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路上二(南極單車無後援)

作者: 技巧一

導讀走在去錦母角的路上 (行走在路上之二) 國之北極在黑龍江省漠河縣漠河鄉,東極在黑龍江省撫遠市烏蘇鎮黑龍江中黑瞎子島上。南極在南中國海的曾母暗沙,離大陸兩千多公裡,位置在北緯4°,東經112°附近。如乘船從海南省航行,需要兩三天時間。一般沒有人去。如果到了那裡,可能看到是水天一線,因為國之南極是茫茫南中國海的一組暗沙(暗礁),暗沙隨潮起潮落 ...

走在去錦母角的路上

(行走在路上之二)

國之北極在黑龍江省漠河縣漠河鄉,東極在黑龍江省撫遠市烏蘇鎮黑龍江中黑瞎子島上。南極在南中國海的曾母暗沙,離大陸兩千多公裡,位置在北緯4°,東經112°附近。如乘船從海南省航行,需要兩三天時間。一般沒有人去。如果到了那裡,可能看到是水天一線,因為國之南極是茫茫南中國海的一組暗沙(暗礁),暗沙隨潮起潮落,時隱時現,若有若無。

由於許多原因,行走的人們將海南省的錦母角稱做 第二南極。國之第二南極在海南省三亞市以東,有一處比鹿回頭向海伸出更遠的岬角,這個岬角東鄰亞龍灣,西接榆林港,南指浩瀚的南海,叫錦母角,位置在北緯18°,東經109.5°,距離三亞市有二十多公裡。

歲末年初,我們行走在去錦母角的路上。

簡要路書:

第一天天津至鄂西北武當山特區,全程高速路,1160公裡

第二天武當山特區至神農架景區木魚鎮,國道,270公裡

第三天木魚鎮至鄂西利川縣,國道,413公裡

第四天利川縣至鄂西來鳳縣,國道,省道,234公裡

第五天來鳳縣經湘西吉首市至鳳凰縣,國道,373公裡

第六天鳳凰縣經湘西洪江市至靖州縣,國道,260公裡

第七天靖州縣經桂北三江市、龍勝縣至桂林市,國道,334公裡

第八天桂林市經桂西大新縣至中越邊關憑祥市,高速路,省道,742公裡

第九天憑祥市經海濱防城港市至雷州半島雷州市,邊境路、省道、高速路,663公裡

第十天雷州市經海安渡瓊州海峽至海南島五指山水滿鄉,國道,332公裡

第十一天水滿鄉至三亞市,國道,227公裡

第十二天三亞市

第十三天三亞市周邊地區

第十四天三亞市

第十五天三亞市經博鰲渡河口到東郊,經海口市渡海上大陸至徐聞縣,在三亞市4天至徐聞縣共行程692公裡

第十六天徐聞縣經廣州市,韶關市至南岳衡山景區新塘縣,國道、高速路,1150公裡

第十七天新塘縣至岳陽市,高速路,345公裡

第十八天岳陽市經鄂南赤壁市至天津,全程高速路,1620公裡

簡要地形書:

從天津出發,走華北平原西緣,穿南陽盆地,一路平坦。上武當山,進神農架景區(神農架式大巴山余脈),過長江三峽庫區,進武陵山,過清江,一路上下坡陡,彎多且急,沒有多少直線路。上腊爾山高地,過沅江、湘江。過南嶺,進西廣丘陵地帶,過漓江、左江,行在喀斯特地形中。到雲貴高原余脈六詔山中越邊境界河春河。沿中越邊境進十萬大山,走靠北部灣海濱路,進雷州半島平原。渡瓊州海峽,上海南島。走海南島中線山區,過南渡江。萬泉河,進五指山。到國之最南海濱城市三亞。折近路地形略。

2007年12月25 日 晨濃霧,全天薄霧,有時有陽光,能見度尚好

早8時我們從天津出發,由於有濃霧在河北霸州市才上高速路。一路全程高速,晚10點半到武當山山腳的武當山特區休息。

腊月的華北平原沒有了春天的生機昂然,沒有了夏天姹紫嫣紅,沒有了秋天的金色果實。一路是收割後地裡干黃的根杆和少量剛出土的春小麥苗。寒風掃去了樹枝上最後幾片葉子,只剩下在風中搖動的枝干和偶然飛落的麻雀。正是虹藏不見,天氣上升,地氣下降,萬物凋零閉塞的時候。在北方腊月是人們不出門的日子。

12月26日 晨有細雨,全天陰,無風,陰冷,山上能見度隨時變化,不好。

上午8時30分登武當山。景點有游覽車,坐上車,在細雨中上山。武當山有奇峰奇石,有幽谷幽澗,有清潭清泉,有上好的古建群及殘留的廟宇地基。只因身處微微細雨中,一切都朦朧,看不到遠處的景色。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玄岳山,位於漢水西南,北通秦嶺,南接巴山,綿亙起伏。傳說真武大帝修仙來到此山,又說“天下名山佛占盡”,唯有武當山由道觀主宰,是道教第一名山。

道教是發源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本土宗教,加上武當山的宮觀道人與明成祖朱棣有密切的關聯,沾了皇權的光,所以使武當山成了“天下第一山”。

到武當山必言武術文化。中國武林中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之說。這裡說的武當是指武當山的武當武術。武當武術重內修,主張後發先至,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非厄困而不發,稱內家拳。武當武術蘊含著深刻的中國傳統哲理,把中國古代的“太極說”、“陰陽說”、“五行說”、“八卦說”融彙於拳理、拳技中。本質是探索生命活動的規律。

觀武當山後,走省道,繼續行走在武當山中。到房縣,上209國道,進神農架林區。

腊月的鄂西北山上的植被80-90%都是綠色的,只有少數種類的樹木、草灌木冬季休眠。冬季的色彩不如春夏秋的色彩,加上又逢陰雨天,多少影響了我們行走的情緒。

神農架山高、坡陡、河谷幽深、氣候涼、濕潤。沿途沒看見原始森林,但樹木茂密,多有碗口粗,站在樹下看不到天,可以說蔽日遮天。沒有可用的平地。人們在幾十度的山坡上開一小塊地種些什麼,房前屋後幾尺寬的地方也種著蔬菜。

12月份的神農架海拔1750米以上高度的樹木全帶冰掛,一片銀白色(冰掛有的是雪造成的,有的是凍雨造成的)。路難行。在209國道向神農頂分岔處我們停車休息,觀賞冰花銀樹。說笑中看見停著的車向下坡溜滑,人過去急忙頂住。一個人上車開車,車輪打滑,不前進,出了一頭冷汗。在車輪下墊了一些防滑的東西,向後倒,重新前進。老天爺告訴我們,請不要登神農頂,太危險!根據行走不是冒險的原則,我們繼續沿大道前行。這段路坡多且陡,彎多且急,之字形套之字形,一個彎接一個彎。一會兒走在林木間,一會兒走在雲海上,一會兒走在銀裝素裹裡。正是“山腳盛夏山嶺春,山麓艷秋山頂冰,風霜雨水同時在,春夏秋冬最難分”。

繼續前行,209國道正好穿燕子埡埡口,這裡的高度已達海拔2300米左右。埡兩側危崖疊石,青松、紅樺、紫杉雜生其間,雖是腊月天氣,綠波雲海依然令人心曠神怡。

由於陰天雪大,沒有去看美麗的神農溪,沒有登神秘的神農頂,沒有到神農壇祭拜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

晚上住在木魚鎮。住的賓館有空調,但半夜停機,一夜睡得很冷。

12月27日 全天陰,無風,陰冷

因為冷,一夜沒睡好。早晨早起來,繼續行走在神農架的大山中。神農架是大巴山的東緣,接巫山。走到興山縣,看到一些平地,平地也只有幾畝或十畝二十畝地,這裡是個小盆地,路邊有橙子林,有收購橙子的大卡車,有女人、狗和放橙子的小貨架。路邊有從橙樹上掉落的橙子,我們撿了二十多個,看見的人沒有阻止。撿的橙子是熟透了才從樹上掉下來的,特別甜,水份特別大,在城裡很難吃到這麼新鮮的。

在巴東過長江。長江庫區在這裡碧水清澈如鏡,宛如玉池。白色的斜拉大橋跨越水庫,聯接兩山。

巫山有煤礦,209國道此段路面差,是重載煤車壓壞的。

到龍鳳鎮走318國道。路邊土家的吊角樓越來越多。過清江,到利川市。

清江是長江的支流。它的美可用畫廊來形容。它峰巒疊翠,碧水回環,風景清秀,石壁千仞,洞奇泉美。八百裡清江畫廊無需文人修飾更比甲天下的桂林,陽朔美。

這一天走的路時而穿過雲霧行至峰尖山頂,一覽眾山小;時而伴著雲霧行至谷底水旁,只見江河流。

傍晚住利川市。

12月28日 全天陰,有時有小雨,陰冷

早晨出發,去騰龍洞。騰龍洞地處方鬥山南緣,是地質學遠古時期的古清江河道。我們大約八時半到達,景區九點上班。在等待時看見武漢人,他是為會議踩道的。九點過了一會兒,管理人員上班,我們購票進洞(旺季每人160元,淡季80元)。一同購票的還有兩人,上午只有我們幾個人,很冷清。

騰龍洞在海拔1000米以上,洞高72米,寬64米,洞內最高處235米,已探明洞長52.8公裡,現在可供人游覽的有幾公裡。在世界已探明的長洞穴中排第七,亞洲第一。洞大,但不奇、不妙、不美。洞外石壁上刻有16個大字:“登山當攀珠峰、覽勝應探騰龍。”一個一般化的大山洞怎麼能與神聖的珠峰相提並論。倒是洞外風光清秀,山美、水美、植被美、小小的吊索橋美。這裡是土家族、苗族、漢族居住的地方。

在騰龍洞裡轉了一圈,回利川市,走省道到鹹豐。這一路看到的多是土家杆欄式吊角樓。

跟著GPS去找黃崖土司王城,圍著一個大山轉了大半圈沒有看見土司王城的影子,可是GPS指示就在這裡。問路,走過了。回頭走一段,GPS,指示就在附近。挺奇怪,找不著。又問路,又走過了。這會兒才非常小心的找。原來我們已兩過土司王城,並看見了它,沒有把它當做土司王城,這是由於主觀認為土司王城應是大城造成的。

在路邊有一大塊約一平方米的老石碑(當地人叫有字的礅堆),上書“黃崖土司王城”。石碑的字跡早已模糊,有破壞的劃痕。距石碑幾十米外有一座當年的石碑坊,石碑坊四周有圍牆。圍牆外向山頭方向有過去的建築基石,基石上原是土司王的王宮,現在土家人在上面蓋了民居。王宮後,靠山頭,有土司王墓。

黃崖這個地方溪流險阻,萬山環拱,適於對抗中央政權,先後有23代土司王在此建都,古稱“土司小朝廷”。

晚住來鳳縣休息。

12月29日陰

早晨出發,走國道209。一路看到的多是土家的寨子,但苗寨開始越來越多。

在路邊看到一座嶄新的、雄偉的土家式建築—擺於堂(也叫八部神殿)。它是祭祀土家祖先,歌頌八部頭領,介紹土家對自身歷史認識的地方。石碑上刻有許多文字,其中開頭很有意思:“浩浩環宇,莽莽全球,土家獨尊其手,手也者,源於足而別於足,足成手則人類生,亦生萬物。百七十萬年來之文明史,乃手之歷史。頭頂蒼天,立足大地,手動之,炫之,舞之,足亦同邊蹈之,謂之擺手也。”

下午在花垣走國道319。離國道不遠處有著名的德夯苗寨。這個苗寨由於游人過多,商業氣息太重,破壞了古樸,別樣的氛圍,遠不如路邊的苗寨看來有民族味,更自然。

過吉首市,回到209國道,晚上到鳳凰古城。辦好住宿,沒有休息,逛老城。

老城基本保持了歷史的風貌,有些老房依然完好無損,有些修舊如舊。晚上的街很亮,照明用的是暖光源,很少用冷光源,沒有霓虹燈。小店鋪都開門營業,有腊肉鋪、有專賣民族樂器的鋪子、有專賣辣椒的鋪子、有全國名糖姜糖鋪。酒坊、苗家小吃鋪。老城是現在社會難看到的,少有的古韶古風十足的小城。

子時已到,回賓館休息。

12月30日 全天陰,有時有微風,雲淡

早上起來,繼續逛老城。

老城的街不寬,窄的約4-5米,寬的6-7米,青石板鋪地,石板下有暗溝用於排水,青色的房石青山牆,環境整齊干淨。偶然轉到了學校處,中學與小學隔街相望。這裡的街雖然很窄,但學校的院落卻很大。這可能是老鳳凰城裡最大的空間。最大的空間留給學校用,可見這裡的人們多麼重視教育,著名學者沈從文就是從這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老城被新城裹在中間,四周還有部分城牆,美麗的沱江靜靜地流淌著,穿城而過。老橋很低,新橋很高,還有一座風雨橋,徐徐的江風從橋上微微地吹拂,兩岸的居民川流不息。城市的建設者很注意民族性,新城的建築樣式與老城一樣,清新而古樸,是現代與過去比較完美的結合。

鳳凰縣歷史悠久,夏商周以前,這裡即是“武山苗蠻”之地。公元686年(唐垂拱2年)設縣,古縣城址在今黃絲橋古城。元時,設五寨長官司,駐鎮竿(今鳳凰城)。明時,在鳳凰山設鳳凰營。清時,置鳳凰營於今日縣城。民國時,稱鳳凰縣,相治至今。

鳳凰縣是湘西重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朝的統治者為了鎮壓苗人的反抗,屯卒駐兵,修建碉堡、營訊,控制周邊苗人。

出鳳凰古城,走縣道,去南長城。南長城史稱苗疆長城,建於1615年(明萬歷43年),竣工於1622年。全長約190公裡。起伏於湘西的崇山峻嶺之間,與沿邊相鄰的城池、城堡、營盤、炮台、哨卡緊密呼應,交織成一個森嚴壁壘的軍事防御體系。起分割“熟苗”和漢人與“生苗”(不服管理的苗人),兼防範鎮壓 “生苗”的作用。南長城與北長城一樣,都是民族間軍事爭鬥的產物。現在能看到的南長城不比居庸關、八達嶺、司馬台長城遜色。

看完南長城,返回鳳凰城,去黃絲橋古城。黃絲橋古城是一個屯兵的古城堡,占地面積不大,城中不住百姓。最高軍事長官兼管地方行政。老城的基本模樣都在,房屋多已殘壞。

黃絲橋古城,鳳凰古城都是南長城軍事體系得一部分。去湘西中部,一定要看這些地方,這裡最具苗族特色,有非常值得欣賞的人文與山水。

走209國道,路邊沒了土家寨,還有苗寨,侗寨開始越來越多。繼續前行,到洪江市。

深藏在崇山峻嶺中的洪江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商城,美麗的沅江穿城而過。以前只知“北有平遙”古商城,今日才知“南有洪江”。洪江古城通達七省,商賈雲集,有“小南京”、“小重慶”之說。

城中明清的房屋依山就勢,夾著曲折迴渾的石板路。原來的作坊、商行、會所、票號(彙通天下)、錢莊、報館、照相館(上個世紀初建)釐金局(相當現在的稅務局)、美孚洋行、淮鹽緝私局、鏢局、青樓、煙館、飯莊使用過的房屋都在。

人們說:“北有平遙,南有洪江”,再加一句,洪江比平遙美,比平遙神秘。行走的價值和鳳凰一樣。

傍晚住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12月31日 全天陰,有陣風,路面干,前5天的路均潮濕

早上繼續沿209國道前行,路邊侗寨多了,風雨橋多了。有侗鄉就有河,有河就有風雨橋。每個侗鄉只有一個鼓樓,但有的侗鄉卻有兩三座風雨橋。大的風雨橋長有二三十米長,小的只有五六米長。

出湘西,進桂北,到三江侗族風情區,看世界四大歷史名橋之一的程陽風雨橋。程陽風雨橋又叫永濟橋、盤龍橋。橋建於1916年,長64.4米,寬3.4米,高10.6米,橋有長廊,廊上有5個角塔形亭,飛檐高翹,舒展渾厚,雄偉壯觀。整座橋不用一釘一鉚,鑿木相吻,以榫銜接,斜穿直套,縱橫交錯,一絲不差。是橋之珍品。

風雨橋縮短了寨與寨之間的距離,又延伸了人與橋的內涵,與吊角樓、鼓樓一起組成侗家獨特的居住環境交響曲。

看完程陽風雨橋,帶著余興,走321國道,去龍勝各族自治縣找龍脊梯田。路不遠就到了。購票,向龍脊走去。大約走了一半路程,車的前風擋玻璃被路邊施工的老鄉拋石頭碰裂。經交涉,問題得以解決。這時天色已晚,全無再玩的興趣,又怕當地人無事生非,掉頭往回走。

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朝,有650年的歷史。屬兩個寨子所有,一個是壯族,一個是紅瑤族。這裡的梯田是世界農田建設一絕。

過南嶺,路漸漸地直了,也平坦了,兩邊出現竹林、蕉林,有時石峰拔地而起,我們進入廣西喀斯特地區。至此連續6天行走在大山中,全程1774公裡。

晚住桂林市。

2008年元月1日 晴,微風,久違的太陽使大地暖意融融

早晨乘竹排泛舟漓江。漓江兩岸石山平地而起,姿態奇異,無山不洞,石山、峰竺、孤峰,星羅棋布,疏密有致,森列無際。這種奇異的景致不只桂林有,在廣西的大地上到處都有。這就是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清澄的漓江水回環於秀巒的奇峰間,綠水平滑如鏡。2007年廣西大旱無雨,但此時的漓江依然流水涓涓。

從桂林市沿高速路至崇左,路邊有大面積的甘蔗田。在此路過中國香蕉之鄉壇洛。在崇左下高速路,走324、316國道至中越邊境交界處,兩國的界河是清澈的春河。春河在此形成三級跌落,銀瀑飛瀉,氣勢磅礡。主體瀑布寬100米,縱深60米,落差70米,與越南板約瀑布連為一體,瀑布總寬208米,是東南亞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

這裡的山峰奇巧,雲霧飄渺,江如玉帶,林木滿山,處處是景,其魅力、其氣勢、其風采,是全國稱得上的上好去處,是玩山,玩水,玩國界不可不去的地方。

走中越邊境山路,晚住憑祥市。

元月2日 晴,氣溫已不再是冬季的氣溫

早上沿高速路去中越邊境友誼關。友誼關幾易其名,稱過雞雍關、大南關、鎮夷關、鎮南關、睦南關。高速公路通過關口直接越南公路,是國家一級口岸。友誼關的古城關、古城牆、古炮還在,保護的很好。這裡的風景很美。

從友誼關出來,走邊境路。路上看見愛店、那馬、裡火口岸。這些口岸在小村莊,村莊的村民並不多,口岸叫管理所。向東南走,最後一個陸路口岸在東興市。在這麼短的邊境上,設有這麼多口岸,在我國其它邊境少有。這說明中越邊民生活往來多,經濟活動多,真可謂一衣帶水。

這一路走在十萬大山中,路好走,景好美。

走省道到防城港市,天色已黑。在這條路上有武警的檢查站,武警叫停我們,檢查。問問這,問問那,最後說我們在武當山買到的劍是管制刀具,要留下。我們不同意,最後經他們研究,放行了我們,並說:“看你們不像壞人,把劍帶走吧。”這時我們所在的通道後面已壓了許多車。

由於被檢查,很晚才趕到雷州市休息。

元月3日 晴間有薄霧,氣溫早晚涼,白天穿兩件衣服。

早上出發,走207國道,很快就到大陸最南端的海安。乘粵海輪渡,用兩個小時過瓊州海峽到海南島的海口市。

走海南島中線224國道,過南渡江、萬泉河,穿行在五指山茂密的叢林中,直上五指山。

在五指山上能看到一些原始的大樹,大樹的直徑有一兩米粗,它們的間距在十米、二十米之間,有的幾十米才能看見一棵,這是經過砍伐後特意留下的。雖是這樣,後長起來的大樹依然漫山遍野,茂密常綠,板根普遍,樹上寄生、附生植物豐富,木質藤本植物發達,層層疊疊。這裡是熱帶植物園。

晚住五指山山腳下水滿鄉。

元月4日 晴

早上出發,走224、207國道,很快到了國之最南城市三亞。

三亞市原是一個小城鎮,現在發展成為一個旅游觀光度假的大城市。街道很寬,兩邊的人行道樹很美。

我們住在亞龍灣“海南海底世界酒店”。安排好住宿,稍加休息,向最終目的地錦母角進發。

從酒店出發,沿公路向東行駛約十公裡左右,前方遇到了海軍檢查站,要通過必須有通行證。這時才知道錦母角已於三年前建為軍事基地。閑人莫進。天大的遺憾!只能遙看錦母角。它離我們所在的位置僅有十公裡左右。

至此,車內裡程表讀數是5018公裡。這個軍事檢查站就是這次行走的折返點。

陸上去不了錦母角,試著從海上去。與游艇主、漁船主商量的結果一樣:“你們想在海裡遠看都不行,看,當兵的就開槍,要去那裡,不租船。”沒什麼辦法,回酒店休息。

元月5、6、7日 晴,陽光充沛,只穿T恤

在三亞的幾天理,每天都去“春園大排擋”吃飯。“春園大排擋”位於老城中。顧客需要什麼,自己買什麼,買後交給排擋主,他們只加工,加工費每斤五元錢。做的味道是粵菜風格。我們用的食品都是在三亞第一市場買的。那裡海產品很多,有基圍蝦、竹節蝦、甲腳蝦、珠珠蝦、龍蝦、三點蟹、椰子蟹、珍珠蟹、七彩螺、芒果螺、西沙螺、青衣、芝麻斑、貴妃蚌、花石斑魚、金錢沙魚、鮑魚等等許多。幾天裡,陸續品嘗了一遍,甚是享受了口福。

游“天涯海角”。“天涯海角”有“天涯”石和“海角”石,其實這兩塊石塊不是天涯,也不是海角。天涯海角在錦母角(錦母岬)。

“天涯海角”與亞龍灣都非常美,什麼都美,尤其是海灘與海水,比河北的北戴河,山東的威海都美。這裡天藍、灘白、沙細、山綠、人靜。

游“大小洞天”。“南山大小洞天”與“天涯海角”、亞龍灣一樣都是海南島的好去處。但在這裡更多的是體會道家文化。在景區可以看到“小洞天”,人們都找不到“大洞天”,這裡的人們說:多少年,什麼人也沒有找到“大洞天”。想來“發無限之玄想,悟心境之博大”才知“大洞天”。“大洞天”本是道家的一個玄機。

游玩之余沒忘了突擊品嘗海南產的各類水果。它們是菠蘿蜜、菠蘿、芒果(海南本地的,從澳大利亞引進的)、香蕉、大蕉、紅毛丹、雞蛋果、人心果、水蒲桃、火龍果、山竹、木瓜、番石榴、面包果等。

元月8日 晴

早上沿海南島南線高速路(准高速)返程。

離瓊海市不遠有一個原來不出名的小漁村,叫博鰲,因亞洲論壇在這裡舉行而變得小有名聲。現已成為一個旅游景點。去博鰲,看會址。會址的建築很美,環境改造的也很美。這裡是萬泉河的入海口。可看江河、綠島、海港、沙堤。

出博鰲,沿海濱小路去東郊椰林。東郊椰林美如畫,那有田園式的酒店。有些北方的老人再次過冬。住宿還是貴一點,工資族住不起。

海南島是中國第一生態省(黑龍江也可以說第一生態省),森林覆蓋率54.3%,空氣質量屬國家最好水平,水資源的質量符合國家一、二類標。全年陽光明媚,花香果甜,一派綠色。海南人均壽命居全國之冠。

晚11時過瓊州海峽,登陸,往徐聞縣。

元月9日 晴間有雲,微風

早上出發,在離雷州市不遠的城月收費站看見了一個制糖廠,糖廠路邊兩側的公路上停著大約有4公裡長等待進廠運甘蔗的長車。來的時候也是這樣。這裡有大面積的甘蔗田。

行至湛江市上高速路(以後行走的主路全是高速路)。在鶴山市,佛山市一帶,農民都居住三、四層高的小樓,一、兩層的已不多見。佛山至廣州高速路沙貝收費站單向十六個通道同時全部開放。說明這個地區的經濟相當發達,人們的生活富足。

晚住湖南衡山腳下新塘鎮。

元月10日 全天有霧,山上大霧,有風

早上准備登衡山。出賓館看到街上有許多買香火的店鋪。香用紅紙包著,整間店鋪全是紅紅的。此景可說是全國第一。

南岳衡山腳下有一座大廟,稱“南岳大廟”,是南岳之神享祀的主廟。廟宇占地12萬平米,三路九進四重大院,主體建在南北中軸線上,東側道家有八個道觀,西側佛教有八個寺院。是一座宏偉的古建群,是一座兩教合一的怪怪的宗教場所。

登衡山最高山峰可以將車一直開到山頂。山頂叫祝融峰。我們達到祝融峰時,雲霧滾滾,山在雲霧中,廟在雲霧中,人在雲霧中。遠看霧濛濛,下看才知路。

登上南岳衡山後,中華五岳全部登完。那四岳是中岳嵩山、北岳恆山、西岳華山、東岳泰山。

晚住岳陽市。

元月11日 陰,有時有雨

早上去岳陽樓。岳陽樓處在八百裡洞庭的東洞庭湖東北緣。建於漢晉,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魯肅所建的閱兵樓,興於唐,盛於宋,歷史重建多次。現存建築為純木構造,是清光緒六年(1880年)所重建。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一座保持歷史原貌的樓。

離岳陽樓不遠就到赤壁。赤壁是三國時期的古戰場,在江邊石涯上刻有“赤壁”二字。這裡作為懷古的地方,不是好去處。因為只有“赤壁”二字是古人留下來的,還有不到半平方米的一塊石刻碑文,其它都是今天修建的仿古建築和三國時期故事的堆砌。在這裡知兵者可以體會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道理。

在赤壁時開始下雨,時下,時停;時小,時大。走在京珠高速路上,車速開始慢下來。傍晚,京珠高速路湖北、河南段休息服務區住宿已滿,停車已滿。入夜部分路段開始結冰!這是今年1月南方鬧天災的前奏。

到天津,每天看新聞都在講南方的雪!凍雨!沒有講行車事故,因為行車事故太多了,不講!這次行走在天災的前奏中結束!

2008年2月4日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