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鳳凰,給我印像很深的是在大街以輪滑代步的小孩,尤其是在西門城樓前的鳳凰文化廣場。每到傍晚,特別是雙休日傍晚,廣場上滿是玩輪滑的孩子。許多孩子的輪滑技巧相當高,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穿梭自如。我不覺為輪滑在小小縣城的普及感到驚訝。

(輪滑從娃娃抓起)

(輪滑同時還玩陀螺)
在我拍照時,有幾個小學生圍上來看。我問他們是哪個學校的,他們說是文昌閣小學的。

(接龍)
每個人來鳳凰之前,都會查一下歷史,多少會知道沈從文和文昌閣小學。有很多人會關心沈從文,但沒有多少人會關心文昌閣小學。當時,我感到文昌閣小學的學生展現出生動的朝氣,再體會到作為這所小學的學生是件非常幸運和幸福的事已經是回到上海以後的事了。
在鳳凰的幾天裡,去了一個叫苗人谷的苗寨。實際上,苗人谷就是鳳凰縣山江鎮早崗村。由於當地受地形交通和資源的限制,不適合發展工業,而人們又不可能通過農業致富。於是,很多苗族人聚居的村子只能通過旅游業來尋找出路。如果有機會,多去玩幾個苗寨,就能感覺到這些村子是幸運的,還有更多的村子由於各種原因連機會都沒有。
在這個約一百戶人家的村子中,看著一群滿身塵土的孩子們在一大間破房子前玩耍時,我上前問兩個拿羽毛球拍的孩子,在玩什麼游戲。他們告訴我在玩奧特曼和怪獸作戰的游戲,拍子就是武器。我問為什麼不上學呢,他們說正在上學,現在是中午休息時間。原來旁邊的破瓦房竟然是一所小學——早崗小學。走進小學,只在網上和報紙上看到過的簡陋辦學條件真實地展現在我眼前。
實在不能相信,就在這破瓦房裡,有三十多個學生,只有一個老師教他們。我見到了他們的老師——龍華寶老師。從龍老師那裡得知,這樣的辦學條件還不算最差的。這裡有三個年級,所有學科都由龍老師來教,學校的經費也是由縣教育局撥款的。也有些熱心的游客來玩時,會給孩子們帶些文具。但真正讓龍老師感到困惑的是,學校的硬件還不夠完善,而且所有學科都由他一個人教,確實有些力不從心。在短短的幾分鐘談話之間,小孩子們圍在龍老師周圍,看來他們很喜歡這裡唯一的老師。

(學校門前玩耍的學生)

(讓人想到希望工程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