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沿著瀾滄江上

作者: 走走路散散步

導讀沿著瀾滄江走了很遠,就從她下筆吧。 從林芝開始,公路似乎始終沿著瀾滄江走。芒康到鹽井那段瀾滄江峽谷,可謂撼人心魄。路,開在落差千米的懸崖邊;俯視江面,河道窄如腰帶,混濁的江水洶湧澎湃,奔流而下。。。天晴還好,若是雨天,一顆心,必也苦苦懸於崖邊上。某次,被無良的四川司機扔在芒康路口,攔了一輛報廢微型車載我到飛來寺,一路經歷熄火補肽打氣 ...

沿著瀾滄江走了很遠,就從她下筆吧。 從林芝開始,公路似乎始終沿著瀾滄江走。芒康到鹽井那段瀾滄江峽谷,可謂撼人心魄。路,開在落差千米的懸崖邊;俯視江面,河道窄如腰帶,混濁的江水洶湧澎湃,奔流而下。。。天晴還好,若是雨天,一顆心,必也苦苦懸於崖邊上。某次,被無良的四川司機扔在芒康路口,攔了一輛報廢微型車載我到飛來寺,一路經歷熄火補肽打氣換肽,最後,在大雨滂沱的黑夜裡,徹底跪倒在離飛來寺不到兩百米的山路上,狼狽的我帶上頭燈拎著3件行李撐傘步行至飛來寺。若數讓我驚心動魄的路段,此處是其一。 攻略——芒康-鹽井:班車每天早上一班。耗時將近一天。鹽井有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在瀾滄江一線有極高的地位。雖然滇藏線修通已久,但深山裡運輸的主力依舊是馬幫。山裡不通路,但景色非常的好。朋友曾經從左貢翻山到鹽井,大約3天,雖然辛苦,卻說很值得。 鹽井-德欽:有班車,當然,也可以做過路車。時間大約一早上的時間。 德欽到飛來寺:打車15元(07年國慶的價格),15分鐘。也可以坐過路車,3元。非常近。

卡瓦格博 飛來寺,出名的不是這小小的寺廟,而是它的名字指代的地方——可以正面看到太子雪山的一段山路。卡瓦格博,太子雪山的主峰,藏區8大神山之首,氣候變幻無常,很多人為目睹他的英姿,日復一日守候在那兒。如同南迦巴瓦峰一樣,傳說得見他開頂就有好運,而且只有好人才能得見。。。我倆個都得見了,怎麼也未交到好運:那天清早,被友人叫醒說雨中的卡瓦格博開頂了,睡眼惺忪腳下一滑從樓梯摔了下去,幸好不高,否則,若有點閃失,那偏遠之地,怎生得救?實在話,無論南迦巴瓦還是卡瓦格博,美是美,但都不是最美。






攻略—— 飛來寺住宿:有個很出名的“梅裡往事”,只有一個房間,¥200多/N,要預定,價格訂房時為准。住在裡頭,是不是傳說中的好不曉得,但餐廳的出品實在不敢恭維。沿公路往鹽井方向正大興土木,旅館越來越多,淡季100多就能住到一個看到梅裡群峰的房間了。稍微偏一些的,床位約¥15-30/N。 德欽-明永冰川:有班車,可以在飛來寺上車。在飛來寺和明永冰川都能看到瀾滄江峽谷。 德欽-中甸方向:班車從早上6點左右開始,大約半個小時一班。5-6個小時。也有直達麗江,大理和昆明的。

茨中茨中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教堂還有美酒。 山是碧羅雪山,當地人說,春天杜鵑花開時,漫山遍野萬紫千紅,美不勝收。翻越碧羅雪山到怒江,從茨中出發路程最短,當地人只需1天,游人通常要在山中牧場的牛棚裡過夜,第二天午後到貢山。 水是瀾滄江水,冬天清澈流急,夏天混濁澎湃。在瀾滄江邊茨中大橋下車時,班車司機指著教堂告訴我,茨中村就在半山腰上,不過那個教堂,眼神兒差點都找不到,過江後沿山路上去,不走岔的話,半小時就到了。也可以在橋邊打車到茨中。燕門到德欽有位班車師傅家在茨中,運氣好就能蹭個車上茨中。 教堂是哥特式建築,屋頂的飛檐和十字架很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這座1909由法國傳教士動工興建的教堂,在大山深處風雨飄搖了上百年,文革時說是改作小學而幸免於難。修復過的教堂現在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茨中除了天主教,還有藏傳佛教,巴東教和伊斯蘭教徒,難得四教教徒和平共處,好像從沒衝突一說。教堂背倚青山,四周被大片葡萄園環繞,可惜我去那會兒葡萄已經收獲完畢,如果早去半個月,不知道能不能聞到葡萄飄香呢?!



葡萄酒是瀾滄峽谷中傳世佳釀。當年奔走峽谷中傳教布道的傳教士不僅帶來葡萄種子,還手把手教會了當地人釀酒的方法。我在劉文增老師家喝的酒就是用玫瑰蜜葡萄自釀的酒,推算那些葡萄種子的年代和制酒方式,也算嘗到了古韻。

茨中是個很小的村子,走動的地方不算多,但住下了就不想走了。茨中氣候宜人,想想也是,盛產葡萄酒的地兒,哪裡不是氣候溫和的度假勝地!phoebe和我都覺得在茨中呆著很舒服,白天可以到遠一些的地方看瀾滄江,這邊的峽谷比鹽井那邊開闊多了,兩岸植被也更豐富,不一樣的味道。phoebe說可能是每天晚上都喝點酒才入睡的緣故,在茨中睡得特別好;其實劉老師家除了葡萄酒,他們自釀的青稞酒也很不錯。 攻略——德欽-茨中:德欽到維西方向的班車都可以,也可以坐到燕門的班車,在茨中大橋下車。過橋後沿山路上山或攔順風車打車都可以。3-4個小時,票價25元。 住宿:茨中住的地方很多。我住劉文增老師家,就在教堂後面。15元/N,可以搭伙吃飯,也可以借廚房做飯。到了茨中問人都知道在哪兒。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