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游黃山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我喜歡前者。我喜歡觀山,更喜歡登山,尤其是跳動著粗線條的、富有凄美傳說的雪山。不過,由於西南部的動蕩局勢使得今年4月份的休假地很難選擇。黃山與我日夜思念的雪山不屬同一類型,我稱其為小家碧玉型,但黃山久富盛名,而且夫人未曾與之謀面,猶豫再三後決定去黃山。
天下名景集黃山,謂泰岱的雄偉、華山得峻峭、衡岳的煙雲、匡廬的飛瀑、雁蕩的怪石、峨嵋的清涼、黃山均兼而有之。徐霞客曾留下“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千古名句。
D1 北京飛黃山(19:00-21:00),打的到市區(好像是25元,有點兒記不清了),宿黃山市。相對較方便的酒店有兩家,一家是老街口客棧,位於屯溪老街的東口,典型的徽派建築;另一家是莫泰168,在屯溪老街的西口。兩家都很干淨,後者稍便宜,不過周末都需要預定。
D2 睡到自然醒,逛屯溪老街,“徽州四雕”(磚、木、石、竹),徽派國畫、版畫、碑帖、金石、盆景、根雕,以及筍干、徽墨酥等土特產都隨處可見。有一種小燒餅,餡料是霉干菜燒肉,炸制而成,味道不錯可以一試。采購水、食品、水果等以備上山之需。
本人以為旅游的重要內容應包括品當地美食、覽絕地美景、聞人文精神。民以食為天,故飽口福為先。徽菜乃中國八大菜系之一,起源於歙縣,有重油、重色之特點(本人以為口味偏鹹),特色菜首推醬排、餛鈍鴨、筍干燒肉、臭鱖魚、紅燒毛豆腐等。據本人親身體驗介紹兩家餐館:老街第一樓,位於屯溪老街牌樓旁邊,在這裡吃飯的基本上都是游客。就餐環境非常好,菜品味正、量足,就其在旅游景區的位置看價格還算公道。還有一家叫“老園林”的餐館,能吃到地道的徽菜,而且在當地這家店的口碑也是很好,客人基本上都是屯溪本地人。餐館的地址是濱江路71號(在莫泰以西約50米),雖然店小,但食客如雲,需提前預訂(Tel , 0559-2528692),晚上七點半以後客人漸少,價格適中,大概比老街第一樓便宜1/4。
下午在黃山汽車站坐中巴車到湯口鎮(13+1元/人)。車行1個多小時就到達了湯口,從湯口到黃山景區只能坐新國線的旅游大巴(13+1元)或出租車(包車40-60元),約20多分鐘到雲谷寺。可以在16:30前坐索道上山(雲谷寺-白鵝嶺,80/人),住在景區內;如果時間充裕可以下榻雲谷山莊,沿山莊門口左邊的小路到翡翠谷游玩,不過一定要安排好時間,不要趕夜路。
D3 從昨天開始就關閉手機,我以為在徹底遠離都市後使身體極度疲憊才能完全解放精神,所以我是不會選擇索道上山的。早晨八點半開始從雲谷寺上山,背上此行所有裝備(約30斤)開始自虐,6.5公裡的距離徒步將近3個小時到達白鵝嶺,先向東黑虎松、連理松、始信峰方向游覽後,然後原路返回到北海賓館入住(預訂760元/標間),放下背包補充給養,稍作休息後輕裝游北海景區,此時下起了小雨伴隨著濃霧,夢筆生花、清涼台、石猴觀海、獅子峰等。丹霞峰,那裡是看晚霞最好的地方,因為天公不作美也就沒有上去。時間將近下午四點,接著向前觀飛來石,上光明頂。在光明頂氣像站的電子顯示牌上看到明天的天氣是小到中雨,心中不免惴惴。
D4 出北海經西海賓館直奔排雲亭,從排雲樓賓館旁邊進入西海大峽谷,開始夢幻之旅。西海大峽谷又作夢幻景區,是黃山景區的華彩樂章,同時由於旅行團在此止步再加上天氣陰雨游人鮮見,顧心境放飛已至雲端。峽谷的游覽路線是V字形,簡單說就是先向下行至谷底然後再向上越過山峰出谷,一路名峰古木,巧石林立,可見“仙人曬靴”、“文王拉車”、“武松打虎”等怪石;雙龍松懸立崖邊;丹霞峰、九龍峰、石床峰、石柱峰、薄刀峰等群峰聳立。來之前做功課看到有網友把西海大峽谷描述的驚險無比,途中的確有很長一段是在懸崖峭壁上打樁後鋪成的懸空棧道,恐高的人在此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但均有驚無險。我負重攜嬌妻徒步約4.5小時經步仙橋到天海景區,走走停停並未有很大難度。在天海海心亭休整補充給養後繼續向前經鰲魚峰、百步雲梯、一線天到達玉屏樓,宿玉屏樓賓館。此時是下午3點鐘,雨越下越大,只好在賓館休息,暖暖的衝一熱水澡,自己帶的鐵觀音用滾開的水沏上,打開電視細細體味著下午茶的時光。
D5 早上多睡一會兒,在玉屏樓觀迎客松,賓館前的空地上擠滿了旅行團,雖然地上標有明顯的禁煙令但仍有很多癮君子在噴雲吐霧。摒住呼吸從人縫中擠過去,向前﹍,上天都峰!站在天都峰的北面可以看到一條坡度極陡的山路直入雲間,同樣是天氣的原因幾乎沒有上山的游人。回想起20年前登天都峰時人擠人在天梯上排隊的景像不免心中暗喜,這次可以和愛人一起從容入仙境。過鯽魚背然後下山途經三處一線天,一路風光無限,時而雲霧衝過來包裹周身,時而雲霧遠去圍繞在群山間,抬頭望是峭壁直刺雲端,低頭看是蒼松翠柏滿谷。從天都峰下來在半山亭休息後,從前山步行下山。經過昨日西海大峽谷和今日天都峰兩處絕地勝景你可以體會到“上帝的盆景”的意境(源於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坐新國線的旅游大巴到湯口,在車站旁的一家徽州土菜館飽餐後包車(100元/車)到宏村。
宏村位於黃山市黟縣,被稱作中國畫裡的鄉村。一片白牆黛瓦的徽派民居村落,依水而建,傍水而坐;清晨在雲霧籠罩下,就像宣紙上有點暈化的水墨一樣。也正源於此,每天有幾千美院學生在此寫生,再加上一批一批的旅行團,這裡簡直就像一個擠滿參觀者的美術館。不過早上七點前、傍晚六點後村中還是比較寧靜。
在宏村住宿一定要選擇村中的客棧,都是一些磚木結構的老房子,有高大古樸的堂屋,寬敞的水榭花園,是小資們理想中的閑適生活。居善堂、松鶴堂、樹人堂等等均可選擇,價格一般是60-80元/間。
村中各式商店林立,以出售竹雕、木雕、石雕、茶葉的居多。特別介紹一家石雕店,名叫它山石坊,位於老村口的橋對面,店中黃山石所雕的茶壺千姿百態,造型奇特、雕工細膩,頗具古人遺風,只是作品立意多不能脫俗,但即便是逐一賞玩仍意趣盎然。
黃山茶葉頗具盛名,最著名的是祈門紅茶、黃山毛峰和太平猴魁,價格的確便宜,盡可在店中逐一品茗後購買。
傍晚我選擇了老村口右手邊的一家小土菜館,小夫妻倆人經營,丈夫炒菜、妻子打下手,我點了五加皮炒蛋、水蕨菜炒香干、泥鰍燉豆腐,味道相當不錯,而且價格便宜。
D6 清晨六點起來再游宏村,晨霧罩在歲月侵蝕的幢幢老屋,安靜祥和,粉牆嵯峨,馬頭牆昂首,展示著古老的韻味。回到居住的居善堂用過早餐,出老村口右轉約1.5公裡游盧村木雕第一樓。路上田園風光,油菜花大多已謝,只有零星幾支在春風中輕擺腰肢。途中有一所宏村學校,一棟棟嶄新的校舍,寬大的操場,從敞開的窗戶中傳出朗朗的書聲﹍。路過一個叫龍池灣的村子也在開發旅游,心中默然,旅游給當地人帶來的變化毋庸置疑,然而﹍﹍,幾十年後,福兮?!禍兮?!
在居善堂用過午餐後坐公交車到歙縣,搭長途中巴返回屯溪,仍宿莫泰。放下行李後直奔黃山市西郊的花山謎窟,打的去不到30元。景區門票70元,入景區即可看到一石碑,上面記載著江澤民總書記到此一游後的評論“真是太絕了!是個謎,是個千古之謎!這真是個寶啊!要是宣傳到國外去真了不得!”心中帶著莫名的好奇、踏著江總書記他老人家的腳印開始裡探謎之旅。
景區內探知的石窟有20余個,不過只有2號、3號、24號石窟向外開放。首先參觀的是2號和3號石窟,石窟規模宏大,氣勢恢宏,高約6、7米的石屋一間套著一間,石屋之間有巨大的石柱相隔,石窟有足球場大小。這麼大的工程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它是干什麼用的呢?是糧倉?戰時屯兵?是個謎,是個千古之謎!真是太絕了!帶著疑惑繼續向前,過花山湖上到一個小的水壩上,咦,咋又出來一個售票處?上前詢問,被告知要到24號石窟需坐船,這裡就是船碼頭,船票往返每人30元。說句心裡話,當時我有一種被搶劫的感覺,不過考慮了幾分鐘決定還是去吧,都到了跟前了不去心有不甘,就算欣賞一下花山湖景吧。坐船大概15分鐘到達一個碼頭,沿湖岸邊是刻著一些莫名奇妙的字,不知所雲。上岸走不到10分鐘就到了下個碼頭,憑30元的通票在坐船進入24號石窟,石窟景像基本同前,只不過是在水中。與船工閑聊得知所謂花山湖為一人工湖,是挖開農田引新安江水修葺而成。30元的船票包括三段,即花山湖往返船票和進入24號石窟的船票,可以不坐船沿湖邊的石板路走到此處,僅花10元游24號石窟即可,進入景區仍需在購船票沒有人事先告知,可以省去20元游24號石窟也沒有人說明,每人100元、歷時約1.5小時游花山謎窟,相比之下,黃山景區200元的門票真是太便宜了!
這時我已經找不到被搶劫的感覺了,不過為了100元錢還是應該探尋一下石窟的奧秘。經過我“苦心探究、縝密思考”謎底被揭開了:石窟是此處先人們挖石料所遺留的大洞,石料挖出後被賣到各地作為建築材料,史書才不會記載此間居民日常小事。為什麼要打洞呢,是因為山表面的石料經風吹日曬已經風化,而山中間的石料質量上乘。我在此特別聲明:此項發現具有知識產權,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而且已通電他老人家,免晚年遺憾!
D7(4.18) 坐長途車到杭州。
D8(4.19) 西湖一周徒步游,遍嘗美食,飛回北京(1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