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杭州
4月4日
一個人一輩子要做的一百件事之一就是要獨自旅行。我這次終於走出去了。
4月3日晚上七點決定去杭州,定了第二天上午的機票。有的時候真的是天意,訂完機票才想起酒店,搜索開來,幾乎這兩天杭州所有的酒店都訂滿沒商量,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西湖七號”老板娘發來短信,剛好空出來一個房,問我要不要,這下子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只等著收拾行囊了。
一切都很順利,十點四十到了機場,順利地拿到了機票,順利地辦了登機,只是在安檢的時候發現我帶的洗發水超過了100ml,必須去托運行李,又來回跑了一趟。坐在那裡,聽著幾次航班都相繼長時間晚點,我就想這要是杭州這班也晚三個小時,我就退票去,結果中國航空史上少有的正點又被我碰上了。而且竟然比機票上寫的到達時間還早了二十分鐘就到了杭州。下車後又順利地找到了“西湖七號”的酒店式公寓,其實就是公寓樓裡一個小房間,有廚房有廁所,完全是家的感覺,還有全套做飯的家伙事,如果這是一家三口來,省了好多事。西湖七號是個漂亮的女士,她婆婆也在這裡忙著幫忙燒水收拾東西,她為我准備的洗漱用品都是很不錯的名牌,公寓位於中心區,但又是鬧中取靜,竟然聽不到人和汽車的聲音。
休息了一下,換了鞋,就開始了杭州的行走。
上次來杭州是四年以前了,當時似乎把杭州已經走了一遍,但現在連上次住的地方叫什麼都想不起來,大概方位還記得,四年之後,杭州的變化還是很大的。在保安的指引下,走到了莫衙營(杭州的地名有點意思,像大塔兒巷、瓦兒巷,很有宋元小曲的味道,)坐上了31路車,在板橋路口下了車,人家指引我,一直走就到西湖邊兒上了,人的確漸多了,多了游客的騷亂,迷迷糊糊走下去,看到一個旅游集散中心,趕快進去買張地圖,一切清晰明了了,現在走的地方還是在西湖的東面,以前熟悉的地方,基本也是在杭州的東部。
這條路是平海路,走下去的時候,接了個電話,這個電話一直打到我走到西湖邊兒上,待我從人縫中得到一個空位可以直面西湖的時候,正巧喇叭響了,原來這裡擠了這麼多人是有理由的,我正巧來到音樂噴泉的地界,而且這一場馬上就要開始了,馬上收線。音樂噴泉也看過好多了,新加坡那個長達半小時的璀璨奪目,澳門永利門口的氣勢恢宏,西湖的相比起來規模要小很多,而且沒有那麼多光的參與,但偶爾飛過的沙鷗增加了許多韻味。我看的這場一曲是梁祝,一曲是得勝大鼓,很有民族風情,尤其是梁祝,把蝴蝶翩翩飛舞,梁祝兩情繾綣表現得淋漓盡致,演繹得很不錯。
東西湖上次走了無數遍,於是閉著眼睛就走到以前買過藕粉的地方,又買了一份,坐下來研究一下這兩天的路線。重點應在於明天一定要把楊公堤和太子灣公園搞定,後天到虎跑附近去爬山。
記得那年是七月來的,正趕上杭州三級電荒,到處都在提倡省電,許多飯店都限時供電,許多老人都到銀行去打毛衣,小孩到銀行取做功課,晚上西湖邊兒上的燈光都熄滅了,還記得那次是祁祁開車把我們送到錢王祠,賈博和夫人陪我們黑燈瞎火地摸著錢王祠的大門走到馬路上的,當時七月黑洞洞地西湖邊竟然寂寞得很,今天都是熙熙攘攘的游人,少有我這樣一人獨行的。
走了一段,覺得沒意思,這個季節就該看春景,晚上什麼也看不到,於是尋了個出口出去,前往前天晚上在網上看到人人都在說的吳山廣場,費了好大力氣走了過來(單行出口,沒法打車),突然醒悟過來,這就是我上次的大本營,那個城門就是我天天早上起來買早點的地方,所謂的吳山廣場,就是那條我發誓再也不來的清河坊!這裡就是騙老外錢的地方,對中國人來說實在沒什麼意思,但已上了賊船只好走下去,在胡中余堂買了些中藥,算是彌補上次百過不入的遺憾。最後在路口的狀元坊吃了一份蝦仁爆蟮面。
出門過馬路,熟得不得了,馬上打車,回到建國北路住所。師傅又是個東北人,上次來的時候,師傅都是杭州本地人,一邊兒開車一邊兒說起杭州版的笑話,講起杭州的古很有意思,說起對不起今天這兩個其實很不錯的東北師傅的話,對於旅游城市來說這個行當真的是一面窗戶,實在應該像北京一樣讓本地人來做,“北京的士司機”其實就是北京的一樣非物質文化品牌,外地人做不來的。
一路上搭訕的人不少,大多數沒有兩句就開始問:怎麼一個人出來了?一路走一路在想小熊熊,多想和他結伴同行,一路看到他最喜歡的氣球,就是在越南被放走的那種,心裡難受,要是他在,我一定多買幾個讓他拿在手裡高高興興的,清河坊那些我覺得很無聊的玩意兒,如果他來,我一定饒有興趣地陪他玩個夠,那音樂噴泉,他想看幾場我就給他看幾場!原來一個人的時候最想念的人才是最愛的人!
4月5日
算來前來杭州已經不下四次,記得第一次到杭州來還是很小的時候,還記得那時候住在一個小巷子裡,周圍都是搖著扇子的阿婆,咕噥著比上海話好懂的杭州話,處處充滿著市民氣,那時的西湖照樣都是游人,第一次吃藕粉也是那回,記得那時我看到黑黑的顏色死活不吃,後來媽的反復勸說下吃了第一口,竟然就讓我思念了一輩子。上次來杭州,住在市民生活很濃厚的中河路,早上跟老人一起鍛煉,然後吃一碗小餛飩,買幾塊松糕,後來住到西湖邊上去以後,走了一大圈也沒發現賣松糕的地方。
這次來,發現杭州變得讓我更陌生也更熟悉,街邊都是在廣州甚至全國各地都可以看得到的那些店鋪:快客,萬家,肯德基(杭州好像很少麥當勞,處處都看得到肯德基),佐登尼斯……飯店也是各種味道齊全,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銀行也是那些熟悉的名字,建築物也是那些熟悉的機構,只不過名字前面換成了“浙江省”,杭州的氣息在哪裡?我可以說這是中國任何一個省的省會。
早餐成了尋找之旅,我只是想吃小餛飩買松糕,就走了一站路,最後是出租車司機帶我開了幾站路,到了知味觀門口,才買到了兩塊。於是和司機邊走邊感慨,司機回憶起他小時候,外婆家就在西湖邊兒上,那時西湖邊上不像現在修的整整齊齊,一下雨湖邊都是爛泥污,孩子們就在湖裡抓魚,估量一下他的年齡,30歲左右,他小的時候可能也就是我小的時候,也許在我們有人沒有到過的那些地方還有那般我沒曾見識過得快樂。
既已陌生,便向那陌生深處走去。
今天的行程計劃是游西湖的西側,於是從斷橋開始。
一下車,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化和歷史,杭州是無人能代替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代替的。蔣經國真會選地方,他的故居正對著斷橋和前面延伸出去的白堤,不知他什麼時候攜蔣方良在此欣賞春花秋月,他的故居後面已經改成了中國最美麗的公安局。一路都是精舍別墅,再走下去一站路,就來到了葛嶺,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探究這裡名字的來歷,從這裡就可以爬寶石山了。於是過馬路。計劃中要在這裡拜謁一下牛皋的陵墓,黃賓虹的故居。
爬了一會兒就來到了保俶塔,這是杭州人為了懷念前去歸降趙匡胤的南朝吳越國王而修築的,眼前的建築是民國期間的作品,是個實心塔,一向只是遠遠瞻望,今天得以近觀,於是繞塔一周。繼續前行,前面有一組石頭山,不高,在石頭中鑿出來的石蹬早以被游人們踩得光滑,但看到山頂人們眺望西湖的那份淡定又挑起我爬行的願望,石頭比較陡,石蹬又窄又滑,把所有東西都收歸好,手腳並用地爬上山頂,今天天氣陰沉遠眺也不過就看到一線白堤,白堤上游人如過江之鯽,吹了一會兒風,開始往下走,由於只能走回頭路,沒辦法硬著頭皮順著來的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這雙鞋又是非常滑,最後最難走的幾步,干脆求一個小伙子伸出援手把我拉了下來。這邊兒的游人很少,走在山路上半天看不到一個人,而且我又專挑沒人行走的山路,一不小心走向了山下,一下子就又來到西湖邊兒上,原本的計劃又落了空,算,就算是沒緣分吧,相信還有下一次。
這是第一次來到西湖邊兒上來欣賞春景,一路桃紅柳綠對我這從南國來的人來說色彩上沒有那麼強烈的新鮮感。而對於守候了一冬的寂寞蕭索之後的北國人來說這是怎樣的欣喜啊,桃花、梨花、櫻花、茶花,每一步都有美的驚喜!春的到來,花的芳香,風的和暖,陽光的仁慈,這就是江南的春天!
孤山是不能錯過的,尤其是念著香山居士的“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說的就是此時此景啊!西泠橋邊,是蘇小小的墳墓,亭上刻的都是頌揚其美貌才華義氣的聯隊,但顯得散亂和隨意,其墳墓上蓋是一個類似蒙古包的敲起來當當作響的圓形隆起,不少人過來都敲一敲,顯得很不莊重,這個女子為何身後還要繼續受到這樣的窺視與侮辱?上了孤山才發現,步步是文化。徐悲鴻的美專原址在這裡,吳昌碩的西泠印社在這裡,最令人感慨的是,原來梅妻鶴子的林和靖先生就是隱居在這裡,原來一直說隱居孤山,但始終沒和這裡掛上號!這裡還有他的墳墓和他的放鶴亭!當然要去拜謁一下秋瑾的墓和蘇白二公祠。秋瑾墓前堆積著鮮花這才提醒著我,對啊,現在正是清明!走出西泠橋,見到的竟然是武松墓,覺得這就應該是荒唐了!
坐在觀賞平湖秋月最佳位置的亭前小憩一下,就繞行出島。出來就發現路難行,出來沒有幾步就是岳墳,這個地方從小不知去了幾次,進去後看到的就是威武的岳飛,然後就是向秦檜和他老婆吐兩口口水。但這是旅游團必去之處,於是就見到一對對帶著不同帽子的人疲憊地排著隊擁擠著叫喊著,吵吵吵!旁邊就是“樓外樓”,今日的暖風熏得游人要暈倒了。
穿過擁擠的人群,就是曲院風荷,就是那年“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荷塘,湖中還是去年的殘荷斷根,想起那年夏季聞到的撲鼻荷香,真是永遠不能忘懷的嗅覺記憶!
繞出景區,走上了楊公堤。這一帶絕對沒走過,旅行團也不會帶人來走。這裡看到的西湖是楊公堤與蘇堤之間的外西湖,參天大樹將其與外面喧囂的楊公堤路隔開,別是一番寧靜。在這沒有喧囂沒有人聲的境地仰天望去,新發出的嫩葉在水杉高大交錯的枝干中編制出一片綠色的淡霧,隔開了投下來的陽光,和低一些的紅葉回應著,這正是我需要的寧靜啊!
直到碰到一個收門票的所在,知道到了郭莊,不進,轉右接上馬路,對面就是無數杭州人對外地人過而不入深表遺憾的茅家埠。裡面果然游人甚少,但好多影樓選擇在這裡拍婚紗照,一個角落裡就密密地擠著四對疲憊的後悔的無奈的夫妻,不光要受攝影師的擺布,還要接受別人的圍觀。
茅家埠的風景正對著後面的群山,更是清幽,雖說有些人造的草屋,但不煞風景,還是很耐看的。而且茅家埠的湖水更自然一些。看著地圖,實在是沒有力氣把茅家埠繞上一圈,茅家埠應該是可以穿行的,於是順乎往下走去,遇到對面來的人,打聽了兩個,都說後面沒有出口,只能原路返回(在岳廟附近確認路時,有個傻小子非要在女朋友面前賣弄,要把我指回原路去,還信誓旦旦:不信你看地圖!等我端詳地圖時,他還關切地問我:是不是不會看啊?),最後問到一個老伯,才知道原來離出口只有二百米左右了,而且後面的確有車直接回杭州城裡。此時已經是下午四點,茅家埠所有的飯店都不開張,杭州的茶樓沒有點心只有茶,飢腸轆轆的情況下怎能再用清茶洗胃?一咬牙回去吃頓好的。
杭州城裡城外到處都是可游之處,27路圍著西湖的西面轉了大半圈,這個時分,正是出租車交班的時候,也正是游人散場的時候,馬路上堆滿了一眼看不到邊兒的人,汽車塞得滿滿的搖搖晃晃的,除了西湖景區,進入市區,又是滿目的空曠,寬闊的車道,稀疏的人群,卻沒有便利的生活設施,歷經艱難終於回到住處,把最後一點想大吃一頓的耐心都磨光了!隨便吃了個粽子就於六點半回到住處,倒在床上一晚上不打算再換姿勢。
帶著尋訪老友的心情,來到這個古老的城市,來尋找杏花春雨桃紅柳綠的江南的春天,雖知道眾多的游人一定會讓人有些敗興,但他們是他們我是我,他們的快樂和喧囂注定與我無關;雖知道承載著歷史文化的“古跡”多是後作多是今作,走近之後雖然仍有與歷代古人遙遙相望的親切,但總覺得中間還是被現代的磚瓦隔斷了;雖知道城市化的今天全球化的今天杭州城注定不能免俗,但沒有想到會毀成這個樣子!除了西湖邊桃花依舊開柳樹依然綠西湖十景依然如故背後青山依然翠綠,這個城市本來那濃厚得化不開的文化和積澱了幾千年的市井生活被物質的經濟的浪潮衝刷得越來越淡越來越沒有味道。走過曲院風荷時還在猶豫,要不要去看張藝謀的《印像西湖》,現在想來,他也夠膽大的,漓江是一個沒有過去的地方,你可以隨意塗抹你的想像,對於西湖張藝謀也敢動筆?!
除了自然風光引起我些許愉悅之外,心中更有的是那曾經撲面而來的親切,那似乎無話不談的熟稔變成淡漠之後的惆悵。
4月6日
在杭州的最後一天了,幸虧昨天晚上沒有去看“印像西湖”,渾身疲憊,頭疼欲裂。現在已是下午五點,我還在等著西湖七號來給我退房。
小公寓有全套的做飯家伙,於是早上把碗筷消毒後,給自己衝了一碗藕粉,吃了點兒昨天賣的點心,繼續出門。
直接來到了“柳浪聞鶯”。春天不到“柳浪聞鶯”,不看“蘇堤春曉”,簡直就是白來杭州。柳浪聞鶯裡的柳樹沒有想像中那麼多,但仍然是一大片一大片蓊郁的綠蔭,湖邊的柳樹在我想像中應該是低垂入水盡顯溫柔的,但仍離水面有一段距離,其間夾雜的桃樹也是稀稀落落。跟著環湖的電瓶車走肯定沒有錯,沒想到一直走到長風公園的門外,於是坐車來到太子湖公園,這是我這次在杭州唯一一個買票而入的公園,以為還能看到櫻花的尾巴,進去以後發現連影兒都沒有了,這回可徹底明白“花期”這個詞了。進來以後就後悔,這裡現在是所謂的郁金香展,品種也沒有多少,而且這個公園原來是杭州人野餐踏青的去處,有一塊大大的空地,已經沒有草了,杭州人在這裡搭起了帳篷,鋪上了桌布,打牌野餐曬太陽,這幾天說是陰天,其實只不過是陰霾罷了,天上的陽光時不時還會透出來,沒有一場透雨的暢快,沒有陽光燦爛的明媚,加上腰越來越疼,頭越來越疼,只想快點兒從這個不知所雲的公園繞出去。出了門,竟然發現門口拎著飯盒准備來野餐的人竟然排成了長龍。
出了門是花港觀魚,再走幾步就到了蘇堤,蘇堤入口是蘇東坡紀念館,蘇東坡是杭州人的驕傲(在一張簡介上,看到一句有趣的話:蘇東坡是杭州的老市長),對面是章太炎和張蒼水的陵墓和紀念館,進去參觀吊唁了一番。說來真是緣分,帶來了一本《文學自由談》,剛剛回來翻看第一篇李國文的專欄竟然就是介紹張蒼水的抗清事跡!
沒有出租車,沒有公交車,只能一直往前走,走到絕望走到腰幾乎要折掉!一輛出租車從天而降,停在了我身邊,在車上幾乎沒有了說話的氣力。
這個俠義與溫柔並存的小城,這個熱鬧與寂寞並存的小城,這個滋養了無數風雲人物又被無數風雲人物滋養的小城!這個無法被任何一個城市所代替的小城!
我臨行前告訴一個德國朋友:我會把杭州的春天給你帶回來,我給她帶了杭州的春筍、杭州的明前龍井,給她看了杭州西子湖畔的桃李芬芳,也給她帶回了我掩藏好寂寞之後春天般的笑容。
補記:
真的是緣分!
1、口袋裡一直塞著一本《中華活頁文選》,拿起一看,卷起的第一頁竟然是《西湖的冬天》,作者的游蹤竟然和我4月5日的行走一模一樣!只不過多了湖心亭看雪。
2、已經記過,上午看完張蒼水的陵墓,竟然下午就看到了對他生平的詳細介紹。
3、在杭州一直沒有好好吃飯,主要是景區飯店人太多又不大可靠,住處附近又沒有看得上的飯店,結果回到廣州的第二天,隨意撞進一家飯店,竟然是地道杭州菜!
4、去太子灣公園的路上,遇到一老夫婦問路,其實是同路,在兩人猶豫不決之時,我跳上一般汽車就走了,下了車才發現用來指路的地圖沒了,十有八九就在那兩人手上,只好再買一張,只可惜了這兩天在上面的圈圈畫畫。太子灣公園裡轉來轉去,竟然與二老又不期相遇,要不是看到他們從包裡掏出我那張抽抽巴巴極有特征的地圖,我也就不回去打招呼了!
定於2008年4月10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