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游古都之二:法門寺

作者: marvely

導讀12月23日今天我們偷了懶,直接跟旅游團跑西線游。西線的範圍內,包括鹹陽和寶雞,自古以來,這兩地就是帝王之地,也是平民的樂土;既是佛教的聖地,也是硝煙滾滾的古戰場;這裡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地方,每寸土地都有講不完的故事。而我們今天游的景點,恰恰體現了西線的歷史的特點,就讓我按照行程記一下我的所見所聞吧。鹹陽博物館第一站是鹹陽博物館,它的 ...

12月23日今天我們偷了懶,直接跟旅游團跑西線游。西線的範圍內,包括鹹陽和寶雞,自古以來,這兩地就是帝王之地,也是平民的樂土;既是佛教的聖地,也是硝煙滾滾的古戰場;這裡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地方,每寸土地都有講不完的故事。而我們今天游的景點,恰恰體現了西線的歷史的特點,就讓我按照行程記一下我的所見所聞吧。鹹陽博物館第一站是鹹陽博物館,它的前身是鹹陽文廟,如果要看這懂建築特色已經沒什麼可看的了,因為是新翻修的,裡面的館藏才是值得一看的:栓馬石、彩陶俑、秦代的陶器、五代的錢幣,古時建築中的瓦當、下水道中的過濾器展示著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態。其中3000多個彩色陶俑是館中之絕。這些只有正常人三分之一大小的陶俑據說是劉徹的一位大將軍的隨葬品,它們由持械俑、扛旗俑、蓑衣俑、騎馬俑和指揮官俑等組成了一支小型軍隊,每個陶俑上到頭發、服侍,下到靴子和胯下的馬匹,都是各有千秋,造型各異,唯一缺憾的是,這些陶俑的面部表情單一,沒有什麼神色。館內的庭院裡還擺置了許多收集來的栓馬石,這種古代富余人家才有的用來栓嗎的石刻的雕刻工藝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他們大部分是石獅的雕刻,但你也會發現一兩個把戲藝人的石刻的栓馬石。無論是石獅,還是把戲藝人,他們的表情都可以用搔首弄姿和笑容可掬來形容,大概是需要在門口笑臉相迎進門人吧。茂陵:漢武帝劉徹的墓。用一堆土堆來形容茂陵景區不過分。沒來之前,我想像中的陵墓游覽應該可以像鬼吹燈的胡八一一樣探險墓穴了,可沒想到看到的除了土堆還是土堆。而且導游講解說,在陝西境內有72個帝王的陵寢,埋葬了73位皇帝,其中武則天和高宗是同穴而寢的,迄今為止,除了秦始皇陵和乾陵沒有被盜過,其他的陵墓包括他們那的陪葬墓無一幸免的都被摸金校位到鬥過了。我們參觀的茂陵景區是以霍去病的墓為主的。景區內有一些漢代帝王陵中出土的文物館藏,還有不得不提的代表霍去病的豐功偉績的馬踏匈奴的石刻,霍去病墓外的石刻很出名,除了馬踏匈奴還有躍馬、臥虎、人與熊,伏馬等,因為長期日曬雨淋,風化嚴重,很多雕刻的細節已經無法辨認了。登上霍去病墓上的亭子,因為霧氣很大,只能依稀看到邊上衛青和金日蟬的墓,想要看到那渭河邊上的,被稱為中國金字塔群的,連綿不絕的漢代數十位帝王的陵墓,只能是奢望了。陵墓腳下有一座柏零山廟,傳說因為霍去病生前最愛祁連山上的那一百零三座寺廟,漢武帝遂在其身故後,將他的墓地修建成祁連山的樣子,山上種植了百余株柏樹,山下修柏零三廟供奉霍去病,廟名取“一百零三”的諧音。廟門外的去病石,“病”字少上面一點,不關是否真能有病怯病,無病防身,站在上面踩一踩也無妨。離開的時候,在茂陵景區的入口處,導游指著一個封土堆說那裡就是真正的漢武帝劉徹的陵墓,如果沒人指點,真的會一位看到的不過是一個小山包而已。黃土民俗村據說這裡曾經是修築乾陵的工匠世代居住的村落,現在看起來就覺得是一個人工的村落。如果你覺得30元的門票不算貴,如果你想形像生動的了解陝西的風土民情,還有大名鼎鼎的陝西十大怪,可以進去逛逛,順便在窯洞前、玉米堆前留個影。如果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比較一下陝西的窯洞和河南的窯洞有什麼不同景區內有很多四通八達的土洞,裡面擺放了很多用彩塑小泥人組成的陝西風土民俗,比如過節、婚嫁、祭祀等,倒是很可愛的。乾陵乾陵的規模很大,但看到的仍是地面建築。當我們走過緩緩上升的神道(地表下應該是墓道了吧),走過兩邊的華表、翼馬、翁仲石像,走過無字碑、功德碑,走過兩邊高高的闋樓,無頭的61番使像,遠眺梁山上的墓道入口,真想能有一副透視眼,可以看到腳下乾陵地穴仲到底是何種景像。歌頌武則天的無字碑本無一字,卻被歷代文人墨客到此一游得題了很多字,而高宗得功德碑,本是用描金的字撰寫了他的文功武略,但長年累月的暴露在外界,我們現在很難再在碑面上尋找到一個字了。這真是有趣呀,無字變有字,有字卻變無字了。懿德太子墓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是武則天的孫子,陵墓的規格應該相當高,但沒有想像中的豪華。傾斜向下的墓道兩旁的壁畫,是按照出土時的原樣仿制的(真品在西安博物館裡,要提前預約才能參觀),雖然剝落了很多,但在這個時候看起來,仍有種殘缺的精美。下到了墓室中央,第一次看到了古代墓葬中才有的棺槨中的槨,這厚重的木槨應該是這墓穴中唯一真是的東西了。法門寺終於到了慕名已久的法門寺。在沒有來之前,法門寺給我的映像除了神秘還是神秘,不光是因為這裡是全國少有的幾個出土過佛骨真身舍利的地方;歷代僧人為了保護舍利真身而設置了其他的影骨也讓人好奇不已。我一直都想有機會的話,要親眼看看舍利真身和它的影骨。我們先參觀了法門寺博物館,寺裡出土的大部分珍寶都在這裡被展示。一圈看下來,覺得法門寺鎮不愧是皇家寺院,這裡陳列的每一件文物看起來都是那麼金壁輝煌,那麼精美絕倫。尤其是用來放置舍利和影骨的盒闞,每個舍利和影骨都被五到六個不同質地的精美的盒子套裝著,盒子的材質和工藝都堪稱上品,即顯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工藝,也說明當時人民對佛教的高度信仰。在法門寺的地宮裡,我們看到了真身舍利,看著來往的人如此虔誠的膜拜著它,心中不知應該做何感想。在參觀法門寺的時候,突然下雪了,越下越大。導游說這是陝西的第一場雪。未完續待


(鹹陽博物館裡的3000多個彩色陶俑)



(馬踏匈奴)



(黃土村裡彩塑的民風)



(乾陵裡武則天的無字碑)



(懿德太子墓墓道裡的彩色壁畫,雖然是仿制的)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