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終於大雨。回到北京又是一場大雨。夏至已過,雨水將漸漸多起來。杭州西溪,據說現在正變得熱門。原是一河蕩魚塘密布的水網地區,出入皆水路。近年來逐漸萎縮,政府將當地農民遷出,辟為濕地公園。西溪在歷史上已負盛名,秋雪庵蘆花號稱溪山最勝,自明末張岱文中述及,三百年來盡為世人所知。此地位於公園中央,唯船可達。現在看只有大片綠色的葦草,據劃船的本地人說,這些都不是真的蘆葦,真的早些年已經被割光,都是後來種的草。還特意帶我去看了真材實料的蘆葦,果然偉岸得多,呵呵。我是不大明白,蘆荻到底是什麼。但想來只要有蘆花的效果,秋天來看應該是不錯的。另一個令我印像深刻的地方叫深潭口,是舊時龍舟賽會的地點。其布局好像一個小的渡口,岸邊有一顆巨大的古樟樹,枝葉繁華,如雲翳伸展。我於大雨後抵達此地,渡口空無一人,水面看上去深沉安靜,雨水仍在滴下,古樹寂然蒼遠,似乎顯示出某種超越時間直達永恆的意像。總結,是個很好的地方,特別是目前去的人還比較少。張岱的《西溪》: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裡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嶺,峭拔凝立,形如人狀,雙髻聳然。過嶺為西溪,居民數百家,聚為村市。相傳宋南渡時,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豐厚,欲都之。後得鳳凰山,乃雲:“西溪且留下。”後人遂以名。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椏,大似黃山松。好事者至其地,買得極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蘆花,明月映之,白如積雪,大是奇景。余謂西湖真江南錦繡之地,入其中者,目厭綺麗,耳厭笙歌,欲尋深溪盤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當以西溪為最。余友江道闇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隱。余以鹿鹿風塵,未能赴之,至今猶有遺恨。於06年6月

(風中野葦)

(蓮)

(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