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路過寧波都沒時間好好看看這個所謂的“故鄉”。
小時候,從爸爸的口中的偶爾傳出對寧波的點滴印像。直至與老公結婚,從公公滿口的寧波話與那幾位不時來家裡的花白頭發的“唐哥們”才對寧波有了模糊的印像。今年五一突發奇想想跟老公會寧波看看,讓兒子對他的“老家”有個印像。我們沒想驚動老公的那些“唐哥們”,就上網定了酒店。網上的信息豐富之極,由於定得太匆忙,許多酒店都客滿了,我們選擇了一個看上去較有特色的經濟性酒店——老槐樹酒家。
5月2日一早,我們還湊了個熱鬧——乘坐的上海至寧波的大巴第一天從杭州灣大橋通行。一路上,大巴司機不斷地打著電話感覺非常興奮。開到離杭州灣大橋引橋兩公裡處開始堵車,我們的司機跟著小車的隊伍“蝸行”,有二十幾輛大巴從最外側的車道不斷的前行,車上的旅客開始騷動了,最後讓司機往裡借道,車上幾個熱心旅客的幫忙下車與右邊幾根車道的車子打招呼,讓我們的車子跟著大巴車隊往前上橋才避免了糾紛。放眼望去,大橋的引橋處儼然已成了六車道,一片混亂,到車子上大橋時才發現,只有一根車道放行???還好,堵了一小時左右。
中午十一點到了寧波市汽車南站,下車後直接打車去了老槐樹酒店。沒有網上說得那麼近,酒店沒有料想的好,酒店前面的江景還是比較吸引我的。收拾了行李,吃了午餐,我們就打車去了汽車東站,在汽車東站乘557路到阿育王寺。阿育王寺的規模還是較大的,建築古樸。從阿育王寺出來,我們原路返回,當地的人告訴我們可以乘362路到天童山。我和兒子都有些累了,就叫了一輛黑車,他自己說15元三個人。我們很快到了天童山山門口,覺得這個價格還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從阿育王寺到天童山的路程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短。我們選擇步行到天童寺,沿途的景色不錯,路邊還不時地有一些出售土特產的小販在吆喝叫賣。天童寺門口的放生池較大,景致也不錯,就是人太多很嘈雜。從天童寺出來,我們邊走邊買了一些特產品嘗,有烤土豆、綠色的糯米餅,據說是用桑葉汁和在糯米粉中制成的,味道一般。我們邊走邊吃到了山門口,路人指點我們乘362路回寧波市汽車東站,沒想到車站一看,排座隊的人比景區裡還多,嚇得我們趕緊排站隊回市區。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回到市中心,趕緊打車去了天一閣,到天一閣門口已經5點,售票處告訴我們5:30關門。我們就步行到月湖,在湖邊租了一條電動船,悠閑的晃悠了半小時,感覺不錯。下了船,我們步行到天一廣場,找了半天沒見石浦酒家,就在音樂噴泉的旁邊找了家環境較好的餐廳,趕緊坐下,點了牛排、匹薩、色拉、薯條、甜品、飲料等,味道不怎麼樣,環境、態度和價格還行,最大的優點是正對著音樂噴泉。晚上,彩燈開了才發現石浦酒家就在我們吃飯的餐廳對面的二樓、三樓,郁悶!不過邊吃飯邊看音樂噴泉和看水幕電影的感覺還是不錯。吃過飯,我們去了對面的城隍廟,感覺髒、亂、差,還有很多要飯的,城隍廟裡的天封塔在燈光的襯托下玲瓏精巧,別有一番精致。從城隍廟出來,我們去了三江口,就是老外灘,據說是最熱鬧的地方。到那裡才發現與上海的外灘有些相似,就是幽靜些。
第二天,早晨7:30起床,8點准時出發。我們先去了市中心的七塔寺,寺廟給我印像寧靜、古老,最有特色的是廟裡的手洗,手洗的盛水部分是石雕的,取水的工具是用竹子做的,還分左右手呢,很人性化的!8:35我們打車去了天一閣,買票時告訴我們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免票。天一閣是一個占地2.6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內環境古樸雅致,亭台樓閣中的千晉齋、水北閣、凝暉堂等建築讓我的思緒跟隨它們會到久遠的年代------10:00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天一閣,本想回老公的老家“走馬塘村”。在出租車上,司機極力推薦我們去東錢湖,我們不想麻煩他的“唐哥們”,就讓司機把我們送到火車站乘906路到東錢湖景區。一個多小時後,到達東錢湖景區的外面,我們在打了車到東錢湖景區入口,再租了一輛人力三輪車環境去逛了一圈,沒有出租車司機所描述的那麼漂亮。小普陀景區30元門票,就一個廟和一條堤岸似的路。我們讓人力車帶我們到陶公島,一共付了60元。陶公島的門票10元一人,到了陶公島租了一條船在湖面上晃了半小時,我們就迫不及待的上岸了。圍著小島逛了一圈,島上據說有的88個亭子,看了才知道破的破、小的小,就是用竹子做的涼亭,最小的涼亭還不如交通警察的遮陽傘大,兩個字“不值”。2:45趕緊回寧波市,我們又去月湖逛了一會兒,等到6:00去火車站附近的KFC吃了晚餐,到了7:00就上了寧波直達上海的特快列車。
寧波市中心的給我們的印像干淨、整潔,熱鬧中又不失雅致,下次有時間再去老公的老家“走馬塘村”看看,據說那是個老村落,還是狀元村,有很悠久的歷史,期待。

(2008.5.2杭州灣大橋第一天正式通車)

((天一閣南門口的牌樓))

(天一廣場的音樂噴泉)

(城隍廟內的天封塔)

(東錢湖邊在散步的花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