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四日游之第三日游4月2日,我們起了個大早就趕到了飛來寺觀景台等待日出觀看<日照金山>. 到梅裡雪山觀看<日照金山>和明永冰川是我們此次香格裡拉四日游之重中之重.(有關梅裡雪山和明永冰川的簡介請看如下鏈接:http://baike.baidu.com/view/9982.htm/)然而梅裡雪山被厚厚的密雲遮蓋不肯露臉,直到我們帶著極大的遺憾悻悻離去也沒散開.也許按陳師傅的話我們是缺乏佛緣的人.車子繞過瀾滄江大峽谷,經30分鐘來到梅裡雪山下的明永村.購63元/人的門票後, 我們六人中一位老人騎騾子(往返120元),其余人徒步走人馬驛道(驛道沿途掛滿各色經帆,顯示出藏民對神山敬畏和來朝拜的人氣.)奔向明永冰川的觀景台.在原始森林中穿行1.5小時後就到了太子廟,騾子載人到此為止了.我們彙合一起又爬了好長一段棧橋來到冰川觀景台的最頂端.明永冰川,遠觀雪白無暇,氣勢磅礡,宛如一條白色巨龍順山勢鋪下.到觀景台的最頂端近觀的感覺就差些了.(可能因為當時是陰天,加之我們近前看到的是冰川底部,冰面上覆蓋著灰土.)但眼前幾次小的冰崩雖然面積不大,其巨大的爆裂聲和轟然的倒塌聲仍使所有在場的人驚駭不已.回到太子廟後,聚積在那裡等候游人的當地牽騾子的扎西們正在唱歌.(我們稱當地小伙為扎西,姑娘為卓瑪)聽他們發自內心自然,奔放,真誠,純樸優美的原生態藏族歌聲,我感動,激動的要哭.香格裡拉在哪裡?這裡就是香格裡拉! 什麼是香格裡拉? 扎西們的歌聲就是香格裡拉.它是一種意境,是和諧,是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這裡的人們奉行適度的原則,對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種適度的原則,敬畏自然,與世無爭,順勢而為。香格裡拉就是一個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和純淨空氣的薈萃地,是美麗、明朗、安然、閑逸、悠遠、知足 、寧靜 、和諧等一切人類美好理想的歸宿。是我們追求和向往的聖境(“香格裡拉”一詞,在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其一直作為"淨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廣泛提及,在現代詞彙中它又是“伊甸園、理想國、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代名詞。在這裡,其實香格裡拉已經是成為了一個理想中的國度了,一種和諧、寧靜充斥其間。)雖然我們沒有看到梅裡雪山的<日照金山>,可眼前的一切使我的心靈得到淨化和滿足. 我們來到這裡所追尋的不正是這些嗎?!返回明永村我們只用了不到一小時,在客運站小廣場邊瞻仰了中日友好梅裡雪山登山隊2006年10月28日立的<中日17名登山勇士在此長眠>的記念標志. 勇士們用生命的代價更加喚起我們對梅裡雪山,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梅裡雪山最高的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藏語為“雪山之神”,是藏民心中的神山,所以每年的秋末冬初,西藏、青海、四川、甘肅的大批香客不惜千裡迢迢趕來朝拜,一步一叩首的登山的場面讓人肅然起敬,卡瓦格博峰是迄今無人能登頂的"處女峰",這裡冰川連綿,凍土成片,是登山運動員極想攀登的地方。但是20世紀內英國、美國、日本、中國的登山隊曾五次大規模攀登,但均無一次成功。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在向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發起衝擊,藏民和喇嘛全體出動,在山腳下跪著祈禱、哭喊,因為他們覺得卡瓦格博頂峰上的保護神會因人類的打擾而離他們而去。誰知隊員在距離頂峰270米的時候,突然天降大雪,隊員被迫返回到海拔5100米的三號營地,後來全體隊員遇難失蹤。直到7年後,遇難登山隊員的屍體才被上山采藥的藏民藥農找到。)在明永村吃了午飯後,於13:30時離開了明永村,踏上返回的路程.再次經過德欽縣城.它建在高山中一峽谷裡,樓房都很新.最大的特點是除了公路外我沒見到一塊寬於公路的平地.又一次進入了最艱險的白馬雪山路段,此時天下起了小雪,能見度很低. 陳師傅面色陰沉的小心開車,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裡,都不吭聲了.最危險的一次是我們行駛在右邊是懸崖絕壁的山路上,剛會過一輛車,前行不到兩分鐘,就見距離我們前方不遠的公路中央閡然躺著由於塌方剛剛滾落的幾大塊凍土,每個都有幾百公斤.其它的幾塊已墜落山崖下了.也就是說它們是在剛才不到兩分鐘內滾落下來的,可以想像,如果當時有車經過,不用砸到,就是擠著,那是啥場面吶!!!好險啊!!!此時對面也來車了,彙同我們一起眾人將凍土搬開,相互致意後分手各自上路.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緊張和忙碌忘了拍攝當時的場面.)在傍晚6點半抵奔子欄旅店住下.(昨天來時我們曾在此吃過午飯).這一天的車程190公裡晚飯陳師傅和幾個先後抵達的包車司機在一起喝了好幾瓶白酒,餐廳裡他們的歌聲和跳舞的腳步聲一直到深夜,都傳到了我們在樓上的客房裡.盡情的唱吧,跳吧!他們承擔的壓力最大,最艱險的路段已過來了,盡情的喧泄吧!(這條線路旅行社是很少組織來的.)

(<中日17名登山勇士在此長眠>的記念標志)

(騎騾子)

(路上)

(明永冰川前)

(德欽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