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許久的青海湖之旅,今天終於得以實現。青海湖美麗而神秘的面紗即將掀掉,心情不免有些激動,昨夜的失眠是興奮,也是對青海湖的種種設想。汽車從西寧需要行使150公裡的路程可以到達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湖面海拔3196米,平均水深19米,最深處31米,盛產湟魚。這種魚十年長一斤,又是其特產,故而非常珍貴。為保護湟魚資源,省政府已決定封湖十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青海湖宛如一個巨大的天藍色翠玉點綴在高山草原沙漠中間,美麗而神奇,青海湖便因此而得名。青海湖的來歷有個傳說。相傳龍王有四子,三子都被分封到各海作龍王,只有四子無處可去,便在青藏高原為其四子開鑿一湖,並有108條支流維系。但是,滄海桑田,有三分之二的支流已經斷流,青海湖每年湖面都在迅速下降,預計200年後,我們的子孫只能見到一個干涸的大水坑了。小溪是湖泊的母親,母親的早逝,孩子的命運自然會身似浮塵。還有一個傳說,相傳青海湖中有水怪,是馬頭或牛頭樣,還有大量的目擊者。但是經過考察卻未找到可靠的證據,根據推測很可能是千年湟魚。到青海湖要經過起湟源峽谷,其間遍地金黃濃香的油菜花,總是最艷麗地闖入我們的視野,或帶狀,或條狀,或塊狀,鑲嵌在青山綠樹碧草間,炫耀而不張揚,顯著而不虛榮,以那種質真質純的色彩點綴沿途風光,少了她的艷麗,不知這山,這水,這樹,那羊,那雲,那氈房,會感到怎樣孤獨和寂寞。沿路兩旁最多的是楊樹,但西寧的市樹卻是柳樹,市花是丁香。看到楊樹,總是情不自禁地想到茅盾先生的《白楊禮贊》。書中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這種樹的特征,同時高度贊美了西北人民如白楊般偉岸的性格精神。接著路過金銀灘大草原,山坳中就是原子城――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第一顆氫彈的成功發射就是在這茫茫金銀灘草原上盛開的蘑菇雲。還沒有放肆地在草原上馳騁一番,或細細品味一下歷史沉澱的深刻,我們的車被攔到路邊。原來第四界環青海湖國際自行車賽要經過這裡。我們被這難得一見的環湖賽的偶遇而陶醉著,感嘆著,興奮不已。大家紛紛下車在草地上占據理想的觀看場地,和理想的拍攝角度。環湖自行車賽每年一次,今年又將升級。從7月17日到7月25日,整個賽事以青海湖為中心,各國選手將接受高原氣候的考驗。7月的青海天高雲淡,是青海最宜人的季節,空氣涼爽,青山碧水,鮮艷的油菜花,又是多雨的季節,最適宜避暑渡夏,故西寧有夏都之稱。看完自行車賽,我們驅車前行。草原的景色漸漸退去,轉過山間公路,眼前為之一亮。遠處是灰茫的沙丘或沙山,當地人稱為沙島。這些年的沙化,青海湖水面下降很快,其周圍的山丘才變成這種狀態。放眼望去,近處是草原,遠處是沙島,強烈的色彩景觀的對比及反差令人心曠神怡,無不贊嘆自然界的偉力,但同時也不僅為之悲哀。在陽光的照耀下,沙島的陰面和陽面輪廓鮮明,再配上藍天白雲草場羊群,是少見的美麗而獨特的景致。為一覽沙島的風采,大家光著腳丫,爭先恐後攀上頂端。沙子滾燙,有幾人退卻了,而我是第一個登上沙頂的。站在沙丘之巔,我驚呆了。翹首望去,那一抹斜長而碧藍如玉的便是魅力的青海湖了。沒有過多的裝飾,純潔的便是一塊無暇的翠玉。沒有喧鬧的歐鳥,安靜的便是美麗的少女,我迷醉了,心突然間被淨化,亦如那水一塵不染,無私無欲,只有遠方淡淡的鹹味充溢每個毛孔,仿佛周身的每一處污垢都被蕩滌著,變得亦如那湖水般清澈單純。沙是燙腳的,是細細的,幾乎沒有一絲的泥土,軟軟的甚為舒服。我悄悄地裝了一瓶,祈禱我的感情亦如這沙般細膩火熱和一塵不染。滑下沙島,車子在沙化的草原間奔馳,間或出現的山口都能看到美麗的湖水。其間的景色都被碧藍,潔白,豆綠,金黃鑲嵌成獨特的異域風光。沿青海湖行使一小時終於到了151碼頭,青海湖如展開胸懷的少女正姍姍走來。捧一口湖水,吉祥的祝福便能化作白雲,時刻與你同在。望一眼湖水,恬靜的心情便能化作魚兒與水共戲。找不到恰當的語言來贊美她,清純得怪自己的魯莽,生怕玷污她的純潔,清澈得不忍走近她,怕自己的醜態破壞她的美輪美奐。遠處與藍天白雲接洽,海天一色,渾然一體;近處彩帆點點,白浪逐沙,與人相戲,再也沒有這般撼人心魄的美景了。再近處遍地金黃的油菜花,直衝心肺的香氣醉倒了每個游人。每個游人都那樣安靜,那樣平和,那樣美麗,融化在這雪域高原之中。這裡有星級帳房賓館,是特意為國家領導人視察而建,極具民族特色和風情。這裡還有魚雷發射實驗基地。佛塔高聳,經幡拂動,濃郁的宗教文化隨處可見,虔誠的教徒總是令人驚嘆和羨慕。不知道我算不算教徒,對水的那分執著和痴迷總該如這虔誠的教徒吧,亦如那碧藍的湖水,沙島可鑒,蒼天可鑒,盛開的鮮花可鑒。小心翼翼地灌了瓶湖水帶回來,希望帶著無限的思念和祝福給水,給我的戀情。在青海湖畔流連忘返,直到下午4時多我們才在回望中離開。回歸途中大家是默契的沉默,是品茗後的回味,是熱吻後的竊笑,心中裝回的那分珍愛,只有每個人自己品味和陶醉。歸途中我們參觀了天葬台。聽說藏民有四種葬法。天葬是最好的葬法,人死後就可以升入天堂。在山頂上把逝者的肉割下,把骨頭砸碎,抹上酥油,吸引鷹來吃掉。吃得干淨就證明靈魂升入了天堂。再有是火葬,是指有地位的僧人死後化鳥升天。第三為塔葬,既是得道高僧死後重塑金身,供奉於塔中,被後人膜拜,繼續享受人間煙火。最低級的為水葬,那些病死夭折死罪者,要喂魚免災,所以藏民是絕對不吃魚的。接下來路過日月山。日月山是牧農的分界線。相傳文成公主入藏時,得一寶鏡。每次思念父王母後時,她便取出來可以看見。當她到達日月山之前路過湟水,有眾多宮女不適氣候而留下,所以有“湟水自古出美女”一說。站在山頂,文成公主取出寶鏡,不禁燭淚連連,手抖鏡落地為兩片,一片化為日亭,一片化為月亭,中間化為一條入藏之路。此山便叫作日月山了。而文成公主的兩行思念之淚,一條化作倒淌河,從東往西流;一條化作顆顆水晶灑落山中,所以此地盛產水晶。伴隨美麗的日落,點綴在金色菜花中,每個人都沉睡著不願醒來。動人的傳說,至純的美景,獨特的文化,奇異的風光,在每個人心寓沉澱和定位。沒有更確切和生動的辭藻來形容所見所聞所聽所嗅。只有每個人心中升華的留戀,卻不願回眸,在心中發酵著沉甸甸,暖洋洋,熱乎乎,是那種難言的感動。在夜幕中我們回到西寧,但我的心卻難以回來,只有一行清淚打濕雙眼,手裡虔誠地捧著青海湖水和沙島的沙,那是濃縮的美在手中,在眼中,更在心中。(作者:楓葉荻花)

(青海湖)

(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