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同游桂林陽朔(5天4晚)

作者: 一樣好心情

導讀在煙雨三月末突發奇想,和老公決定帶上小孩、媽媽和阿姨,一起分享我們的桂林夢和欣賞仰慕已久的陽朔。可惜回程的機票很緊張,只能買到兩張特價的。分攤後大人的機票連燃油稅及建設費是900元。對於有些朋友來說我們的計劃是很浪費時間的,只是有老小,這次我們定位為休閑度假游。看天氣預報,很是擔心,所幸天公作美。 D1: 星期四早上8:00出發去白雲機場,9:55的飛 ...

在煙雨三月末突發奇想,和老公決定帶上小孩、媽媽和阿姨,一起分享我們的桂林夢和欣賞仰慕已久的陽朔。可惜回程的機票很緊張,只能買到兩張特價的。分攤後大人的機票連燃油稅及建設費是900元。對於有些朋友來說我們的計劃是很浪費時間的,只是有老小,這次我們定位為休閑度假游。看天氣預報,很是擔心,所幸天公作美。

D1: 星期四早上8:00出發去白雲機場,9:55的飛機到達10:45。到桂林後租車去航空大酒店(金龍大酒店)入住。該酒店是掛牌四星,房間設施及衛生尚可,但地處翠竹路出入不方便,如果房價不是很優惠的話,不推薦。

幾年前我們來時對正陽街的“桂林人”印像滿好的,這次我們放下行李後打的直奔正陽街午餐,誰知千辛萬苦找到後大失所望,原來它已改為自助式的連鎖餐廳,而且媽媽對其碗筷衛生深為憂慮,草草用餐後慢慢步行去像鼻山,途中看好了晚餐所在,就在瀑布大酒店旁邊,走幾步就到日月雙塔及玻璃橋。

念及我們的實際情況,也考慮桂林市區公園門票價格和園內景觀不成比例,這次我們不計劃入園游覽了,但桂林的城徽標志——【像鼻山】還是要讓老少到一到滴。聽說門票已從3月1日開始從25元上調至31元,不知真假,反正我們在園外租竹筏圍著像鼻山轉了一圈,也叫到此一游。上岸後在一宿舍區外的包子店買了幾個大包子充當下午茶。4角一大個,在我們看來物有所值。

解決了大包子,慢步走過三花酒廠,有很多的旅行團在此參觀,我們一來怕擠,二來不是太有興趣,就不湊熱鬧了。無所事事,最後決定回酒店休息片刻再出來晚餐及看夜景。

晚上打的出來的時候,聽了司機的介紹想改去魚米鄉試試所謂的正宗漓江魚,可惜人很多,還是按原定計劃到達用餐地點,環境還可以,7點多還挺多人。點了他們的骨筒蘿蔔粥,配上幾個清淡小菜。小菜味道還行,反而推薦的粥不好,25元一個,沒一點肉沫沾上骨筒呢,大小五人嘗過後都不添了。買單103元。

吃好了,發現漂著毛毛雨,真擔心看不到大瀑布呢,幸好如常舉行。而且游人不多。8點半,響應黃河大合唱,從頂樓兩端開始放水啦,很快整個牆面就被覆蓋了,場面挺壯觀,兒子很是興奮,兩老也看得入神。

看完大瀑布,去參觀兩江四湖。雖然感覺跟珠江夜游大同小異,但也不能免俗,繞著榕湖、杉湖兜了半圈,在熱情的桂林市民的指引下,走出五美路打的回酒店休息。

一家之言:現在的桂林市容好像不及印像中好了,對於發展了多年的旅游城市,市政建設明顯要加強;而且,景點各自為政,門票相對來說太貴了,不知道會否照成它繼續發展的硬傷。

D2: 星期五

早餐後退房,到汽車站坐巴士赴陽朔,之前看了攻略,免了保險,車費15元/人。說是直達車,路況好像不好也耗了近個半小時,如果是私人車要拉客只能更夠嗆。車轉入蟠桃路,干淨整潔,比桂林市區好多了。下車後突破重圍直奔酒店辦入住手續,已經中午12點多了。我們選的唐人街酒店在觀蓮路上,離西街稍稍遠了一點,就圖它比較清靜。下訂時沒有普標,只能選江景標間,淡季也要300多,含雙早。

題外話:兒子在床下找到一個雞蛋,哈哈,其他寶貝的話可能輪不到你來撿啦。稍後幾天的觀察,總結,以後還來陽朔的話,還是考慮它。

到西街上找午餐,路上和跟上來的劉導談好了去漓江精華游的竹筏,然後我們年輕的選了“行家螺螄粉”,老人家受不了米粉,就在“行家”旁邊的面店解決。這兩家店雖小,也還干淨利落。“行家”的牆上貼了漲價的幾大理由,能接受。味道嘛,辣的麻木了,應該還可以。

解決午餐後,小劉帶我們到汽車站坐中巴至興坪,在福利鎮上來一個野導阿姨帶著一家外國人,看她穿金戴銀,還有好大的鑽石戒指,另我們刮目相看。途中聽她用英語簡略但流利介紹沿途風光,感慨人的無窮潛力及旅游業的貢獻。車至興坪車站,還沒停定,接車的就一窩蜂上來把人帶開坐2元/位的機動三輪。好像說我們的價格很低,其他的導游不願意跟我們拼車,整部三輪就我們大大小小及司機7人。在鄉間土路上顛簸了一陣,來到他們的“私家碼頭”,這裡就是著名的20元人民幣背面圖案(在朝笏山下看)。

開始漓江精華游了,這裡山峰、土嶺相互襯托,景色迷人,我們上次從桂林到陽朔游過一次,不像兩位老人家被“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深深震撼,但“船在水中游,人在畫中游”之感還是充盈心中。小孩子只是感覺到純粹的山水,卻被江邊放養的鴨子和水牛所吸引。

船行近一個小時,來到漓江最著名的景觀九馬畫山。在岸邊停留數馬,像上次一樣,數來數去都數不到九匹,最後撐船老爹告訴我們,這裡只能數八匹,最後一匹在斜對面,是匹黑馬。嘿嘿,真慚愧、、、

游完漓江後在興坪古鎮裡停留了一會兒,看上去古鎮人的生活很原始,還是燒木柴,灶膛被熏的黑乎乎的,另一方面看他們的生活很悠閑自在。羨慕之余不免慨嘆人的矛盾。

回到陽朔,原想去大名鼎鼎的“沒有飯店”用餐,上去後感覺不是太好,更被家長一票否決制決定改地點,最後選定對面的“聚福樓”。也算意外的驚喜,合乎我們的口味,只是我們消費不高,也沒點著名的啤酒魚,對比跟鄰桌的外國人的服務,有點落差。

晚上的西街,我們只感受到它的喧鬧,而傳聞中的滿街的外國人,混血兒被外來游客所占據。慶幸沒有選西街上的酒店,若不然,幾天下來恐怕會心浮氣躁。

D3: 星期六

早上睡到自然醒,在酒店中餐廳享用自助早餐,只是人太多,空調不知道怎麼回事,地板滑膩極了。帶著兒子小心翼翼的在人群中穿行,好不容易找到位子。嘩,看到前一手用過的位置,碟子亂七八糟,地上扔了好幾張稍稍用過的面巾紙,你不能不承認有些人的素質確實有待提高,特別是團隊出游的。

還是跟小劉談好了去遇龍河漂流的竹筏,在金龍橋上船。從陽朔車站坐車至金龍橋,車費5.5元,在半路上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頗後悔沒有包車。到達金龍橋,也就是我們遇龍河漂流的起點,小劉的親戚就在橋邊等我們。分別乘上兩條租竹筏開始漂往仙桂橋。

遇龍河也稱“小漓江”,發源於臨桂縣的石裡河,流經金寶鄉,葡萄鎮。陽朔鎮和高田鄉,最後與金寶河相彙於青厄渡流向漓江,該景區非常適合“背包客”徒步或騎自行車游覽。沿途美景如詩如畫,完全可與漓江媲美。主要景點有“八仙過江、五指山、犀牛潭、水厄風光”等景點,不過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地方待你去發掘;更有悠哉,游哉的沿江竹筏漂流,非常刺激,過癮。

在遇龍村,看見村民在那洗衣服什麼的,對於在遇龍河游泳戲水,我們在心理上過不了關。

一個多小時轉眼即逝,我們在仙桂橋附近上船了。因為雨季吧,田間小路滿是泥濘,不過風景美如畫,也不覺得有什麼啦。看著身邊有幾撥人騎自行車經過,心理癢癢,盤算著回西街如何說服皇太後騎車體驗體驗。途中包車的司機來過好幾次電話催啦,於是在最後匆匆趕路,出到舊縣附近吧,一部小昌河和我們經歷了一段“坎坷之路”,順利返回西街。

午餐,我們繼續前一天的選擇。原來想吃好後已下午三點多了,不如回酒店休整,誰知在西街口稍微一停留,被一租車檔口(好像叫什麼99的)導游說服,趁難得的好天氣租自行車到處逛逛。單人的5元/輛,雙人10元/輛,電動的30元/輛,導游帶媽媽,連導游費用80元。

好,近十年沒踩過了,心裡是有點擔心,在西街上轉了個圈,信心稍微恢復,路過酒店放下東西後就往縣城外開動,開始我們的自行車之旅,游十裡畫廊(陽朔縣城至高田的十公裡公路)、蝴蝶泉(路過),衝著1400余年樹齡,仍枝繁葉茂的大榕樹,花了55元,大人小孩一起進去古榕公園兜了一圈,憑票在小池子裡玩了一會兒撐竹筏,然後在劉三姐故居轉了一圈,接著到月亮山(導游帶我們到吃農家飯的地方去看,不若第一次來時的山腳好角度),因為時間有點晚,又不想在月亮山這裡吃晚飯,匆匆回程。可能導游見我們沒有怎麼消費,回去的路上不怎麼好臉色哦。

回到租車檔口,放下車子,因了某些網上推薦,在新西街的“老蔣”吃飯,點了著名的啤酒魚,由於信心問題,挑了一般的魚—鯉魚。點菜的小妹答應我們將魚筋,可轉頭就忘了。還是媽媽盯著她們處理好。很快,聞名遐爾的啤酒魚上桌了,一看,就是加料的紅燒魚嘛,還很鹹,其他菜也是,好像他們的鹽不用錢似的。不管怎樣也叫一償心願吧。一結算,跟前一晚“聚福樓”的費用一樣,心裡已有計較。

D4: 星期日

早上依然是小心翼翼在酒店中餐廳用餐。然後回房開會,想來想去還是繼續我們的自行車之旅吧,就游遇龍河中段及去看看舊縣的“老房子”。媽媽用過啤酒鯉魚後一晚沒怎麼睡好,掙扎了一陣,還是跟我們上路了。

今天我們聯絡了小劉,跟著她到另一個租車檔去租車。跟昨天同樣的需要,車沒昨天的好,不過也看她們挺艱難的,算了。

由於前一晚灑了雨(好像不小),今天天氣清涼伴著很大的風,兒子雖然穿多兩件衣服,在電動機車上一會兒還是流鼻涕了,還好我的八寶袋裡裝備齊全,給兒子戴好口罩,穿上雨衣繼續上路。

今天的路比上一天更難走了,看著反方向來人的滿是泥巴的車子褲子鞋子,我們不時想打退堂鼓,在小劉不斷勸說下,不斷的思想鬥爭。老實說,風景還可以,如果天氣/路況好一點,我們會更投入的。

終於,千辛萬苦來到舊縣,在小劉的說明下才明了原來是老縣城。經過一段不是太短的、充滿“原始味道”的田間小路,到達黎氏宗祠,經過“將軍家”,在老根家用農家飯。飯很香,家常小菜很有味道,我們忍不住叫了第二盤豆腐呢,燜雞就一般般咯。買單100元多點,還可以啦。

“酒足”飯飽後參觀了老根的家,還有住宿的呢,喜歡清靜的背包族可以考慮一下哦。還欣賞了一下老根家的照片啦,最後在他們屋後轉了轉,比興坪那邊好很多,這裡的人不但有閑情還有逸志。想再停留多點,已是下午3點多了,不舍離去。

回程有點累了,但大家的興致依然很高。最後我們在差不多轉出工農橋的一段路上被深深吸引。奇山怪石和一片平整的草地給我們帶來的震撼非我這靈思枯竭的人所能形容的。

還車,聯絡好第二天一早的到桂林機場的包車後,依然在“聚福樓”吃晚飯。還是點了我們的“酸甜裡脊”,粉蒸肉沒了,推薦我們粉蒸排骨,就骨頭,也鹹了點,總體來說還是可以。

媽媽和阿姨有點想去看“印像劉三姐”,只是種種原因放棄了。

D5: 星期一

早上在酒店吃完早餐後,退房租車往機場乘12:30的飛機。因為我記錯了時間,而司機好像第一次送客到機場(我猜的),導致時間有點緊。幸好有驚無險,最後順利返家。

費用報告:此行一共大小5人,全部花費是8K左右。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