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青海

作者: fenghua

導讀經過三個小時的飛行,飛機徐徐地降落在跑道上。透過機艙的玻璃向外望去,七月的青海艷陽高照、天高地迥,一幅高原特有的景致映入眼簾。清爽的涼風已經等不及艙門完全打開,就迫不及待地“湧進”了客艙,“擁進”了客人們的懷抱,“她們”帶來了高原人民最淳樸、最真摯的祝福。我終於來到了中國的夏都—西寧。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不時看到三三兩兩頭戴白 ...

經過三個小時的飛行,飛機徐徐地降落在跑道上。透過機艙的玻璃向外望去,七月的青海艷陽高照、天高地迥,一幅高原特有的景致映入眼簾。清爽的涼風已經等不及艙門完全打開,就迫不及待地“湧進”了客艙,“擁進”了客人們的懷抱,“她們”帶來了高原人民最淳樸、最真摯的祝福。我終於來到了中國的夏都—西寧。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不時看到三三兩兩頭戴白帽子的穆斯林男子圍坐在烤肉攤旁,大口地嚼咽著肉串;不遠處的“肯德基”快餐店,人頭攢動,熱鬧異常;“紅磨坊”咖啡店裡,身穿紅袍的喇嘛們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電視屏幕,饒有興趣地觀看著“意甲”聯賽;街道盡頭的東關清真大寺,圓形的屋頂在落日的輝映下,顯得莊嚴而又神秘。西寧-這座高原城市,經過幾百年的歷史演變,已經悄無聲息地將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汽車在廣闊無垠的金銀灘大草原上疾馳,車廂裡傳來了熟悉的旋律:“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氈房都要回頭看…...”凝視著車窗外連綿起伏的山巒,思緒和著歌聲在飛揚,一幅動人的畫面浮現眼前:在藍天白雲下,頭戴格桑花環的卓瑪,與心上人相互依偎著,唱著動聽的‘花兒’小調,看護著成群的牛羊。時光如梭,不知經歷了多少的歲月,他們依舊過著與世無爭的恬靜生活。

隨著“嘎吱”一聲響,汽車已經停靠在大片的油菜地旁。一個藏族小孩飛跑過來,操著生硬的普通話對我說:“大哥,照相嗎?兩元一張,便宜的很!” “這是你家的油菜地嗎?”我問道,“是的,我家有七八畝呢,大的很!”小孩笑著回答道,臉上的“高原紅”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的通紅。在交完錢後,小家伙把我迎進了油菜地。此時正值油菜花盛開的時節,一望無際的花海在烈日的照耀下金光閃閃;朵朵的黃花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著輕盈的身軀,散發出陣陣清香;成群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流連忘返,醉人的花香已讓“她們”迷失了方向。望著眼前猶如仙境般的景致,我仿佛像莊周夢蝶般地進入了幻境,此時此刻“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青海湖,古人稱之為“西海”,相傳是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由於思鄉心切,將手中的日月寶鏡投擲到此處,形成了今天的青海湖。它不僅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也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湖。站在岸邊放眼遠眺,湛藍的湖面上,矯健的鳥兒正借助著“海風”,在空中不停地翻滾;成群的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悠閑自得地來回游弋;肥壯的羊群在岸邊的草場上,慢條斯理地啃食著青草;成片的野菊花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婀娜多姿,絢麗多彩。面對著青海湖比比皆是的美景,腦海裡呈現出北宋文人範仲淹的岳陽樓記:皓月千裡,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已經飛離了西寧……”機艙裡傳來了乘務員的廣播。望著地面上逐漸模糊的景物,我仔細地尋找著城關清真大寺、金銀灘大草原、青海湖、日月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讓我魂牽夢縈的聖地—青海!







2008年05月01日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