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漓江

作者: 雨飄泥香

導讀回想 從桂林回來,我在想,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回想起這段旅程,會是怎樣的心情呢?或許會覺得不像是真的;我會想,我真的在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一個人跑桂林去晃了一圈嗎?怎麼現在就沒有這個心情和魄力了呢?——但或許,我會想,不就是跑去桂林嗎,有啥大不了,純屬入門級別的,現在我都一個人把整個世界游了一遍了。 我不知道以後的我到底會是怎樣的。我一 ...

回想

從桂林回來,我在想,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回想起這段旅程,會是怎樣的心情呢?或許會覺得不像是真的;我會想,我真的在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一個人跑桂林去晃了一圈嗎?怎麼現在就沒有這個心情和魄力了呢?——但或許,我會想,不就是跑去桂林嗎,有啥大不了,純屬入門級別的,現在我都一個人把整個世界游了一遍了。

我不知道以後的我到底會是怎樣的。我一直不能想明白我想要得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活。事實上,我什麼都想不明白。只是淡淡地走,僅此而已。

開始旅行

先在武漢待了幾天(找同學玩),3月26日下午坐上了漢口到桂林的火車。從武昌跑到漢口上的車,結果車到武昌也停,早知道從武昌上了。

又是一趟晚點的車,在漢口進站台等了半天車才來。27號早上6:30到了桂林,出站先去買回程票,一問居然只有硬座票。想想到南京要24個小時,覺得有點難以接受。沒想好該怎麼辦,就先去像鼻山晃。

火車站對面就有2路車,早上路上沒啥人,幾分鐘就到了像鼻山。下車往回走一點是一座橋,站在上面拍了張像鼻山的朝陽。邊上是公園的其中一個入口。很多人在早鍛煉。很多人徑直走進公園。看看售票處都還沒上班,我就也跟著徑直往裡面走。走到門口被攔住了,因為我背著一個包挎著一個包……(我本來想把包寄存在車站的,但是居然沒有看到有寄存處。至少不像別的車站,放眼一看到處都是寄存處)

在像山公園門口坐著發了一會呆,想我要不要買票進去呢?想火車票應該怎麼辦呢?想了半天的結果是站起來找地方吃了碗米粉然後坐車回到火車站,買了一張4月1日的硬座票(居然也只剩最後一張了,差點連硬座都買不到),然後在火車站廣場上了去陽朔的車。8:40左右開車了。

不是直達車,一路上停啊停,近兩個小時才到。車上的電視放著貌似所謂“雅俗共賞”的演藝廣場的節目。南京合肥的長途車上也總是放類似的節目。有點不能接受。

車窗外開始下雨,想想我上次去雲南帶了把傘結果完全的干季一滴雨也沒有,這次碰上雨季,卻忘了帶傘。

好在到陽朔的時候不怎麼下了。

那幾天基本上都是這樣,下一會,不下了。泥泥濘濘。潮潮濕濕。

第一天(3/27)

桂花巷青旅

11點左右到陽朔後先找地方住,西街上走著會有很多人問你要不要租車要不要住店。要是一家家地挑我也嫌麻煩,就直奔青年旅館,貴是要貴一些(青旅70,一般的客棧50,路上遇到一伙人甚至找了家30的——都是標間的價),不過覺得方便安全點。找了桂花巷裡的青年旅館,貌似西街上的晚上會很吵,後來發現即便是巷子裡的,也能隱隱聽到酒吧的喧囂。

遇龍河一帶

住下來後去“原始人”吃了個PIZZA就出發開始玩了,租車去遇龍河,青旅的兩個姐姐正好也要去那邊,就跟著他們一起去(其實我挺沒方向感的,估計一個人去的話找路也要找半天)。

遇龍河上有相當多的碼頭,每個碼頭都能漂流,漂全程的話貌似是240,漂到工農橋那。我是覺得漂一段就可以了。兩個姐姐帶我到朝陽碼頭那,講價講到50,我就一個人坐著竹筏漂了一段。往上游撐過了兩級,又漂回來,貌似挺短的,覺得船家有偷工減料的嫌疑。

對面的兩條竹筏上很多年輕人,打水仗,叫著笑著。船家說,還是人多熱鬧啊。我訕訕地笑。呵呵。。

漂完後船家給找了個野導游,10塊錢,陪我繼續騎去大榕樹那邊。

鄉間小路騎起來還是挺有意思的。一路上有很多花,有橘子園,有山有水有田,還有老外開在山間的小客棧。

先到大榕樹,基本上就是看一棵樹。不過還可以自己撐竹筏玩,人多的話應該挺好玩。

然後到龍門水岩,導游游說我去,說可以幫我講價,從128最低講到75。不過我打算去銀子岩的,名聲響一些門票還便宜些,便堅持沒有進去。水岩裡面說是可以洗泥巴澡,還可以游泳,不過我又沒有帶游泳衣~想去的人可以記得帶著~

最後到月亮山,導游說,別玩太久,別爬到山頂了。結果我半小時就爬到山頂了……桂林這邊可以爬的山貌似都很不高。看一些老外爬這樣的山都要坐轎子,真是……

月亮山邊上有個賞月路,一路走過去可以看月亮山的不同形狀,視角比爬上去看好多了。我後來才知道的。不想爬山想看月亮的人去那條路上走一下就可以了。

回程,騎到工農橋那,導游就從鄉間小路回去了,我一個人從公路騎回去。偶爾一抬眼,看到一個熱氣球在山間飛,覺得好稀奇,沒來得及拍照,之後就消失在了群山裡。第二天知道乘熱氣球就是一旅游項目,可想而知的比較貴,說是海南的比較便宜,只有這的一半價格。

5點多回到西街,又開始下小雨。晚上沒有活動項目,西街上的酒吧西餐啥的跟麗江差不多,這趟對此沒啥太大興趣了。洗洗就睡了,睡到8點半又醒了,看電視看報紙寫日記吃泡面,11點多睡了。

第二天(3/28)

上午銀子岩,下午世外桃園

銀子岩的票是前一天在青旅定的,車費門票導游全包,60。

上午8點起床,去門口吃了點早飯,這的包子個頭好小,味道有點甜,肉餡的像菜餡的……9點多上車出發。下車後在景區門口等了一會,我傻乎乎地差點跟丟了導游,別人都進洞了我還在外面,幸好跟車的導游又出現了,把我送進洞跟上洞裡的導游。

銀子岩還是很漂亮的。銀色的石灰岩瀑布,傾瀉而下,燈光的效果加上水中倒影的映襯,有夢境的效果。

洞裡一小時,路上來回一小時,12點不到就回來了。在車站對面吃餛飩。回旅館定了下去去世外桃園的票,不包車,40。睡了一覺。2點多起來出發。

去桂林或楊堤的車都可以到,上了去桂林的車。半小時內到了。

進門就有免費的導游講解,帶著坐了一趟船。上了岸就自己玩沒有導游了。

這片山水的樣子還是不錯的,不過那些橋啊房子啊民俗啊啥的也就那麼一回事了,跟所有的旅游地差不多,很人造。園子該是比不上蘇杭的吧。只是喜歡看著翠翠的山,靜靜的水,青青的田。還有耕牛和農人。這一路上的旅程,這些是主題。

一個人真的很自由,不用聽導游的催促,想呆多久就呆多久,想拍多久就拍多久。一個人還可以靜靜感受陌生人的心情。我總是可以傻傻地微笑著看著別人。看著那些拍照、說笑的人們,母親和女兒,丈夫和妻子。拍照是一件溫馨的事情。笑容被鏡頭定格。大家都很快樂。於是我也覺得很快樂。雖然有點傻,卻很真切。

晚上在新西街上找了個安靜的書吧看書寫日記,可惜是新開的店,幾乎啥吃的喝的都沒有,只好喝牛奶。回旅館貌似12點多入的睡。

第三天(3/29)

興坪,漓江

本來是打算徒步從楊堤走到興坪的,但是一直下雨,據說都是泥巴路,我又沒有做雨中行軍的准備,就放棄了,改從興坪坐船,(也是在青旅預定的),於是時間很寬裕。上午11點才需要出發。然而9點不到就睡不著了。起來去“沒有”餐廳吃了早餐。沒吃完。牛排有點老。

到了興坪接我的阿姨告訴我因為散客不多,所以要等到下午3點才能坐上船。不過也可以多給點錢一個人坐竹筏。我想反正我要逛興坪古鎮,就等吧。

那天正趕上趕集日,就去晃了一圈,拍了若干人物。所謂趕集,在中國,在各處,大約也就是這個樣子的吧?其實幾年前的雙崗農貿市場貌似也差不多。

古鎮很小,拍了一圈才一點半。其實論起古鎮,徽州之宏村更像幅水墨畫一些。

坐在漓江邊上發呆發了一個小時。只眼前的一片山水,便總也拍不夠似的。竹筏,小橋,浮水的鴨子,位置稍作變換,又是一幅山水畫。只是我的攝影技術,即便買了個還有點專業的相機,依然有待提高,才能定格住那樣清秀的風情。

發完呆去碼頭附近的family café吃份炒飯喝杯咖啡,跟店員聊會天,3點多有電瓶車來接去了碼頭。

車上幾個人,說著各種語言,三個老外,一對情侶,以為是中國人,結果跟一個老外一聊原來都是從泰國來的,還有兩個廣東人。

一路上看著風景,泥土與綠樹紅花,還有青山碧水,總是自然地搭配出最清新養眼的畫面。聽著耳邊各種不明所以的語言和共同的笑聲。又是忍不住的微笑。

在船上看漓江,一晃而過,倒不如岸上看得更舒服。可能還是應該坐竹筏,晃晃悠悠,想拍照還能讓船家停下來。

靜靜漂在漓江山水之中,脫了鞋,感受涼涼的江水。真的會是恬然的享受吧。

那天下午難得的出了太陽。暖和到炎熱了。而江上很好。把握不住的光影,忽明忽暗,映在眼裡,各有神韻。

最後船停在20元人民幣背面圖案的風景那。有很多攝影機架在那裡,大約是拍電視。陸續有徒步的驢友背著大大的行囊滿腳是泥地穿行而過。

坐上電瓶車,回到車站,等了好一會,回陽朔。

一路上是依然的風景,最喜歡遠山在水田中的倒影,小小的一方田竟可以容得下那麼碩大的一座山。綠色混著綠色,虛虛實實,只是定定看著,便真的可以由衷忘記很多東西,腦中只剩下風景,填充得瓷瓷實實。一路上總是麻麻的感動,那些關於美的感動,就像此之前記憶中最深的,雷峰塔上的日落,那一刻,溢滿心頭的震撼和感動。

回到西街上已經是7點多了。去“地球村”待了一會。人不多。有駐唱歌手的伴奏。看過往游客的留言本。為那些心情,淡淡地觸動。寫了幾筆。若是以後再來,會再翻到嗎。

回到旅館突然有些落寞。說一個人玩很好,不是自欺欺人,我本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有趣而充實,我可以自己過得幸福快樂。

但是,只是,有時候難過的是,卻沒有人分享這份幸福快樂。

第四天(3/30)

龍脊梯田,返桂林,兩江四湖

龍脊梯田我本來安排了兩天,後來知道青旅也能訂票,只用一天。想想也就是梯田,不用看兩天,況且自己去坐車要換來換去的,也挺麻煩,就仍然在青旅定了票。

收拾了所有行裝,一早七點多就出發。這時節散客大約是確實不多,一車就10個人,自然就是一輛小面包車。結果車上那4個老外不樂意了,說,我們訂票的時候說的是“big bus”這車顯然不夠big,我們要坐big bus. 導游沒辦法給他們搞輛big bus來,打了半天電話,就讓他們回去找訂票處退錢了。於是我們六個不較真的中國人(我們都說,根本也沒考慮到是大車還是小車的問題啊,老外真麻煩)坐得很寬松很舒服,導游也不需要用雙語說話了。

這天終於不再是一個人玩了,同車有一個嘉興來的姐姐,也是一個人玩,於是理所當然地一起。她在醫院工作,可以調班調來調去調出一個長假出來,覺得真不錯,不知道自己工作後還有沒有可能有時間出來玩。同車還有兩個武漢的男生,也是大四了出來玩的。四個人一起爬龍脊梯田。覺得人多還是有人多的好玩之處的。

不過那天的梯田不太歡迎我們。起了很大的霧。有一點點霧飄忽忽的或許很好看,但是,大霧……

我們上到傳說中的七星伴月,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我們再上到九龍五虎,還是白茫茫的一片……走在這樣的山間路上,倒像是走在雲中仙境。偶爾有風吹散一點點霧,便能看見最靠近的幾級梯田。一路感慨,看不見的部分自己發揮想像吧。看到賣龍脊的風景明信片的,拿起來對著猛拍,說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梯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都見著了。

好在到下山的時候霧散去了不少,能看見壯觀的一角了。雖然拍不出明信片的效果,終歸沒算完全白來。本來指著拍耕種的人們,可惜這時節地裡還基本上是荒蕪的一片。只有偶爾的幾個人在霧中閃現,飄忽忽地掠過去。

3點開始回程,5點不到到了桂林,放下我和武漢倆人。在陽朔時候就訂好了桂林後街青旅,兩個是一家的,在陽朔可以按會員價定這邊。不過這邊不能免費上網,10分鐘以下免費,10分鐘一塊錢。

住下來歇一會,7點開始一塊出去逛。邊上就是步行街,找了個地方吃飯,8點半吃好開始逛兩江四湖,主要就是燈光的效果,比較人造。可惜沒帶三角架,2秒的快門速度用手端著拍出來只有模糊的一團一團紅紅綠綠。湖上有一個小小的音樂噴泉,當然比不上西湖的音樂噴泉。有好幾座橋,還有兩個塔。其中一個說是銅質的,我們都奇怪咋不生銅綠呢?

還是很喜歡有山有水的地方的。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可以繞著湖散步,我就會覺得很好。

逛了兩個多小時,大約也只把兩個江四個湖逛了一半吧,10點半多回去了。

第五天(3/31)

像鼻山,疊彩山

一早睡到十點才起來,步行街上吃早飯,不是很喜歡吃米粉,找個面包店買蛋糕吃。

走幾步就到了像鼻山。門票33。學生證還不能打折。

就是看像鼻子,還有一些跟像相關的人造物。水邊上很多小像的雕塑,一個老太太好勇敢地跳上了其中一只像。等我老了我也有這麼矯健就好了。

還看到兩個老外,穿著一樣的衣服。想等我老了會不會有個人跟我穿著情侶裝周游世界呢。呵呵。

看完了像鼻子看動物表演,小猴小狗小鳥的。最後說游客可以把錢拿在手裡讓鸚鵡飛過來叼,武漢哥們一掏就掏了張20的拿手上,一滴汗,另一哥們說,我借你張一塊的好不?結果鸚鵡半天不飛,大約是嫌少了。我的相機沒抓拍到鸚鵡飛過來叼錢走的瞬間,於是就看到一只無辜的空空的手……

繼續行走,在路邊的一家小店吃油茶。不太好吃。那啥芋頭酥還是糕的倒還好。

走到伏波山,聽說疊彩山最高,就走到疊彩山,門票20,爬上去,真的不高。往回遠眺下,還真是走了不少路了,像鼻山都看不到了。桂林是個小小的城,沒有多少高樓大廈。

坐在疊彩山頂上發會呆聊會天,看著一批批旅行團來了又走,天上有架戰鬥機一直盤旋來盤旋去。

下山,回程,走啊走走回到步行街上吃晚飯,累得差不多了。

那倆人夜裡2點的火車,回到青旅跟他倆在一樓大廳沙發上坐回發會呆聊會天想著第二天我可能要坐24個小時的硬座10點半多上去睡覺了。

其實有人一塊玩真的也挺好的。一個人玩很自由很安靜,可以很認真地感受風景和周遭的一切。但是,有人一起,就可以在石頭上跳來跳去,就可以說話。

我總是很努力地想讓自己靜下來,一個人真正地靜下來,無論是走路還是看書,無論做什麼。但是,但是……

仍然不知道。仍然想不明白。

4/1 回程 火車

在桂林北站上車,一早7點起來,走了一會找到1路車站,坐了半小時8:30就到了,車是10:30的。

桂林北站是我去過的最沒人氣的車站了。除了旅游專列,一天貌似也就有那麼四五趟車。就開了一個候車室,一條通道。一趟車走後整個候車室就剩下不到10個人了,有一陣子連燈都關了。

旅游專列的人來了一批,人聲鼎沸了一陣子。

車是從昆明到南京西的。一上車就特有經驗地直奔列車長辦公席,掏出自帶的筆抓過補臥鋪票的登記表就寫。周圍的人受了啟發紛紛搶過我的筆開始登記……

硬臥只剩了上鋪,考慮到24個小時,以及這一趟才花了1400,於是奢侈一下補了軟臥。

這是我坐火車最舒服的一次了。下午的時候軟臥包廂裡有四個人,到晚上就只剩我和另一個阿姨。周圍居然沒有人打呼嚕,也沒有人腳臭(去武漢的車上遇到史上最臭的腳,當時也是補的臥鋪,臨近乘務員住的鋪位,每個乘務員走過去都要用純正的南京話說一句:臭得一筆誒~ 導致我只好在鼻子上頂一張有香味的面紙……),我相當舒服地幾乎一覺睡到天亮。半夜車停的時候本夢本醒中一時都沒想出來自己身在何方。

第二天早上車到蕪湖後包廂就只有我一個人了,真不錯~不過外面倒是很多人,大約是硬座車廂站票太多已經實在擠不下了都擠到臥鋪這來了。心裡很慶幸幸好幸好補到了臥鋪,要不有的罪受了。

所謂由奢入儉難。9月底的“自虐之旅”連著坐了三次整夜的硬座其中一次還是站票之後,到12月底坐硬臥,覺得那一方小小空間簡直就是天堂,於是幾乎不能想像再去擠硬座了——不過也可能好了傷疤忘了痛,過陣子又敢去坐硬座了。就像大一時候,北京上海兩趟硬座下來,去武漢時候發狠來回都是硬臥下鋪;不過過了兩年多,又忘了硬座啥滋味了。

路上下車透氣兩次。在衡陽買了碗泡面。在株洲下來拍了下傳說中的“火車拉來的城市”,懷念下小培和蚊子。按我老爸的邏輯,這兩個城市我也算是來過了,呵呵。

作為一個非正常人類,如果我在中間下了車,當我再上車火車開起來的時候,我總會隱隱地擔心我自己是不是上了車。我必須跟自己確認,我上車了,我坐在這裡呢。然後才能放心一些。沒辦法……

第二天,窗外陽光明媚,進了安徽的地界,窗外很多油菜花,一片片黃澄澄的,很好看。

看著車窗外的風景,總是可以定定地看上很久很久的。

很多的鐵道口,很多的人和車,立在欄杆前等火車通過。心裡想,這是他們每一日的生活,而我就這樣淡淡地掠過去了。

車晚點了20分鐘。10點半到了南京。我離開了三個月的城市。突然有一點點陌生。又是否曾經熟悉過呢?

回到宿舍,依然獨守空房。還沒有開學。我依然在想,我應該靜下來。我應該靜下來。一個人看書。做一些事。來來往往。

而這已經是另一個話題了。

我從桂林回來了。

其實我還是要跑很久的。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