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游記, 其實有點輕描淡寫了. 這次在西班牙不像以往在其它地方的輕松自在, 逍遙開懷, 有的卻是提心吊膽, 戰戰兢兢. 這一切都因為在西班牙的第一天我們就遇上了賊. 當熱情的向導在地鐵車廂門關上前的最後一秒神情慌張地衝出來告訴我們他的錢包被偷了的時候, 我們都驚呆了, 大嘴巴上下幾個回合, 啊呀呀, 就是說不出一句整話. 雖說對當地的不良治安早有所耳聞, 但怎麼也沒想到落地西班牙才幾個小時就遭遇了敵情. 後來更是了解到不僅有偷, 還有搶的. 自此之後, 每天出門, 我是眼觀四方, 耳聽八路 (雖然一句聽不懂), 也顧不得什麼優雅姿態, 一律背包前掛, 看見警察就像遇見了親人, 有他們在周圍巡視, 我才得以稍微放松警惕 欣賞一下異國風光. 每晚回到酒店也必定是先確信包裡的相機沒變成石頭才松口氣.盡管有上述心情影響, 對於計劃中想去或該去的地方, 我都還是義無反顧, 奮不顧身地去了, 而且收獲頗豐.
西班牙作為僅次於法國的西歐第二大國, 土地面積只有504,030平方公裡, 與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差不多大, 但它卻有著多樣化的地理, 氣候和文化環境. 從基督到真主, 從高山到大海, 從干燥的大陸性氣候到溫濕的海洋性氣候, 真是應有盡有.
馬德裡作為西班牙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於整個國家的正中央, 地中海氣候的習性使其冬天寒冷, 夏日炎熱. 或許你不相信, 與馬德裡緯度相近的城市竟是紐約, 而不是我想像中的墨西哥. 一月的馬德裡氣溫在3-10°c之間, 平均降雨量為37mm. 我們非常幸運. 在西班牙的近10天裡, 不僅無雨, 而且陽光明媚, 雖早晚有時也凍得夠嗆, 但白天氣溫有時高達十六七度. 如此溫暖的陽光, 加上早上8:30 的日出, 晚上6:30 的日落, 足以讓我每天不用早起, 也能迎著朝霞出門, 然後從容不迫地掃街, 慢慢地掃, 掃到日歸西山才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 往往這個時候也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但不忙, 若想飽餐一頓, 還得等到9, 10 點鐘餐館開門. 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晚餐時間曾讓我的胃大受打飢, 以至於我第一晚在困意最終壓倒餓意後, 不得不前胸貼後背再貼床地睡過去......
好了, 費話少說, 上片.
馬德裡 (Madrid)
皇宮 ( Palacio Real): 十八世紀由意大?松杓? 馬德裡最宏大建築之一, 除了偶爾的官方儀式, 已不被皇家使用. 近3000 個房間中有50個開放給公眾參觀. 個個奢侈又華麗. 傢櫃都是有名有姓的大師設計. 印像最深的有兩間: 第一間, 從天花板到四面牆布滿了中國古代的民俗圖---全是陶瓷做的. 據說, 當時這種東方藝術在上流社會特流行. 另一間是龍椅, 鳳椅的所在地,龍鳳椅的奢華就不說了, 在龍鳳椅兩旁竟然奔出四只栩栩如生的金獅. 偌大個天安門前才幾只? 真不好說哪國皇上更奢侈.
因室內通通不許照相, 很想呈現幾張, 但不能夠. 室外的可以, 但對不起, 只顧著自個兒到此一游了, 忘了照張正面相. 不過有前門的燈, 後面的噴泉等等. 也能看出個大概吧.

(#1)

(#2)
市長廣場 (Plaza Mayor): 咖啡店, 餐館, 藝術家, 街頭表演者雲集之地. 夏日晚上, 成為馬德裡的客廳, 游客眾多.

(#7)
西班牙廣場 (Plaza de Espana): 50年代西班牙最現代的廣場, 擁有兩棟分別為23層和33層的高樓. 還有就是著名的堂吉柯德和他僕人的塑像.

(#14)
馬德裡還有無數的博物館, 最著名的三間在地圖上構成一個三角型, 俗稱金三角. 我去了其中的兩間. 每間都有小冊子告訴你那些名畫的位子. 如果你時間倉促或體力不支, 可以拿著小冊子當地圖, 直奔夢中的畫而去. 這裡還有個插曲, 在欣賞畢加索的Guernica的時候, 我稍微向前傾斜, 想更仔細端詳一下大師的筆峰, 結果輕而易舉地引發了警鈴, 警聲大作, 當即被人點了鼻子. 其實, 當時我與這巨幅油畫(349X776cm)的距離起碼有兩米, 現在想起來都冤得慌。

(#27)
以後幾天, 我去了馬德裡郊外的幾個小鎮, 各具特色.
原文另有24張照片及相應文字,要看請點擊:http://www.chuchairen.com/2008/01/wxc_1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