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貴州!(4)
【欲讀本文的全本圖文版,請君去串門 -- http://***/rgmao181898 】
三、黃果樹大瀑布
圖一 兒時初聞黃果樹,今來一頭白發梳!
黃果樹大瀑布離貴陽市一百五十公裡,瀑布高七十四米,覽八十一米。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於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游歷了黃果樹大瀑布,對大瀑布景觀竭盡贊美之詞。
旅行家徐霞客是中國歷史上對黃果樹瀑布進行詳盡記載的第一人。
圖二 黃果樹的徐霞客塑像
……擔夫曰:‘是為白水河,前有懸墜處,比此更深。’余恨不一當其境,心猶歉歉。隨流半裡,有巨石橋架水上,是為白虹橋。其橋南北橫跨,下辟三門,而水流甚闊。每數丈,輒從溪底翻崖噴雪,滿溪皆如白鷺群飛。白水之名不誣矣!渡橋北,又隨溪西行半裡,忽隴箐雲蔽,復聞聲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隴隙南顧,則路左一溪懸搗,萬練飛空,溪上石如蓮葉下復,中剜三門,水由葉上漫頂而下,如鮫綃萬幅,橫罩門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數計。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蓋余所見瀑布,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但從其上下瞰,不免神悚。而擔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 見(《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之一》)
徐霞客,不僅是偉大的旅行家,地理學家,而且是文學家!他的《游記》,文字精美,耐人尋味!
上段文字傳遞了:
1/ 他的激情 - 余恨不一當其境,心猶歉歉。/白水之名不誣矣!
2/ 他的博學 - 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
3/ 他的觀察 - 溪上石如蓮葉下復,中剜三門,水由葉上漫頂而下,如鮫綃萬幅,橫罩門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數計。
4/ 他的文采 - 翻崖噴雪 / 白鷺群飛 /萬練飛空 /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
當然,上段也存在著他的局限和遺憾:
---- 蓋余所見瀑布,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
以現在的觀點察之,此言差矣! -- “從無此闊而大者”。
據查,黃果樹大瀑布,高77.8米,寬101.0米。
諾日朗瀑布,高20余米、寬300余米!
由此可見,後者的寬度是前者的四倍多!而就高度而言,前者又是後者的五倍多!
徐霞客地下有知,當仰天自嘆:諾日朗,你“養在深閨人未識"!
當然,現在尚不能斷言,諾日朗瀑布其寬度稱雄國內!我們也許像徐霞客那樣謹慎措詞,來形容諾日朗瀑布:
蓋余所見瀑布,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者。
試比照以下兩圖。
圖三 遠眺九寨溝諾日朗瀑布
圖五 遠眺黃果樹瀑布
今年10月,游覽了九寨溝之後,曾生“九寨歸來不看瀑”之嘆。九寨之瀑,經得起這棵“樹”的挑戰嗎?
終於,鑒別出自比較,結論來自比較!
黃果樹和諾日朗,雙雙被選入《中國最精彩的十瀑》,然而,兩者畢竟各有所長。能否作比喻如下:
黃果樹 – 偉岸男子。橫空出世、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諾日朗 – 俏麗女子。氣勢磅礡、千姿百態、美絕人寰。
圖六 俯視黃果樹
人生自古誰無憾?
一憾。此行之前一周,黃果樹瀑布的“水簾洞”(即繞道瀑布後,從裡往外觀賞所得之景)因裝修而關閉。因此,未能鑽入瀑布的水簾後,去體驗此天下奇觀!
二憾。沒有時間登高,去平視,乃至俯視黃果樹!
貴州歸來,從網上獲取一張“俯視”圖(即圖六)。
圖六,點亮雙目,終於見到了徐霞客游記中涉及的“白水河”!
朋友,你若是游過黃果樹,看過諾日朗,則天下無瀑矣!
人生自古誰無憾?
詩仙李白把他的寫瀑名篇也獻錯了對像 ----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貴州歸來,讀過許多寫黃果樹的古詩今詩,哪一首詩能有李白的氣勢和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