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七天的假日,我們隨車前往四川省阿壩州理縣畢棚溝,當車子拐入通往畢棚溝的岔道時,驀然,車 前小村旁,一顆昂仰挺拔的巨大的松樹,氣勢蒼勁,雄渾地映入我眼中,遠眺小村後幾裡外,有一座劈開的
壁崖,飽含了古樸.剛毅和慈祥.頓時,一種莫名的神秘感油然而生,心中不禁對這條溝產生了幾分崇敬之
意.
溝內邊緣的碎石路,在郁郁蔥蔥的翠綠中盤旋而下,沿途兩旁,不知名的樹木,或懸壁兩旁,或毗鄰
相擁,零零散散地穿插在枝藤交織,密不可分的萬樹叢中,高舉歡呼的雙手,迎接貴賓一般,在風吹葉響中
抖動,向我致意.一份綠喜如春的濃意,蕩起心中,此時,車來到一處曲徑通幽的地方,一棵酷似黃山迎客
松的松樹,薇風中,針一樣的葉子,撲啦啦向上飄串,如倒立的一把雨傘,從中,我似乎看到了,當地藏族人
的真誠,直爽,剛烈的性格,更品味到一個民族不屈不澇的民族品質,我為畢棚溝有那麼一種能寓意民族特
征的植物而贊嘆.
公路仍是彎彎曲曲,穿岩過壁,當車到沒有公路的地方時,我已經感到習習的寒意,為了帶路,我不得不加快步伐,背著背包,沿著進入溝末的末一小路前進,放棄了許多奇異秀麗的景
觀.當我順著原始森林時時,眼前豁然開朗,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平緩的谷底,只見一條上百米的瀑布從天而落,站在瀑布底下,可以感覺大自然力撥千鈞,撼動心魄的觀場面,只見鋪天
蓋地的瀑布從頭頂上府衝下來,要敲碎一切阻隔一般,發瘋似的撞擊在蕨草坪台的脊岩上,嗡嗡地震動整個谷底,卷起層層水霧,然後,翻滾著,咆哮著,躍下幾十米高的蕨草坪台,狠狠的衝
入谷底下,濺出高高水花的同時,欣起陣陣狂風,轟鳴中夾帶著被撕裂成霧的水花.到處是一派峽谷春深的景像,萬綠叢中,比比皆是的柏樹高高聳立,在綠樹掩映.藤蔓垂簾中慢步,真令人
心曠神怡,一種說不出名字的草本植物,一株株成片成林,在枝頭撐出一杆滿滿實實的小果子,粒粒都是綠油油的.晶瑩剔透,如顆顆翡翠,乖巧地站著,靜靜聆聽著客人的腳步聲,在默默無
聞中生長,為大地,為飛禽走獸醞釀著香甜.一根左右拐(當地向導命名的一種山藤),在我面前扭著桑巴舞步,走向一顆小樹,然後將其抱緊,就像都市街頭情侶,熱烈擁吻,無所顧忌.我驚奇
的發現,在這原始密林中,無論是粗的要用幾個人合抱的柏樹,還是落葉松,樺木,都像藏族人一樣.從骨子裡迸發著一種桀驁不馴的氣概,挺起腰板,直衝天空,頑強地刺穿層層樹冠和荊
棘,高高地仰起頭來,去迎接每一縷陽光,我越往前走,越感覺這神奇溝內的偉大.
綿綿不絕的山泉,從大地的懷中潤溢面出,一點一滴的,融成幽幽小流,滑過壘壘的卵石,哼著曲,唱著歌,彙成雀躍歡快的溪河,撫慰著谷底.水聲和沙沙的樹響,交織成一首交響樂,更
像古典音樂,那樣的優美,舒暢和安逸.
第二天走近畢棚溝的盡頭,畢棚溝最美麗,狀觀,神奇的景觀--飛天瀑布,垂掛在近300米高的斷崖之上.飛瀑如一束束飄瀉的銀花,又似一匹匹卷落的絲綢,如騷客寫出的"飛流直下三
千尺"的詩詞絕句.升騰彌漫的水霧和縈繞山峰的寒露,將瀑布右邊的崖峰裝扮成一位神秘的阿拉伯少女,不時掀開一角"蓋頭"若隱若現的盡顯少女柔情.一陣風過後,少女變成熟識老人
之臉.
我感嘆這奇妙的原始世界,贊美仙境般的畢棚溝,為她那山的沉靜,谷的謙虛,霧的神韻.土地的溫和,河水的活力而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