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山水——山東之旅

作者: 林中的河

導讀聖人山水——山東之旅 前言 人生當遠行!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總是一生的一個夢想!遠方的山在等候著旅者的足跡,十月的一個凌晨,我們的腳步踏上了山東荷澤這一片土地,開始了聖人山水的這一次行程。 山東的“山”以太行山脈為緣由,南為山東,北分山西,山東古稱魯國,有名山古跡,而東面臨海,青島、煙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經濟發達,城市的建設極富現代氣 ...

聖人山水——山東之旅

前言

人生當遠行!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總是一生的一個夢想!遠方的山在等候著旅者的足跡,十月的一個凌晨,我們的腳步踏上了山東荷澤這一片土地,開始了聖人山水的這一次行程。

山東的“山”以太行山脈為緣由,南為山東,北分山西,山東古稱魯國,有名山古跡,而東面臨海,青島、煙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經濟發達,城市的建設極富現代氣息,可是在我們心裡,總想著那些數千年流傳不散的記載,就走了聖人山水的旅程。聖人孔夫子也,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星光依舊,也許我更向往老子“無為”的境界,可這不會妨礙對老孔家的瞻仰;山指泰山,五岳之首,因其在最東方,晨光先灑,故歷受帝王的青睞,代代封禪,是五岳中沾有濃濃皇家色彩的一座,與孔夫子並列,是有大名氣的;水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帶著閩南的茶葉,或可明了當時陸羽的感受。一山一水一聖人,便是此次山東之行的目的地。

一、尋找聖人的足跡

荷澤這座城市並不在行程之中,因其位於京九鐵路,我們只能在這下火車進入山東大地,荷澤以牡丹而出名,當然自“日月當空照”的一代女皇的恩賜,洛陽牡丹便名動天下,其實荷澤與洛陽是各有千秋的,只是十月金秋,花期早過,所以我們只是找一個地方暫歇一夜,明天一大早將直達曲阜,這是孔夫子的故鄉,也算是此行的第一站。

從荷澤到曲阜的車程是2個小時,車是依維柯的,路況不錯,9點半走,11點多也就到了曲阜,我們將行李寄存在車站,一件2元(不限時間),出站直走,便立馬有許多當地人圍了上來,三輪車只要一元便可到孔府,或是5元走六個景點等等的言語誘惑,可是我們已在網上看了不少網友的游記,所以裝聾作啞,一概免談。曲阜的精華有三處:孔府、孔廟、孔林。而孔府、孔廟離車站只有幾分鐘的路程,走路一會兒就到了,大可不用什麼一元的人力車,更有甚者就在我們走到離孔廟100米不到的地方,還有人上來說要帶我們去,這麼近的距離,不知他要怎麼帶,不會是繞山東省一圈再轉回來吧。

先到了孔廟,面對這博大精深的歷史,我們不敢冒然而進,而此時就有幾個導游突的圍了上來,最終我們以40元的價格談妥,帶游孔廟和孔府兩個景點。孔廟就是歷代祭孔的地方,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後第二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後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擴建成現代規模,景點有,奎文閣、十三碑亭、杏壇、大成殿、歷代碑刻等,游玩時間大概需要一小時,孔廟給人大氣、莊重的感覺,古柏森森,參天而立,敬仰之心油然而生!順著孔廟的圍牆向東走,再向北一條通往孔府的街道,孔府是孔氏家族的老宅,規模只在明、清兩代皇帝家的家宅之下。府內有廳、堂、樓、軒等各式建築四百余間,所藏歷史文物豐富,其中最有名的“商周十器”,原為宮廷所藏青銅禮器,是乾隆帝賜給孔府的,游玩時間大概需要一小時,孔林就不去了,到了曲阜都是與孔有關的,看看也就是了,不然就變成無孔不入的人了。

二、登臨東岳泰山

從曲阜前往泰山,一個小時後我們就來到了泰安市。泰安位於東岳腳下,市區倒不是很大,只是那個廣場做得不錯,很大氣,看來泰山腳下,自有其不凡的氣勢!當晚住在市區,四處走走,看看遠處,哈哈,泰山舉首可見,真是有壓頂之勢。

早上8點起來,准備一下直上泰山,大家昨晚就一致通過(表決後又加了玩牌節目,害我損失200元啊!),做人還是腳踏實地的好,所以決定一路走上去,經過一天門和孔子登臨處(四人合影),我們才正式到達紅門,泰山風景以其深重的文化出眾,除了一路陪伴的石刻,還有入山門處迎風招展的旌旗,倒沒有太多險峻的地方,大家集中精力登山,對於所謂的景點則沒有太多關注(看來文化修養確有待再教育提高!),倒是爬山中看到有黃瓜賣,一根好像是二元,不錯,補充養分又解渴,強烈推薦(只記得吃)。就這一樣一路過三義柏,中天門、五大夫松、忘人松和萬丈碑。五大夫松的故事源自秦始皇登封泰山,因避雨於大樹之下,樹護駕有功,遂封該樹為“五大夫”爵位,後被雷雨所毀,現在的是後來補種的。途中還有一個什麼寺廟,建議大家進去看看就好,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特別是陌生的和尚(本人可沒有宗教歧視),在這都是想法要錢的,看來四處都是這樣的。

山路彎彎,終於看到了泰山最出名,也最難走的十八盤,“十八盤”是泰山登山路中最險要的一段,也是最值得體驗的一段,沒走過“十八盤”,就不算是登泰山。網上查的資料是:十八盤全程79盤,共計1633級,前393級稱慢十八盤,中767級為不緊不慢十八盤,後473級為緊十八盤。所以當地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順口溜。三個十八盤,不足一公裡,垂直高卻有400余米。真是很累,爬山是枯燥無味之極啊,一上一上又一上,所見了除了台階還是台階,何時是盡頭,此時才見識了十八盤的威力啊!剛停下來,卻見身旁有一美眉和一大娘(至少六十多了)正穩穩的從身邊過,真是慚愧不得了,看來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啊!於是大家拼命去追前面的美眉,秀色可觀,好像也不特別的累了(不好意思!)。終於南天門在望了,門有一對子“門對九霄仰步三天勝景,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寫得甚是大氣磅礡。

南天門過後,接著往前走是“碧霞祠”,後面是泰山石刻—“唐摩崖”,“唐摩崖”刻於唐開元十四年(726年)。高13.2米,寬5.3米,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續往前走就來到,5元人民幣的背面圖案的“五岳獨尊”石刻,很多游客在此拍照留念。再往前走就是泰山的主峰之顛“玉皇頂”,峰頂有玉皇廟,內祀玉皇大帝銅像。殿前的極頂石標志著泰山的最高點,海拔1545米。“玉皇頂”東南百余米是“日觀峰”,因可觀日出而得名。峰北有巨石橫出,名拱北石,是觀泰山日出的最佳位置之一。至此泰山頂的景點基本都游完。

三、天下第一泉的濟南

濟南是山東的省府,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說的就是“泉城”濟南。濟南城內原來百泉爭湧,分布著久負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處,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稱。大明湖、千佛山與趵突泉,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只去了趵突泉 、大明湖。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稱,噴高三尺已不復見,然奇泉不可不看,我們去時看到湖中有三個在波動的泉眼,人很多,後面有一觀鶴亭,左書趵突泉,右書第一泉,水甚清,兩旁楊柳低垂,感覺很好,泉眼的流量看起來不小,聽說現在變小了許多,所以一定要做一個環保者,不然失去的東西就逐漸多了!公園裡還有個李清照的紀念堂, 地理位置很好, 內有其雕像,一代才女,一直很喜歡她的詞, 再走進歷史,一如前塵的夢,慢慢回到往昔!“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從趵突泉公園出來,走路不到半小時,可到另一景區大明湖公園,大明湖由城內眾泉彙流而成,水質清冽,游魚可見,沿湖800余株垂柳環繞和40余畝白荷紅蓮,再現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致。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老城區東北,曾名“蓮子湖”、“西湖”,金代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牆,遂成今日形貌。

在濟南,住在離火車站最近、最方便的鐵道大酒店,感覺不錯,住宿還可以免費寄存行李,酒店大門的北邊就是火車站進站口,買票也非常方便,標間是160元(聽前台說節日裡也不漲),還是三星的,有六部電梯,上上下下的很適合捉迷藏,房間給人的感覺也好,最棒的是早餐,品種很多,很值得推薦。再說一個吃的地方,是離火車站不遠的一處小吃街,是回民街吧,有很多好吃的燒烤,很便宜,當時一串羊肉也不過是三毛,盡可放開肚皮,拿著烤肉,就是泉城的清啤,真是快意人生!

時間真快啊,一回想我們四位兄弟登泰山,已是數年,當年的青春熱血至今,於自身自覺一事無成!而往事歷歷,卻幸有這些許的回憶,在落寞時讓我不孤獨!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