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游山西

作者: brookeliu

導讀暢游山西(游記版) 對於山西的印像,一直是模糊和混沌的。自從看了中央二套播放的《晉商》記錄片以後,開始對山西產生了興趣,特別是山西的大院和平遙古城,讓我著迷。當得知有幾天的假期時,我喜出望外,心想一定要利用這得來不易的假期去一趟山西,立馬上網查找資料,著手計劃我的山西春之旅。 4月26日凌晨5點就抵達大同,氣溫較之北京要低4-5攝氏度。由於� ...

暢游山西(游記版)

對於山西的印像,一直是模糊和混沌的。自從看了中央二套播放的《晉商》記錄片以後,開始對山西產生了興趣,特別是山西的大院和平遙古城,讓我著迷。當得知有幾天的假期時,我喜出望外,心想一定要利用這得來不易的假期去一趟山西,立馬上網查找資料,著手計劃我的山西春之旅。

4月26日凌晨5點就抵達大同,氣溫較之北京要低4-5攝氏度。由於從大同火車站沒有從直達公交車或中巴到懸空寺,我們只能打的前往。透過車窗,看到路旁的樹木剛抽出一點新芽,大同的春天似乎比北京來的更晚。一路上,黃沙漫漫,看著寸草不生的山丘,心中不免有些凄涼。經過1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達到了我神往已久的懸空寺。剛下車,朔朔北風在耳邊呼嘯而過,映入眼簾的就是懸空寺,這個修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剎,雖然不如想像中那樣氣勢宏大,但絕對堪稱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奇跡。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迄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整個寺院面對恆山,上載危崖,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巧妙。全寺共有殿宇樓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橫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迂回,虛實相生。徐霞客嘆其為“天下巨觀”。

當我小心翼翼的爬上懸空寺,登高遠眺時,感受到“蜃樓疑海上,鳥道沒雲中”的意境。我深深地為古人的高超智慧和精湛的建築技藝所折服。

一小時後,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懸空寺,前往下一站——雲崗石窟。

雲岡石窟建於北魏和平初年(公元450年),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在主要洞窟四十五個,大小造像五萬一千余尊,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大窟群之一。

雲崗石窟第1-4窟已經被盜,只剩下空空的佛龕,滿目瘡痍,一片悲涼。不過最為精華是第5窟以後到11窟的中部石窟。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造型豐富如佛、菩薩、弟子和護法諸天等各種形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有風格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美精致的裝飾紋樣;還有古代樂器雕刻等。

我一直仰頭欣賞著這藝術珍品,由於洞頂的浮雕實在太精美了,以致於忘記了脖子的酸痛。

觀賞完石窟後,我們坐在長凳上,享受著午後溫暖的陽光。面對著古人留下的無價的藝術瑰寶,我思考著一個問題,我們能為子孫後代留下些什麼呢,難道就是所謂“現代化”的水泥森林嗎?

晚上十點多,我們坐上火車,於次日早晨七點到達介休。從介休火車站坐介交11路就可以直達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被譽為 “華夏民居第一宅”,總面積為25萬平方米,現開放的紅門堡、高家崖、王氏宗祠三大建築群,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都是黃土高坡上的清代城堡式建築。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中,王家大院被人們稱譽為“天上取樣人間造,雕藝精湛世上絕”,以其規模宏大,氣勢壯觀,裝飾精微,構思巧妙,散發出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王家源出太原,先祖以佃耕為主,兼營豆腐小業。明代起開始經商,到清康熙初年已成為巨商富戶,乾隆年間王家人口已達千余,位列高官者不乏其人。在仕宦儒商的輝煌頂點,王氏家族不惜工本建造自己豪華的生活家園,譜寫出中國民居建築史上的鴻篇巨制。王家大院耗費了半個世紀(1762年至1811年)修建而成的豪華住宅,共有院落54幢,房屋1083間。其建築特點是:規模龐大,氣勢宏偉;依山就勢,層樓疊院;院自有別,功能齊全;雕刻精湛,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美觀,南北情調兼融,具有極高的文化品位。特別是融於整個建築群的磚雕、木雕、石雕,匠心獨具,典雅細膩,美觀精巧,內涵豐富,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被稱為“三雕”藝術寶庫。王家大院的三雕藝術,是清代“纖細繁密”風格的集大成者,其石雕、木雕、磚雕分別裝飾著鬥拱、雀替、掛落、棟梁,照壁、廊心、柱礎石、牆基石、匾額、簾架、門罩、屋頂等,雕刻題材豐富多采,技法精致多樣。內容包含:歲寒三友、四季花卉、蓮生貴子、二十四孝、吳牛喘月、麒麟送子、飛馬流雲、一路連科、佛家八寶等題材,令人目不暇接。王家大院的藝術圖案滲透著濃郁的儒家思想,把東方文化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參觀王家大院時一定要聽導游的講解,才能感受到王家大院的建築及三雕藝術的博大精深和深遠寓意,包括台階的級數都是非常講究的。比起蘇州園林的迤邐秀美,王家大院則顯得古樸和大氣,完美的體現了中原民居的特點。對於喜歡建築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場饕餮盛宴離開王家大院,我們又馬不停蹄的前往平遙古城,途經雙林寺。雙林寺是曾在《旅游天地》上看過介紹,我深深地被圖片上的彩塑所吸引,雙林寺的彩塑體態豐腴、栩栩如生、色彩艷麗。但由於地處偏僻,鮮為人知。當我懷著希望走進這座千年古寺,看到一副破敗的景像。比起王家大院的熙熙攘攘來,這裡的游客實在少的可憐,顯得非常的冷清。寺院內,除了一兩個賣門票的以外,不見其他工作人員的身影。由於年久失修,彩塑的顏色脫落的很厲害,由於彩塑全部被鐵欄杆圍護起來,使得游客無法近距離的觀賞這些藝術珍品,感到萬分的遺憾。

整個寺內現存彩塑兩千余尊,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佛、菩薩、羅漢、金剛、侍女等,盡管彩塑顏色已經脫落,但是造型生動、神態各異,仍然可以看出當時的雕塑手法非常高超,手法有圓雕、高淺浮雕、壁塑、懸塑等等。

從雙林寺出來坐車不到半小時,就到達了我們山西之旅的最後一個目的——平遙古城。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平遙古城是由完整的城牆、街道、店鋪、寺廟、民居等組成的一組龐大古建築群,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它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公元1368~1911年)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當我爬上古城牆,往下眺望時,古城的全景一覽無遺。古城牆為方形,總長度為6157米,牆高十米左右。如果要繞著城牆走一圈需要兩個多小時。城牆內部由泥土夯實,外部全部磚砌,城牆上以磚石輔就,上面可以並行兩輛馬車。現在當地的居民還在城牆上騎自行車,這是否會破壞古城牆,我由此感到擔心?

作為一個起防護作用的城牆,平遙城牆頂上還設有嘹望孔、垛口等御敵設施,有人說這垛口三千,敵樓七十二分別像征孔子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城牆周圍原本還有護城河,在戰亂年間,這條護城河為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危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城牆東西有四座方形甕城,兩兩相對。在東南城牆上還有一座奎星樓,八角形的小樓高24米,全部為琉璃瓦覆頂,精巧挺拔。

平遙素有“龜城”之稱,系取意於永久和吉祥。古城共有6座城門,南北各一,東西各二,每座城門均為重門甕城,甕城頂建重檐木構城樓,城牆四隅築有角樓。平遙古城的內部空間布局,體現了我國古代城市傳統的對稱布局特點,貫穿了我國古代的封建禮制思想。平遙古城以南大街為軸線,以市樓居中,按左城隍(城隍廟)、右衙署(縣衙)、左文(文廟)、右武(武廟)、東觀(清虛觀、道教)、西寺(集福寺已不存,佛教)的對稱式結構布局。南大街、東大街、西大街、城隍廟街、衙門街構成“干”字型商業街,商業店鋪、票號等布於兩側。

當我穿著在明清街買的純手工藍印花布鞋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看著兩旁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仿佛時光回轉,又回到了古代。

下午四點,坐上返程的火車,結束了我的山西之旅。我坐在火車上,回顧三天的旅行,思緒萬千,這是一場欣喜與感傷交織的旅程。我為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如此燦爛的藝術瑰寶而感到欣喜,同時看到這些藝術珍品沒有得到良好的保護,有的是被列強的掠奪、有的是被國人的毀壞而感到心痛,作為後人,難道我們不該反省嗎?

BROOKE

2008-5-5

(未經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