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7滇西北游記(1) - 麗江見聞中國有幾個令人向往的地方,雲南是其中之一。05年春節曾去了昆明-版納,今年還未放暑假便已早早決定去麗江。半個多月的准備,讀了幾十篇游記、攻略,徹底搞清楚行程,還是那句話,旅行質量與功課深度成正比。與通常一家三口自助游所不同的是,這次約了同事Windy帶兒子一起結伴同游,多了些不同以往的感受。10天時間,線路包括麗江—瀘沽湖—大理。其實時間允許的話應該一並去香格裡拉,但研究了一下,香格裡拉+德欽走下來至少還要5天時間,於是將它留在下次。雖然網上對大理和瀘沽湖的評價不一,一些驢友受此影響索性不去,但對我們來說從來就不存在以只言片語的評價決定行程的問題,因為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親口嘗一嘗”。每個人經歷的、感受的都不相同,別人的感覺不能代表自己。事實上,瀘沽湖和大理之行,均給我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像。
提前半個月的時間持續關注麗江的天氣,幾乎每天都有雨,我們出游這幾天到底怎樣也只能看運氣了。結果還不錯,雖然雨多但基本未對行程造成影響。有幾個同事一周之後也去了麗江,因為下雨連玉龍雪山也沒有去成。
7月13日 北京 — 昆明
雲南麗江地區七、八月逐漸進入多雨季節,每天淋著雨在外面逛一定不舒服,所以盡量提早成行。今天是兒子暑假前的最後一天,學校上午10:00結業式結束,我們的車已停在校門口,待他出來後上車直接趕往北京機場。
經過3個小時的飛行,16:00抵達昆明。提前預定了火車站附近的金龍飯店(攜程,四星,358元)提供免費接機服務。坐上等候在機場的接機班車,十幾分鐘後便到達賓館。與北京的酷熱形成鮮明對照,春城剛下過雨,甚至感覺有些寒冷,連忙穿上早已准備好的長袖T恤。
涼爽的天氣使人更願意出來走走看看。從北京路一直往南,來到火車站附近。街上很繁華,更有吊人胃口的各種小吃。走了一路也吃了一路,印像最深的是小攤燒烤:小方桌式的炭爐放在地上,圍坐在爐旁,可以燒烤臭豆腐、豬皮、土豆等多種食物,配上佐料,香噴噴特別過癮。北京路上的錦華大酒店一層是昆明頗有名氣的飯店福照樓,招牌菜便是雲南名菜汽鍋雞。不想錯過這次機會,點了汽鍋雞、滑溜烏魚片、橙汁百合,消費86元,吃到肚子裡再沒有什麼空間了。街上還有一種隨處可見的菠蘿蜜小攤,大號長西瓜式的菠蘿蜜被拆成小塊放在塑料碗中,2元一碗,用牙簽叉著吃。菠蘿蜜是熱帶水果,之前只是見過,入口品嘗這還是頭一回。滑爽、綿脆、清甜,一路走下來,狂吃了數碗,一飽口福。
7月14日 — 麗江、束河古鎮
雖然賓館沒有承諾送機,但還是搭上了早7:00去機場的順風班車。8:00的航班准時起飛,1小時後到達麗江機場。預定的麗江王府飯店(攜程,准四星,400元)也提供免費接機服務,但車的影子也沒看到,打電話聯系酒店,對方說車壞在半路了。直到坐機場大巴(15元/人)進入市區,來到王府飯店辦理入住時,車子竟還沒有著落。飯店不太情願地報銷了車費,卻又騙我們必須向其繳納80元/人的古城管理費,被嚴辭拒絕。號稱麗江古城內最好的飯店卻給我們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像。
富於納西風格的王府飯店規模龐大、裝修豪華,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露天栽著各種植物花卉,走廊間有吊椅、茶座、棋桌,套房更是那種獨門獨院的二層木結構小樓,倒有些賓至如歸的感覺。收拾停當,趕到位於古城南的麗江長途客運站買了明早虎跳峽的車票,之後乘11路(1元/人)前往束河古鎮。在香格裡拉大道的束河路口下車,如預想的有當地盼金妹(納西女子)在那裡“守株待兔”,講好15元將我們一家三口帶入古鎮。沿束河路走了約1500米,10:30進入古鎮景區。
據說束河古鎮仿麗江大研古城而建,因刻意打造,所以整體顯得十分精致。青石板路、小橋流水、納西風格但個性十足的小店以及搖鈴而過、拉著游人的華麗馬車是古鎮的主要構成。鎮上人不多,只偶爾有一兩個旅游團從身邊經過。信步閑游,不多時來到四方聽音廣場,這裡是古鎮舉辦歌舞晚會的場所,可能也是鎮上最大的廣場。廣場北側有一條納西小吃街,一家家店鋪由當地納西人經營,納西代表性的小吃,如雞豆涼粉,麗江粑粑等在這裡都可以買到,雖談不上美食,卻是正宗的納西風味。每個攤上也都有烤臭豆腐,與在昆明吃到的味道有所不同,至於它們是不是同源就不得而知了。古時麗江是皮具的集散地,總會看到街上經營皮具的店鋪,想買一個信用卡皮夾,問了幾家都沒有合適的。

(束河古鎮—飛花觸水)
進到一家東巴風格的泥塑店,只見小店牆上掛滿了各式自制的泥塑掛件,其中臉譜居多,造型醜態可掬。老板娘介紹說,從當地風俗上講,越醜越有福氣。兒子選了一個自認為最醜的買下掛在脖子上,喜愛有加,其實與其說醜,還不如說是好玩。一路向北來到飛花觸水——古鎮中心最漂亮也是最熱鬧的地方,河水清澈見底,平靜如鏡,兩岸綠樹掩映下的各色房屋,倒影清晰可見。走在浮於水面的木制棧道上,有趣且享受。再往北來到四方街,久聞其名,今終見其形,原來是一個長方形的小廣場,是舊時商品集中交易的場所。再向前不遠到達一座明代古老的石橋,自此便貫穿了整個古鎮。本想返回聽音廣場吃午飯,但不小心走出了附近的檢票口,只好坐上鎮口的小巴(2元/人),13:30返回麗江市區。
路上接到Windy的電話,稱已到達麗江機場。回到賓館等待Windy和她的兒子小Q,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感受一下酒店華麗而休閑的環境。各處轉了一圈後,找了個吊椅坐在上面曬著太陽發呆,待Windy母子到來後,一起逛期待已久的麗江(大研)古城。

(麗江<大研>古城)
出了王府飯店,向北鑽進迷宮般通向古城中心的小街。與束河古鎮一樣,磨得發亮的青石板路和挨挨擠擠的納西民居是古城的基調,但束河是做出來的,而這兒卻是由數百年歷史積澱而成,古樸自然,與前者有著本質的不同。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古人憑借智慧,將發源於城北像山腳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引入城中,後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的詩畫般格局。古城又有“高原姑蘇”之美稱,街道似乎並無規劃,由民居的排列自然形成,主街傍水,小巷臨渠,也真是江南那種小家碧玉了。不過如今古城的商業化過於嚴重,街兩旁是一家挨一家的店鋪,飾品店、皮具店,服裝店、小吃店、飯館、客棧等等,雖然每處都有精致的、充滿創意的裝潢,但卻淹沒了古城本來的人文環境,看來城裡納西人的生活情景只能在想像中了。
走在路上多加留意,可以找到已被“炫酷”商鋪奪去注意力而被冷落在路旁的“三眼井”,那是納西族先民智慧的像征。地面上三個依高低次序排列的方形水池,利用城內的湧泉從高到低向三池中蓄水,上池飲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設計上簡單合理,堪稱當地居民利用水資源的典範傑作。在城內也領教了星羅棋布的、一條條在當地稱為街,在北方則為胡同的小道,走不多久便會迷路。雖然難以見到土得自然的納西人的生活,但最多的還是人。一路打聽,15:40來到位於古城西南角的木王府,來麗江不光是逛古城,景點也想看一看。

(木王府護法殿 及 麗江屋頂)
木王府(門票35元)即明代納西族木氏土司衙署,規模宏大,氣勢非凡。然而其原址並非此地且已不復存在,這其中還有個故事:在明代滅亡前夕,第19代土司木增徹悟入道,據傳他在臨終前留下一句話:“金沙江水斷,玉龍雪山崩,我木增就會回來!”。 1996年麗江發生大地震,當時金沙江斷流半小時,玉龍雪山的一座山峰也塌了,於是當地政府籍此重建了木王府,目的當然不是迎接木增,不過是找個名頭促進旅游發展罷了。王府由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玉音樓、三清殿等十幾座建築構成,仿北京故宮的樣式依山而建,分為前後兩個大院,由一個廊橋式的建築“過街樓”連成一體。議事廳和故宮的太和殿確有幾分相像,不過規格上肯定低一些。穿過過街樓上到三清殿前的平台,回頭赫然被眼前的景像所震撼:藍天白雲下,瓦屋樓房鱗次櫛比,片片青瓦屋頂如凝固的水波浪一直延伸到視線之外,這便是著名的“麗江屋頂”。遙想木王爺當年這樣居高臨下看著自己統治的王國,那種感覺可能是皇帝也體驗不到的。

(木增)
16:50出了王府重回“迷宮”,街面上小吃很多,也有我們最愛吃的烤臭豆腐,大多只要1、2元,也許這些小吃是古城內唯一物美價廉的東西。花5元錢買了份古城地圖,因為在密如蛛網的街道中找到目的地實在困難,饒是如此,一不留神還是會走錯。邊走邊逛,按圖索驥找到老謝車馬店,預訂了後天瀘沽湖的車票和住宿。想必很多攜程網友對老謝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我們的瀘沽湖之行便是住在他的客棧,這在我瀘沽湖的游記中會提到。穿城向北來到古城北門廣場,古城的標志大水車在那裡似乎永遠以同一個速度轉動。廣場上人山人海,大部分是旅游團隊,因時間已晚,只見各隊導游揮著小旗,忙著招呼“隊員們”離開,看來他們將無緣感受古城的夜晚。
麗江本地的美食不多,腊排骨火鍋算得一個。打車到像山市場,那裡有一家網上大大有名的飯館“腊排骨第一家”。司機把車停在市場入口的一家腊排骨飯館前,看裡面黑洞洞的好像還沒有營業。像山市場位置偏僻,很少有游人光顧,大片的場地上一個接一個的攤位經營各種小商品。走進市場約100米找到了並不起眼的“腊排骨第一家”,不知最初是哪位網友發掘的這個地方,雖然還不到真正的飯點兒,店內卻坐滿了八成食客,可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店內一張張50公分高的小方桌擺在地上,客人需坐在小凳上進食。火鍋包括腊排骨一盤,另有十幾種配菜放在旁邊的小金屬架上自選,很以人為本。雖環境簡陋,但排骨味道一流,5人消費僅95元。
美食之後打車回到南門,折騰了一天,身體雖有些疲乏,但還想感受一下充滿誘惑的古城夜晚。四方街人滿為患是出了名的,但南門這邊很清靜。不想走得太遠,只在附近小店的露天茶座要了一壺茶、幾個烤串。一起侃侃大山,聊聊大江南北的旅行經歷,十分開心。兒子很少經歷這種氛圍,但非常喜歡,想來是人之本性所致。
待續……提示:1. 古城建設費:麗江古城建設費在07年7月已漲到80元/人。游束河古鎮、玉龍雪山、黑龍潭公園等,除購門票外,均需交納古城費,但木王府不需要。
2. 氧氣瓶:古城內一些小店出售氧氣瓶,15元/瓶。氧氣瓶與日常筒裝的防蚊蟲噴霧器大小相當,只占體積不占重量。如果從古城去玉龍雪山,可以買2瓶帶上,很劃算,因為在玉龍雪山每個氧氣瓶可賣到30元以上。
3. 虎跳峽車票:去往香格裡拉上虎跳的車票可在古城南的麗江長途客運站買到:麗江-虎跳峽 8:30發車(好像只此一班),車費24元+保險3元。
4. 瀘沽湖車票:到瀘沽湖裡格半島的車票可在很多客棧預定到,屬私人經營的中巴,單程70元/人。我們在老謝車馬店預定,並同時訂了瀘沽湖老謝車馬店的房間150元/晚,更多信息可參見我的瀘沽湖游記。
5. 束河古鎮:束河古鎮是收門票的。我們在旅游過程中基本不會主動逃票,但做功課時發現去束河的網友幾乎100%逃票,買票的反倒覺得有點“怪”,所以也就隨波逐流了。下圖是“免費”J 進入束河的示意圖,不過時隔半年,不知是否還用得上。

(束河古鎮示意圖)
6. 花馬街:麗江市區的花馬街(古城外)是當地人吃飯的主要去處,價格自然比古城內實惠得多。我們之後去了街上的“龍記斑魚莊”,很值得推薦。詳細信息請參見我的瀘沽湖游記。
寫於 20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