但味道非常不錯,可以燉湯也可以紅燒。我們都是燉湯吃。千萬不要在曉起的飯店吃,人多,價貴,服務基本上沒有,還不如在游人相對較少的汪口吃飯。
6. 糊菜:這是婺源特色菜之一,具體做法請大家參考婺源介紹。我吃過糊青菜和糊豆腐,還是後者比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