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到西安旅游,不能不去的當然就是兵馬俑了,今天我們到火車站乘車,那裡有直接發往兵馬俑的旅游專線。我們先在華清池下的車,一代貴妃洗澡的地方還是讓我們很有好奇心的。整個華清池景區被修建成了一處仿唐建築群,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大公園,游覽的重點就是景區內的那幾個“湯”——唐明皇和楊貴妃等人曾經用過的浴池,就我的眼光來看,那些浴池並沒有什麼特別奢華,但可以想像在當時社會中,能泡上溫泉就已經是很奢侈的享受了,何況還修葺了專供沐浴用的池子和建築呢。了解了這些“湯”的運作系統,知道原來在古時洗溫泉也有等級之分:溫泉裡的水是一直流動的,先流進皇帝貴妃的浴池,皇帝貴妃洗好了,水會流進王公大臣的浴池,王公大臣洗好了,這些水再被排入宮人的洗浴池,宮人洗浴也有先後之分,廚師類優先,等宮人都洗完了,這些水還有什麼用處就不得而知了。 在華清池景區內新蓋了的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內,我看到了華清池在唐時的繁華和鼎盛,作為享譽中外的溫泉勝地,古時從周代開始就有帝王在這裡修建行宮,到唐代的時候,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讓這裡達到了最昌盛的時期,圍繞著華清池修建的園林和宮殿已經讓這裡變成了另一個長安城。只可惜一場安史之亂,華清宮由盛轉衰,雄偉的宮殿和精美的園林消亡殆盡,如今人們只能從那首凄美綿長的《長恨歌》中找尋華清池的昔日的美景。華清池在歷史上還有另外的意義,要記得,西安事變就是發生在這裡的,景區內還完整保留著事件發生時蔣介石下榻過的房間,靠近這裡有一個直通驪山的門口,我們從這個門口上了山,去看西安事變舊址——兵諫亭。驪山不高,千米有余,可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前兩天已經消耗了太多的體力,沒爬多久我們就氣喘吁吁的了。友人實在是吃不消了,在半山腰時留在路邊休息,而我衝著山上的兩座著名道觀——老君廟和老母廟,咬緊牙關也要堅持到底,結果又繼續向上攀登了10分鐘左右,在快接近山峰的地方看到了一排寺廟的建築,兩座道觀近在眼前了。相傳女媧曾在驪山上煉五色石補天,所以三千年前就有古人在此修建廟宇供奉女媧,並尊稱她為“驪山老母”,道觀也被尊為老母殿。老君廟和老母殿是左右鄰居,也被稱為朝元閣,據傳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為了鞏固民心,認太上老君是李氏的祖宗,在全國上下提倡供奉道教,並在驪山上修建朝元閣予以供奉。兩座道觀的規模都不是很大,建築看上去也恨新,倒是老君廟中供奉太上老君的太上雲都的兩層亭閣有些特色。在道觀的門口,看到有很多牽著馬拉生意的人,原來從這裡到山頂還有一段距離,山路比較陡峭,騎馬最合適,而山頂上據說就是周幽王為博美女一笑而烽火戲諸侯的所在。我抬頭望向山頂,果然隱約看見一座烽火台。下山的時候我們到了兵諫亭,很普通的大亭子,看到旁邊蔣介石藏身的石頭縫想到當時堂堂的蔣總統要縮身藏在這麼小的石縫中,不知道有多麼狼狽。在驪山出口處有一個賣紀念郵票的小店,老板熱心的幫我們在華清池和驪山景點的門票上敲了紀念印章,可惜我們沒有兵馬俑的門票讓他敲章,想到這裡,我們快步到路邊乘到兵馬俑的車子。去的路上我們有路過臨潼博物館和秦始皇陵,從車上遠觀的皇陵,只是一座神秘高大的封土堆,此時我只能憑著《鬼吹燈》的情節對那地底下的宮殿自己胡想聯翩了。終於到了兵馬俑博物館了,我們去的這段時間,據說是為了更好的迎接08年奧運會時將會來到中國的世界各地的友人,博物館中的2號館正在整修,但這並沒有影響我們游覽的心情,館外導游很多,但能不能找到好的導游就要看運氣了。沒有想像中的那種看到兵馬俑會很震驚的感覺,當看到1號坑裡那麼多兵馬俑整齊的排列在坑道中,我不知道該不該用氣勢磅礡來形容,那時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在我腳下的這片土地中,到底埋藏著多少個這樣的陶俑,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在整個秦始皇陵中又占據了什麼樣的地位;想到那地宮裡飄蕩著水銀的江河大海,那用夜明珠做的日月星辰,那永不熄滅的長明燈,當然還有那數不清的奇珍異寶……在導游的解說下,我才發現這些陶俑的驚人之處不僅在於他們和真人大小一般,還有他們的面部表情都不盡相同,有種說法是當時的工匠是按照自己的樣子制作兵馬俑的,所以這些陶俑才會有不同的樣子。盡管沒有太被兵馬俑吸引,我們還是不能落俗套的從各個角度以兵馬俑為背景留影。2號坑不開放,我們就去看3號坑。3號坑的規模小的多,陶俑和陶馬也不多,但其式樣很像是一個軍隊地下指揮部,坑內的陶俑也都是軍官俑。3號坑內有個讓考古學家難以解答的疑團,就是在3號坑挖掘的時候,裡面的很多陶俑就已經沒有了頭顱,是風化了、被偷盜了,還是其他什麼原因,至今沒有答案。接著我們去參觀博物館,館內圖文並茂的詳細介紹了兵馬俑的發掘過程,展示了許多不同種類的陶俑,跪射俑、軍吏俑、將軍俑、立射俑等,其中提到2號坑內的兵馬俑形態最為豐富,還提及2號坑在挖掘的時候,兵馬俑身上都有精美的彩繪,可是一暴露在空氣中,這些顏色就剝蝕脫落了。這又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過的一個記錄片,片中描述了對這裡的兵馬俑是否是秦始皇的陪葬俑的質疑,原因有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到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已經不提倡在陪葬用的陶俑上塗彩繪,現在出土的有彩繪的陶俑都是秦始皇在位以前的。博物館的底層收藏著兩輛被譽為“奇中之奇、寶中之寶”的彩繪銅馬車,它們即是最大的青銅器,也是最精巧的青銅器,因為兩輛車總共有7000多個零部件,其中不乏精細絕倫的小部件和小機關,讓人嘆為觀止。景區內還有一個環幕電影院,不間斷的播放著兵馬俑的成因、修築和歷史上它曾遭受過的侵害,無論如何,今天的我們能看到這樣舉世罕見的奇跡,不得不贊嘆當時始皇彙集六國財富修建這個帝陵神話的魄力和智慧。我們仍舊乘旅游專線回市區,在鐘樓附近的竹筢市路上的樊記腊汁肉夾饃解決晚飯,西安最好的肉夾饃店就數樊記了,饃中夾的肉的精瘦不同價格也不同,店裡還出售當地特色的米酒,配著肉夾饃吃正好。未完續待

(楊貴妃用過的蓮花湯)

(兵諫亭)

(兵馬俑1號坑)

(兵馬俑3號坑)

(彩繪青銅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