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能不去的貴州(1)

作者: rgmao

導讀啊,貴州!(1) 【欲讀本文的全本圖文版,請君去串門 -- http://***/rgmao181898 】 2007之關門之旅 - 貴州,已經過去10日。 到哪兒去旅游?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有自主的、也有他主的、有自費的、有公費的、有預謀的、有偶發的,等等。 年終歲末,選擇到貴州一走,為什麼? 大概出自以下心理因素吧。 1/ 旅游淡季,幾家旅行社在《新民晚報》打出了貴州旅游“買一送 ...

啊,貴州!(1)

【欲讀本文的全本圖文版,請君去串門 -- http://***/rgmao181898 】

2007之關門之旅 - 貴州,已經過去10日。

到哪兒去旅游?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有自主的、也有他主的、有自費的、有公費的、有預謀的、有偶發的,等等。

年終歲末,選擇到貴州一走,為什麼?

大概出自以下心理因素吧。

1/ 旅游淡季,幾家旅行社在《新民晚報》打出了貴州旅游“買一送一”的廣告。平時,2500元/人的費用,降低到1400元/人。

【價有降而質不次!上航的飛機,服務一流,設施一流,不像廉價的“春秋航空”,座位緊靠,只發純淨水一瓶,無空姐,有保安。深更半夜,還用高音喇叭在艙內推銷毛巾和鬧鐘!四晚住宿的賓館皆達到三星或四星水平;且氣候宜人,風光綺麗,游客稀少。】

2/ 廣告打出“貴州游”的10多個景點,其中之一是“紅楓湖”(4A級景區)。此景點的誘惑,不亞於黃果樹。-- 觀賞紅楓,此其時也!

【12月10日在去紅楓湖途中,導游就說,你們去紅楓湖,見不到紅楓。為什麼如此命名?- 那是因為,從空中鳥瞰此湖,湖狀如楓葉。為什麼添加“紅”字? - 那是因為“紅楓湖”的名字好聽。紅楓湖風景一般,為什麼被評為4A級景區呢? - 那是因為以前江澤民來此游覽,稱贊過紅楓湖。嗚呼!叫人厥倒!】

3/ 10月游了九寨溝,曾嘆:“九寨歸來不看‘瀑’”!九寨溝的兩個名瀑 – 珍珠灘和諾日朗,是否經得起“黃果樹”的“挑戰”?

【應該說,黃果樹和九寨溝的瀑布,各有千秋。黃果樹,猶如偉岸高大男子,有銀河落九天的氣度;而黃果樹的瀑布,則像展現陰柔之美的女子,一個個“海子”則是她們的翡翠手鐲,一條條沿路奔騰的溪流,則是她們的銀項鏈!去之前一周,黃果樹的“水簾洞”因維修而關閉,故不能繞行到瀑布後往外觀望,留下一憾!就可看性而言,“諾日朗”數第一,她可以側看,可以正看(仰視、平視和俯視),游客在諾日朗的逗留時間大概是黃果樹的翻番。】

4/ 黃果樹,上帝賜予貴州的金字招牌。幼時即聞,游黃果樹之欲,隨年歲之增而增;魯迅偉大!此心理,正應了他的一冊書的書名 – 朝花夕拾!

【黔貴之旅,收獲多多,豈止是一個黃果樹!】

5/ 行前,曾上網“備課”,看了兩頁,馬上剎車,為什麼?與其有預熱,不如有驚喜!

【實踐證明,這個心理正確,外出旅行前,有“備”而去,可作從容游,無“備”而來,則驚喜不斷,游性勃發!】

I. 文化篇

來貴州,為了看山觀瀑。豈料,貴州豐富的旅游文化蘊藏,令我始料未及,眼福一飽!

一、青岩

青岩位於貴陽市南郊花溪區境內,距貴陽城區29公裡,是貴陽通往黔南的要津。這裡古為屯田駐軍之地,據說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明初稱青岩堡。明清之際,這裡商賈雲集,寺廟林立,香煙繚繞,盛極一時。黔南盛產之米糧,多經此道運入貴陽。

與古建築群渾然一體的青岩古鎮的民居也很有特色。塊石鋪砌的石板路面兩側,青瓦木屋鱗次櫛比,古樸幽深。沿街的圍牆、櫃台、牆壁、院壩多用石塊疊砌,石塊隨處可見,故人們亦稱青岩為“石頭城”。

圖一 “石頭城”

圖二 街頭地圖

地圖標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節孝坊、萬壽宮、狀元故居、周恩來父親曾居地……!這是怎樣的文化交融,怎樣的盛極一時!

導游說,地圖上所寫,只是冰山一角。鎮內多明清古建築,計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等共37處,其中8座石碑坊現存3坊……

圖三 萬壽宮內

圖四 石牆小門

圖五 入門所見

從沿街的朝門進去,庭院、正房、對廳、兩廂組成四合院。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屋透露出濃郁的歷史氣息。庭院內的花台、花盆、水池、假山,顯示出主人不同凡響的風雅情趣。

圖六 狀元故居巷口

圖七 狀元故居

青岩人趙以炯,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狀元及第,大魁天下,當時在京城任監察御史的貴陽人李端棻欣喜異常,寫了一副楹聯祝賀:“沐熙朝未有殊恩,聽傳臚初唱一聲,九十人中,先將姓名宣闕下;喜吾黔久鐘間氣,憶神仙流傳數語,五百年後,果然文物勝江南。”現存“趙狀元府第”供人參觀。

青岩這塊內涵豐厚的古老土地,孕育出了一批在貴州歷史上閃爍著光芒的歷史文化名人。清康熙年間的著名詩人周漁璜,名噪京師,誰能想到他是從古鎮東南一個偏僻山鄉走到京城去的呢!他著有《桐野詩集》,還參修《康熙字典》、《皇輿表》和《淵鑒類函》。他歷官翰林院侍讀學士、浙江主考、順天學政、詹事府詹士等職,曾奉旨祭禹陵,閱兵江淮,留下許多佳話。他任浙江主考時,杭州考生欺他來自邊遠的貴州,出對發難:“洞庭八百裡,波濤濤,浪滾滾,宗師由何而來?”周漁璜針鋒相對,應聲答日:“巫山十二峰,雲重重,霧靄靄,本院從天而降。”使諸生無言以對,頗為貴州人爭臉。其《西湖》詩中有“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廣寒宮”之句。清代著名詩人袁牧在《隨園詩話》中譽之為:“斷句入耳有終身不能忘者。”查為仁在《蓮坡詩話》中評介雲:“貴陽周宮詹起渭西湖詩較東坡詩進一格。”蘇東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早已膾炙人口,周漁璜詩能獲此殊榮,實為難得。現存“桐野書屋”供人瞻仰。與周漁璜同時期並稱“二周”的周鐘鏇,也是青岩人,曾任台灣諸羅知縣,寬厚愛民,倡修水利,關心教育,政績卓著,著有《諸羅縣志》,為台灣人民稱頌。

圖八 周恩來父親曾居地

圖九 周恩來父親曾居地庭院

抗日戰爭時期,地處貴州“大後方”的青岩頗熱鬧了一陣。周恩來的父親周懋臣先生,鄧穎超的母親楊振德女士,李克農的父親李哲卿老人等,都先後由八路軍駐貴陽辦事處安置在青岩鎮居住,與青岩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現存舊居供人參觀。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也隨—批文化名人來到貴陽,後和浙大部分教師來到青岩,一家七口住在青岩的一所破廟裡。他把數學系的一些教師和學生召集到附近的山洞裡學習研究《微分幾何》,創建了中國第—個《微分幾何》研究討論班。

圖十 青岩古鎮

圖十一 滿街皆是玫瑰糖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