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大峽谷和騰衝(八)

作者: yoga2046

導讀D7:福貢——老姆登教堂——知子羅——六庫(宿六庫香格拉大酒店) 8:30出發——9:18江中松——10:00老母登教堂。在傈僳族向導小傳的指引下,我們在教堂下邊的公路轉彎處停車,這裡有眺望大峽谷的最佳觀賞點,站在這裡“居高臨下”這才是真正的峽谷風光。一直在貼近江面的峽谷底部蜿蜒穿梭,岸邊山峰並不顯得雄奇險峻,而從這裡往北望去,怒江穿越層層峽谷奔湧 ...

D7:福貢——老姆登教堂——知子羅——六庫(宿六庫香格拉大酒店)

8:30出發——9:18江中松——10:00老母登教堂。在傈僳族向導小傳的指引下,我們在教堂下邊的公路轉彎處停車,這裡有眺望大峽谷的最佳觀賞點,站在這裡“居高臨下”這才是真正的峽谷風光。一直在貼近江面的峽谷底部蜿蜒穿梭,岸邊山峰並不顯得雄奇險峻,而從這裡往北望去,怒江穿越層層峽谷奔湧而來。怒江,第一次如此清晰全面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只見一重重山,一座座峰,把怒江捧在中間,因為陽光的投影,山一重重漸漸地淡了下去,最終和天融合到一起,實在無法數清究竟有多少重山,而山有多遠,水有多長,好似這水就從雲端滑落跌入凡塵,我不禁暗暗感謝上蒼對我的厚愛,讓我在陽光裡感受到天堂神境。——11:10沿著山坡再往上爬就是頗有知名度的老姆登教堂。老姆登教堂坐北朝南,東邊有一個小池塘,西面和北面的山腳下能夠清晰地看到峽谷中蜿蜒曲折的怒江,遠處連綿的山峰後面就是高黎貢雪山,“神深愛世人”五個紅色的大字和那高聳地紅色十字架,使我們不得不仰視它的存在,我圍繞著教堂一遍遍按下快門,想讓此時此刻成為一個永恆,這不僅僅是藍天白雲下的教堂,還有這群山、這江水、這池塘邊的人家。——11:20老姆登教堂再往上走大約三公裡便是知子羅,它曾是怒江的州府,卻在一夜間,人去樓空,只因為地質學家認為,該地區可能發生毀滅性的大面積滑坡,而現在這座荒廢的城市裡出現了一絲新的生機,有的老人開始搬回知子羅居住,雖然廢城不廢,但潛在的危險從裂紋叢生的破敗房屋上隱約可見。在八角樓前灰色的街道上,我們看到了文革時期、撤縣時留下的標語,有漢語也有傈僳語的,我想對於碧江人來說知子羅就是一部凝固的歷史一段塵封的記憶。——13:00匹河的寶華飯店吃了午飯,我發現怒族匹河完小建造得非常完備,在怒江地區希望小學的校舍可以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建築,接下來就是教堂,雖然這裡的教育條件很艱苦,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政策還是深入人心。豌豆涼粉1。50元。——16:30離六庫不遠的公路旁,有木棉花樹下就有澡堂、有溫泉,我們順著公路邊上的小路拾級而下,果然木棉花樹下有個池塘,用水泥砌成,分為四格,溫泉泉眼就在那顆木棉花樹的樹根下,可能近來幾天天比較熱,這裡沒有當地人泡澡,摸了摸水溫,好燙啊!估計要五、六十度,泡溫泉42度就吃不消了,陶老師拿他的CASIO戶外表測了下水溫,48度。看來我們只能在這裡泡腳了。我挽起了褲腿,放入水中,不一會兒,腿上的皮膚就開始微微泛紅,忍不住把雙腿從水中拎起來,好舒服啊!愛鬧的打起水仗,弄得全身都濕透了。沒看到當地人真正的澡堂會是一大遺憾,傳統意義上的澡堂會實際更是傈僳族談情說愛的場所,向導小傳還自己暴料:他和老婆也是通過澡堂會認識的。——18:45抵達六庫,住香格拉大酒店。——19:00出發,去座落於青山公園內一家古色古香庭院建築的第一家酒家吃晚飯(六庫鎮穿城路153號,0886-3637489,13988611315)印像中這頓晚飯吃得很好,只是上菜很慢,我們約好9點百花嶺聽四聲部合唱的,只能是延遲了。——20:45開車出發去離六庫十七公裡的百花嶺。——21:20百花嶺的孩子們在等著我們這批陌生游客的到來,我們打著頭燈,摸黑進入村子,來到教堂,立刻被教堂門口百花嶺孩子們歡迎的歌聲吸引住了,聽著她們清脆嘹亮的童聲,我有些呆愣了,雖然我知道傈僳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可在這青山綠水之間,在這月光皎潔的夜晚,在如此近的距離,聽到如此真實沒有絲毫做作的嗓音,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歌唱!小傳說,傈僳族會說話便會歌唱,傈僳族小孩在沒開口說話前,要先吃黃鶯的舌頭,這聽起來好恐怖,但它卻寄托了傈僳族世世代代天生賦於好嗓音的願望。後悔沒有給孩子們准備多一點的禮物,就我們包裡帶的糖果積攢起來還是不夠分發給每個孩子,看著孩子們渴望地眼神和拿到糖果的興奮勁,我們都感到十分的尷尬和羞愧,而可愛的孩子們還是一如既往的歌唱著,舞動著,還友好地拉著我們的手同她們一起跳舞,此情此景,感動、心酸、震憾、愉悅,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一起湧入心頭。待孩子們把我們送入教堂,禮拜活動正式開始了,我第一次在真正的山村教堂聆聽仰慕已久的四聲部合唱,難以想像,那美妙的天籟之音居然來自這些整日勞作的怒族農民兄弟姐妹,進入教堂的村民都很安靜,男人在右,女人在左,每個人都自覺地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信仰,他們為他們的生活感到滿足,為他們的健康和家庭和睦而感到幸福,並用最純樸最自然最率真的歌聲去贊美神,雖然我不信教,但那一刻,我卻感到了神聖。當台上唱起了聖母頌時,我也情不自禁地小聲哼唱起來,我相信神能夠感覺到從這裡傳出的每一個聲音,並慷慨地恩賜這裡的每個人。走出教堂,我陷入了沉思:我們這些在鋼筋混凝土包圍中衣食無憂的城市人,有著太多的無病呻吟和對社會對生活無故地埋怨,而這裡生活條件艱苦貧瘠的人們卻如此樂觀積極的生活、歌唱。這大概是來源於信仰的力量吧。——21:50回賓館的路上,整個車廂裡彌漫著沉重的氣氛,沒人說話,我想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一次神的洗禮和愛的感悟。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