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宏村

作者: 桑朵朵

導讀一個月前的偶爾提及,決定了今天的這趟冬之游,說實在的還真沒在那麼冷的天考慮過出游,十一個人加一個小孩就在煙雨凄迷的冬日裡踏上了旅途。下午三點出發,到黃山腳下的湯口鎮已經是深夜十點多,吃了一頓本月最遲的一餐晚飯就回房間了,聽著窗外滴嗒、沙沙交替的雨聲,居然沒了認床的毛病,很快安逸地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發現同伴還在夢裡。拉開 ...

一個月前的偶爾提及,決定了今天的這趟冬之游,說實在的還真沒在那麼冷的天考慮過出游,十一個人加一個小孩就在煙雨凄迷的冬日裡踏上了旅途。下午三點出發,到黃山腳下的湯口鎮已經是深夜十點多,吃了一頓本月最遲的一餐晚飯就回房間了,聽著窗外滴嗒、沙沙交替的雨聲,居然沒了認床的毛病,很快安逸地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發現同伴還在夢裡。拉開窗簾外面還是細雨綿綿,煙雨迷離,心中居然竊喜,期待著能漫步上次西塘沒能如願的雨中小巷。吃早飯時,有人在埋怨早飯的質量,有人在擔心雨是否會下的越來越大。而我心中居然出奇的平靜,人一靜,心自然空靈。坐在車的最後一排上被彎曲的山路擺得東倒西歪,但兩眼還對著窗外痴痴的走神,山間的煙霧猶如少婦的面紗時而飄起時而落下,路邊的農家小院讓我痴想著是否會再有機會來這樣的地方小住幾日。大約一小時車程我們來到了宏村。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如鏡面般清澈透亮的湖面,湖面上的殘荷與落下的雨花似乎在悄聲細語,湖那邊,才是宏村,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黑瓦白牆,純潔寧靜。舉傘漫步湖中小徑,輕輕地靠近小橋,怕滑,腳步勻得很細,此時感覺自己就像是雨中持傘青衣女子,踏著古樸的神韻,美美的融入了畫中。步入南湖書院,這裡是最典型的書香庭院,完美的展現了徽州建築的風格,完整的體現了徽州儒學的尊崇。透過冰裂圖案的木雕窗棱,仿見寒窗苦讀的畫面、朗朗書聲,仿若依依縈繞耳傍。抬頭看著徽派建築特有的天井,望著空中銀線般的雨絲落到了院中,聹聽著屋沿上落下的滴嗒雨聲,想著在這樣的環境裡讀書又是何等安逸之心境呢?

四處都是小巷,僅容兩人並肩走過。如是一對戀人,這倒是個不需理由就合傘的好去處。最讓我詫異和喜愛的除了每戶抬頭必見的古樸天井外,再就是那環繞全村家家戶戶的山泉槽,它如人的血脈給整個宏村帶來了靈氣和活力。如是夏日我想我一定會把自己弄得濕濕的來感受它的清涼與甘甜。

游走這一路,朦朧的是雨,連帶著朦朧的還有我行走其中一系列的幻想。民居裡,幾近破爛的木桌、雕花的窗口、滴水的天井,拐彎的小弄,全部在雨中還原成陳舊的故事來。因夫外出相思的少婦的落淚聲、雨中小巷少年等待持傘而來的心愛姑娘回首一眸、池塘前孩子們嬉戲之聲... ...

這婆娑細雨又像個高妙的畫家,它輕潑慢灑,勾勒出了一片薄霧輕煙的非常之美。乳白的霧氣迷離,迷離中凸顯著詩一樣謎一般的古老房屋,被歲月浸漬成鏽跡斑駁的白牆黛瓦,極像一幅素淡朦朧的水墨畫。遠遠望去,山水畫廊的靜謐、白牆黛瓦的清幽、泛著青光的石板路、殘荷斷橋的輝映,在灰色的天空下顯得格外的落寞,但有種孤寂的美!我喜歡!



(煙雨宏村)



(煙雨宏村2)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