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蘇博,一切為了吃……

作者: 奧斯卡1981

導讀蘇州博物館蘇州園林的造園藝術已達顛峰,要在蘇州建立一座博物館,即要融合當地面貌亦要不落俗套,要呈現現代建築風格也要體現江南園林妙趣,這絕對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幸好,還有一個人。他善於運用幾何線條,利用不同建築材料去闡釋現代主義建築美學;他的作品特別注重地域環境脈絡,建築造型與所處的環境能完美融合。巧是的,他是華人,故鄉正在蘇州 ...

蘇州博物館蘇州園林的造園藝術已達顛峰,要在蘇州建立一座博物館,即要融合當地面貌亦要不落俗套,要呈現現代建築風格也要體現江南園林妙趣,這絕對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幸好,還有一個人。他善於運用幾何線條,利用不同建築材料去闡釋現代主義建築美學;他的作品特別注重地域環境脈絡,建築造型與所處的環境能完美融合。巧是的,他是華人,故鄉正在蘇州。他,就是貝聿銘。如果說建築的設計是貝聿銘的拿手戲,那麼蘇博裡的花園可是費了貝老的一番功夫!因為隔壁的拙政園、獅子林已將假山造到極致,蘇博的花園還能有什麼創新嗎?這時貝聿銘想到了北宋書法家米芾。米芾的畫講求‘信筆作之,意似便已’,這時貝聿銘臨機一動,結果?不言而喻,當然是技驚四座!吳門人家一早就知道,這家店講究‘五不食’,即‘不時不食,菜隔夜不食,魚太大太小都不食,火候不到不食,輔料太多太少都不食’。哇!有沒有這麼誇張,打開門做生意,一直覺得盈利為先。至少在上海這種店儼然已經絕跡。兩個人,點了三個菜,一份甜品。與其說是甜品,其實只是一份糖粥,我吃了三碗,女友吃了兩碗半。味道如何,不言而喻!招牌的是櫻桃肉和手剝吳門蝦仁。先說櫻桃肉,取名櫻桃肉,可不是以櫻桃入饌,而是肉的色澤鮮潤。材料取豬的胸肋肉,貪其肉質最嫩肉味最香;用上蘇州人家都愛用的八角、桂皮、茴香、黃酒等來調味,燉上足足五小時。一試,香甜軟糯,肥膏入口即化。這肥而不膩的口感,據說訣竅就在下鹽,只要鹽下得准,吃起來便先甜後鹹,吃得我停不了口!說到吳門蝦仁,那是吳門人家的驕傲,所有蝦仁細細粒,但都是出自太湖的河蝦,進門看到三三兩兩叔叔婆婆一邊剝蝦一邊閑話家常。這道菜極考功力,要用猛火炒,火候絕對要拿捏准繩,時間不夠蝦會帶水,軟蔔蔔;太長吃來就會不夠鮮嫩!



貝聿銘‘以壁為紙,以石為繪’,效果令人折服



(白牆黛瓦,櫛比鱗次的斜坡瓦頂)



( 吳門蝦仁吃進嘴裡程碑滿口清甜)



(櫻桃肉一吃便傾心)



(右邊就是貝聿銘對吳門人家的題字——天珍海味,那是老人的記憶味道)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