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只能放5張圖片,更多圖片我會慢慢以中,下集的形式傳上!我的其他圖片可見www.ysch.cc
史靜和媽媽的仲春江南行清明後,我和媽媽開始了計劃已久的江南行,她一直向往那種小橋流水的恬靜人居環境。行程是:北京—杭州—紹興—西塘—上海—同裡—蘇州—北京,基本沒有重復線路,基本行至了江南幾處最典型性地方。說感受,也講實務。
一.煙雨西湖 文化杭州因為鐵路的恐怖現狀,媽媽是一路坐到杭州的,我則更是晚了一天才到,一路都在聽到各種關於中國鐵路票務的黑暗抱怨,大家都跟我們一樣不容易,大家都說鐵路太該治理了。此話就此打住,因為清晨火車進入了杭州界內,我就已經迷醉在沿線的江南村落的豐姿裡,處處水田,田間鷺鳥,挑花明艷,油菜噴金,白牆黑瓦的小樓告訴我農家的富足,條條河流裡穿走的船只告訴我南人的勤勞。這天下了小雨,真正的江南,這是我的第一個印像。
下車直奔媽媽住的地方,在南山路上,雨中的南山路給我驚艷一瞥,落落的街道,兩旁高高灑灑的樹木,路邊幽雅的建築——南山書院,潘天壽博物館,西湖博物館,還有裝飾樸拙的酒吧,尤其是高大的玻璃天花板的中國美院在雨裡充滿了憂郁的文化的凜然氣氛,連路邊的電話亭也是有心做舊的黑色金屬圓篷…街上行人極少,整條街反著一種清冷的光彩。我興奮地感到這裡和北方真的不同,以及人類精神帶給無生命物質的力量!
早餐後走出住地幾步就到西湖邊,這西子湖,我這段時間裡夢了好幾回…江南的綠果然不同,嫩得能滴下水來,雨也輕柔的可以,恰逢春花爛漫時,雨中西子,是上了胭脂的。沿湖走,一路潤,一路輕聊,雨打桃花落,遍地芬芳。近走橋堤,遠緲山塔,身邊穿行過騎著單車的小學生,帶著他們的笑。西湖十二景,偽古跡,真顏色,並不需要一一記明。觀行便好。西冷印舍還是給了我文化之美與雅的衝擊,切切感到江南文化之士玩得高雅到奢侈的地步,這一點後來在蘇州的園林也特別有同感。如果時間允許,盤桓上一天比較好。亭樓台廊,石像水潭,金石風雅,青苔古韻,整個園子的感覺同所做印舍之事,似作文裡的“通感”,錯落飄灑實在統一極了。而且還不收門票!這點杭州是極好的,收票的地方很少,路上聽一個杭州人笑講,說去揚州朋友帶他去看瘦西湖,杭州人看來湖實在小得可憐,門票費卻很高,所以跟揚州人說,回頭回請你們來杭州好啦,讓你們看看不收門票的肥西湖,劃算的很!
晚上去了河坊街,胡雪岩的慶余堂值得看看,別的,商業而已,吃的東西也不實在。當晚住在湖濱路一間面湖的房間裡,心裡很美。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南山路中國美院對面的小酒店那個位置,清雅得很。
第二天是個響晴,雨後晴是特美的,不過要趕早,顏色才鮮潤。媽媽因早來逛一天昨天又走的太多,休息,我一個人出去,行走輕快,沒人可談倒更專心風景。不過我覺得煙雨裡的西湖更有味道,晴天裡,接近中午時,游人也多了,太陽下鮮潤也散了幾分,倒有些平常,怎麼看上去有點像北京紫竹院的樣子。
又行至南山路,看了潘天壽博物館的指畫——就在路邊公車站旁,有躑躅老人坐在那陰影等車,背景就是太陽斜射下蔭蔭草坪上古樸的博物館石刻——他寫給妻子的家書平淡裡見至深的感情,寥寥幾句讀了讓人眼潤。又看了西湖博物館,了解到西湖的地質形成,同時總結了這裡的風物,人物,文化,博物館建築本身也很好,且都不收費。還在街上看到專業拍人像的一群人,覺得女孩子站在樹陰下真美。我一路臉上總有笑,走回酒店 ,遺憾時間不夠我趕去六合塔看錢塘江,不過也留給我再來的理由。中國鐵路剝奪了我在杭州的一天時間,想看看弘一出家的虎跑寺,南山也都沒有去,再來時,我想補足,多多地留幾天在這美麗的城市。杭州處處是文化的痕跡。
吃當地食品是我極有興趣的旅行內容,網上提到的杭州特色食品除了大菜我們都嘗了---北京就有地道的江南菜館,不要在當地浪費肚子,多嘗幾種見不到的東西。知味觀的清團確實很糯香;河坊街上的吳山酥餅已漲價到3元,薄小得驚人,也不十分好吃;尤其一種武大郎燒餅,勿買,除非你是為了照顧假扮武大的殘疾人,但我覺得以自身殘疾而吸引欺騙他人買貨還是不大有尊嚴的,當然畢竟努力自食卻還應鼓勵,不過東西確實不好吃;東坡肉和片兒川都算尚可,其他嘗嘗即可。湖濱路雖然商業氣氛濃些,位置卻方便,後面就是知味觀等網評很好的餐館。
走時從酒店門口叫的出租車,司機欺騙我們硬是繞了很大遠,我們明明知道,但是人在外鄉又沒有強壯的男人在旁,吃虧是沒辦法的事,算了。最好之前跟司機說明自己很清楚地知道公裡數和大概的車費,小人總是讓人不得不浪費精力去對付。
杭州總的印像很好,人民絕大多數素質好,態度很親切,比較我們後來去的紹興和蘇州都來得文明。城市本身也更潔淨和漂亮。
去杭州交通的選擇很多,我的建議是一定要更早地安排確定才好,我們是提前5,6天買票,而且出發日期不是節假日,還是全盤皆輸。如果趕上有特價航班當然最好。
從杭州去紹興非常方便,火車長途車都好坐,隨時都有,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二.紹興老街紹興感覺很小,問來問去似乎可轉的老街基本就是一條直線,倉橋直街—魯迅故居老街—沈園。奇怪的是紹興人多不認識自家附近的街道名字。我們下長途車坐公交直接到市內老街附近安排好的住地旁邊,街上問了好多人我們要去的街道名字均一臉茫然,好像我們說的地名根本不是這個城市的,最後轉了一大圈冤枉路發現就在下車的車站附近。後來出去玩也是,我們通過網上介紹知道就在附近,也知道街道和橋的名字,就不知怎麼走,問了一路都沒有人知道,最後發現還是來時經過的魯迅博物館那條街,我們都很驚訝這裡的人怎麼連家鄉唯一的幾處旅行的地名和家旁邊的街道名字都不知道?後來想,可能城市很小,人們生活很固定,認識路就好了,沒有什麼記名字的習慣和必要,不像北京如此大,不說明地方就不能方便地到達。
還有,不要相信三輪車帶你旅游,沒有必要,街真的很小,走走就好。他們要50塊是種欺騙。再有,我們坐老街河上的烏篷船,三十塊錢單程,說是行程十幾二十分鐘,但是實際近得驚人,不誇張的,三四分鐘絕對到了,被轟下船,別說慢慢體味,根本還沒進入感覺呢。這也是欺騙,據說以前買魯迅博物館和沈園聯票的,贈送兩地間行船。不過沒有別的選擇,想坐坐烏篷船,又沒有去東湖——那裡也許是坐船的更好選擇吧,從市區做公交就可以到,我們因為我晚到杭州一天,所以所有行程時間順延了半日,就擠掉了一些原計劃要去的地方。
老街還是挺好的,白牆黑瓦,石頭房廊,牆頭探出的芭蕉,窗外的流水,水上的舊橋,橋邊曬著霉干菜。街裡都是商鋪,賣著所有商鋪都有的物品。我們選了家臨橋的老館子嘗嘗紹興菜,當然要了黃酒,要了魚,還有給我以極大衝擊的“紹興三絕”—那東西真是臭絕了!雖然之前店員操著極不易懂的普通話告訴了我們要有心理准備,我還是被臭得幾乎噎住了!我是喜好獵奇各地食品的而且接受能力很強,但是到現在回來好幾天了還是想起來就覺得像被大棒打了一下似的印像深刻。臭豆腐,豆千張,還有一種叫什麼杆子的菜杆—我叫它臭杆子—是最臭的東西,三種放一起,加了什麼臭湯,一蒸,連湯帶菜臭氣悠悠連綿不絕,厲害厲害厲害!喜歡獵奇的朋友,也可嘗嘗罷!黃酒滿好,魚也行。街上的炸臭豆腐,特別要推薦,真的很好吃,比九頭鳥的臭豆腐好吃太多了,其實不臭,香得很。
對了,不論杭州,紹興還是蘇州,都賣那種看著挺香的龍須糖,建議別買,比我們印像裡老北京的那種形似的我管它叫“線團酥”的差太多了,我們10塊買的一盒基本都浪費了,還那麼艱難地背了好遠。當地網吧很少,傳真打印的地方也極早關門,稍有不便。
紹興總評一般,寬余的話走一趟當然好,行程緊張不去也罷!
一個魯迅,撐不起整個紹興的旅游,縱然多麼文華精英,何況他已經撐了那麼久,我實在替他辛苦。紹興要做好旅游,需要動腦筋的地方還很多。
公交車是好的,從市區又到了長途站,坐車先到嘉善,轉去西塘,還是很方便,車費十幾二十塊就夠了。不過路有點繞,因為要比開江河,所以車先走回杭州再去往嘉善,約用3小時。嘉善到西塘就極快了。從長途站買那種直達票就好,4塊/位。
三.西塘夜色到西塘都挺晚了,提前訂好了靜怡軒120/間天,0573-4565264協助逃門票。店裡的陳阿姨非常親切,接我們時看我們兩個瘦小女人的背包大,替我們叫了三輪到她家,她付錢。她家也很有味道,老房子,小天井,廳裡掛滿來這拍電影的明星照片。我們安頓好就做在天井的雕花走廊裡吃晚餐。飯也做得地道,我們要的老鴨湯混沌只半份,人家也答應了,霉菜紅燒肉非常美味,量也很足,另外一份當地的青菜,可恨忘記了名字,很鮮嫩。一頓飯兩人花6,70,吃的特飽。如果不是周五,房價可能更便宜點。
我們的房子就是傳說中那間正對石皮弄的老屋,在二層。雕花大床是真的老床,床邊典型地放著一摞“木桶”(後面圖片會詳細圖解),主人家耐心地介紹:上面帶提手的是女人放繡鞋的,中間六棱木桶是放點心的,下面扁圓盒是裝女紅的,最底下的大桶是放衣物的,呵呦,這江南的放置器竟都是桶,還一定要放在床頭才合規矩,看著也漂亮。打開木格小窗,細窄深曲的石皮弄就在眼下,配著陰陰的梅雨天,日落將至的天時,真有“幽幽”的味道。
江南的晚間也涼得很,加了衣服我們就出去逛。老街,石路,窗台上的杜鵑。街邊都是小店,玩意兒很討巧,吃的東西看著也誘人,媽媽都有些埋怨不該那麼早吃了晚餐,眼見著熱騰騰剛煎出來的麥芽塌餅,香粘粘的肉棕,煮在鍋裡竹葉裹著的扎肉,滿街的芡實糕,我們捧著巨飽的肚子看得眼睛都呆了!一轉二轉,赫然到了水邊!都說西塘月色好,今晚沒有月光,河邊家家的紅燈籠倒映在輕搖的河水裡,也迷得人恍惚了。房檐都用燈串出輪廓,小橋也用燈串出輪廓,河水搖曳,船槳聲聲,路邊商家招呼人的話語都是軟的俏的輕的,嗚呦呦,這可不就是我夢裡的江南麼。河邊誰家的小狗結伴走,其中一個全白身子帶斜半個黑臉兒,滑稽得像看了卡通片,我笑它,老房子裡的老爺爺就笑我,打著手勢跟我說話,似乎意思是讓我抱著玩,沒關系的。夜色漸濃人也多了,我們回老房子看床去!
夜裡涼,客棧的陳阿姨不僅給添了被子,還給開了空調,讓人心裡溫暖。
清早就起,因為昨天傍晚看見橋邊一株挑花開的好,想趁清早人少去照相。還是半陰天,出了石皮弄,昨晚喧鬧的老街店鋪都沒有開,整個長巷子赫然清雅了,還是白牆黛瓦,還是青灰的石頭路,赫色的門窗多關著,窗台上仍是擺著花,還原了原本更耐看的另一種美。橋邊有混沌攤,廊橋有粽子店,桃花才迎露開,橋墩仍有夜雨濕,河裡漂著昨晚燃剩的蓮花燈,好像美人卸下一夜強笑的殘裝,倦倦的,現了天生的肌膚。插一句,我歷來不贊成青山水邊放爆竹,污了山水;也不贊成江南水鄉裡放河燈,清晨見滿河殘燈花綠,污了河水。想要山水美的久,請諸君自制。
上午又轉遍西各個街巷,吃小吃,中午在臨水一家店吃大吃。
西塘吃的很好,麥芽塌餅,荷葉糯米蒸肉,肉棕,還有這裡有名的龍蹄——我先前一直以為是豬蹄子,沒想到竟赫然擺滿一櫥窗紅亮酥香肥而帶骨的豬肘子!(後面有圖)——確實燉得香美,想起來就本能想動動舌頭。白魚倒很一般,芡實糕也平平,青豆嚼嚼還好。
提示:西塘艷名遠播,從周五起就開始喧鬧,客棧還是提早定上比較塌實。
可嘗的美食挺多,千萬別一種買太多,每樣嘗一點就夠你的胃努力工作了。
想安靜地拍干淨的照片不易,或很早出來,或選擇非休息日過來罷。
從西塘到上海無直達車,不過倒車也很方便,從鎮口仍坐車回嘉善,那裡每個小時都有到上海的車。
四.上海:外灘異彩,豫園鼎沸——吃人吃人!我們在上海的住處離外灘很近,周圍橫縱幾條街佇立的都是迷人的老建築,很合我的意,連我們住的地方也是在網上挑的1920年建的老樓。走在這裡讓我想起了我在天安門東邊東交民巷的家。
下午4點多,出發步行到外灘。我沒近距離感受過大江,這回大上海就在我眼前了:寬闊而平的黃浦江,江裡來往的船只,江對面摩登的建築,外灘上無數拍照的外地人,尤其有身後一片氣勢恢弘的西洋古典建築,不太喜歡大城市的我,也覺得還有味。對於旅行來說,差異產生吸引力。我們根據朋友教導,拒絕乘坐40-70元/位的觀光船,找到了入口在外灘步行觀光台下面不起眼的普通渡輪入口處,嘗試了上海本地人的日常過江交通工具,船資2元/人。竟然是很好的船,有點像小電影院的座位,帶空調和電視。渡到對岸,船幫要撞一下岸邊,我完全沒有准備,站在門口正手舞足蹈,差點沒摔倒!天已經暗了,出了船只見天地繁華,霓虹閃耀。我們追上要出發的敞篷雙層觀光巴士,像鄉巴佬一樣坐在二層最前排!仰著頭張嘴笑著,眼珠滴溜溜到處望,又懷著不知將到哪裡的不安感,嘿,這感覺太對了!——我喜歡在不同風景裡全然不同的感受和表情,那是我旅行的財富:成年後第一次看故宮,在空曠的大殿前,腳下斑駁的老磚,眼前長長的丹陛,仰望深沉而燦爛的建築,飛翹的金色檐角直指我頭頂無邊無際蔚藍的天!突然感到百年滄桑剎那間穿身而過!…鼻子就那麼酸了…;在大雪紛飛裡冒險駕車盤桓在四川藏區的高山裡,遠遠望見天地蒼茫,雪山連綿,神山雪寶頂在雪雲裡時隱時現,我站在山崖,雙手攏在口邊竟然都忘記了是為要哈氣取暖;在九寨,我們選擇了徒步,兩天裡不停歇地奔走,從人跡稀少的棧道一面看到了九寨的真色彩,我常常是要努力呼吸,好像不如此就無法讓靈魂和生命繼續駐留在我身體裡,那攝人心魄的美,那秋日九寨最美的幾天時光,只為此,我也要感謝天地賦予我生命!在黃龍為拍攝帶冰絨的水面我們掉到冰點的水裡,大雪裡跑上頂端雪水順著發稍滴下來,別說早忘記了什麼高海拔和寒冷,在大風景裡我的心中除了喜悅什麼都沒有了…;在古兒溝我們泡在甜美的溫泉裡,嘗著藏民自制的濃濃的酸奶子;在畢蓬溝,那無人的世外仙境讓我奔走跳躍呼號歡笑,我眼前是落英繽紛的大地,幾步遠的地方就是清澈幽藍的湖水,湖邊立滿了通體金黃的高大松樹,其間點綴著幾株紅透了的枝葉,遠處高山無涯,青色山體,頂端積雪皚皚,山澗奔流而下,那頭頂的天空,藍的耀眼;徒步虎跳,張望,小心,得意,筋疲力盡,halfway巨好吃的燉山雞,還有貼滿沿途的尋找外籍走失者的布告;漫步麗江,穿著藏服走上玉龍雪山;游走大理,倉山洱海陽光雲彩;看黃山至美,古徽州至幽;平遙遭遇擺脫不掉的黑導游;在大同雲岡石窟被凍得鼻子都紫了;威海被騙高價吃了假海鮮,奮而據理力爭,終於失敗於地頭蛇的淫威下,走得好像阿Q一樣……好多好多種表情,都是我生命裡最豐富的收獲。
抱歉我跑題了,現在,我想念起我的草原了,我那太僕寺旗的美麗的貢寶拉嘎草原,初夏將至,你又將綠海如波,野花如浪,牛羊如雲,靜靜地等待我要回去你的懷抱。關於我的草原請見www.ysch.cc
再繼續說上海。渡輪回來,外灘兩岸燈火輝煌,怕熱鬧,就跑了,順便路過南京路。
清早媽媽還睡,我估計著日初的光的方向,拿著相機跑出去。外灘的建築是值得看的,值得細細看,可惜我沒有時間。那些巴洛克式的,羅馬式的,古典式的老建築們,恢弘而氣度不凡地凜然矗立於大江邊上,看百年上海的風流與激烈,俯視我們這些小人兒留盼而仰望的目光。跑回住地,嘗了奧灶面,尚可。陪媽媽逛服裝街。
中午是上海最後一站:豫園上海老街,就是他們舊說的城隍廟。商業街都是新仿的老建築,人多得嚇死我了。我本自詡為最見過人多的場面,但是不誇張的說:城隍廟商業街的人比北京的王府井多個5,6倍不成問題!早聽說南翔饅頭店的湯包有名,慕名而去,目瞪口呆!長長的隊伍排出去幾裡地,蜿蜒壯觀!看明白是外買窗口的隊伍,我和媽媽相視一笑衝進店內,想著雖然不知道價錢幾何,也要嘗嘗這包子究竟如何吸引眾人,想必坐席價高肯定有位。誰知進門,先上樓,滿樓梯都是人腳!上了樓,滿廳堂都是人手!站高處望,滿眼都是人頭!復左右衝突而出,大口呼氣!繼而衝向另一處人山人海但尚可進入,連店名都沒看見的,寫著“上海傳統小吃”的地方。12塊一個1/2拳頭大的小籠湯包,吼破了嗓子搶到一只,又瘋狂地往吧台裡扔錢,換了一籠蟹粉小籠,一份排骨年糕,一份鴨血湯,一個裡面有極稀少馬蹄塊的翠綠怪物名為“馬蹄糕”之類。媽媽奮勇占據一凳,我倆背包輪坐而食,食不知味,頭暈目眩,滿目都是張著的嘴,咀嚼的牙,各地方言繞梁不絕!嗚呼嗚呼嗚呼!蔫頭塔腦出了城隍廟,問出租車司機,被告知:並非因為周末,也非偶遇旅行社的大團,而是年年月月天天如此,還說人家上海人,誰都不來這裡!出租司機曰:這麼多人,來干什麼?來吃人呀?!……
上海到同裡:上海車站--青浦--同裡.{青浦同裡每小時一班},比較方便的。都說滬太路有一班每天中午1點的直達同裡的車,但是遍尋網上都只是點到為止,問了前台和出租車司機,都不知道此車在長長的滬太路的哪個地方發車。故放棄。上海出租車滿好的,司機素質較高,我們只有在車上穿行小街,才看了看真正的上海民居。小小層層的閣樓好像孩子搭的積木一樣,窗口伸出長長的涼衣杆,穿身搭著居民們的衣褲和內衣褲。
提示:外灘渡輪一定要乘坐當地人的那種,很劃算的。
像“南翔”饅頭點一類名店,分店很多,切不要去豫園了,萬囑萬囑萬囑!
外灘的建築清早剛好日初斜照,可以拍攝。
五.清淨同裡,人居水鄉同裡就清淨的多了,提前訂好了呂家客棧,0512-63330674,確實位置特好,在三橋之間,門外小橋流水,魚鷹小舟。呂家客棧的菜也確實做得好,蝦餅子鮮美,木蘭菜(好像是這個名字)也很好吃,餐廳服務的小男生靦腆而周到。呂家客棧的客房一般,價格90,管理客房的人不好,電話預定時登記錯了房間,抵達時多收了錢,還一口咬定拒絕承認錯誤。兩好一壞,權且可以,也要提前定好為宜。如果有特殊要求一定要在電話裡多確認幾次,還有價格,免得到時有變,生啞巴氣。相比西塘,同裡更像是人居住的地方了。住樓上的女孩跟我聊說簡直有點清冷,她們打算早點走了。很多小店關門的也很早。所謂景點不是特別集中。兩個半天,我們隨意行走,體會到水鄉原本該有的寧靜。婦女們就鮮活地在水邊洗衣服;婆婆自然地在水裡淘米,收拾好的鱔魚在碗裡待蒸;並非家家都是商,很多實在的民居,南方住家逼仄的小屋,幽暗的光線,有的房裡還有土灶。聽說同裡高壽的人很多,清早就看見顫巍巍的老大爺在門口早餐,一碗白飯一條魚。在同裡我們見的不只是景點,還有生活。小橋邊就是打鐵鋪,糧食店,裁縫鋪子,他們自己的老商店:鞋帽針線鍋碗,還有我們早已不用的棉布手絹,媽媽選了一條黃色印著小碎花兒的,才2塊錢。同裡吃的也不錯,幾種小點心都挺好。提示:同裡客棧無法幫助逃門票,不過下午5點以後就沒有人查票了,可以此時進入。六.吃在蘇州,園林驚夢同裡到蘇州極便利,從同裡車站坐車半個多小時直達,停在蘇州火車站附近,我們剛好先去買回程的火車票,再次遭遇中國列車客運的痛擊!到北京,沒有,到石家莊轉?沒有!臥鋪,當然沒有!座位?沒有?有了!是站票!我媽媽近60歲已經從北京一路坐夜車到杭州,一夜沒睡,人挨著人,廁所不堪,幾乎暈到,見回程又如此,心裡便堵了疙瘩。最後又去代售點,又去問酒店,終於買到兩張隔天去石家莊的硬座!從那裡轉回北京就很方便了。上車再爭取補臥鋪吧,那就是聽天由命的事了。
下午開始,先去住地附近的拙政園。步行可至。因為到處問火車票的事耽誤了時間,到時已經快4點了,5點半就靜園,嘆息,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有真正從容的旅程啊!門票50。拙政從門口的“寧靜”,“淡泊”就已經開始了高雅趣味的引導,終其全園,品讀不盡,深感中國文化人追求之高遠和靈動。不過又感覺一種悖論:所謂拙政不是取自:退隱,耕種以為政的思想嗎,可是這龐然一園,費金之多,費人之眾,聚友高談,名士不絕,似乎又有點“矯情淡泊”的意思,是淡泊給人看,而非真淡泊。當然這不影響園林的移步換景,處處典故,品位之高,盡頭的盆景園也讓我們驚嘆人工的所謂“病態之美”的極至。時人的《病梅館記》也不無道理,南人似乎確實把太多的精神和才智用在努力追求天然的造作之美上了。這固然凝固了我們最高境界的文化追求,也足以給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的人以文化品位上的巨大震撼,但是如果全力以圖進取,不知是否國家當時有可能發展得更好。
我們是在靜園的鈴聲裡給趕出來的,路上路過了著名的綠楊混沌,進去要了混沌和蟹粉小籠,哦!真比在上海恐怖的豫園附近吃的好吃太多啦!蘇州的包子和北方最不同的就是味道甜,我覺得倒非常好,而且湯汁很多,濃而且香。一定先咬開,吸吮湯汁,然後繼續吃。混沌湯也很舒服,陰冷的小雨天,我們吃的很溫暖,花費也便宜。
沿途還看到一家“生煎”店,人流如織,抱歉忘了名字,就在從拙政園往觀前街方向走的沿河的右手路邊上。第二天清早我們過來吃的,真是特別美味!我們要了生煎,和悶肉面,面一般,生煎餡料巨足,皮外焦內軟,外面撒上芝麻,煎至金黃;咬開湯汁濃郁,肉餡甜鹹適口,令我非常滿足!店裡還有面湯隨意供應,原來可以不必買面,很多當地人都是一份生煎,自己倒一碗熱騰騰的面湯,旁邊還有切好的蔥花供應自取。只是我初次吃,非常出醜,我只知道湯包有湯汁,不知道生煎的湯汁更多,看著端上來的一盤煎至焦黃的包子上口就咬,瞬間湯汁四濺,噴射八方!驚得我愣了半天,燙得手疼,坐我對面的婦女看了我一會,端著她的食物去別桌了!我真是羞愧無已,不過一分鐘後,當我嘗到了生煎的“甜頭”,出醜的事瞬間拋之腦後。後來我注意到當地人吃包子的程序,即使男人也吃的很斯文,輕輕夾起,小口咬開,吸吮,一個小包子要分好幾口吃下。
吃完出門幾步就是車站,蘇州的車站都建成亭廊形式,挺好的。等游1路,好久來車。終點虎丘。下車後總有人問你去哪個虎丘?又說此虎丘只是拜佛的,不如去他們帶領下的彼虎丘等等。我們置之不理,但虎丘的入口確實不明顯,指示標牌也做的很不到位。繞了半天還問了人才找到虎丘的入口,難道是為了協助哄騙客人去假虎丘不成!
剛進虎丘不得其所以然,未覺甚好。然漫步上山,漸覺小院清雅,綠樹蔥蘢,野花遍坡,修竹灑灑,又加煙雨蒙蒙,不走大路也就聽不到旅游團的喧鬧,方顯出來虎丘的美。上至虎丘塔,忘記了之前的功課裡說過這斜塔的神奇,只是看著看著腦袋有點歪,恍然想起這不就是那座聞名的中國斜塔嘛!塔身傾斜3度59分,已經滑塌掉一級,看去也很明顯。塔周有庭院,紫藤漫檐;有寺廟巍峨莊嚴;有瘦石,有纖瀑,有波浪型的素白矮牆,有牆邊雨過俞綠的芭蕉。轉了一上午,中午回到觀前街開始美食之旅。黃天源糕團大王,網上超贊的面,個人覺得味道一般,倒是性價比是不錯的。排隊買糕團的人太多,我們從始至中沒有買到!到是嘗了他們現做的酒釀餅,淡淡的酒香,甜甜的玫瑰餡,真挺好吃!我更期待在北京聞名的稻香村,這裡應該是地道的祖宗才對,沒想到點心很少,還沒有散買的。不過看到大家都買一種騰烤出來的所謂“鮮肉餃”,原猜想或許鍋貼模樣,原來全不是餃子樣,是個瘦長的四楞體,2元一個,不大,我看前面的人買了巨多,大約很好吃。只買一個嘗,熱熱的剛出鍋,嗚呀,真的是我這一行8,9天裡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那面皮比較像點心面,是酥而松的,外面有點焦,裡面特別喧騰,餡也是酥的肉糜,帶點甜,真是好吃極了!小的四楞棍體,放入嘴裡也比包子或圓點心方便合口得多。可惜我們一路嘗特色,飽得不能再吃,否則要吃它十幾個!特別想推薦!
又嘗了“津津”的豆腐干,不錯,稍過甜些。還嘗了幾種地道蘇式點心,和北京的蘇式點心的香味總有那麼點說不清的不同,似乎乳香更濃些。
玄妙觀也看了,建築有特色。
又坐游1路去了火車站,存放下大包,又徒勞地去售票處希望有碰巧買到臥鋪的機會,當然還是枉然。之所以總坐游1路,是因為初到蘇州時,又被出租車騙了,縱然網上了解的再多,畢竟沒有去過,怎麼走是不知道的。從火車站到我們住的觀後街10元可至,司機不願多走,很早把我們放下了事,說只能放在這裡,我們背著巨包一路打聽走了好久才到,後來知道,他完全可以從另一條稍遠的路把我們送到門口的,也是10元,他當然不願“浪費”這個時間跟汽油!世界上的壞出租司機啊!讓上帝教化你們變得有良心吧!!
然後又做公交去了留園,跟總站上的公交司機打聽某車站牌在哪裡時遭遇強硬拒絕說:不知道!後來看到那個站牌就在此車必經的出口旁,媽媽感嘆說,一路走來,還是杭州的人民素質好些啊!
到留園雨更大了,多少影響了我們的觀賞,風也吹得緊,我們都瑟瑟的。後來看天氣預報才知道,這兩天,江南的氣溫比北方的沈陽都低了10度!
留園小些,作風也更內斂,人說正是這種內斂保護了它經風歷雨全沒被糟蹋。白牆黑窗框的走廊是雨裡極好的觀賞地,每個窗子形制各不同,又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外面的小湖、亭檐、牡丹,確實是在小範圍內最大化豐富景觀的精妙方法,同時又強調了曲折含蓄的中國式美感。房裡擺設的精巧瓷器,書畫,似乎才有人把玩過的;門外絕妙的疊石,石下繁艷的牡丹,這是開了多少幾季?,再看那院裡名冠全園的太湖石“冠雲峰”,矗立湖邊,漏透旖旎而有風骨;廳堂裡,椅背鑲嵌的天然石畫,蠶絲織成淡雅的隔扇門,虛虛實實間,見窗外雨絲連綿,翠綠的葉尖懸而欲滴的雨珠…這園子幾百年來四季更迭,物是人非,今昔何昔,我是誰誰又是我,你,可曾也如我這般迷惑?又是到了靜園的時候,天都徹底暗了,雨還不絕,我才在恍惚裡走出園子。
因為火車票是晚上近11點的,本打算去山塘街度過晚間,但是雨大天冷,所以還是選擇去觀前街,那裡比較熟悉,餐館又很多。我們去了太監弄的老字號伍芳齋,吃了太湖特產蓴菜銀魚羹,血糯粥,還有菜,其實這裡粽子很受歡迎,但個頭很大,我們吃不下。然後去旁邊一個地方聽了會兒蘇州評彈,吳噥軟語曼妙輕遙,很好聽的。
提示:蘇州長途站和火車站門口有很多卑鄙的車騙子,我們到觀後街住處打車實需10元,他們問了地址後跟我們說:照顧我們便宜,30塊前、錢拉到!或者推薦我們坐某人的三輪車,20塊拉到!可是我之前就在網上看過,在那裡包三輪一小時才幾塊錢!我們當然沒有繼續理睬他們,以後去的朋友也千萬注意,車站附近就有多路公交車,其實很方便;需要打車也請從打車站口叫車,會稍微規範一點。另外蘇州景點多且分散,好吃的東西也多,時間應該留得寬余一點。
後話夜晚,我們搭最後一班游1路(末班時間9點或9點半)到達火車站,經過全力奮戰,第一個衝上車,在衝擠了一個小時以後,我們補到了兩張上鋪…重要補充其實安排整個行程的時候我覺得最困惑的地方是不清楚每個地方該留多少時間,因為大家畢竟多數不是可以從容游覽的大富閑人,提前計劃好行程是很重要的。現在我覺得回顧一路,比較最合適的行程可以這樣安排:1.紹興 :老街半日,東湖至少半日,最少要兩個整半天2.杭州 :轉西湖一日,南線景區一日,晚間或午間逛商業街及食街,最少兩個整日,看細一點,就再加一兩日為好。3.西塘 :轉老街半日可以,但要看夜景,要賞晨光,要體味,要遍嘗美食,至少兩個半天夾一夜。迷戀的話多一日也好。4.上海 :我不留戀大都市沒有細玩,潦草的話:外灘下午半日加夜晚,市景半日,逛街半日,足矣。5.同裡 :兩個半日夾一夜,也可以了,畢竟水鎮都不大。要細玩,多一日便可。6.蘇州 :著名景點多且散,美食多,虎丘半日,拙政、獅子林半日,還有留園、網師、倉浪諸園,另有寒山寺、山塘街、石路、觀前街等,都玩下來,最少要兩天半。這個行程反向走也好。

(西子湖畔的小隨景,這樣的小景致隨行隨現,非常迷人)

(西塘水鄉人家)

(同裡三橋之間的魚鷹與舟,這些鸕鶿安靜而且矯健,付費給簪花的婆婆,就可以觀賞鸕鶿捕魚的情景)

(杭州文化街南山路隨景,這樣的隨景很多,所以我說杭州是很美的)

(留園的窗景,曲折含蓄,意味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