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水鄉

作者: 滄海一往往

導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贊美家鄉婺源的詩句。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沒去之前看過不少有關婺源的圖片,漫山遍野層次分明的油菜花中,白牆黛瓦,橫沿挑檐,小橋流水,農人閑過,一下子將人們心中那美好的田園之夢勾勒了出來,讓人想往。 5月3日,我和寶寶、父母一起駕車去婺源 ...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贊美家鄉婺源的詩句。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沒去之前看過不少有關婺源的圖片,漫山遍野層次分明的油菜花中,白牆黛瓦,橫沿挑檐,小橋流水,農人閑過,一下子將人們心中那美好的田園之夢勾勒了出來,讓人想往。

5月3日,我和寶寶、父母一起駕車去婺源。這是我第一次自駕游,也是第一次帶著父母遠行。是為了夢裡的水鄉,更是為了家人快樂的分享。自己一個人曾經背著背包走過了很多的山山水水,有快樂,有感悟,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開始體驗了人生另一種樂趣,親情、愛情、分享、責任。

這是我和我的桑塔納2000第一次遠行,出發之前對它全面體檢,仔細清洗了一遍。雖然路程談不上堅苦,可對於我和愛車來說都是一次歷驗。

吃完早餐後出發,計劃趕到九江吃中飯。經漢十、京珠、武黃、黃黃高速,中午1點到了九江,可路邊沒有看到合適的飯店,想想還是趕到景德鎮再吃中飯吧。在車上大家吃了點面包,趕到景德鎮已是2點多,在高速上看到了去婺源的指示牌,又打消了念頭,一口氣開到婺源,在賦春下了高速。


婺源

連續開了7個多小時的車,我已是腰酸背痛,家人也是人困身乏,趕緊在賦春鎮上找了一家人多的餐館,點了婺源有名的“紅”(荷包紅鯉魚)、“綠”(婺源綠茶)、“黑”(龍尾硯)、“白”(江灣雪梨)之一的荷包紅鯉魚,配上糊豆腐、粉蒸鵝、土豆絲和小青菜,吃的不亦樂乎。荷包鯉魚色彩紅艷,形似荷包,肉質鮮嫩,據說是一位衣錦還鄉的婺源人從御花園的水池裡帶回來的,我們也有幸享受了一下宮廷美味。糊豆腐用豆腐與米粉打糊粉蒸,本人十分喜歡,婺源的蒸菜很多,類似於咱們湖北的“沔陽三蒸”。我是仙桃美女的老公,當然愛屋及烏,對蒸菜也是情有獨鐘。

吃完飯,我們直接趕往清華鎮,途經大彰村、洪村,遠眺了彩虹橋,據說是電影《閃閃紅星》的一個拍攝地,時間已不早,趕緊馬不停蹄去理坑,計劃中要在理學之村住一晚。

去理坑的道路很窄,有些路段錯車很困難,不過風景不錯,峽谷幽幽,流水潺潺,隱約中透著稻香味,我們像是趕往世外桃源。

理坑原名理源,位於婺源縣城56公裡的沱川鄉。建村於北宋末年,村人好讀成風,崇尚“讀朱子之書,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被文人學者贊為“理學淵源”。幾百年來這偏僻山村,秉承勤學苦讀之風,人才輩出,先後出過尚書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啟元,司馬余維樞,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進士16人,文人學士92人,著作達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庫全書》,可見理坑昔日的輝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有明代崇禎年間廣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廳”,明代天啟年間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萬歷年間戶部右侍郎、工部尚書余懋學的“尚書第”,清代順治年間司馬余維樞的“司馬第”,清代道光年間茶商余顯輝的“詒裕堂”,還有花園式的“雲溪別墅”,園林式建築“花廳”,頗具傳奇色彩的“金家井”。這些古建築粉牆黛瓦、飛檐戧角、“三雕”工藝精湛,布局科學、合理、冬暖夏涼,是生態文明的綠寶石、建築藝術的博覽園。已列入江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門票20元/人)。

進了村裡天色已暗,我先去打探看房。網上聯系的小姑娘帶著我在縱橫交錯的村巷子裡七彎八拐,自己早已是昏昏然不知方向。黃金周住宿緊張,只有農家客棧,尋到理坑七星魚塘飯店,主管余保常,電話0793-7247876。在理坑,余家是大姓,十有八九都姓余。說是飯店,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徽派農家,說是主管,乃是一地道村民也,房間簡陋,二層木樓,每間房內只有二張床,可主人介紹徽派農家都是這樣,想想時間已晚,只有將就了。不過價格也實惠,每人20元/晚。入住後我將車子停到村口停車場,沿著小河回走,見到了小姑娘在村裡開的小酒吧,在這僻遠的小山村裡顯得異類,不過也不突兀。一個人在幽深交錯的巷子裡行走,不一會就迷失了方向,趕緊打電話求救才回到住處,心裡感嘆,這村子雖不大,可地形比較復雜,我等地形不熟的外來客,實在是昏頭昏腦找不到家。

安頓好後在村裡轉了轉,小橋流水人家,紅燈古樹酒吧,有點像周莊,可比周莊古樸、拙實。抬頭一看,滿天的星空、清晰的銀河,突然有一種久違過後的感動。

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學生們已經在一塊空地上扎好了帳蓬,他們無拘的笑語在古老的鄉村裡飛揚。

因為徽派建築風格差不多,我們晚上經過商議,決定明天在游完理坑後戰略轉移,取消明天去大彰山臥龍谷的計劃,在廬山和黃山二者選擇。經過我和母親的堅持後,一致同意明天去黃山。很奇怪,去過黃山的還要去,沒去過黃山的倒猶豫。正因為我和母親去過黃山,才覺得只有黃山的美麗才真正值得家人分享。

第二天五點多就醒了,起了一個大早,寶寶還在熟睡,我背著賓得K100D去拍些好片片。沒想到爸爸早就去村裡逛去了,媽媽陪著我,幫我拿三腳架,臨時成了我的助手。早上的理坑很安靜,白牆黛瓦都籠罩在簿簿的晨曦之中,河邊的村婦們在洗著衣服,岸邊不時有狗兒友好的看著你,隨處可見背著長槍長炮的“色友”,可能我們一不小心也會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

走進幽深的小巷,空無一人,屋門上精美的雕花在告訴我們它曾經的榮耀,一些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長長的狗尾草在風中搖曳,那是歲月的流跡。我不願大聲的說話,怕打破了沉睡著的寧靜。

媽媽的興致很高,不時指點角度讓我拍照,我們一起爬上了村旁的小山坡。太陽還沒有出來,整個村莊都隱藏在山谷中的晨霧裡,慢慢的,身後的山坡變得明亮起來,太陽慢慢出來了,一些霧氣開始散去,東邊的晨霧中泛起了金光,遠處村邊的房屋已經在晨光中變得黃亮,谷底的霧氣開始消散,只剩下中間的霧似白紗飄浮在山谷間和村莊之上,理坑村落逐漸清晰起來,非常的靜美。

在余家吃完早飯(5元/人),我們結帳趕路,余家收費很實惠,我們一家四人,住了一晚上,一頓晚飯一頓早餐,總共收了140元,雖然住宿條件差一些,不過在黃金周也算上便宜了。美中不足的是號稱24小時熱水淋浴,在晚上不管用,不知是燃氣熱水器有問題還是沒有調試好,水忽熱忽冷,我調試了半個多小時都沒有搞好,害得寶寶洗了冷水澡,委屈得要哭。我洗的時候讓余老板親自調也調不好,只好也洗了一個冷水澡。但總的來說,余老板家人的純樸還是給我留下了好的印像,他門口小池裡養的有七八年的草魚沒有時間品嘗,也算是一絲遺憾。

宏村

我們一路經清華鎮、思口來到婺源縣城,一個新興的旅游縣城。在縣城轉了轉,一個仿彩虹橋的新建橋梁很漂亮,縣城廣場正在修建,相信不用多久會成為一個熱鬧的地方。因時間不緊,我們沒上高速,直接走省道去黃山。

在路上遙望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李坑,“商埠碼頭名村”汪口,“偉人故裡”江灣,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築。倒是江灣,因為2001年5月,當時的總書記江澤民親臨視察而得名,真是一人得名,全村發財啊,門票也最貴,50元/人,不倫不類,一點意思也沒有。過江灣後開始走上盤山公路,有些彎道很急,為了省力,好長時間我都跟在一輛上海牌照的奇瑞車後。在群山之中過了莊屋進入溪西,也就正式駛入安徽地界,兩省交界的地方,“黃山歡迎你”很醒目。沿岩休公路繼續前行,12點41分進入黃山市區,沒有停留,由屯黃公路直接去55公裡外的黃山腳下——湯口。

考慮到昨晚在理坑住宿條件不好,今天就在黃山腐敗 一下了。有車很方便,經過比較,入住了凡來思酒店,150元/間,有停車場,條件不錯。

時間還早,我帶著家人順便去宏村。宏村因電影《臥虎藏龍》而眾人見。在皖南眾多風格獨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為汪姓聚居之地。從整個外觀上說,宏村是古黟桃花源裡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古宏村人為防火灌田,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圍繞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彎的水圳是“牛腸”,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腸”兩旁民居為“牛身”。湖光山色與層樓疊院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是宏村區別於其他民居建築布局的特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素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美譽。村中數百幢古民居鱗次櫛比,其間的“承志堂”是黟縣保護最完美的古民居,木刻工藝精細,堪稱徽派“四雕”藝術中的木雕精品。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潺潺流過,層樓疊院,小巷流水,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閑庭興步其間,悠然之情濃烈得讓人心醉。

雖然到了宏村已是五點多(門票有點貴,80元/人),天近黃昏,可我們仍然游興未減。步入宏村的大門,通體的粉牆,俏致的黛瓦倒印在湖中,飛挑的檐角點綴著獸脊,層層馬頭牆高低錯落,一個水墨意境的宏村便線條明快地勾勒出來。南湖清徹若明鏡,湖上架一座彎彎的拱橋,湖畔垂柳閑斜,碧蓮搖曳,山村便在青山秀水間靈動起來。

饒有興趣聽導游講古村的古建築,欣賞這如畫的美景。在欣賞中父親掉了隊,走出村口我們又折回,母親先去找人,我和寶寶再慢慢品味,對村裡的竹制品很感興趣,買了一個古色的酒壺和一個蘋果形的托盤,非常滿意,吃了一種忘記名的貢餅,酥脆可口,看著庭院深深,真的不想邁開腳步,只想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那怕一個星期都行。在忙碌的紅塵中抽一點點時間,放松一下自己,讓心靈在浮躁的社會中得到暫時的休憩。 庭靜悠遠,歲月如滯,駐在明清。幽靜的池塘,聳立的古樹,班駁的白牆,深深的小巷,搖曳的招牌,靜淌的小溪,專注的工藝匠人,噴香的小吃,記載著千年的夢想。走過的小徑,幾世的前人也曾走過,踏過的青石板,那曾是徽商和學士們的出路,秀麗的南湖,平靜之中輕撫著你心靈深處的那根弦,圓圓的月沼湖,說不定是哪一代才子佳人哀怨的眼淚。在夜色中牽著寶寶慢慢地走,漫漫地想,遐想著斯地、斯人,斯景,感觸萬千。

曾經夢想能在陽朔,或麗江開一家自己的咖啡館,靜享人生,來到這裡,也想做一介閑雲野鶴的村夫。

宏村有麗江的古韻,但比麗江更樸實,寧靜。

天已很晚,父母擔心晚上行車安全,電話不停的催來,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宏村。宏村,我們還會回來。黃山

這是我第二次上黃山了,當年孤身豪膽,爬上爬下,暢游五海,今天陪著家人們,早上五點多就乘纜車到了玉屏樓,天還沒亮(門票又漲了,200元/人,上下纜車50元/次/人)。第一次上黃山恰逢“黃山第一險峰”天都峰封山,留下了遺憾今天得補上,我提議先上天都絕頂會會讓人寒膽的鯽魚背,父親和寶寶因體力原因放棄,在玉屏樓休息。我和母親拉著鐵鏈,數著無盡的懸崖上的石階,奮勇的爬上了天都絕頂(1810M),太陽也出來了,對面山峰上都籠罩在一片金光之中,曾經攀上的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1864M)和 第二高峰光明頂(1860M)與我並肩,北海的十八羅漢依稀可見,玉屏樓已在我們的眼下。我們歡呼,我們沉醉,尤其是母親說要用這種方式迎接自己58歲生日,讓我感動,就連不少的游客都由衷的贊嘆。人老心不老,登上天都風景獨好!

與父親和寶寶會合,在黃山迎客松前仍然俗套的留了影,繞過蓮花峰,過天梯,走一線天上了天海。

我們在光明頂下吃中飯,由於准備充分,午餐豐富,我們在路邊的石凳上吃得津津有味,也引來過往游客的眼羨。

過了飛來石來到排雲樓,這是西海大峽谷的入口,當年我獨自走過,認為是黃山最美的地方,考慮到家人體力問題放棄了,帶著他們觀北海,望始信峰,從白鵝嶺坐纜車下了山。

行程:

10月3日

隨州出發07:50

隨州—黃石11:09145

黃石大橋11:1310

黃石(浠水)—小池12:5055

九江長江大橋13:0012加油200元42.11*4.75

九江(泊水湖)—賦春 15:1485賦春用午餐

賦春—理坑18:30677KM

10月4日

理坑出發08:31

理坑—婺源縣城10:33

婺源縣城—黃山市12:41

黃山市—湯口15:32

湯口—宏村17:37加油200元

宏村—湯口19:28262KM

10月5日

黃山

10月6日

湯口出發08:02

湯口—祁門09:3310

祁門—景德鎮儲田10:3410

景德鎮羅家灘—泊水湖 12:4465

九江長江大橋12:4612

小池—黃石(浠水)15:0555小池用午餐

黃石長江大橋15:0810

黃石—武東16:0545

武東—吳家山16:5410武漢三環加油100元

武漢北—隨州18:2765723KM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