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貴州(2)
【欲讀本文的全本圖文版,請君去串門 -- http://***/rgmao181898 】
二、貴州安順天龍屯堡
圖一 古鎮鎮門
貴州西部,大山巍峨,那兒至今保存著一種距今600多年的地方民俗——屯堡(pu)文化。
天龍屯,據貴陽60多公裡,隸屬於平壩縣天龍鎮,是目前貴州最大的一個屯堡。明朝建屯大多選擇在地域隱蔽、易守難攻的山間駐扎,而天龍屯在貴州眾多屯堡中,地理位置相對平坦。天龍屯共有5000余人口,一條人工水渠貫村而過,村莊結構緊湊,共有16條石板巷,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堅實的城堡。
當我走進貴州有著奇特文化習俗的天龍堡屯古鎮,踏著600年前鋪就的石條子路,看著依然矗立的碉堡和家家戶戶還留著瞭望窗的住宅。
圖二 屯內民居
圖三 明代服飾 – 讓游客穿越時間隧道也
天龍鎮的神奇在於這裡生活的一群漢族人依然保留著明朝的服飾、風俗和飲食習慣。
如今,所見之婦女還穿著具有明代服飾特征的衣裳:寶藍色的大袖長袍,外圍條深藍色的圍腰,腰間系一條黑色腰帶。看她們走在石板砌成的小巷中,讓人恍惚,似乎有一種時光倒流的錯覺!
圖四 地戲表演
地戲,顧名思義就是以平地為舞台圍場演出的戲劇。它源於明代的軍儺,是由征南大軍帶入黔中。屯堡人的祖先跳軍儺不是娛人,更多的成分是娛神,用這一種儺儀作為出征的祭典,振奮軍威,恐嚇敵人。江南戲種之絕版也!地戲,又被稱為“戲劇活化石”。
在小鎮盡頭的大院裡,正進行地戲表演,觀者如雲。地戲,可用“古補粗曠”寫之!張藝謀移花接木,在電影《千裡走單騎》中,把地戲拉到雲南麗江!
三、天台山
天台山一峰獨秀,世有“黔南第一山”之稱。它位於平壩縣城西南13公裡,距貴陽60多公裡。
圖五 天台山山腳
天台山,沒有中國名山大川那種磅礡氣勢和巍然氣概。但造物主也給了天台山一種玲瓏剔透、秀麗奇異、小家碧玉式的可人之美。
天台山的四周,乃一座座比肩而聚的小山,這些小山都披紅戴綠,草木繁茂,煞是迷人。天台山被圍在其中,如同一位美艷秀麗的公主,傲然立於一群宮女間,令人驚嘆其天然之貌。
沿梯拾級而上,山徑蜿蜒,古木參天,石壁藤蔓,虯龍倒懸。行至半山,路旁一棵蒼翠的古銀杏讓人駐足。導游說,此古銀杏是山上伍龍寺開山祖師吳風和尚手植,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年產果實,據說有千余斤。
圖六 仰視伍龍寺
圖七 伍龍寺山門
上書:天中之天 -- 一軸煙霞門外搜,九天星宿山前現。
圖八 伍龍寺一隅
伍龍寺實際上是個小四合院,形如四合院。但這座始建於公元1590年的寺院,卻被建築專家贊譽為“石頭建築的絕唱”。伍龍寺雄居於石峰之上,其結構分內外兩部分,外部均用石塊砌築,山岩由於風化造成的水平線十分接近,渾然一體,表現出粗獷的性格;內部木構件精雕細琢,各棟建築靈活巧布,形成豐富的建築空間,遠觀,天台山伍龍寺則“蜃樓凌空,聳秀於佳木湧翠之上,飄渺於雲蒸霞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