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白帝城終於下船了,心也澎湃起來。白帝城從小就一直影響著我,我想也影響著許多人,一首李白的“白帝城”影響了多少代人,給三峽增色無窮,加之劉備托孤的故事,讓白帝城成為我心中的又一個夢飄落的地方,懷著無比復雜的心情,背起行囊闊步而行,首先去的是托孤堂,站在托孤堂的入口處,白帝城三個字映入眼簾,門前是擁擠的人群,留影記錄著又一次經歷,心靈的又一個驛站,整個門框是粉白相間的,給人一種另類的感覺,神秘而詳和,拾階而上,大約有十多個台階,進入大門後景色突然一變,來到了一個園林,到處是郁郁蔥蔥的竹林,進門後是一對展翅的銅仙鶴,仿佛仙人已乘仙鶴雲游去了,我欲乘鶴去,奈何塵緣難了。托孤堂就在眼前,人們擁在堂前,感受一下古人的胸懷,君子之交的重要的是真誠,信任才是第一的。我崇拜這份情義,而我卻沒有這份胸懷,古人已作古,時代已不同,心境也變的復雜多了,暈了,困了,茫然了,發展帶給我們的是什麼?人們的文化底蘊是否在提高,人們是否在真正的享受生活,有太多的空想。一年又一年,懷掩上一份憂慮離開了托孤堂進入了三峽碑林,心境一下又好起來,這是個以竹林為主的小園林,小橋流水,一塊塊精美的石碑在竹林中時隱時現。看著古人精美的詩詞,心情無比的暢快,和李白的凋塑合了個影,我的影集中又多了個名人,滿有成就感的。在這個小園林裡繞來繞去,品詩賞景不亦樂乎!在依依不舍的情況下,離開了碑林,拾階而下,穿行於竹林中,倏哉,心情無比的舒暢,心靈的洗滌,但心沒有一直平靜,突然間又狂跳起來,峰回路轉,轉過一個折彎,眼前一亮,眼際一下開闊了許多,一個炮台出現在眼前,三峽一下突現眼前,夔門,雄偉的夔門,兩面的山像兩面要關閉的門一樣,把長江緊緊擠在當中,霧氣僚繞,渾黃的江水奔流而下,不顧一切地頂開險阻.潮濕的水汽陣陣襲來,格外的清新涼爽,一聲長嘯心胸頓時開朗,在鐵炮前照相留影,心中領略了逝者如斯夫的意境,這時一條橫跨長江的鐵索吸引了我們的眼球,據當地人介紹,這曾經是國民黨的封江之作,但最終也沒有擋住解放大軍的前進,不論其作用如何,感嘆於人類的偉大,嘆服於人類的聰慧,作為歷史的見證,它靜靜地橫斷於長江之上。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