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媽媽就曾到杭州旅游。而我,被鄰居帶養的幾天裡嘗盡了相思之苦。媽媽回來了,帶了幾本圖,還是帶拼音的,內容早已遺忘,只對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還有一絲模糊的印像,那西湖藕粉,那黑黑的長的像羊角的東西一直刺激我,那時候我就告訴自己,等以後張大了,我一定要親自到西湖邊走上上。小時候的夢想總是很美好,很可愛,如今,這個小小的夢想早在05年的時候就已經實現,這次到到杭州,到西湖,已經是第三次了。與以往的不同,這次是自駕車到杭州的,時間上自由了許多,也嘗盡了杭州的堵車之苦。本人最近正在讀一本書,叫《真實的朝鮮》,書上說,朝鮮人是實行最純淨的社會主義,是計劃經濟,一般人是買不到車的,所以,在朝鮮,是沒有堵車這個概念的。杭州的去與回,花在杭州市區堵車的時間都超過了上海到杭州的時間,讓我不禁的在想,要是生活在朝鮮該多好啊。也許就是這樣原因,一種奇怪的現像在杭州產生了:當你伸出可愛的小手攔TAXI的時候,司機會停下來問你去哪裡,如果你要去的地方他不高興去的話,這位司機會馬上扭頭並開車小車揚長而去,牛X吧。也難怪,在南山這麼繁華的路段,我沒有看到一輛空TAXI,這樣的市場自然會養成“司機是娘乘客是兒子”的霸王現像。個人觀點,也許我看到的只是杭州的片面。
走在西湖邊上,那幾乎與湖面平行的湖水靜靜的一晃一晃的拍打著岸堤。湖面的浪卷了一陣陣的微風,吹著柳樹在那有節奏的擺動。這裡的人們,拿著比上海地鐵裡行人速度的十分之一,很悠閑地,牽著情侶的小手,或坐在椅子上漫無邊際的聊著,或者說說笑笑的三五成群的從這裡漫步走過,或者騎車自行車,在擺動的柳枝下一滑而過。那時我就在想,杭州人真的很幸福,有哪個湖可以這麼安詳地坐落在一個城市的中心,成為這個城市的一部分?還有靈隱路上那兩旁郁郁蔥蔥的大樹,香火旺盛的靈隱寺。有湖有森林有佛的地方,生活在這樣的城市難道不幸福嗎?無論心情好與壞,杭州人都可以來到西湖,心情好的時候,可以與西湖一同分享內心的喜悅,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讓這個廣闊平靜的湖水撫慰你受傷的心靈。可又反過來想,身在上海的我,去過幾次外灘?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去那裡走走看看嗎?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的東方明珠,我有幾次抬頭仰望過?其實,每當到一個城市,我的內心都回在告訴自己,我現在身處異地。於是,與我生活的那個城市的煩惱,壓力,一切不和諧的因素都會暫時的消失。我甚至清醒的記得,我在杭州醒來的那個早晨,我現在身處異地的念頭一閃而過,而後我又幸福的睡去。這樣拋開一切的雜念去欣賞,把其當成景點意義去欣賞,能不美嗎?也許,旅行的意義就在於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