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照片及其它游記,請訪問作者blog: http://fanclick.spaces.live.com )

(蘇梅)

(Baan Samui Resort)

(酒店裡的花壇)

(玩沙子的女孩)

(老爸老媽也絢麗)
行程:
4月21日:北京-曼谷,宿曼谷Baiyoke Suite酒店
4月22日:曼谷-蘇梅,宿蘇梅Lamai海灘的Aloha Resort
4月24日:轉往蘇梅Chaweng海灘的Baan Samui Resort
4月27日:蘇梅-曼谷,宿曼谷First酒店
4月29日:曼谷-北京
以前每次在熱帶的海島旅行,總能看到酒店裡住著很多上了年紀的西方老夫婦,他們一住就是很多天,像年輕人一樣,每天躺在泳池邊的躺椅上玩“小強填字”,走在海灘邊看夕陽西下,晚上也到鎮子裡加入到喧鬧的夜生活。他們都頭發花白,有的老得走路都不方便了,有的拄著拐杖,但是那份沒有限期的清閑讓人看了真是嫉妒。
記得前年離開聖托裡尼島的那天,遇到一個上了年紀的美國人,他說他要在島上住一個月,我傻乎乎地問:“你有這麼長的假期嗎?”他得意地道:“I’m retired, all of my rest life is my vacation!”
從那時起,我和老婆就有了個念頭,要帶上我們的四位年邁的父母來一次像西方老人一樣的旅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次旅行,改變他們的生活態度,讓all of their rest life to be their vacation。
我的老爸是個69歲了還沒退休的自然科學工作者,一輩子跟大自然打交道,全中國幾乎沒有他沒到過的地方,五大洲四大洋也到過了好幾個,可就是,幾乎從來沒有因為工作以外的原因去過什麼地方。對於他和他們這代中國的知識分子來說,工作就是生命的全部,一輩子也沒騰出幾分鐘的時間想想除了工作還有什麼值得去做。以致於這次旅行出發前,我囑咐他帶兩本閑書到島上打發時間,他想了半天,說:“行,那我就帶兩本論文期刊!”
老媽以前是中學數學老師,退休十多年了,身體一直不好,脾氣也有些古怪,她擅長買天底下最最便宜的東西,過天底下最最節省的日子,有一次爸出差兩個星期,家裡就剩下幾十塊現金了,媽楞是分文沒從銀行取,天天吃掛面就過來了。
我的岳父和岳母都是醫生,還沒徹底退休,他們比我爸媽年輕一些,是當年的“老三屆”。岳父母一輩子跟著黨的政策、跟著單位的安排輾轉南北,什麼苦都吃過了。岳父從小在東北的海邊長大,對大海有著特殊的感情,那年我們一起去北戴河,我就見識了他跟大海的親密。可惜岳父從未見過外國的海,我想這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海的兒子,怎麼能不游遍天涯海角呢?
四個爸媽的出身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在他們青壯年的時候,本該擁有像今天的我們一樣的多彩世界,他們卻不幸趕上了這個國家最擰巴的年代。聽他們講述他們的青春,總是很壓抑,那是個人人都沒有自我的年代,那些什麼上山下鄉、五七干校、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雖然我並不真正了解其中的苦楚,但我能讀懂他們對自己人生的遺憾。
老人們吃的苦太多了,就成了慣性,本來大環境好了,錢和時間也都不是問題了,終於該把一輩子沒享著的福都找補回來了,可是卻沒了找回自我的本領。所以我和老婆堅信,讓他們體驗一下,西方的老頭老太太是怎麼享受晚年的,對他們來說一定能是個啟發。
目的地不能距離北京太遠,太遠了坐飛機太辛苦;消費不能太貴,太貴了我們也難承受六個人的開銷;中國人不能太多,太多了就成了中國式的度假了。最終鎖定泰國的蘇梅島,一個和普吉一樣美麗的海島,是歐洲人的度假天堂,卻很少有東方人踏足。
要實現一次純休閑的度假旅行,是絕對不能一天到晚大伙都在一起集體行動的,那就成了跟團游了,所以,我們不在身邊,對爸媽們來說英語就很重要。他們當年學的是俄語,有的英語水平很初級,有的干脆一點都不會,所以我和老婆二月底就把所有我們想到的出門旅行需要用到的英語詞彙和句型根據場景分類,編排成冊,還錄了音,刻了盤,讓他們去學。效果出奇的好,進步很大。
曼谷
我們是晚上從北京上飛機,第一次用上首都機場的3號航站樓。到達曼谷已經是凌晨,曼谷的素萬納普機場也是新的,聽說是前總理他信在位的時候主抓的項目,可惜機場即將建成的時候,他信在聯合國開會期間後院鬧了政變,軍人上台,他信連回國的機會都沒有了,從紐約以平民的身份直接坐飛機飛往倫敦流亡去了。後來,幾個月前,大選中親他信的政黨又重新獲勝贏得政權,他信終於得以機會回到自己的祖國,那時候新機場已經建成,他信從新機場下飛機出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在自己祖國的土地上,長時間地親吻了這片土地。
我不是泰國人,沒有他信那麼復雜的情感在裡面,不過我也不是第一次來泰國了,四年前的幾乎同一時間和老婆去過普吉島,曼谷還是第一次來。我懷念泰國的空氣,潮濕中帶著草木的味道,那是我曾試圖用小瓶子裝走的氣息。所以,出了機場,第一件事就是狠狠地吸兩口泰國的空氣,置換一下我那滿肺的“可吸入顆粒物”。
在機場買了張當地的SIM卡,號碼是99泰銖,另外充了300泰銖的值,打本地電話的話,1泰銖可以打1分鐘,在泰國任何地方都沒有漫游或長途這說。泰國的SIM卡搞得很人性化,漂亮精巧的包裝裡,有張不干膠貼紙上面寫著這張卡的號碼,可以直接貼在手機背面,這樣就不用去背自己手機的號碼了。
機場門口有Public Taxi的服務區,雖然基本的計價方法是50銖服務費加25銖高速費再加上打表計算的價錢,不過人生地不熟還是不太放心,就干脆跟人家談好400銖全包,叫了兩輛車去市中心的酒店。
我和老婆分別坐兩輛車,帶著兩對父母。搞笑的是,我們倆全忘了在泰國司機座位是在車子的右側的,於是當司機幫我們把行李都放入後備箱,我倆都迫不及待地繞到各自車的右側打開車門就坐上,竟然坐得還挺坦然,全然沒有發現面前有個大方向盤呢,直到被受了驚嚇的司機給叫下來。
我們訂的Baiyoke Suite酒店在市中心的水門市場一帶,這周圍都是大型商場和寫字樓,估計相當於北京的CBD吧。Baiyoke Suite只是三星級,很便宜,雖然有個在四十層的全景餐廳,但是酒店的設施很陳舊,空調的噪音還非常大,那天夜裡所有人都沒有睡好。
倒是早上在餐廳吃早飯挺爽的,周圍幾乎沒有比我們再高的樓了,所以是360度的全景,能看清楚整個曼谷的景像。基本上,曼谷比較像中國南方的大城市,新建的高樓和破舊的民居交錯,樓與樓之間的間距不大,街道上有很多摩托車,我沒去過廣州,但我猜它跟廣州應該非常類似。
中午我們打車去參觀大皇宮。曼谷的出租車其實很少有打表的,都是跟司機講好一個價錢就去了,這也好,免去了打完表最後還得給小費的麻煩。
大皇宮是泰國以前歷代國王居住和辦公的地方,當今的國王是第九世,也許是為了促進旅游業,也許是為了換個新房子,反正當今的國王不住在這裡了,只是在有什麼重大的慶典時才使用大皇宮,所以現在的大皇宮在一年的大多數日子裡就成了專門供人參觀的景點。
我有個泰國朋友,每次說起他們的國王,都是非常敬仰的語氣。記得當年我問她為什麼你討厭他信,她不假思索並且咬牙切齒地說:“因為他信不聽國王的話呀!”看來國王在這個國度是絕對地精神領袖,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得到百姓尊崇的國王,泰國在近幾十年來,雖然歷經過數次軍事政變,國家卻沒有亂,總是能有機會重新走上民主的征途。徘徊在大皇宮金碧輝煌的建築之中,我和老婆忍不住討論起了君主立憲制的生命力,無論是泰國,還是日本、英國,在這樣的體制下,一方面人民有了與共和制同等的民主自由,另一方面當國家出現危機,那種來自一國之君的凝聚力又總能力挽狂瀾。比起純粹的三權分立來說,在某些特殊的傳統下,君主立憲制確實有其實用的一面。
大皇宮的建築確實讓人驚嘆,遠看,高聳的屋頂和金色的外觀讓人不但感覺威嚴,還頗有種超越現實的魔幻色彩,近看,建築的細部都鑲嵌了千千萬萬切不同形狀的很小的彩色玻璃。真不知道在久遠的年代,工匠是用什麼材料把那些彩色玻璃切割成方形、菱形、橢圓形甚至曖昧的心形的。
從大皇宮出來,我們試圖遛達到不遠處的湄南河看看,卻越走越有點轉向。這時候有個小孩迎面走過來向我們乞討,我們還沒省過味來,從身後冒出一個穿警察制服的大叔把小孩哄走了,並把我們帶到河邊看看。我們跟大叔聊了起來,他對中國還蠻感興趣,說他去過成都,還有四川的一些名勝,最後大叔拿過我們的地圖,在上面畫了個圈,向我們隆重介紹一個叫Royal Temple的地方,說今天是祭祀日,Royal Temple是給皇族祭祀的地方,一年只有今天開一次,不要票的,值得去看看。
坐TukTuk到Royal Temple才20銖一輛車,那裡剛好有個負責的人是華裔,自告奮勇用漢語給我們介紹了好多情況,我才知道,皇帝家的人死後都葬在這裡,最近的一個是皇帝的姐姐,幾個月前剛剛去世。不過比起大皇宮,這裡的建築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之後又到著名的靠山路轉了轉,找了家飯館大家一起吃了頓飯,喝了無數杯fruit shake。不知道怎麼的,一說起靠山路,就想起趙麗蓉那句“Welcome to 靠山屯”,然後我們就樂得不行了。
我們打車從靠山路回酒店拿行李,剛好趕上晚高峰,堵得跟北京似的。我忽然想干脆跟司機談個價錢讓他接著把我們送到機場,就跟司機侃起了價,很艱難,因為堵車他不願意在價錢上松口,不過最終還是從600銖坎到了450銖,我連忙給在另外一輛出租車裡的老婆打電話,讓她也照著450銖跟司機坎,結果那個司機頑固不化,一分錢都不讓,最後還是我們車的司機過去跟他一說,他終於同意500銖。
蘇梅島機場被曼谷航空公司給包了,所以從曼谷到蘇梅,只能乘坐曼谷航空的班機。他們的班機密度可是夠大的,差不多二、三十分鐘就飛一班,比公共汽車還勤。曼谷航空在曼谷機場設有很舒服的專門侯機室,明快顏色的大沙發,飲料和點心隨便吃。老媽路過候機室的時候還對著老爸感慨呢:“你看看人家這些人,多會享受呀,等個飛機還跑這麼小資的地方。”隨後就被我告知咱們也要在裡面候機,收獲了意外的驚喜。
蘇梅島Aloha Resort
蘇梅島位於泰國南部的太平洋海面上,與位於印度洋的普吉島只隔著一條狹長的大陸。面積245平方公裡,人口3.2萬。蘇梅島的居民以種植椰子為生,世代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據說直到上世紀70年代,這個海島才被幾個西方游客發現,他們在曼谷發現總有條船載著椰子運到曼谷來,就大膽地坐上那條回去的船,於是,蘇梅島成了西方人在泰國首選的度假天堂。直到如今,東亞人都很少有在普吉和蘇梅中選擇蘇梅的,島上別說中文了,連日文的招牌都很難看到。
蘇梅機場算是我見到過的最有風情的、也是最不像機場的機場了,它的一切設施都是半露天的,比如候機室、行李大廳,都是幾個柱子支起一個頂,像是個小亭子,而整個機場就是由很多個這樣的小亭子組成的。
蘇梅島最有名的海灘叫Chaweng beach,離機場不遠,Chaweng那邊的鎮子也是最熱鬧的。此外,還有Lamai, Bophut等沒有那麼有名的海灘。每次去海島,即使時間不長,我們一般都會訂兩個在不同海灘的酒店,一來是為了體驗不同的氣氛,二來其實還是對自己選擇的眼光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把握,所以把雞蛋放在兩個籃子裡總要保險些。這次我們選擇先住兩天Lamai beach的Aloha Resort。
從機場坐mini bus到酒店,六個人一共800銖,車沿著很昏暗的小道開了很久,爸媽們紛紛感嘆這800銖可不算貴。
岳父是個超認真的人,到了酒店後第一件事就是自己一個人摸著黑把酒店的地形考察了一番,看到泳池邊借毛巾的桌子上掛著塊牌子,還拿小本把自己不認識的句子給抄了下來要回去查字典。
Aloha酒店由三面小樓組成,中間圍著花園和泳池,再往前就是海灘,是那種很傳統又很經典的布局,我們被酒店安排在面對花園的一層的三間房間,房間外有個大陽台,從陽台前的幾層階梯下去,就是花園和泳池,坐在陽台上,遠遠地還能看到些大海。這樣的位置真是太完美了。
第二天我和老婆起床的時候已經快十點了,到餐廳的時候,爸媽已經吃完了早餐,正坐在半露天的餐廳愜意地喝茶呢,而岳父母已經在泳池裡享受著。岳母跟著海的兒子過了一輩子,卻一直也沒有學會游泳,這不,老頭兒正不辭辛苦地指導著老太太呢。
可惜快到中午的時候天氣突變,狂風大作,接著暴雨就來了,我和老婆連忙拿出能拍Video的小相機,搖晃著鏡頭拍了一段,一回放,還真有點海嘯來臨的意思。
那天是一陣晴天,一陣又下雨,院子裡的人們一會兒借了毛巾占了躺椅,一會又被雨淋得倉皇而逃。不過我們倒無所謂,反正就住在一層,雨來了就回屋,雨去了就出來,“大丈夫能屈能伸”。
記得四年前也是這個時候,我和老婆第一次一起出國旅行,在普吉島,騎著摩托車出去兜風,一會就暴雨傾盆,連忙躲在人家店鋪門口躲雨,一會又雨過天晴,繼續上路,那種沒有目標而完全服從老天安排的感覺特別好,生活就該這樣,要那麼多計劃干嘛,雨來了就停,雨去了就走。
從普吉的那次旅行到現在的四年間,我們的生活變化了很多,思想也變了很多,許多從前喜歡的事情都不再喜歡,唯獨旅行,像是吸了大煙走火入魔,永遠讓我們興奮。
Lamai海灘的沙子並不好,也許是由於浪太大的緣故,海水也不清澈,這跟之前在游記裡看到的差不多。只有岳父下海游了泳,那麼大的浪,我還真不趕去游。仔細想想,好像每次到海邊都要住海灘邊的酒店,但是實際上我和老婆都極少下海游泳,差不多都是圍著泳池轉,要是這樣的話,是不是下回可以考慮住一下山坡上的酒店了呢?那樣其實看海看得更痛快。
白天大家自由活動了一天,中午飯爸媽是到對面的7-11買的東西,岳父岳母是找了個麥當勞解決,看來老人們盡管英語學習大有進步,還是都害怕去看復雜的英文菜單,所以避開餐館,找個省事兒的地方搞定午飯。
晚上6點准時集合,一起在鎮子裡找地方吃晚飯。既然來海邊,龍蝦是怎麼也得吃一頓的,可惜我們找的那家餐館,新鮮的龍蝦只能挑出兩只了,好在我和老婆每次到海邊都吃龍蝦,倒是無所謂,就讓爹媽們好好品嘗吧。
在泰國,最爽的飲料就是各種fruit shake,是把水果和冰塊一起打碎,形成帶著冰碴的果汁,有西瓜的,芒果的,菠蘿的,香蕉的……反正每天頓頓換著花樣喝就是了,一般街邊上一杯shake差不多30到40銖,飯館裡貴些。我們的晚餐也差不多,一桌子shake,大家都愛喝。
第二天岳父母仍然起得很早,到我們紛紛起床吃早飯的時候,他們已經完成很多“項目”了。天氣跟前面一天一樣,又是快到中午的時候下起了雨。
因為中午要轉移到Chaweng的酒店了,讓酒店給安排了個mini bus,800銖,結果我又一衝動坐上了司機的座位……
蘇梅島Baan Samui Resort
Baan Samui Resort在Chaweng的最繁華地段,對面就是麥當勞。(我心想,這下老頭兒老太太們又美了。)
不過雖然街上熱鬧,酒店的院子裡可一點都不吵。這個酒店地處一塊與海灘垂直的細長地皮,因此布局比較獨特,從前台和餐廳過去,是兩排面對面的兩三層小樓,中間是精致的花園和石頭小路,走到盡頭是泳池和Spa,再過去就是海灘了。建築的風格頗有點愛琴海味道,無論是外牆還是內牆,都采用很原始的材料和很明快的顏色,尤其是外面看上去,房子就像是直接用黃泥巴抹出來的。花園裡郁郁蔥蔥的樹木和建築配合得恰到好處,讓你覺得自己不是置身酒店,而是深居森林中的小屋。
我們的三間房間都在二層,我和老婆的屋外剛好是個巨大的芭蕉樹的樹冠,一串碩大的芭蕉末端,有個類似花蕊的東西,一只蜂鳥時常光顧,這可樂壞了老爸,他有事沒事就拿著相機去守候,試圖拍下蜂鳥把身體懸在半空中,伸著彎曲的長嘴采食的瞬間。
剛到Chaweng的那天,又下了半天的雨,大家都是以在屋裡睡覺、在陽台看書為主,直到晚上才一起出去。
Chaweng這邊是蘇梅島的心髒地帶,街上自然比Lamai更繁華,什麼店鋪都有。有意思的是,街上隔不了多遠就有一家裁縫鋪,店主都是尼泊爾或印度人,做的服裝都是西服、禮服之類的正裝。在這兒滿街都是花褲衩大背心,誰會需要西服呢?仔細想想,原來是因為西方人都崇尚找裁縫做衣服,而在西方國家,做衣服的價錢比買成衣貴很多,在亞洲找裁縫做一件衣服卻往往要比去商店買衣服還便宜,自然有很多西方人趁著度假的閑散時光,在島上做些衣服帶回去。記得許多年前我有個德國同事來北京出差,臨走之前找了個裁縫做了一大疊襯衫,然後就把自己帶來的那些襯衫全都捐助貧困山區了。
入夜後,感覺住在全Chaweng酒店裡的人都跑到街上來了,吃飯的、泡吧的、做massage的,逛商店的,沒事干騎著摩托車來回轉的。德國人還是最多的,滿街都能聽到呀呀唔唔的德語,東亞人實在是鳳毛麟角,這倒也好了,反正店主們中日韓語都不會,也很少有人一上來就跟我們說“Kon Ni Chi Wa”了。
找了家環境不錯的飯館,叫Chaweng Garden Beach,我們幾個有的吃明蝦,有的吃螃蟹或是魚,再一人一份炒飯。這邊的明蝦差不多跟龍蝦一個價,而螃蟹和魚就便宜不少,差不多相當於四五十塊錢就能吃到BBQ的或是泰式做法的一整條海魚。
跟馬來西亞不一樣,在泰國是需要給小費的,這也是我對西方傳來的文化裡唯一無奈的事情,倒不是不舍得錢,就是干點什麼之前都得先偷偷查查自己的錢包裡有沒有合適的零錢,畢竟要給小費總不能拿出一張大票讓人家找吧。我們基本上給酒店裡幫忙搬行李的10-20銖,給每天打掃房間的服務員留10-20銖在枕頭上,吃飯要是賬單包括了服務費就不給了,要是沒包括就最後在那個結賬的皮夾子裡留10%左右的錢。還好啦,這邊的服務業比較講道理,小費給多了給少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像上回在斯裡蘭卡的機場,我上個廁所,紙巾明明就在手邊,一個哥們兒非要伸手給我抽一張,我又剛好沒帶零錢,他楞是跟著我出來直到我找到零錢給他為止。
吃完飯,我和老婆找了家店做Thai massage,250銖一個小時,這差不多是島上的標准價錢,看到店裡坐著一大群大媽,我就對老婆念叨:完了完了,好不容易做個massage,還攤上大媽,結果形勢突然就逆轉了,她們從後面叫出來個十幾歲的年輕小姑娘,專門安排給我。
後來才發現,那群大媽裡夾雜著一個年輕一點兒的漢語說的非常好,是華裔,一定是她聽到了我跟老婆念叨的話,還以為我是個大色狼呢,為了讓我這個挑剔的顧客滿意,想想自己可能還不夠年輕,就特意叫來了雪藏的妙齡少女。
媽也順便做了個腳部的massage,爸說什麼也不做,就在店門口抽煙。
在Chaweng的第二天,我和老婆去海灘上喂流浪狗,這兒的流浪狗都有自己的地盤兒,哪只狗要是來到了屬於別的狗的沙灘,就會發生一場衝突。突然天就又變了,等到我們跑回酒店泳池邊的一個小棚子,已經被淋成落湯雞了。雨大得嚇人,人家都回屋了,可我們突發奇想決定跳入泳池游泳……很刺激的一個嘗試,水面以上就是暴雨,連換氣都換不利落。
可是按老婆後來的話說:“沒有金剛鑽還攬瓷器活兒”,從泳池出來沒多會兒,我就知道自己感冒了。於是那一天,外面下了一下午的雨,我在屋裡蓋著大棉被捂了一下午的汗。看來老婆的身體就是比我壯呀!
晚飯後組織了場集體活動,大伙一起去一個酒吧看人妖秀。雖然比起當年在普吉那“大禮堂”看的那場Semon show來說,這兒的場面要小很多,但節目組織得也有聲有色,非常不錯,而且不需要買門票,只要點些酒水就可以了。主持人還時不時從台下揪個人上去捉弄一番,有個德國人被揪上去,主持人一聽他是德國人,就“牙,牙”地學著德語的腔調跟他對話,全場都沸騰了。可我就是一直擔心老爸老媽被揪上去可就麻煩了,好在主持人似乎對亞洲人不感興趣,要麼就是給自己人留了點兒面子。
岳父岳母比我爸媽年輕些,精力也充沛不少,當我們四個成天泡在酒店裡以無所事事為享受的時候,閑不住的岳父岳母每天都早早起床,把一天安排得非常充實。於是我和老婆給岳父岳母報了個去山裡的原始森林騎大像的活動,老婆陪她們去。所以在Chaweng的第三天,一大早,他們三個就有車給接走了,而我還是快十點了起床吃飯,然後跟那些流浪貓玩了會兒,就去逛酒店門口的一家小書店了。
書店不是給本地人開的,裡面的書都是英文的,要是同樣的書既有英文版又有中文版,我當然會去看中文版的,可是很多享譽全球的傳記在中國是被禁的,就算在能買到,很多書的精彩章節也是被刪減了的。在這家書店,就有英文原版的希拉裡自傳,國內出版的中文版早就把其中很多跟中國有關的章節給刪了。還有那位被我的祖國形容成惡棍的宗教領袖的很多傳記和他關於佛教和心靈自由的書籍,大開眼界。
到了中午老婆他們就回來了,眉飛色舞地給我講述騎大像的經歷。老婆說,她騎的那頭是個十七歲的妙齡母像,特別調皮,走路不好好走,一會兒在石頭上蹭蹭屁股,一會在樹上蹭蹭腦袋,牽像的人一離開,她就不好好照顧客人了。最神的是,岳父母騎的那只大像,突然就停在一片厚厚的落葉上,用腳使勁刨,居然從落葉深處刨出來一個完好無損的榴蓮,然後用腳踱了踱,用鼻子掰出裡面的果肉給吃了。
老婆坐在大像背上的座椅上,用香蕉在大像的腦袋上敲敲,大像就會很可愛地把鼻子伸過自己頭頂,拼命地夠,直到拿到香蕉為止。
下午,大家伙都盡情享受在Baan Samui酒店的難得一個徹底的大晴天,泳池邊的躺椅都躺滿了人,泳池裡、沙灘上也熱鬧了許多。我躺著、喝著可樂,讓大太陽烤著我塗滿厚厚一層防曬霜的身體,吸著我最迷戀的熱帶空氣,幻想著有那麼一天,我不再必須坐在電腦前工作,我和老婆又來到海島,租了間當地人的房子,過那麼一個想要多長就可以多長的假期……
鐵杵磨成了針,岳母終於學會了游泳,而且還游得不錯呢!唯一不足的就是換氣的時候好像滿臉苦澀,不過估計習慣了就好了。這是一個多偉大的成就呀,我知道這邊有潛水的認證證書,要是也有游泳的證書就好了,給岳母發一個,寇上個大紅章,把岳父的名字寫在教練一欄,我和老婆的名字寫在助理教練那兒。
我也平生第一次見到老爸游泳,以前他從來沒有展示過。老爸的仰泳最拿手,速度很快,看上去就知道水性很好,估計是小時候在家鄉的河裡練就的,不過他另外的那種說不上是蛙泳還是狗刨的那種泳姿挺怪的,老是側著身兒,有點像毛主席的游法。
酒店裡有一只流浪的黑色母貓生了三只小貓,沒有一只長得像母親,他們就住在樓下的角落裡。我晚上從二樓的樓梯下來,他們一家四口就趴在樓梯上,聽到我的腳步聲,兩只伶俐的小貓一溜煙兒就跑了,倒把我嚇了一跳,另外一只膽子最小的,蜷縮在樓梯上不敢動,貓媽媽在下面的一層樓梯擔心地看著她,我也挺尷尬,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停了半天,還是決定繼續往下走,結果那只膽小的小貓一害怕就從樓梯滾了下去,滾到地面東倒西歪地站起來,趕緊慌慌張張地往人家一層的陽台裡面鑽,結果又一腦袋撞在陽台的欄杆上。貓媽媽覺得很沒面子,也跑了下去,叫上撞得暈頭轉向的孩子走了。
第二天臨走前,我和老婆把剩下的狗糧都給了貓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雖然是狗糧,他們倒是不介意,吃得挺美的。看到三只小貓都健康活潑,我也放心了,看來昨天晚上沒摔壞他們。
蘇梅島自駕游
酒店check out必須在中午12點,而我們離開蘇梅島的飛機是晚上十點,所以干脆在最後一天租了輛豐田的8座自動檔車,來了個蘇梅島自駕游。
從酒店出發,沿著海邊往Lamai方向去,找了個加油站加了油,然後找到一條橫穿蘇梅島東西的公路開過去,沒幾公裡就到了島的中心地帶。我們順著一條小路開上了山,一路上看到很多西方人騎著摩托車從山上下來。一直開,路有些陡了,車裡坐著六個人,必須把空調關了,手動掛低檔,才能勉強上去,怪不得這車的租金比四驅的越野車便宜好多呢。
車開到精彩處,突然前面就全是土路了,考慮到我們的坐騎能力有限,就算了,眼看著一車老外開著輛大吉普繼續前行,車頂上都是人,羨慕死了。
估計是我下山開得太得意忘形了,媽的身體有點不舒服,大家都很擔心,回到公路上我們就連忙找了個小餐館吃飯、休息,菜館的mm挺漂亮,卻沒聽懂six這詞兒,楞把我們要的六份炒飯和六份飲料全聽成了兩份,上了兩份後還特熱情地送了四杯冰水,估計她也納悶呢,這麼多人坐這兒,怎麼才倆人吃飯呀。小店的環境不錯,坐在門口的椅子上還有些小風吹過,媽的身體很快恢復過來。
繼續上路,到了島的另一邊,沿著海邊的路車不多,岳父開了一段,也算是蘇梅島上最年長的中國司機了。
後來在海邊遇到一個當地的父親帶著他兩個年幼的女兒出來玩,兩個小女孩特別專注地在海水和沙灘的交界處玩沙子,父親坐在海水裡,用小鏟子給她們幫忙,一臉的耐心與幸福。那是一幅溫暖的畫面,讓人摒住呼吸,贊嘆蘊藏於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為了讓爸媽們了解一下當地人是怎麼生活的,我們找了個路邊的村子停下,稀裡糊塗就走進了人家的院子。這兒的村子跟東南亞很多地方都一樣,每家的房子都被幾根大柱子撐起,地面那層是用來停放汽車、養雞的地方,房子並不集中,而是三三兩兩地分散在樹林裡,每家只管蓋自己的房子,並不設院牆,房子中間的空地就是大家公用的院子。想想國內農村常常聽說兩家鄰居因為蓋房,你占了我家半米,我占了你家一尺,就劍拔弩張甚至鬧出血案,真是不那麼容易理解這種共享式的村落布局。
接下來的路上,買了些榴蓮,找了個路邊人不多的地方分享。我以前挺害怕榴蓮這東西的,這回出來旅行在岳父岳母的慫恿下吃了不少,越吃越喜歡。只可惜榴蓮這東西既不許帶上飛機又不許帶進酒店,每次我們都只能找個偏僻的地方吃了。
時間掐得還真准,轉了這麼一大圈最後回到酒店剛好是晚上六點半,在酒店的餐廳點了一桌海鮮大餐,我打電話讓租車公司的人來餐廳找我,把護照還給我,把車子開走。
晚上十點,隨著飛機衝上雲霄,我和老婆還是習慣性地低頭望望那難忘的小島,夜晚的Chaweng燈火通明,也分不清哪一盞是我們的陽台,哪一盞是我們的海鮮大餐,它們都會長久地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但更重要的是,它一定要留在爸媽們的記憶裡,激勵他們珍惜晚年的悠閑時光,享受那些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
曼谷
其實最後一晚在曼谷本來是想跟來時住同一個酒店的,具體住哪個倒無所謂。可是那些訂房網站都不能把不連續的兩天放進同一個訂單裡提交,結果我提交了Baiyoke酒店的兩份訂單,頭一天的立刻就確認了,並且刷走了錢,最後一天的卻說是沒房。於是也就只好另訂了一個水門市場一帶的First hotel。
因為感冒還沒好,晚上又睡得特別晚,第二天中午退房之前我就一直在猶豫,要不要交點兒錢續半天房,睡一下午,畢竟回北京的飛機是凌晨1點20的,還有太多時間需要在曼谷游蕩。
後來見爸媽們都收拾好行李抖擻精神要退了房出去逛,我就打消了續房睡覺的念頭,按照原訂的計劃,去不遠處的Central World買東西。
買東西是個很土的活動,老覺得是旅行團才干的事兒,每次出去玩兒我們都不安排這事兒,可是聽人說Levis的牛仔褲確實便宜太多,我倆又正需要買褲子,就沒擋住誘惑,徹底俗一把吧,混在一大群東方各國的采購者裡面,跑商場裡淘去了。
可惜泰國現在流行超低腰的女褲,所有的褲子都是超低腰的,好看是好看,就是穿在身上坐著上班會很難受,所以老婆最終也沒選到一條滿意的,只有我買了一條。
商場裡的空調開得太厲害,爸媽們在商場逛了一會兒就受不了,紛紛跑回酒店的大堂坐著,我們倆也沒撐多久,轉到對面的Big C超市去逛了。
從Big C出來正好是曼谷的晚高峰,所有的馬路都堵成了長龍,成了停車場,那景像比北京還壯觀,這時候就顯出了摩托車的優勢了,只剩下摩托車還算自由,可是它們的噪音一定搞得堵在汽車裡的人們心情更加浮躁。
在泰國最後一頓晚餐是在First Hotel的Palm Garden餐廳吃的,餐廳外面還有個空中游泳池。叫上爸媽他們之前,我自己先去看了看菜單和價錢,有個很熱情的服務員接待我,看我對套餐有興趣,服務員又叫出來了個經理,給我仔細解釋。最後問了我一句:“Are you taking a group?”,鬧了半天把我當成導游了,怪不得這麼重視我呢。想想也是,我一個中國人,背著個小包兒,一個人來餐廳卻不吃飯,要看菜單、問價錢,看菜單還對套餐感興趣,這不是導游是什麼呢?
我連忙說:“No, no, just few persons.”
不過當我帶著大伙來到餐廳的時候,還是受到了經理的熱情接待,看來團不分大小,一律歡迎。老婆攛掇我干脆假戲真做,吃完飯留下來,找經理要回扣。怎麼聽都覺得像是擠兌我了,趕緊把小包摘下來,放在一邊,專心吃飯。
又是打兩輛車去機場,本來跟酒店門口幫忙叫車的人說好400銖,包括高速費的,結果上了輛車,司機偏說那個人跟他說的是400銖,但是沒說包括高速費呀,一臉很為難的樣子。車已經開出挺遠,我無從考證了,就問司機高速費多少錢,他說25塊。我沒表態,既沒說我掏也沒說我不掏。
司機很能侃,而且英語不錯,雖然說不好一句很完整的英文句子,但是關鍵的詞都會說,意思都能表達清楚。他告訴我們,他25歲,出生在泰國和老撾邊境附近,以前在老家結過婚,後來離了婚,到曼谷開車。雖然在曼谷很多年,卻從沒有去過普吉或蘇梅。他的英語全是後來當出租車司機時候才學的,看書,還有試著聽外國乘客說,其實當年上學的時候最多也就會念ABC。
他好奇地問我,我住的First Hotel多少錢一晚上。其實First Hotel只是個三星的酒店,我告訴他大概50美元一晚上,我以為他能告訴我在曼谷花50美元住個三星的酒店值不值,就問了句:“你覺得貴麼?”沒想到他笑了,說:“對你來說當然不貴,對我來說當然貴!我租的房子一個月才2500銖。”
我笑著反駁道:“你拉我這麼一個活兒去機場就能掙400銖呢!弄不好還是425銖。”
他很委屈的表情,連忙“辯解”:“不是每天都能趕上這樣的活兒的,有的時候一天能有幾個,有的時候卻根本沒有活。曼谷的出租車太多了,不容易。”
車並不是他自己的,是屬於另外一個司機的,他每天開12個小時,交500銖的“份兒錢”。
小伙子特別喜歡看中國電影,他能如數家珍地說出Jet Lee, Andy Lau, Jacky Chen……可是說了半天,自己也有點兒含糊,問了句:“香港電影是不是就是中國電影?”然後想了想,又補了句:“香港以前是英國的,現在是中國的了,對不對?”我不知道怎麼回答才算精確,只是告訴他,現在不分什麼香港電影還是中國電影了,大家都一起拍電影,現在都是一回事了。
最後下車時,我給了他450銖。小伙子不容易,能把英語學得這麼好,這樣的司機當然受外國人歡迎了。
在排隊等著出關的時候,前面是個胖乎乎的韓國人,喝得有點兒高,跑過來用中文跟我們打招呼,偏說岳母長得像他自己的媽,然後就跟岳母特親,直往岳母懷裡鑽。和所有我遇到過的韓國人一樣,一上來就問年齡,當他得知我比他小兩歲後,得意地拍著自己的胸脯,一遍遍用中文說:“大哥”。
夜裡的飛機到北京。和以前每一次回北京一樣,又是趕上一個可怕的中國團,從辦手續的隊伍到登機口,大喊大叫的、扯著嗓子打手機的、加塞兒的、躺在椅子上不讓別人坐的、擠著人不說對不起的、明明坐的是經濟艙卻偏要跟著公務艙的乘客先上的……在換登機牌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要求給我們安排離那個團盡量遠的座位。
候機室裡沒有空位了,我看到幾個西方游客放棄了躺著人的座位,找了個沒有座位的偏僻的角落。
中國人呀,咱有那麼敏感的民族自尊心,關起門兒來咱抵制很多東西,要求很多人道歉,可咱什麼時候才能騰出點兒熱情關注一下咱自己的問題,長點兒出息,讓人家都瞧得起咱們,別讓人一看到中國護照就緊張呢?假如那些被中國人擠著了的外國游客也舉個牌子要我們道歉,我們是不是又傷了自尊,要聲嘶力竭地抵制什麼了?
一個民族的精神,不是靠MSN上那幾顆紅心就能傳遍全世界的,世界看到的中國,其實是從機場裡碰到的這些點滴小事開始的。假如中國人永遠都只是停留在對我們自己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孤芳自賞,和對普世文明價值的盲目抵觸當中,我們舉辦什麼都是徒勞的,我們和這個世界的距離會越來越遠,我們會越來越覺得和這個世界沒有共同語言。
我的無數次旅行都碰上了這樣無奈的結尾,我真的不希望下一次旅途還以這樣的方式結束。
七天的旅行,安排得不怎麼辛苦,爸媽們都挺開心。他們從一開始的拘束,到後來自己安排每天的享受;從一開始不願意開口說英語,到後來單獨行動,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去哪兒就去哪;岳父從一開始拿著小本去抄酒店裡的告示,到最後自告奮勇把所有人的出境卡都填了。這才是最令我和老婆欣喜的成就,這是一次“拋磚引玉”式的旅行,我們打心底希望這些操勞了一輩子的老人們,快快拿出積蓄了一生的熱情,從此自由地去規劃他們悠長的假期。
也許不久的將來,就是我們來讀老爸老媽們的游記了。
行程准備/攻略:
帶上兩對爸媽一起去旅行,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年紀大的人不像年輕人那麼flexible,再加上他們的身體並不好,整個行程,時間上不能太緊湊,酒店不能地處山坡,房間不能吵……這樣才能保證他們是去享受假期,而不是被兩個年輕人帶著去受罪。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其實當我們決定要帶上年邁的爸媽們去旅行的時候,壓力還是挺大的,一切的預定都反復斟酌,生怕在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遺憾。
一切的准備工作從二月底就開始了,就像運行一個龐大的項目,每一個細節都環環相扣,連順序都容不得半點馬虎。那些逐一提交了網上訂單,等待中意的酒店確認是否有房間的日子,甚至讓我緊張得有些睡不著覺。
1.決定目的地
其實起初在腦子裡,西馬的熱浪島是首選的目的地。當年蘭卡威的那次旅行近乎完美,再加上對《夏日麼麼茶》的良好印像,想像中,熱浪島應該是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可是當我們閱讀了很多游記,嘗試開始預定熱浪島的行程時,才發現熱浪島上並沒有機場,要從北京飛吉隆坡再轉飛附近的機場,再坐兩個小時汽車,最後坐船到島上;島上的酒店幾乎沒有什麼選擇余地,除了兩家像樣些的大酒店,其它的都是很簡陋的那種,只適合背包客。總之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誘人,尤其是對於一個“老年團”來說,太辛苦,又有些枯燥。之後把目標轉向菲律賓的長灘島,但長灘島也存在交通問題,沒有機場,再加上去過的朋友的評價並不高,就也放棄了。
最終鎖定蘇梅島有幾個原因:島上有機場,可以直接從曼谷飛過去;酒店的選擇余地比較大;蘇梅島很少有東亞游客,基本上歐美人的地盤,對於對學英語充滿無限熱情的老爸老媽們,是個鍛煉的好機會。
2.預定航班
北京往返曼谷的航班有不少選擇:國航、泰航、斯裡蘭卡航空、埃及航空……但是全需要早訂,否則紛紛滿座。我們大概提前了一個月預定,當時國航和斯航的機票比較便宜,但是也已經是想要哪天就沒哪天的了,最後只好妥協,通過黃金價日訂了個蹩腳的票,星期一晚上走,第二個星期二的清晨回來。我們訂的是CA979和CA980,往返含稅3300人民幣,去程不能改簽,回程改簽費500,退票費1000。沒過兩天就被要求付款出票了。
曼谷往返蘇梅的航班沒有選擇,因為蘇梅機場被曼谷航空給包下來了,價格壟斷。我們在曼航自己的網站上直接訂的PG199和PG192,都是全天最晚的航班,含稅價也要5840泰株一個往返。
[Tip]
曼航的預定是當時就扣款,之後可以在網上隨便改簽不同日期的同一航班,但是如果退票的話要損失很多的錢呢。
3.預定酒店
蘇梅島的Chaweng海灘是最出名的,好像只有那裡是白沙灘,Lamai海灘其次有名,另外還有一大堆叫Bophut什麼的小海灘。在島上一共有五晚,我們決定在Chaweng住三晚,在Lamai住兩晚,體驗一下不同的感覺。
訂酒店一波三折,四月還是旺季,很多酒店都沒有房了。先是挑了一個Chaweng的很經典的木屋別墅,和一個Lamai的酒店,通過HotelTravel提交訂單,結果Lamai的酒店兩個小時後就給了確認,Chaweng那個卻說我們要的房型沒房了,建議改成低一檔的房型,當時也沒多想就改了,結果確認了之後上Sawadee上一查評價,都說那種房型在酒店最靠近馬路的那一邊,很吵,我們給酒店客房部的經理打了電話,居然連他自己都承認那房子很吵。於是我們堅定地退掉了那個酒店,又把全Chaweng的酒店查了無數遍,通過各種訂房網站提交了無數訂單,逐一被告知房間已滿。最後快絕望的時候蒙中了一個Baan Samui Resort,雖然沒有當初想住的木屋別墅那麼好,但各方面也算很不錯了。
因為來去都要在曼谷住一晚,所以還要訂曼谷的酒店。曼谷的酒店比較便宜,游客基本都選擇靠山路或水門市場一帶住,我們想來去都住Baiyoke Suite,但是因為日期不是連續的,必須分兩個訂單提交,結果去的那天訂上了,錢刷走了,回來的卻沒訂上,所以只好又訂了回來那天住在First Hotel.
我們最終訂的酒店如下:
Baiyoke Suite Hotel, 曼谷水門市場,Standard suite room, 51USD每間每天含早餐;
Aloha Resort, 蘇梅島Lamai beach, Deluxe room,84USD每間每天含早餐;
Baan Samui Resort, 蘇梅島Chaweng beach, Deluxe room, 114USD每間每天含早餐;
First Hotel, 曼谷水門市場, Double/Twin room, 52USD每間每天含早餐.
[Tip]
蘇梅島4月30號前比5月1號後的酒店價錢貴出差不多50%,因為五一以後就進入雨季了。(實際上我們這次的七天裡有一半都在下雨,是個遺憾,看來四月底去泰國是花了旺季的價錢買了淡季的天氣。)
訂泰國的酒店,Sawadee.com是個特別好的工具,上面有清楚的地圖,充分的照片和評論,但是價錢很貴。Asiarooms.com和Hotelclub.com上的價錢也不是最便宜,但是它們能提供即時確認,這對於來不及等確認的行程來說很有用。Hoteltravel.com上的價錢最便宜但不提供即時確認。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在Sawadee上查好酒店,在Hoteltravel上下單。
Hoteltravel有比較寬松的退訂規則,但是對於旺季的泰國酒店,卻都不適用。在旺季蘇梅的酒店,基本上都是一確認就凍結全款作為於預授權,提前三周實際刷走全款,提前三周取消不花錢,提前兩周取消花一晚的錢再加上百分之五的管理費,再之後取消就一分錢都不退了。而這些全不是在你提交訂單之前能看得到的,只有當你收到確認郵件時,在郵件裡它才告訴你這規矩。
Hoteltravel和其它幾個網站都有即時聊天方式的客戶服務,很方便,有任何問題,你不需要寫郵件,不需要打電話,只要打開一個聊天窗口,就有mm給你解答。
4.簽證
泰國的簽證可以直接到大使館辦理,230塊一個人,但是要求的材料很多,包括公司證明什麼的,所以我們還是通過攜程給辦的,一個人310,只要交護照和一張照片就行了,連填表都不用填。大約三個工作日後拿到的。
[Tip]
泰國是可以落地簽證的,在曼谷機場下飛機後往海關走的路上就看到落地簽證的辦理處,據說現在國內機場只要出示往返機票就可以允許離境了,所以看來落地簽證是可行的。不過這次既然是組織“老年團”,還是要確保萬無一失,所以沒有嘗試落地簽證。
5.購買保險
其實申請泰國簽證是不需要提供保險單的,但是考慮到父母身體都不好,如果一旦在泰國需要看病卻又不能報銷就比較麻煩了,所以我們在平安買了每個人的保險,八天,六十歲以下是每人136塊,六十歲以上的價錢稍微貴一點。
6.換彙
除了提高了信用卡的額度之外,我們還換了充足的美金帶著,雖然人民幣在泰國是可以自由兌換的,銀聯卡也可以在很多地方使用,但是人民幣的彙率在泰國是非常低的,很不劃算,而國內銀行一般又很少有泰銖,所以刷美元信用卡,或者換美元帶過去再換泰銖應該是最可靠的方式了。
[Tip]
人民幣兌換美元的比率是7:1,而在泰國美元兌換泰銖的彙率差不多在1:31,這樣算來如果使用美元信用卡,或者人民幣換美元,美元再換泰銖的方法,彙率都在1:4.4左右,而在泰國如果直接以人民幣換泰銖,彙率都在1:3.7左右,差的還不是一點點。
7.“老爸老媽學英語”
老爸老媽們年輕的時候都被俄語給耽誤了,他們中有的從未出過國,有的雖然不乏出國經驗,英語水平也很基本,所以英語成了這次行程准備的重頭戲。我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給老爸老媽們培訓英語。因為只有周末才有時間去父母家,所以我和老婆想了個辦法,先是把所有我們想到的出門旅行需要用到的詞彙和句型根據場景(酒店,機場,購物,就餐等等)分類,編排成冊,為了方便爸媽記憶,盡量把單詞都標注了聯想記憶法,比如luggage就是“一拉就咯吱咯吱響的箱子”,shop就是“邵家開的鋪子”,然後我和老婆一人一部分,對著麥克風把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都給錄了音刻成盤。兩個月的時間裡,爸媽們的刻苦確實令人感動,他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戴著老花鏡,一邊聽錄音,一遍在小冊子上標注,還把學會的單詞用在日常的對話中,我們每周末去看他們都能發現他們的成果和進步。
(更多照片及其它游記,請訪問作者blog: http://fanclick.spaces.liv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