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萬裡行——最美青海湖

作者: 自然之旅

導讀從天津出發後的第五天早晨,我們離開蘭州繼續向目的地進發。按計劃我們將在這一天到達青海湖。在未出蘭州市前,我們特意來到坐落在黃河邊的“黃河母親”雕像前合影留念,感受祖國母親河——黃河的源遠流長,感謝黃河以她博大的胸懷和甘甜的乳汁無私地滋養中華炎黃子孫的養育之恩。從蘭州經西寧到青海湖,走109國道有300多公裡的路程。這一段是山地峽谷的路段, ...

從天津出發後的第五天早晨,我們離開蘭州繼續向目的地進發。按計劃我們將在這一天到達青海湖。在未出蘭州市前,我們特意來到坐落在黃河邊的“黃河母親”雕像前合影留念,感受祖國母親河——黃河的源遠流長,感謝黃河以她博大的胸懷和甘甜的乳汁無私地滋養中華炎黃子孫的養育之恩。從蘭州經西寧到青海湖,走109國道有300多公裡的路程。這一段是山地峽谷的路段,本以為會不太好走,但實際的路況比預想的要好的多。我們的車隊沿著湟水穿過山間的鄉村,中午時分來到西寧。由於前一天到蘭州入住酒店已經很晚,沒有吃到正宗的蘭州拉面。在西寧我們正好看到一家蘭州拉面館,正好在這裡補上前一天未吃到蘭州拉面的遺憾。這裡的拉面品種多,每人可依不同的口味選擇不同味道的拉面。大家人手一只大海碗,咬著軟硬適中的面條,喝著味道獨特的面湯,嚼著美味的牛肉,這時我的嘴巴完全被拉面占據已顧不得說話了。大碗的拉面很快就被消滅了,可能都想早點到達青海湖吧,吃過拉面大家沒有休息立刻又上路了。青海湖就快到了。駛出西寧,強烈地感到青海湖越來越近了。我們向西北方向行駛,路邊時不時閃過一塊塊油菜花地,我們因此而激動,但我們沒有停留,因為我們知道在不遠的青海湖邊有更大片的油菜花。從北側翻越位於青海湖東面的日月山脈,隨著地勢的下降,前面的土地變得越來越開闊了。第一眼看到青海湖是從較遠的地方。汽車剛轉過一道山梁,遠處出現了一條藍色的“絲線”,“絲線”的一部分還被山擋住了。那一定就是青海湖!雖然極遠處的青海湖只露出窄窄的一條,但第一眼看見她就覺得有一種神秘的美。很快,青海湖就又被山擋住了。當汽車再次繞過山梁,青海湖又出現在眼前,但由於距離近了許多,那條“絲線”變成了“絲帶”,而且微微變成了藍綠色。這時公路與湖岸平行,距離青海湖只有幾百米遠了,我可邊開車邊欣賞著左側的青海湖。雖然湖灘上高出地表的青藏鐵路檔住了我的部分視線,使我不能看到整個寬廣的青海湖,但美麗博大的青海湖已在眼前了。這時突然有一種巨大的電流瞬間從頭頂傳入我的身體,並迅速傳遍了全身,好似醍醐灌頂。這難道就是青海湖具有的無限神奇的力量嗎?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和我國最大的內陸湖。由於青海湖一帶早先屬於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蒙語叫“庫庫諾爾”,藏語叫“溫布措”,意思是“青色的海”,青海由此得名。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選美中國”的活動中,青海湖被評選為中國最美麗湖泊第一名。青海湖看上去很簡單。在青海湖邊,你看不到太多的景物,她的頭頂只是蘭天和白雲,它的周圍只有廣闊的草原。除非在水邊,否則我們看到的甚至只是一條藍藍的“絲帶”,沒有多余的“裝飾”。青海湖是博大的,青海湖海拔3260多米,地外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位於日月山、大通山和青海南山之間,環湖周長360余公裡,面積超過4300平方公裡。站在青海湖邊一眼望不到邊,真可以用海來形容。眾多湖泊都以瑰麗秀奇為人所愛,青海湖單單把瑰麗舒展為平淡、把秀奇換成一種壯闊。在這裡,草原和大海得以對接。草原的優美、海的浩瀚與湖的沉靜交織在一起,成就了青海湖的博大之美。青海湖簡單、平凡、沉靜,但又是如此博大。大美若簡,大美若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默默無聲的青海湖從沒特意向人們展示什麼,但她的博大、她的純靜、她的樸實卻讓所有見過她的人感受到她的美麗。久久望著她,不知怎麼,一種無名的感動湧上心頭,不覺間竟然熱淚盈眶……。青海湖自古以來就被藏族及更為古老的少數民族視為“仙湖”、“聖湖”。關於青海湖有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1000多年前,唐蕃聯姻,文成公主奉命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臨行時,唐王賜她日月寶鏡,說日後若思念家鄉,就拿出寶鏡來看,家鄉長安就會出現你在面前。文成公主千裡跋涉,來到唐蕃分界地的日月山,眼看就要進入吐蕃領地,公主思念起家鄉父老,便拿出日月寶鏡,果然寶鏡裡顯出了家鄉長安,公主想到此一去再也回不了長安,一時淚如泉湧,難以成行。然而,這位公主突然記起了自己神聖的使命,便將日月寶鏡扔出手去,沒想到那寶鏡落地這時閃出一道金光,變成了美麗的青海湖。公主翻過日月山繼續朝西,她的眼淚變成河,隨她西流,變為有名的倒淌河。還有一則傳說:西王母是3000多年前生活在青海湖一帶的古羌人部落的女首領,她宴請乘八駿之輦來看望她的周穆王於瑤池,而這瑤池就是美麗的青海湖。西王母是青海湖的主神,替王母“殷勤探看”穆王行蹤之三青鳥,就是生活在鳥島之上的萬千候鳥。藏傳佛教視青海湖為“雍措赤雪嘉姆”,意為碧玉湖赤雪女王。關於青海湖赤雪女王的由來,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這裡是一片草原,草原上有一眼泉水,在人們取水後要用石掩蓋。一天一位婦女取水後未掩石頭,泉水很快泛湧,形成大海。後來有一位菩薩從印度搬來瑪哈代瓦山壓住泉眼,泉水不再泛濫,瑪哈代瓦山被淹去大半,就是今天的海心山。後來又有女妖搬來一座山來撞擊,結果被撞碎,碎石就是湖中西南部的孤插山。到了赤松德贊時期,蓮花生收伏女妖,使其皈依佛法,保護藏土,成為藏地的保護神赤雪女王。美麗的傳說不但傳達了各族人民對青海湖的無限贊美,也反映出青海湖所特有的豐富的歷史、文化及宗教的內含。傳說固然美麗,但青海湖的形成,是距今4千萬年前,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擠壓,喜馬拉雅海上升為陸地的結果。地質學研究的成果表明,青海湖原為外泄湖,周圍百川之水盡彙湖中,湖水又從東面外彙注入古黃河。後來,因地殼斷裂形成的造山運動的繼續作用,湖東地勢漸漸隆起,造就出日月山,使湖水的出口被山脈所阻隔,東向河水倒淌向西,青海湖便成為只進不出的大湖。現今日月山西側的倒淌河便是這段地殼變遷史留下的痕跡。翻過日月山,大片大片的黃色油菜花就開始進入我們的視線,從高高的山梁向下望去,滿眼盛開的油菜花,只能用壯美來形容。我們終於在公路邊最大一片油菜花地前停下來,所有人都下了車,大家都被眼前明亮的黃色感染了心情,歡呼雀躍著奔向油菜花海。鮮黃的花朵在湛藍的天空下更顯亮麗。孩子們激動得手舞足蹈,女士們則鑽入花叢,以不同的姿勢和鮮花們合著影,男士則不停地按著相機快門,要把眼前的快樂、眼前的明黃、眼前的壯美、眼前的無限生機永遠記錄下來。半個多小時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雖然前方還有很多盛開的花朵,但大家上車時仍有些依依不舍。到青海湖的第一天晚上我們來到青海湖東北面的海晏,這裡有一片美麗的草原——金銀灘草原。提到金銀灘草原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提到“西部歌王”王絡賓,知道的人就多了,再提到那曲美麗的青海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恐怕就要用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來形容了。王絡賓就是在美麗的金銀灘草原獲得這首歌曲的創作靈感並完成的。在我們住的金銀灘草原民族度假村裡就有一座藏族少女躍馬揚鞭的雕像。那位藏族少女想必就是歌曲中唱到的,“在那遙遠的地方”的那位“好姑娘”吧。走近青海湖,輕撫湖水,卻已是我們到青海湖第二天的事了。從金銀灘草原出發,向西北我們繞湖而行。在青海湖的西北角,環湖公路距離湖邊很近,只有約200米。我們找了一處離湖水最近的地方停下車,來到湖邊與她做近距離的接觸。這時的青海湖完全呈現在我們眼前。在沒到過青海湖的人的想像中,青海湖是藍色的。但是,只要你走近青海湖,你就會發現,青海湖絕非是單色的,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裡,青海湖的顏色或青或藍,或綠或灰,多彩的顏色同時出現在浩渺的煙波、蕩漾的碧水中,會讓你理解為什麼漢代時又將青海湖稱“仙湖”,發出“此景只應天上有”的感慨。又一次久久地凝望著她,蘭蘭的天空下,青海湖是那麼的遼闊、明媚、聖潔、恬靜,心裡只是一遍遍地說著:“真是太美了!”“真是太美了!” ……這時耳邊又響起了“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的優美旋律。



(七月盛開的油菜花)



(青海湖廣袤美麗的草原)



(大而簡的青海湖)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