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越南越柬行之柬埔寨篇——第八天,吳哥小圈

作者: 旅行是一種生活態度

導讀D8,0307,吳哥小圈 5:00起床 5:20出發 5:35到吳哥寺Angkor Wat 8:00出吳哥寺 8:12-8:25豆蔻寺Prasat Kravan 8:25-9:00斑黛喀蒂Banteay Kdei 9:02-9:10皇家浴池Srah Srang 9:15-10:30塔布籠寺Ta Prohm 10:35-11:10茶膠寺Ta keo 11:15-11:35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 12:38-12:55托瑪儂神廟Thommanon 13:10-13:15過勝利門 13:45-14:10空中宮殿Phimeanakas,癩王台階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戰像台階Terrace of th ...

D8,0307,吳哥小圈


5:00起床

5:20出發

5:35到吳哥寺Angkor Wat

8:00出吳哥寺

8:12-8:25豆蔻寺Prasat Kravan

8:25-9:00斑黛喀蒂Banteay Kdei

9:02-9:10皇家浴池Srah Srang

9:15-10:30塔布籠寺Ta Prohm

10:35-11:10茶膠寺Ta keo

11:15-11:35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

12:38-12:55托瑪儂神廟Thommanon

13:10-13:15過勝利門

13:45-14:10空中宮殿Phimeanakas,癩王台階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戰像台階Terrace of the Elephants,皇宮Royal Palace

14:15-14:30巴方寺Baphuon

14:40-15:50巴戎寺Bayon

15:55-16:05南門

16:30-17:50巴肯山Phonm Bakeng

18:30-19:40晚餐( red piano )

21:00回客棧,洗澡洗衣服,休息

5點,我們沒有任何障礙地自然醒了,簡單收拾後,拿起背包就出門了。洪和他的TUTU准時等在GH的大門外,沒有任何耽誤,在漆黑中,上路,出發了。

比我預計的要快,15分鐘後,到達售票處。燈火通明,游客、司機、工作人員,人頭攢動,還好沒有想像中的購票長隊,五六個窗口正同時工作,基本不用排隊。

吳哥門票是通票,有20刀的一日票,三日票40刀,七日票60刀。購票時攝像頭統一拍照,按攻略為了節省時間自帶的照片沒用上。門票一定保存好,在一些人氣景點,都必須出示。事前能准備個票據套掛在脖子上,會方便很多。

拿著票,坐上TUTU,大概5分鐘,就到了吳哥寺的大門口。黑燈瞎火中,我們順著人流往前走。護城河橋頭,十幾名工作人員一字排開,打著手電逐一檢票,很人工很壯觀。

黑暗中,繼續前行。走過護城河橋,再走過一個門廊,終於,玉米粒的輪廓展現眼前。天色也在漸漸泛白,游人們零零落落蹲坐站立在各自滿意的據點上。我們直接到了水池旁,擺好三腳架。然後和大家一起坐在水池邊的草地上,靜靜等待日出。

可惜呀,多雲!天色,就在我們的張望期盼中大亮了,始終沒看到太陽的蹤影。人群漸漸散去。我們繼續向吳哥寺的深處探尋。主殿有三層,被方形回廊團團圍繞,全部石頭建築而成。

吳哥寺內,回廊、石柱、窗欞、門框、塔身上到處都是精美的石雕石刻,讓人驚嘆不已。去第三級最高層平台的台階已經禁行,所以沒有親歷攀爬,將近80度的垂直角度,僅僅仰頭看看,已經叫人手腳發軟。

整個吳哥寺,氣勢磅礡。擅長水利修築的高棉人在建造設計中充分發揮了其特長,吳哥寺的護城湖,以及藏經閣前的蓄水池,絕對是整個建築的畫龍點睛靈動之處。

吳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建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物,在整個的吳哥建築群中保存最完整。它和埃及金字塔、中國長城、印尼婆羅浮屠千佛壇並列東方四大奇觀。

這座石頭都城,張揚著一種原始的執著,累疊的石頭、空曠的廣場、極致的雕刻、綿延的走廊、陡峭的階梯、巧奪天工的布局,曾經整個國度整個族群的人們,為了它耗費心計體力,長達近百年。

我在裡面走著、看著、摸著、驚嘆著、震撼著。。。。。。。。久久不願離去。一直呆了將近三個小時。

豆蔻寺Prasat Kravan,很小,只用了10分鐘。

斑黛喀蒂Banteay Kdei和皇家浴池Srah Srang是面對面的。斑黛喀蒂小有規模,進深700多米,有藏經閣,塔身已被保護起來,耗費半個多小時。

皇家浴池的門口有一群叫賣的孩子。當我把糖果分給他們時,其中一個女孩拿出竹編的手鐲送給我,還幫我戴。想要付錢,她反復說:“free!free! ”小小的禮物,讓我的心情燦爛了一天。謝謝那位可愛的柬埔寨女孩。讓我在水波蕩漾微風習習的皇家浴池留下了一份美好的記憶。

塔布籠寺Ta Prohm,以古墓麗影的拍攝而著名。是這次吳哥四天中最人多的一個景點。這裡就像一場戲劇的高潮部分,演員就是樹和岩石,彼此糾纏,相互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鋪天蓋地的巨大樹木就像一場彌久不退的海嘯,無聲地把整個寺廟分分秒秒地占有顛覆,年年歲歲一刻不停已長達十幾個世紀。熱帶氣候中滋生的發達粗壯的根系盤根錯節,窒息般纏繞攀附著佛塔、寺牆、廟宇。或騎跨、或穿破、或依附、或蔓延。在一千多年的相互掙扎中相互扭力中撐到現在。除了驚嘆,還是驚嘆,自然的力量如此神奇!

茶膠寺是高棉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築,典型的塔山型寺廟。通往聖殿頂端的石階陡峭危險,手腳並用攀緣上最高處,放眼望去,荔枝山、吳哥城、茂密的熱帶雨林就能盡收眼底。非常美妙的享受。

周薩神廟Chau Say Toda和托瑪儂神廟Thommanon面對面,周薩神廟是由我們中國人無償援助修復的。所以在這裡,似乎親近很多。托瑪農神廟,寶塔藏經閣掩映在樹木中。吳哥的所有建築遺留到現在的似乎就這個神廟最適合人類居住。高低錯落、大小適中、陰涼、通風、精致、舒適,讓匆忙興奮的腳步很願意地停下來。在石頭上坐一坐、靠一靠、躺一躺。原本,我就留了兩周的指甲,准備來吳哥掩埋留念的,於是不由自主地坐了下來,把手腳指甲剪了光潔。指甲細碎就這麼滲透到了石頭縫裡泥土裡。如同一場儀式,從此,我和這塊土地有了某種莫名的牽連。正值中午,困意泛起,干脆躺下,枕著托瑪儂神廟的窗框,美美地睡了一覺,很香甜。一個小時後醒來,精神抖擻。

坐上TUTU,去通王城。

勝利門的門洞下飛馳而過,國王的笑臉就這麼不經意間第一次錯身而過,攪拌乳海也是在眼前一閃而過。要求下車仔細看看,洪很不以為然地說:“南門的更好,過一會兒要帶你們在南門去看的”。

接著就到了空中宮殿,癩王台階,戰像台階,皇宮。這一切,在周達觀的《真腊風土記》中,曾經是一個華美輝煌的宮殿美苑,如今卻蕩然無存。荒草頹垣中只剩下一個大概的遺址輪廓、殘缺的雕刻、倒塌的石頭,一片荒涼。

巴方寺,由法國人援助恢復。如今,整個寺廟就是一個修復工地。它曾經是舊城的中心,在吳哥通王城未建之前。寺前正東有一條長達200多米的高壘的石板路。主殿有三層台基,最中間塔高50多米,大部分都仍在修復中。

接著前行,就到了巴戎寺。這裡據說有49座塔,中間一座最大,高40多米,其余塔座如依次簇擁在最高塔的周圍。每一座佛塔皆分四面,每面皆刻一幅巨大的佛像臉。巴戎寺是吳哥都城的中心,這座浩浩蕩蕩的佛臉廟山如同一個迷宮般的笑臉石林。走進去,是廟宇。門洞、廊道、內室、石階。梯道上下,迂回天台,卻是另外一個世界,一張張巨大的佛臉,在你的前後左右,重疊反復,鋪天蓋地。完全掉進了一個攝人心魄的臉的世界中,讓你呼吸急促恍惚失神。有些匆匆有些慌亂,我倉促地逃離了巴戎寺。

接著,就去了南門。又一個四面臉的門洞,再一次看到攪拌乳海,南門的攪拌乳海,石像們相對其他保存地最完整。於是,駐足,攝影。

最後來到巴肯山。我們隨著觀日出的人群,上到山頂,極目遠眺,城市、森林、遠處的熱氣球。山頂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全吳哥的游客似乎這個時候都來了,一撥又一撥的人流不斷地從山下湧上來。一場落日的盛宴。

可惜呀,雲層太厚,天色漸漸暗沉,觀日落的希望也漸漸破滅,於是明智地收拾好三腳架,比大隊人群提前一步下撤。

回到城裡,直接讓洪送我們去酒吧街的red piano。准備美美地吃上一頓。

告別時,和洪確認次日行程。因為今天沒有看到日出,所以,我們要求洪明天再次去吳哥寺看日出。說到行程時,洪突然提出高布斯賓不能去。我很詫異,因為和LUCKY在競拍時都說得好好的,怎麼突然私自改變了呢。洪說LUCKY沒交代過,我讓他把LUCKY叫過來,結果洪說LUCKY有客人,沒法過來。我實在很生氣他們的不講信用,就在街頭聲討起來,無果,最後洪干脆來個撂挑子,讓我們給他結清一天半的錢,走人了事。不得不說這招挺狠,我們又累又餓,那有心思再重新折騰一個TUTU司機呢,於是,只好放棄堅持,高布斯賓不去就不去吧。然後洪說多出來的時間,帶我們去洞裡薩。好吧,也只能這樣了。

在 red piano 的晚餐還算可以,補償了一下有些糟糕的心情。吃完了出來,逛了逛酒吧街。很多的按摩足療店,有心進去,又覺得不干淨。算了,叫個TUTU,回GH,洗澡洗衣服,休息,以充沛的體力迎戰明天的吳哥大圈和早起的日出吧。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