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琅勃拉邦時,有點類似相親的興奮感,不了解老撾,更不了解這個老撾北部城市,網上關於老撾的資料遠遠沒有它的鄰居們如泰國、柬埔寨、越南豐富,這種新鮮感誘惑我最終改變東南亞的行程,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地方。
夜裡到達琅勃拉邦時,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它,滿城美麗的紙燈籠,優雅地開放在夜色裡,夢幻得像一個古老的童話。早晨起床,來到街上,這個小城寧靜、閑散的氣息立刻讓我多日奔波的身心舒坦地放松下來。
在皇宮前的一條路上,兩旁很多情調小店,第一頓早餐,我們選擇了一個人氣頗旺的咖啡吧,一坐下來,感覺真好,綠意盎然的庭院、暖暖的陽光呵護著我們。半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們點的早餐很簡單,但始終沒來,忍不住問問,得到的答復是請等等,老撾人溫和的微笑倒讓你覺得催促是一件多麼多余的事。從這一頓開始,我們逐漸了解了老撾人做事慢慢悠悠的性格,特別是到餐館點菜,一定得等,等,等到你的性情也慢下來了,美味菜肴才端得上來。在一次次等候中,我放松了時間感,是呀,為什麼要讓時間壓迫你的神經呢?忘掉它,享受當下的每一刻,明媚的陽光、角落裡郁郁蔥蔥的植物、路上慢慢走過的行人……,在這個城市用餐,享受的絕不僅僅是口腹。
小城非常寂靜,即便是白天,路上人並不多,行走其中,你的腳步會不知覺地慢下來,慢得看見了一池蓮花下的小魚浮出水面吐泡泡,慢得聽見了一個扎紅領巾的“小胖墩”拿著小吉他坐在路邊快樂的亂彈聲,慢得聞到了老撾咖啡飄來的若有若無的香醇,慢得自己不認得自己了,帶著微笑,輕聲細語,性情恬淡。雖然小城周邊有許多村莊、手工作坊、森林瀑布等玩點,但是,哪裡也不去,呆在城裡也很舒適。可以懶在路邊書店的沙發裡看看書,可以到香通寺細細鑒別老撾寺廟的風格,可以到圖書館欣賞孩子們可愛的畫作,可以和遇到的各種人親切地交流。
琅勃拉邦的夜市很熱鬧,以手工藝品為主,服裝、木器、銀飾、地毯、床單、玩具等等,種類繁多,夜市並不嘈雜,沒有人大聲叫賣,你可以隨便地拿起喜歡的東西,看上半天,老撾人才不催你呢,頂多給你一個價錢和樸實的笑容。但再熱鬧,夜裡九點就開始收攤了。除了夜市,你還可以光臨不少精致的小店。不過,我發現這些小店大多是老外開的,也許是老撾人的開放,也許是老撾人的過於本分。
有兩條美麗的河流在小城邊安靜地流淌。清晨,可以到南松河岸沐浴綠色農田的清新空氣,黃昏,可以坐在湄公河邊,喝著很有名的老撾啤酒,看夕陽把這條很有名的河流渲染得流光溢彩。大概有了湄公河與南松河的潤涵,琅勃拉邦宛若陳玉,發出質樸的幽光,當然,若拿浮眼匆匆掠過,或許只是一層斑駁的石頭皮而已。
琅勃拉邦作為古瀾滄王國的首都和佛教中心,寺廟眾多,往往才走出一座古寺,抬頭又見前方一座。這個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沒有一點名氣的架子,大多景點不需購買門票。城市很小,大抵相當於中國的鎮,小得可以用腳步丈量,主要街道就那麼幾條。幾乎看不到任何“現代城建”的影子,倒有不少殖民地時代的法式建築,與寺廟交織在一起,形成很特別的東西交融的美。
老撾的男人們都須經歷佛門教誨,走在路上,袈裟燦爛的身影時常從你身邊飄過,到底是瑞氣祥光,頤養得游人們都步履從容,分外自在。寺廟很家常,隨腳進出,常常看見和尚們在干活,偶爾年輕的和尚沒事了,會仨倆站在路邊找老外搭訕。每天早上六點多,全城的和尚排成一條長龍,蜿蜒於大街小巷中,許多百姓攜帶糯米飯,跪坐路邊等待往缽中施與,這就是琅勃拉邦最負盛名的是“清晨布施”。當我哆嗦著站在十二月清晨的寒風中,看見這一路的等待、施受,仿佛明白了因與果、信仰與生命。
離開的前一夜,我在黑暗的街角無意抬頭瞥見了遠處山上塔頂的金色光芒,深深地被這個小城優雅的宗教氣度迷住了,再會,琅勃拉邦,黑暗中的佛光將引渡我的心靈,在別後的日子懷想你……
小城歷史
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位於老撾北部,是古瀾滄王國的首都和佛教中心,一座亞歐合璧的小城,有6萬人口,依山傍水,干淨整潔。它是該國的兩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還有一處是南部的占巴塞),從1893年到1954年為法國海外屬地。
更多游記分享:http://***/lixiaoxing

(琅勃拉邦香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