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同裡

作者: herbvinca

導讀又一個明媚春天來了,和蘿蔔苗商量了很久去哪裡踏青哩?上海周邊的很多地方都去過了,遠的景點又怕人多且累。踏青,它的意義不是在人潮洶湧中再次體會這個城市或山水的嘈雜和繁華,而是在清新的春天裡,看看桃紅柳綠,放松疲勞的心情,休息和感覺溫暖而已。所以我們挑來撿去,來到了小鎮同裡。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去春游時的心情,晚上激動的睡不著,早上天 ...

又一個明媚春天來了,和蘿蔔苗商量了很久去哪裡踏青哩?上海周邊的很多地方都去過了,遠的景點又怕人多且累。踏青,它的意義不是在人潮洶湧中再次體會這個城市或山水的嘈雜和繁華,而是在清新的春天裡,看看桃紅柳綠,放松疲勞的心情,休息和感覺溫暖而已。所以我們挑來撿去,來到了小鎮同裡。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去春游時的心情,晚上激動的睡不著,早上天沒亮就睜眼醒了,看著窗外朦朧的天色,心早就飛到了江南小鎮。春游踏青,從我睜開不大的但是亮晶晶的清澈眼睛時的這一刻就開始了。我們計劃一天來回,不過不強求一定得什麼時候回來,所以沒有坐體育場的旅游大巴,自己去蘇州找車去同裡。雖然也很早就起床出發了,不過磨磨蹭蹭也是大概9點才到上海火車站北廣場。排了一小會隊,竟然9點半的火車票連站票也沒了,只有11點多的。蘿蔔苗立刻決定去旁邊的上海新汽車站,那裡去蘇州的票應該很多的吧。果然,新汽車站就是新嶄嶄的,而且設施齊全,規章有序,順利的買到9:40蘇州的汽車票。高速汽車當然很舒服,不過價格也貴啦。一般去蘇州的火車票7元,特快T打頭的也不過22,但汽車要35元,而且清明節前後,去蘇州掃墓的車多人多,高速有時可能還有些堵。所以推薦大家,如果4月初左右去蘇州踏青,最好提前買火車票。而且蘇州火車站有定點賣同裡周莊的旅游套票,80元還包單趟蘇州到同裡的車票,合算哩。

汽車一路過安亭,昆山,望著路邊的金燦燦的油菜花,心情也極其舒暢,感覺從城市的鋼精水泥毫無生氣的生活中重新返回大自然之中,真正的感覺到春天的氣息,不禁想起小時候學校春游的時候,一路上兩邊都是漂亮的油菜花,微風中的花香和草香撲面而來,那些美好的記憶知道現在還很清晰。大概11點半左右到了蘇州新南站。車站有開往同裡的汽車,一刻鐘就有一班,票價7元。瓦擦擦,這就到我們的吳江同裡小鎮啦。

下了汽車,路邊有很大的牌子指示著同裡古鎮的方向,其實從大馬路拐進去不過五十米,一個很大的門樓標志著古鎮,先要經過一個三孔的三元橋,過了橋,就能看見古鎮了,兩邊都是小店鋪和飯店,再往前一百米左右又是一個門樓,這是古鎮的大門,早8點到下午五點之間要買票的,80元一張,毫不含糊,沒票可別想進啊。現在同裡的游覽票,沒有以前什麼50,60的套票可以選擇,通通只有一種,80元包括所有景點。錢是賺的多了,可是游客選擇少了。對於景區而言,大概這是個兩難的問題,如果像麗江似的不收古鎮門票,那麼人可能會太多,旺季時摩肩擦踵揮汗如雨,不堪重負,對古鎮的保護不利。同裡畢竟不是麗江,麗江離東部人多的地區遠著哩,去那裡,得先付一千多飛機票,距離的遙遠也抑制了太多的游客。從經濟學角度,提高票價從而抑制旅客流量,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古鎮80元的門票,終歸會使同裡和周莊一樣,不免流於媚俗,小鎮銅錢味越來越重,古樸的民風沒了,要古鎮的空殼還有意義嗎?唉,俺們既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古建築學家,這個沉重的問題先暫且擱一邊。看表已經快一點了,兩顆豆苗肚子咕咕叫啦,趕快找地方填肚子去。

進了門,又過一個古樸的石橋,再看路兩邊,全是飯店和小店鋪,飯店門口都掛著一面高挑的旗子,像古代的樣子。我們東看看,西看看,其實路邊有很多家餐館,看起來都還不錯。左顧右盼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據稱退思園廣場的地方,邊上有家古色古香的飯店,黃色的旌旗上鬥大字的“得春樓老飯店”正迎風飄展。蘿蔔苗說,就這家吧,俺們就順著老板娘熱情得招呼聲上了二樓。諾大的二樓飯廳裡放了七八張大桌子,可是除了一個包間裡隱約傳來觥酬交錯聲之外,並沒有其他食客。我半信半疑地問老板娘,怎麼沒有人吃飯哩?老板娘爽朗地說,現在都快一點,又不是周末,人當然少了。想想也是,於是坐定點菜。根據之前所查閱的資料,我們點了銀魚炒蛋,醬爆田螺,雪菜筍尖,金花菜,芡實粥。乘著上菜的功夫,我們看了看這飯店的環境,我們坐的是靠窗的桌子,窗外就是明媚的午後陽光,探頭就能看到樓下來來往往的人們,還能看到迎風招展的飯店招牌的杏黃大旗,感覺像岳陽樓記裡說的“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的心情,難怪古人喜歡登高賦詩呢。這頓飯吃得,兩顆豆苗都沒時間聊天了,除了不停稱贊,好吃好吃之外,就是埋頭痛吃。每道菜因為極其新嫩,所以味道都好極了。雪菜筍尖清亮鮮美,我的最愛;醬爆田螺湯汁濃郁,恨不得再來一碗米飯泡湯汁來吃;銀魚炒蛋滋味清淡,太湖三白之一比以前嘗過的白水魚好吃;金花菜,味道很像俺們豆苗,春天的氣息很濃,還看見了紫色的小花,據老板娘說這裡的特色時令蔬菜,都是她們在田野河邊一棵棵摘下拈干淨的,就剩下最後一盆啦。吃了後,根據俺們植物學家的遺傳基因,猜測是苜蓿的嫩苗苗。呵呵,也不知道是不是。總之,同裡的午飯吃得極為暢快,中間吃撐了,還起來在餐廳裡伸伸懶腰,來回走走,憑欄看看窗外來往的人群。蘿蔔苗說,這時候來吃飯最好,整個二樓都是俺們的包間哩。

填飽肚子有了精神,兩顆豆苗就開始玩啦。同裡其實蠻大的,我們大概從1點半左右開始,到五點半出古鎮,走了整整四個小時,僅僅瀏覽了嘉蔭堂,崇本堂,三橋,耕樂園,珍珠塔和退思園幾個主要的景點,還有羅星洲古風園什麼的沒時間也沒精力再逛了。而且越是後面的景點,越是走馬觀花。唉,許久不鍛煉了,想當年一天逛上九個小時也不覺的累,現在僅四個小時,照片上的笑容都很勉強疲倦了。回來的路上和蘿蔔苗說,以後一定要鍛煉身體,跑步羽毛球網球,見到什麼俺們就玩什麼,一定要把身體練的棒棒的。

好幾個園子都比較類似的景致,都是明清時期的建築,主人都是當時顯赫文人,建築似乎也頗具傳統儒家文化的熏陶,處處顯示出古代文人的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追求,以及他們對家人後代的仁義禮教的教育。我們的民族文化,就是這樣一代代的傳承的,三橋景區的人最多了,可能三秋的名字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都吉利吧。“品”字型的三橋,跨於三河交彙處,形成環行街道。“走三橋”也成了同裡人婚嫁喜慶,人生必走的小橋。兩顆豆苗也手挽著手,逛了兩圈。太平橋邊還有魚鷹的捕魚表演。可憐的魚鷹脖子上被穿了套,只能吃小魚不能吃大魚,蘿蔔苗讓我在魚鷹前的小船上拍照。魚鷹背著腦袋對我不理不睬,只有我和蘿蔔苗兩人對他們猛拍了幾張照片,提名:孤獨的人們啊。

在三橋的旁邊看見了大名鼎鼎的呂家客棧。不過是一棟不干不淨有點凌亂的兩層民居,只是因為坐落的方位太好,出門便是三橋和兩堂,占盡天時地利,所以網上推薦頗多吧!可是我和蘿蔔苗都覺得在呂家飯店吃飯並不好,因為人多,來來往往的路人把悠閑吃飯的心情都破壞了,而且嘈雜的環境也不衛生。旁邊還有很多賣炸臭豆腐干,據說同裡美味不可不嘗,可惜我們午飯吃得太飽,實在吃不下啦。

本來想傍晚時候去看退思園,在夕陽下的這座小巧的江南園林應該最是引人入勝的。曾經中午頂著大太陽,去了蘇州的拙政園,結果大失所望,午後陽光的炙烈讓優雅的園林氣質蕩然無存。清風習習,小橋流水,欣賞園林的最佳時間應該是清晨和傍晚吧。退思園主抱著“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思想建園,沒想到若干年後,竟然一不小心成了世界文化遺產,世事變幻誰能預料呢?可惜,我們最後去退思園也失誤了,因為疲倦,草草走馬觀花的欣賞了一圈了事。

走出古鎮,買了許多特產,襪底酥,青團仔,干油菜心,還有紅彤彤金燦燦的狀元蹄。同裡至蘇州最後一班汽車晚上7點,到了蘇州,怎麼都好回上海。兩顆豆苗買了8:11開往上海的回程火車。在昏沉沉的夜色中,迷迷糊糊從水鄉小鎮回到了嘈雜的都市裡,剛到家就開始下雨了,仿佛一天的旅程也在滿足的雨水中從我們的心裡飄灑蕩漾開來。

費用總計:(兩人)420元

上海至蘇州汽車票:70

蘇州至同裡汽車票:14

同裡門票:160

午飯:70

狀元蹄等特產:50

晚飯:20

同裡至蘇州汽車票:14

蘇州至上海火車票:14文章引用自:


精選遊記: 同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