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蔴坡已經五、六點鐘了,但是天還很亮,Leo在車後座睡著了,不敢叫醒他,讓他睡個夠!榔姐的兒子們都回來過年了,一起聚在輝(榔姐的六子)家吃晚飯。輝妻珍自己做了幾個菜,味道還不錯。輝的房子與他父母的房子中間雖然間隔了一戶鄰居,但還是相當方便,前門、後門都可以相通。大門外種著同樣的果樹,樹上結著比拳頭大一倍的果實(油炸後可以吃)。屋前的小院子是修整得很漂亮的草坪,安置著休閑用的石桌、石凳。屋裡收拾的很整潔。現代氣息較濃,體現出兩代人之間的差異。當晚我們搬去住在輝家,Leo很快就和輝的小女兒-四歲的瑩熟悉,高興地一起玩耍。由於我們的到來,輝的其他幾個孩子就住到附近的外婆家。他們的外婆2006年跟隨榔姐一起來過泉州旅游。2月6日(除夕)清晨起來,榔姐已經蒸熟了一籠堿仔粿。弟一早開車去蔴坡買來了潮州風味的水粿。還有自己種的番薯葉,炒得很好吃。我們告訴Leo這才是真正的有機蔬菜。早飯後,隆開車帶我們去蔴河邊的碼頭玩,珍母女三人同往,她的小女兒瑩已經是Leo的好朋友了。這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會手牽手一起玩。路上經過榔姐家的舊居,他們念過書的華文小學。當時隆妻梅的父親是該校校長,梅家就住在學校裡,課余時苦練乒乓球,竟成為國手,1976年代表馬來西亞到北京參加世界乒乓球大賽。還和周恩來總理等人合影。

很快就到碼頭了,有個穿紅衣服的男子,正在一棵高大的柚子樹上摘柚子,一個小男孩在樹下守,我幫他接過摘下的柚子。後來才知道,這是沒有主人的樹,可以隨便摘。所謂碼頭只是一個小渡口,有一個涼亭式的木屋,旁邊有幾棵椰子樹,上面結著許多金黃色的椰子,還不少掉落在河邊。有幾個少年在附近聊天。寬闊的河面,流淌著略帶渾濁的黃色河水。據說河中有鱷魚,決不可下河游泳!河對岸是大片的油棕樹。太陽出來,後天氣很熱,真想喝點椰子水。隆說,他妹妹家有椰子樹,不如順道去走走。很快就到了她家,這是一個位於樹叢中的獨立屋,周圍都是各色樹木,既有果樹也有花草。有椰子、紅毛丹、扶桑花……全家人正在大掃除,見我們到來,放下手頭的事情,熱情歡迎我們。隆的妹夫搬出梯子到屋邊的樹上採了很多椰子給我們。

午飯由大嫂和梅操辦,挺豐盛。飯後,隆一家要去馬六甲接兒子回來過年,女兒和Leo一起去,順便去參觀鱷魚公園。我們就午睡了一會兒,醒來後就准備第二天要派發的紅包。年夜飯整整坐了三桌有余,沒有什麼儀式,姐夫說這是自由餐,愛吃什麼各取所需。他還介紹說,當地馬來人就是這樣的習俗,即使是結婚也是這樣,客人隨到隨吃,吃完就打道回府,無需各種客套的形式。有多種菜肴:雞、鴨、火雞、鯧魚等,主食有白米飯,堿仔粿。出生在馬來西亞的姐夫做的雞卷卻和泉州的一樣,只是瘦肉比較多,沒有像泉州那樣加荸薺和蔥白,因此略感硬實一點。飯後姐夫拿出自種自煮加了紅糖的蜈蚣草涼茶,給大家喝,說是高人介紹的秘方,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榔姐的子孫都圍著父母聊天,我取出大陸帶去的中華、紅雙喜、七匹狼牌香煙給姐夫。兒子們說這是中國的好煙,他很高興。他們當場拆開一包中華,弟告訴他這是毛澤東抽的煙,要25馬幣一包。各人試抽一根,說是味道比他們當地的煙淡一些。我還拿出魷魚干給大家品嘗。隆拿起一包說梅愛吃。10點多回到臥室,Leo母子已睡著了。我在客廳坐,只見輝的女兒們帶著2個從新加坡來的表妹去看Leo。大姐叫夷,十三歲左右。姐妹們輕輕打開一條門縫見Leo睡著了,只好回到客廳玩。女兒說夷很愛Leo,自己很瘦小,下午在鱷魚公園還經常抱著Leo走來走去。小姐妹們都坐在客廳的地上,7歲的二姐開始給大家做美甲,先用白色的打底,再用彩色的畫花樣,姐妹們靜靜地輪候,次序井然。過了12點還沒全部畫好。此時門外鞭炮聲、煙花聲此起彼伏。大嫂介紹說,本來是不允許放的,但是3月份馬國要舉行大選,為了華人的選票,警察也就馬馬虎虎不管了。於是大家就乘機大放特放。2月7日大年初一早上,家家門口都放著供桌,供奉著水果等拜神供品。Leo醒來早,周圍一片寂靜,因為除了Leo母女,全部人都遲睡。大伙兒陸陸續續地起來,早餐時又聚在一起,一輪的恭喜發財和利是拿來。9點多我們和榔姐一家部分兒孫,分乘三輛車去巴株巴轄,到他們的親戚家拜年。約一小時的路程,首先到他的堂弟家,也是獨立的平房,周圍種了些菠蘿, 可可樹等等。門口貼著紅色的春聯,上聯《四時風雨皆成嵗》下聯《萬紫千紅總是春》,體現出中華文化的風韻。對這些手寫的行草字體,僅念幼兒園中班(K2)的Leo(四歲半)竟能認讀出來,使所有同行的人大感驚訝,都說他不簡單,好厲害!其實,我們大人並沒有刻意教他,老師當然也沒有教,這些字都是他看書看字典自學的。Leo對文字(中文、英文)有著特別的學習興趣,兩歲半時就能認識所有英文字母。看到不認識的字他會主動問:這是什麼字?日積月累就認識很多字了。主人顏先生身材高大,60多歲,早年求學於台灣,喜愛打籃球,退休前是當地獨立華文中學的校長。女主人年輕一些,戴眼鏡留著一頭樸素的短發,畢業於新加坡大學,是學校的地理教師。客廳很大,牆上掛著蔣中正題字《親愛精誠》的復制品。長桌上陳列著很多兒女們獲得的獎章、獎杯。其中一個在台灣念生物學碩士,另一個在台北的醫院做醫生。牆上還掛著《中華年鑒史》,福建永春二十五都示意地圖(應該是清代的地圖,比例和方位與現代地圖相差很遠)。主人已是在馬國出生的第三代華裔了,故鄉情結如此濃厚,可見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是多麼的巨大。他說五月下旬,他們親戚幾十人已經再次組團,要來泉州、永春尋根訪親。因為第一次僅呆了24小時,心有不甘,要再來多一次。我給他一張名片,讓他來泉州時好聯絡我們。

Leo在和舅舅及哥哥、姐姐們玩魔術游戲。給他吃各式糕點。隆告訴我們,他們的習慣已經向馬來人看齊,就是想吃自己盡管拿來吃,主人不會反復招呼。不像我們大陸那麼多客套,主人不停地勸吃,客人不斷地推辭。這使人感到作風實在多了。這種風格閩南人稱之為“番”。由於年輕人多,主人拿出他從父親手中繼承來的獵槍,來到山坡邊試槍。女兒好奇也試放了一槍,槍聲很響。Leo則捂著耳朵,跟東跟西覺得很新奇好玩!獵槍子彈每發1元馬幣,要憑彈殼去換才能買到。顏先生約好請大家吃完飯,由於時間還早,就開車去另一個堂兄家拜年。路不遠,有點相似的兩座房屋,父子二人各居一座。門的前走廊擺著一些花盆,枝葉中用紅色的小塑料袋綁成蝴蝶結來裝飾,紅塑料袋看似永春蘆柑的包裝袋,廢物利用得恰到好處。構思巧妙,別出心裁。大家來到他兒子家中坐,堂兄也過來與大家拉家常。年輕人到裡間吃水果、糕點。有一個哥哥給Leo表演撲克魔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