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回來了。很累很累。但累得很值得。黃山是厚待我的。三天的親密接觸,天天有驚喜。
第一天,上山途中,晴空萬裡,他突然大叫一聲:彩虹!
我跟著抬頭:哎呀,這不是傳說中的佛光嗎!
好大的光圈,繞太陽一周。
奇怪,天那麼晴好,竟然也能看到佛光?
更奇怪的是,佛光就這樣一直在我們頭頂,所有人卻都低頭看著自己的腳下,若不是他猛然抬頭,竟然沒有一人看到!
想想覺得人真是挺可笑的。
始信峰是一座傳奇的峰,據說原本徐霞客不相信黃山有傳說中那麼美,直到他登上始信峰才由衷地感嘆黃山的美。
不知道當年徐霞客登峰所見的是否和今天的我一樣。
那山,那松,的確俊美!拔地而起,層層疊疊,氣勢非凡。
傍晚登上光明頂,等待日落,卻因為雲層過厚而錯過。
但站在光明頂最最邊緣,望著對面的蓮花峰、螯魚峰、天都峰,還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群峰,還是覺得自己沒有白來。
一個導游正在講解“光明頂”的由來:很久以前,山頂有一個寺廟,有一天,老和尚打開寺門,只見眼前一片光明。“光明頂”便因此命名。
導游接著說:這個和尚不知道,他看到的只不過是最最普通的海市蜃樓而已。
導游的口氣讓我難過,現代人為什麼總是那麼狂妄呢?
那晚睡在山頂的高低鋪。公共衛生,沒有洗澡。隔音極差。我只勉強睡著2個小時。
睡睡醒醒間,一直在想,人要看到那麼美的景色,是要吃些苦頭的。
古時候,有幾人能親臨佳境?自然有大美而不言,人懷著崇敬,千裡跋涉,得以瞻仰。
現代,把賓館搬上山頂,有錢人帶著膨脹的自我,輕松游逛。他們能感受到多少?自然又承受了多少?
這是人類對自然的褻瀆。
第二天一早,4點起床,爬上丹霞峰等待5點半的日出。
丹霞峰的峰頂不知為何攔了鐵門,我們起初也是在半山腰等。等到5點半,天已經很紅,太陽卻還不露臉。大家散了。
我跟著他繼續向上,鑽過鐵門,爬上了峰頂。竟然也有幾個人爬了上來。
剛站定,太陽竟也露出了臉。遠處的雲海也湧了過來。
那一瞬間,美得不需要語言!有相機的用相機,沒相機的用眼睛。拍攝,感受。驚呼,發呆。
我們在峰頂爬來鑽去,只為找到好的角度,看到最美的景色。
漸漸地,人都走了,只有我們不願離去。
這美景,一生能見幾次?已似仙界,不是人間了。
這天的主要行程是走西海大峽谷。花了5個小時走完全程。
在古代,這裡是不可能有人進來的。所有的路都騰空建在絕壁上。
我們在峽谷間一環一環繞下去,再一環一環繞上來,得以看到峽谷的全貌。
這些絕壁上的細道是人類智慧與毅力的結晶,讓我感動了很久很久。
峽谷深邃,飛鳥盤旋,怪石嶙峋,絕壁高聳。
我在這個峽谷裡看到好些天然石像,有羅漢,有菩薩,有古書生,有修行者,有靈猴......
我猜想,在人類沒有進來的年代,這裡可能是仙人常來之地。後來,人來了,他們就走了,只把石身留了下來。
那晚終於住在能洗澡的高低鋪,隔音也好了很多。於是美美地睡了一晚。
第三天,翻過光明頂,一路下山,經過螯魚峰,要爬最險的天都峰了。
上天都的階梯很陡,還好現在兩邊都裝了繩索,手可以抓,心就不那麼慌了。
一路咬牙,來到鯽魚背。這就是傳說中最驚險的地方嗎?
如果沒有繩索,那是真的天險了。可是現在,有驚無險。我反而有些失望。
終於登上天都峰頂了!四面繩索環繞,但風一吹,腳還是有些發抖。
他偏偏還要爬出繩索去,氣得我眼冒金星!還好坐了一會兒就回來了,沒出什麼岔子。
從天都往下爬的路並不比上來時好走。
曲曲折折,彎彎繞繞,反而沒有繩索了,只能用雙手抓住石頭或石縫,以此來安定搖晃的心。
終於下了天都。
又經過兩個小時左右來到黃山大門口。
整個人放松下來的時候,才覺得已經很累了。
那天晚上竟然滴水不進。澡也不洗,倒頭便睡。我想我是盡力了。
還好,一覺過後便恢復過來。
回程的路上,望著遠去的黃山,我默默地感謝他對我的厚愛。
他真的很美。挺拔、陽剛、柔情、夢幻。
只是不知我們的到來對他來說是不是一種打擾?
那麼多人來看他,他覺得煩了嗎?還能承受嗎?
我不會再來了。少一個人,他就多一份清淨吧。
把他留在記憶裡,就是永恆了。

(抬頭見佛光)

(日出)

(雲海)

(日出和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