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4日,我們梨城(庫爾勒)的戶外愛好者,和新疆烏魯木齊登山協會的主席王鐵男,馬玉山,宋玉江等一批愛好戶外探險的驢友,由庫爾勒龍行青年旅社的經理李濤傑( 13899065488)。免費當向導,帶著我們從庫爾勒出發,前往興地古道、營盤遺址,進行為期三天的探險游。

我進入戶外驢友圈的時間不長,但對戶外活動特別熱衷,尤其是崇拜戶外名人。此次,能和新疆登山協會的主席王鐵男,戶外名人馬玉山等名人近距離接觸,我感到十分榮幸。王鐵男先生可是真正的硬漢,他在2006年度被評為全國“十大探險家”,曾和馬玉山、宋玉江等人一同登上過博格達峰和慕士塔格峰。 他們的登山裝備都不是十分精良,而新疆的山區氣候卻又十分惡劣。在新疆的山區中,一天可以讓你經歷四季。早晨也許是艷陽高照,中午可能就是大霧彌漫,細雨霏霏。到下午有可能是冰雹,雨雪,到了晚上,放眼望去,四處是薄冰。 就是這樣惡劣可怖的天氣,他們卻憑借著自己堅強的信念,強健的體魄,登上了博格達峰和慕士塔格峰。這兩座山峰,一座在烏魯木齊,常年積雪不化。一座在新疆喀什市的南邊。這兩座山峰以險峻、陡峭而著稱。無數登山英雄“望山興嘆”,無功而返。有許多登山英雄折翼在冰峰前,長眠在冰雪下。 就在2008年的2月20日左右,王鐵男,馬玉山一批登山勇士,又去昆侖山探險。眾所周知,08年的冬天,全國遇到罕見的大雪,祖國各地交通,鐵路,民航告急。我國南方許多城市遇到50年甚至是70年不遇的雨雪、冰凍天氣.他們來到庫爾勒後,住在南疆第一個戶外驢友之家-—庫爾勒龍行青年旅社。那幾天恰逢庫爾勒也是十年不遇的低溫,聽到他們要進山,我們的心都揪緊了。 庫爾勒龍行青年旅社的當家人,名叫李濤傑,他是梨城戶外的一位資深老驢。他為人熱情,心地善良,特別喜歡結交各路戶外英雄豪傑。在他那兒,我也受益匪淺,認識了許多有名的戶外驢友和許多愛好戶外的攝影愛好者。 李濤傑和我一樣,也特別崇拜戶外名人。每次有戶外背包客到此住宿,他都熱情接待。若遇到手頭拮據者,就免費讓他們住宿,讓人很感動。在南疆戶外,他很有名氣。 每次王鐵男、馬玉山等一行來到庫爾勒,李濤傑都是免費接待,給住宿費他也不要。這次興地探秘活動,李濤傑更是全程免費當向導,帶領王鐵男一行和梨城戶外的驢友去興地古道、營盤遺址探秘、旅游。不但免費接待他們,更是不辭辛苦,帶領我們大家盡興的游玩了三天。 老驢李濤傑,不但戶外經驗豐富,且對疆內各個景點了如指掌。不但線路熟悉,而且對景點的文化了解,時代背景介紹詳細,歷史知識相當豐富。和他出游是一種精神享受。 2月14日早晨10點,我們購買了三天必須的食品,駕駛著兩輛越野車,一行12人向目的地進發。一輛車是王鐵男他們從烏魯木齊開來的北京吉普,另一輛是我們梨城驢友王師傅的福田越野車。他(王師傅13899047066)也是一位資深驢友,他的足跡遍布新疆各個旅游景點,經常拉著廣州、深圳或香港、澳門等地的游客,去各個景點游玩。王師傅為人誠實,對客人熱心、體貼,數年來,在內地來新疆的客人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很多坐過他的車,在新疆游玩結束旅程後的游客,都對他贊賞有嘉,經常給王師傅介紹內地的游客。游客們還在攜城網上為王師傅寫游記。他們寫的游記,有“中秋沙漠公路邊露營賞月”作者TY7086。“魂縈夢繞新疆行”作者4506。完成了行程後,到分手時都是依依不舍。幾年後,還從內地給王師傅寄東西來表達謝意。 兩輛越野車載著我們一行12人,從庫爾勒出發沿著北山便道,向著名的古城遺址營盤、興地進發。北山便道是一條千年古道,沿著這條道走,不由讓人感慨萬千。唐僧西天取經途經此處,斯文.赫定路過次地,張騫出使西域留過足跡… 如今是我走在這條古到上,我為張騫大使的不辭勞苦感動著,也為斯文,赫定不遠萬裡的探險精神感動著。一路南行,凹凸不平的土路異常顛簸。我們在越野車上尚且覺得十分痛苦,想想在古道上行走的古人,僅憑腳力,走在這條道路上,此時的心情不是‘敬佩’二字所能形容的。為什麼他們能流芳百世,是因為他們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作到的一切。 經過四、五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走進了去興地岩畫的峽谷中。興地峽谷中水源很豐富,清澈透底的山泉水從峽谷中緩緩流出。因水源充沛,這裡的植被就長得高大、茂盛。山谷中有蘆葦、胡楊、紅柳、白楊,一派生機盎然。因為水源豐富,這裡的紅柳長得很是高大、茂盛。我以前見過的紅柳大多很矮,60釐米—1.5釐米高。而興地峽谷中的紅柳卻有2米到3米高,我幾乎認不出它和干旱地區的紅柳是一個品種.但這山泉水還沒有流出多遠,就被滲透和蒸發了。路過豐富的長滿各種植被的峽谷後,我們走了約6-7公裡,到了一戶羅布人家。看到我們來了,主人十分高興,也十分熱情邀請我們住在他家。因為天氣太冷,又盛情難卻,我們當晚就住在了這戶人家。他家有兩條牧羊犬長得十分特別。體魄強健,體格勻稱,全身上下長滿雪白的長毛,其間沒有一根雜毛。從外表看,兩條牧羊犬十分凶猛,一接觸才發現它們特別溫順。我們抱著兩條美麗的牧羊犬一通狂拍。

第二天早晨10點,我們簡單的吃過早飯,徒步往興地岩畫出發.走了約2個小時,我們終於看到了久以慕名的興地岩畫。興地岩畫在庫魯塔格山的中段,興地岩畫面積約90平米,大小圖畫300余幅,岩畫內容涉及宗教、舞蹈場景、狩獵、戰爭、放牧、馱運及建築等各種符號,記載著北方游牧民族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歷史。

史學家認為,興地岩畫是匈奴人在西域活動時開始創作的。匈奴勢力在公元前2世紀才到達塔裡木盆地,興地岩畫應產於公元2世紀或稍晚。岩畫長約15米,高約6米,大小圖畫300余幅,人物栩栩如生,岩畫結構宏大,意境深遠,在我國岩畫史上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我們在岩畫前仔細欣賞了很久,又在岩畫前拍照留念後,才依依不舍的離開。晚上,我們又住在那戶人家,主人依然十分熱情.。第三天早晨,我們告別了好客的主人,前往營盤古城。從興地峽谷出山後,我們前往著名的古城——營盤。前往營盤古城的路也非常難走,一路塵土飛揚,走了約兩個小時,我們就到了著名的營盤古城。營盤是羅布泊最大的一處古遺址,距尉犁縣200公裡。在庫魯塔格山的南邊,孔雀河北邊的一處緩衝坡上。在西漢年間,是東西橫貫羅布泊地區通道上的一個交通重鎮。據考,在東漢和晉朝,受到漢中央皇權的重視,投入物力、財力,是一處官辦的、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交通遺址。營盤古城是個正圓形,直徑有300米左右。從殘牆的結構可以看出,牆體是用土塊夯成的,或用芨芨草、蘆葦和著相間的沙土,壘築而成。殘牆有許多地方已被嚴重的沙化。我們在城內轉了一圈,發現了許多陶瓷碎片。據史學家考證,這些陶片大多有漢晉時期的陶器特點。

古城西北1.5公裡處有一片佛寺遺址,方形基座圓柱形的塔身.據考,年代大概與樓蘭古城相近。古城北邊、西邊有烽火台相聯接,直通向尉犁、庫爾勒方向。據此被認為是為這條古道通暢,行旅上的安全而設置的這些城堡。我們可以想像,當年行走於絲綢古道的聲聲駝鈴,和曾有過的繁榮。眼望昔日古道,今日卻逐漸被黃沙掩埋,我們相顧無言。在古城西邊約一公裡處,有6萬平米的墓葬區,為目前羅布泊地區最大的墓葬區。但大都遭到盜墓賊的破壞,到處可見到挖開的墓室和散碎的骸骨。根據考古文物資料,墓地時期當為漢晉時期或稍晚期。目前發掘的文物主要以木器為主,其次是毛織品和絲織品。木器制作技術已相當成熟,代表了當時木器制造業的先進水平。毛織品則為簡單編織,具有濃郁的西域特點。進入羅布泊的游人,路過營盤遺址時,多數喜歡在佛塔遺址前觀光。由於受風沙影響,幾乎快淪為平地了。參觀者多以站立在高聳上的佛塔,營盤作為背景拍照,居高臨下,頗為壯觀。實是一處難得一見的景色!我們在營盤古城參觀了兩個多小時,才在領隊李濤傑的聲聲催促下,戀戀不舍的上了車,離開了讓人魂牽夢繞的羅布泊。由此我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的探險愛好者,不遠萬裡,歷經艱辛,來到新疆,來到氣候非常惡劣的羅布泊來探險。彭加木、余純順等我們敬慕的英雄,都長眠在茫茫沙海…是消逝千年的古樓蘭國,是世人矚目的小河墓地,營盤古城、興地岩畫…….等無數古代文明,西域文化吸引著他們,探秘,尋寶,了解古代文明。出了營盤古城,我們路過35團回庫爾勒,結束了三天的戶外游。我的心未能因為旅程結束而平靜,讓我思緒萬千。他們的精神久久的激勵著我,讓我明白了英雄獻身的價值所在......

(羅布人家美麗的牧羊犬)

(與新疆登山協會主席王鐵男營盤之行)

(營盤古城圓形遺址)

(庫魯克塔格山中的興地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