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寫完了接下來要寫玩。我們在暹粒待了3天半,在金邊呆了一天半。如果只說玩的話,在暹粒3天半的旅行簡直堪稱完美。雖然早出晚歸的很累,但是我們絕對沒有出現有些人說得對於石頭的審美疲勞。那麼多不同風格的寺廟,目不暇接的精美雕刻,怎麼會感到疲勞呢?唯一的遺憾就是在暹粒停留的時間太短了,不過這樣也好,還可以給自己理由再去一次。先說一下我們的准備工作,LP還有《五月盛放》是必不可少的。我個人認為LP更實用,更適合真正的背包族作為旅行指南,但是《五月盛放》卻能給我們這些半自助的人一些更感性的認識,而且它的地圖也更容易看懂一些,這個在去之前是尤為重要的。我開始先買的LP, 但是斷斷續續看了半個月,還是搞不清楚大圈小圈,還有一個個拗口的寺廟名字。等我拿到《五月盛放》,配著圖片,逐一去對應,對大圈小圈的路線就立刻清楚了,寺廟的名字由於有了圖片的參考也變得容易記住。把要玩的路線景點搞清楚,接下來就是找司機訂車了。自助出來玩,司機真的是非常重要,我覺得最好是有什麼都事先談好,在玩的過程中不要再有什麼反復。所以我在寫郵件的時候就很清楚地讓司機報一個過路費還有其他雜費都包括的Package,也說清楚了我們要看兩天的日出日落。我一共給三個司機發了郵件,一個沒有回復,一個沒空,最後我們就訂了Sambath。Sambath在大陸的游記裡推薦的似乎不多,我是在一個台灣的BBS上看到的他的聯絡信息。大家對他的反應是人非常老實,開車非常小心,比較慢。實際情況也真的是如此,我覺得開TUTU慢也沒什麼不好,可以多看看風景,而且安全第一麼。在這裡要大力推薦一下我們的TUTU司機Sambath還有Car的司機Uong Vuthy, 都非常純樸忠厚,早出晚歸的從來沒有抱怨。Sambath給我們的報價不算是低,可我覺得還是非常值得的,因為司機在旅程中所起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有時會直接決定你心情的好壞。Sambath 聯系方式:電郵:sambath7@yahoo.com ,他回電郵非常快。電話:855 12835796Vuthy 聯系方式:電郵:vuthy_006@yahoo.com 電話:855 121922176Sambath只有TUTU,我們是找他統一報的價。如果只想租汽車的話就找Vuthy我們在暹粒3半天的行程走的是最傳統的路線,第一天小圈+小吳哥日出日落;第二天大圈+皇家浴池日出+巴肯山日落;第三天女王宮+高布斯濱+崩密烈+羅洛士群;第四天半天暹粒城裡閑逛。我們除了第三天用的是car以外,其它時間用的都是TUTU。3天半的包車包括接機和過路費一共110USD。接下來按天說我們的游玩路線第一天小吳哥看日出—塔布隆—茶膠寺—托瑪農神廟—周薩神廟—勝利門—戰像平台—癩王平台—皇宮遺址外圈—空中宮殿—巴戎—小吳哥看日落第一天早晨我們5:00出發,買了票就直奔小吳哥。到的時候大約5:30左右,到處還都是黑漆漆的。打開頭燈跟著三三兩兩的人群往裡走。由於不認識路,我們就跟了一隊日本的旅游團爬上了西門那個建築的後牆默默等待。事實證明,跟著日本人走沒有什麼好事啊。那個位置並不是最佳的觀賞日出的地點,最佳地點要再往裡面走,一直走到水池那裡,這樣就可以拍到五個玉米頭在水裡的倒影,可惜我們是後來才知道。幸虧是旱季,水不太滿,拍不出太好的照片,要不真要後悔死了。日出大約在6點40左右結束,看完日出我當機立斷讓司機去了塔布隆,而沒有按照一般的線路走順時針。事後證明我的決定英明無比啊。清晨的塔布隆對一個喜歡拍照的人來說簡直是天堂,只有寥寥無幾的游人,安靜而神秘。塔布隆游覽大約要50分鐘,我們進出是不同的兩個門,要和司機約好地點等待。出了塔布隆下一站就是茶膠寺,茶膠寺對我這個嚴重恐高的人來說印像太深刻了。原諒我沒有在這裡拍照吧,我看見大約十幾米高,角度在70-80之間的三段台階就已經兩腿發軟了心情全無了。每個台階大約有40釐米高,寬度大約有15釐米吧。四個方向都有台階,建議大家選一個看起來比較完整的爬。手腳並用的上去以後我的心情也並沒有好轉。書上說這裡是未完工的大作,可以遠眺到荔枝山什麼的,我卻只想長了翅膀平安飛到地面。茶膠寺上面的建築沒有什麼看頭,荔枝山也沒有找到在哪個方向,唯一有趣的就是看著一張又一張緊張的面孔從各個方向的台階冒出來,然後問:“All the same?”最後還是要嚴重感謝TF同學,下台階的時候她很鎮定的走在我前面,擋住我向下的視線,還不時回頭鼓勵我。我真的是PP著地一路蹭下去,把Jansport包包的底都磨花了。所以和我一樣恐高的同學還是不要上去了,上面真的沒有什麼好看,不如留著力氣看別的。茶膠寺出來就去了托瑪農神廟和周薩神廟,都是小小的,沒有什麼特點。看前面的游記說中國修補周薩神廟修得不好,一塊一塊的青色水泥。我仔細看了,似乎是青石,不是水泥。而且也不是中國一個國家修成這樣,很多法國的日本的也用的是青石,和原來的砂石材料顏色非常不一致,馬馬虎虎的貼上去,也沒有按照原來的樣子雕花,很難看。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參觀大吳哥中心的一系列遺址了,來到勝利門,四面佛的微笑還有攪拌乳海的雕像迎面而來,跑前跑後的拍照,小心的躲閃來往車輛。Sambath微笑著把車停在一邊,還熱心的指給我們看三頭像的雕塑。進到城中心去,開始依次瀏覽戰像平台,癩王平台,皇宮遺址外圈 和 空中宮殿。最大的驚喜來自於癩王平台,書裡對它的描述只著重於癩王雕像名稱的由來,平台上的景觀平淡無奇,很多人層層圍著參拜雕像。真正的好東西是在平台下方的雕塑牆中,入口比較隱蔽,進去以後就有數不盡的精美浮雕,有的是講故事的,有的只是神像,雖然不太清楚故事內容和含義,我們還是看的心潮澎湃,畢竟雕刻手藝的好壞還是看得出來的,而且真的是無障礙近距離接觸,我很貪婪的摸了又摸,拍了又拍。在這裡要好好贊一下吳哥窟的景區管理,沒有過多的欄杆,沒有太突兀的警告牌,讓你覺得自己就是景區的一部分,而不是外來的闖入者(當然,這樣是不是有利於保護就另當別論了,所以想去的要盡早)。癩王平台旁邊就是空中宮殿,那個台階的角度絕對不遜色於茶膠寺,寬度好像還更窄。彼時已經臨近中午,天氣炎熱,我們五點出發,已經在外面奔波了快7個小時,腿腳都軟了,於是一致決定不往上爬,就在下面繞場一周。空中宮殿有一面修有帶扶手的樓梯,可惜是向下單向的。最有趣的是在一面的台階附近放了好多把休息的椅子,不少人坐在那裡觀賞別人狼狽的往上爬,還有好多老外起哄叫好,也算是一道風景啦。走到這裡我和TF已經筋疲力盡了,勉強拖著腳步去看了看12塔廟就要求Sambath帶我們回去吃飯。巴戎還有小吳哥就留在下午看了。下午大約是2:30出發,3點到了巴戎。巴戎是我們一致認為的最壯觀的寺廟了,幾百張神秘的笑臉,重重疊疊的門廊。在外面的時候看裡面游人寥寥,進去了才發現看不見人群是因為被門廊擋住了。想拍照的同學們要注意,下午在巴戎拍照逆光得太厲害了,照片全部偏暗,完全沒有辦法展現出巴戎真正的風采。我們在巴戎呆了一個小時左右,在四點趕到了小吳哥,天色已經有點暗了,游人也比較多,完全沒有了日出時的靜謐。匆匆游覽了一下二層的浮雕(我很懷疑我們沒有真正看到精美的浮雕,因為根本沒有看到有欄杆圍住的部分),三層在維修,上不去,不過已經有了成型的木質樓梯,以後去的同志們可以安全的爬上爬下了。最後要說到本次行程中最佳發呆地點和最美好的發呆時光。這個最佳地點就在小吳哥東門的台階上,這裡是小吳哥的後門,很少有旅游團打擾,背對著夕陽,前面是一片樹林,樹林裡已經有不少的攝友們架好了長槍短炮等著拍攝夕陽。沒有嘈雜的人聲,有蟲鳴,有鳥叫,只管坐在這裡,什麼也不干就好了。只可惜我們這次的行程太緊了,發呆只持續了1個小時左右,下次一定要在這裡呆足半天甚至一天。小吳哥就是我們第一天的最後一站。等到太陽落山後,我和TF就走出小吳哥的大門和Sambath會合,返回城裡吃飯。小圈逛下來我們兩個沒用的人都累得人仰馬翻的,所以有時間的同學們建議把小圈分成兩天,慢慢欣賞。第二天,皇家浴池—班黛克蒂寺—豆蔻寺—東梅奔寺—塔遜寺—龍蟠水池—聖劍寺—巴肯山日落我們聽了Sambath的建議,准備5:45出發趕到皇家浴池看日出,可惜某個沒用的人被當地的蚊子咬了一個大包而拒絕起床,我就只好一個人先出發,准備看完日出再回來接她。我大約6:30到達皇家浴池,天都已經大亮了,游人基本散去。但是賣東西的小孩子十分熱情,有一個可愛的小姑娘還送了一幅畫給我。在這裡慚愧一下,他們的英語似乎都說得比我好。由於早晨雲太多,沒有看到預期中的日出,我本來還在心裡埋怨Sambath讓我出發太晚了,沒想到在返程的途中,透過路旁的矮樹林看到一輪紅日躍然升起,原來這裡的日出真的是比較晚。接上TF我們重新出發來到班黛克蒂寺。一個巴戎風格的寺廟,保存得還比較完整,占地也不小。我很喜歡柬埔寨寺廟的顏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石材裡面含有什麼礦物質,很多磚石結構的寺廟都會出現一種類似於銅鏽的綠色,和黑灰色的磚石映襯起來,非常適合在早晨拍照。但是說真的看過了巴戎以後看類似風格的寺廟感覺都不驚艷了,接下來是豆蔻寺和東梅奔,我覺得有點類似於茶膠寺,只是規模沒有那麼大。東梅奔到是很值得一游,四個方向有四頭大像,神態可掬,只是有些被毀壞了。不過即使是這樣,某個人也還是和四只大像分別拍照合影了。東梅奔看完我們就去了塔遜寺。印像裡塔遜寺就是一個大樹抱門比較值得看,其他沒什麼,略微看了一下就出來去了龍蟠水池。雨季的龍蟠水池應該是最好看的吧,可惜在這個時候是干枯的。三個圓形的水池一大兩小,最大的那個中間有一個雙頭蛇形狀的祭台,我拖著兩條肌肉緊張的腿爬上去看了下,似乎有個佛像。可惡的是我小心翼翼的往下走的時候被一個日本老頭嫌棄走得慢了,那個老東西發出不耐煩的“嘖”的一大聲,老娘我真是想對他說:“巴嘎”啊。龍蟠水池出來就是上午的最後一站聖劍寺了。聖劍寺據說是獻給國王父親的,規模真的是很大,印像裡我們是東門進北門出。進門就有一條護城河,還有攪拌乳海的大橋,有點小型的吳哥城的意思。裡面更是重重疊疊的,很容易迷路。在黑暗的走廊裡還經常會有一尊殘破的佛像。有一次我和TF差一點走散,明明聽得到聲音卻看不見人。聖劍寺的南面似乎有一個二層建築,而且顯得比較荒蕪。有好幾棵類似於塔布隆的大樹。我們去的時候一個人也沒有,幾只蝴蝶飛來飛去的。本來想多呆一會,可是TF說她怕怕,覺得後背發涼,所以只是看了一下就走開了,下次如果有機會還是要來發呆。聖劍寺出來已經一點多了,我們飢腸轆轆的直奔老市場,和Sambath約好下午四點半出發去巴肯山看日落。巴肯山好像是在小吳哥的北邊。我們大約5點多到的,已經有很多人陸陸續續的上山了。山腳下有小像,可以騎著上山,15USD一個人,我們本來以為一個人一頭像,就想騎騎,結果是兩個人騎一頭,馬上轉身開始徒步上山。山路不難走,有很多的樹,也比較涼快,30分鐘左右就走上去了。山頂上的巴肯寺又是一個台階坡度極陡的寺廟。向東的台階似乎磨損得不是很厲害,手腳並用的爬上去,人還不算多,找了一個朝西的台階坐下,還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洞裡薩湖。當天的雲彩也還是比較多,所以並沒有想像中的美麗,不過各個國家,各種膚色,各種打扮的人的全都聚集在一個小小的寺廟看日落本身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還有不少人帶了啤酒來喝,像一個大Party。日落六點多就結束了,在TF的保護下我又一路的蹭下台階,開了頭燈下山。第二天雖然是大圈可是景點比較少,需要爬上爬下的也不多,所以還是比第一天輕松了不少,我們吃過晚飯和Sambath約好了明天由他的兄弟用豐田來接我們,就回到酒店休息了。第三天,女王宮,高布斯濱,崩密列,羅洛士群。這是在吳哥窟最後一天的行程了,我們大約7:30出發,為的就是避開人群好好欣賞女王宮。這天的豐田司機是Vuthy,非常喜歡講話的一個人,不過一點也不討厭,說英語很慢,還常講笑話。他說中國人的英語是能聽但是講不好,日本人不能說也不能聽,韓國人只會說yes, no, OK。當天Vuthy的表弟正好從外省過來,所以我們就讓他一起搭便車逛逛吳哥,很可愛靦腆的一個小男孩。從暹粒到女王宮大約要四十分鐘的車程,不過那時剛好有一座橋斷了,所以我們的車並沒有能開到女王宮門口,下車走了大約十分鐘的紅土路才看見女王宮。可能是原來的期望太高了,我並沒有什麼驚艷的感覺。也可能是我天生不太喜歡小巧精致的東西,就好像我一直覺得蘇州園林比不上頤和園一樣。雕刻真的是很精美,細致繁雜,但是我更喜歡其他寺廟中被青苔覆蓋或是躲在樹根後面的浮雕,沒有這麼精致,可是好像每個都有故事要說。女王宮全部看完大概只需要半個小時。走出來我們就要Vuthy去了高布斯濱。從女王宮到高布斯濱開車要一個小時左右,其實去之前我們就知道是枯水季節,上去也沒什麼好看,但是畢竟都來了,不去不死心。一路上山,零零星星的幾個游人,路不是太好走,幸虧有Vuthy的表弟不時拉我們一把。說來慚愧啊,人家小朋友個子沒有我高,身體瘦弱,穿著拖鞋都還箭步如飛的,我們兩個大齡女青年穿著puma, nike卻在後面氣喘如牛跌跌撞撞的跟著。走了50分鐘到了地方,只有淺淺的一層水,一些蝴蝶飛來飛去,真是有點失望,還好當地的工作人員看見我們帶了本地的小朋友就主動為我們講解了一下,看見了水底的水牛頭浮雕還有一些岩石後面的林伽,也算是不虛此行吧。下山後急忙喝了冰椰子補充一下體力,然後繼續向崩密列進發。寫到這裡真是心潮澎湃啊,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要驚嘆崩密列的神奇。而且由於某個不看游記不看功略的人我們差一點就與這個神奇的地方擦肩而過了,在這裡要鄙視一下,呵呵。我們進門的時候有一個穿藍色工作服的三十多歲的大哥主動要為我們當導游,卻被TF同學警覺地一口回絕,幸虧我機智英明做足功課,連連點頭說需要。不過我們還是先小人了一把,直接就問他做導游需要多少錢,那個大哥很老實得說:“up to you.”於是放心地跟著往裡走,一路走他一路講解,崩密列本身的意思是很大的水,現在在崩密列城外面還可以看到舊時的石橋。可是城池本身已經廢棄,他就帶我們爬上了坍塌的城牆,一邊指點給我們哪塊石頭好落腳一邊不斷地問我是不是OK。估計是我恐高他已經看出來了,所以就沒有帶我再走到更高的頂部而是繞著牆頭走。然後又指點我們鑽過一扇破損的石窗再穿過一個大約3-4米高漆黑的走廊。遇到一些浮雕還有好的景色他會停下來講解並且幫我們拍照。可惜我的英語不太好,之前對佛教也不了解,只是大概聽懂了神猴哈姆曼還有攪拌乳海的故事。我們隨著他爬上爬下從西門到北門,如果不是他指給我們看我甚至都找不到城門在哪裡。導游大哥又告訴我們哪些樹枝可以蕩秋千,還摘了當地樹上的小花和果子給我們。走完了城的外圈他帶我們到了城中心,裡面有鋪好的木頭台階,比較好走一些。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圖書館,宮殿。導游大哥還指給我們看一個打碎的石棺,隨隨便便在地上堆著,要是在別的國家恐怕要放進博物館供起來吧。他一路走一路和不同國家的游客打招呼,英國的,日本的,泰國的,韓國的(?)。他似乎是會說四國的語言的,起碼除了英語還可以說比較流利的日語。一路上我們感覺他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熱情。走完了城中心他又帶我們來到了北門(?似乎是的)然後很自豪地告訴我們在崩密列是全世界的中心,好像向一邊走99公裡就是吳哥城,向另一邊走就是泰國,然後可以到中國。這麼說起來有點好笑,但是他說的時候我們只有深深的感動。這個大哥只是崩密列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和眾多的游客比起來,他的國家不夠發達,他的生活不夠富裕,可是他對養育自己自己的土地,對崩密列的一草一木卻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發自內心的驕傲。參觀完崩密列內部我們又沿著原路返回到門口,大哥還爬上藤條教我們做孫悟空。這樣一圈逛下來前前後後也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我承認,我爬得比較慢,我拖了大家的後腿),整個景區不能說很大,但是真的很有氣勢,雖然大部分地區都坍塌了,可是當年的繁榮還依稀可見,而且現在更有一種荒蕪靜謐的神秘氣息。走到門口導游大哥和我們揮手道別,一句也沒有提小費的問題。但是我們當然不能讓人家白辛苦,本來只打算給1刀的,後來還是決定一人給2刀。建議大家以後要去崩密列的時候一定要找這個導游,英語不錯,人很友好,關鍵是和那些小孩子比起來他更認真負責也更有力氣,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拉你一把。在亂石堆爬上爬下的,有時真的很危險。看完崩密列我們已經精疲力盡了,回到車上就倒頭大睡,一直到了羅洛士群才被Vuthy叫醒。也許是我們太疲勞了吧,我實在覺得羅洛士群真一個可去可不去的景點,除了神牛寺門口那條河的風景不錯,其他兩個小地方真沒什麼好看的,五分鐘就看完了。至此我們的吳哥窟之行就正式結束了。為了方便大家以後游覽,我們給一個很私方的推薦列表(五顆星為滿分)*****崩密列,巴戎,塔布蘢**** 小吳哥,聖劍寺,癩王平台,女王宮*** 東梅奔,班黛克蒂,巴肯山,高布斯濱玩我就寫到這裡,我不打算寫金邊的行程,因為我實在是不喜歡那個城市。可能是由於在長途車站被蜂擁而至的司機嚇到了,我在金邊待的一天多時間裡一直精神緊張,忐忑不安。我們只去了皇宮和博物館,大家想看的話隨便找個金邊的游記就會有,我不推薦去金邊所以也就不寫了。還有就是Angkor Express的長途車位置十分窄小,建議大家多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別的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