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痴收眠一和,憑個夢兒好做(彩雲之南游記)——D散記和後記

作者: bestlife123

導讀散記 沒有攻略,如魚兒游,都覺得是不平凡的經歷。比如金沙江流成逆轉入中原的長江第一灣,在去虎跳峽的一路顛簸裡如流星滑過。這條去中甸的老路蜿蜒曲折且不平,據說當初修這條路犧牲了很多人,早上出工不知道下午能不能回來。到了虎跳峽谷,看玉龍、哈巴雪山削壁夾水,巨石鋪灘,金沙江如碧龍穿縫而過,水勢瞬息萬變,山風呼嘯,震撼阿。。 也多曲折,容 ...

散記

沒有攻略,如魚兒游,都覺得是不平凡的經歷。比如金沙江流成逆轉入中原的長江第一灣,在去虎跳峽的一路顛簸裡如流星滑過。這條去中甸的老路蜿蜒曲折且不平,據說當初修這條路犧牲了很多人,早上出工不知道下午能不能回來。到了虎跳峽谷,看玉龍、哈巴雪山削壁夾水,巨石鋪灘,金沙江如碧龍穿縫而過,水勢瞬息萬變,山風呼嘯,震撼阿。。

也多曲折,容易被忽悠。。比如登玉龍雪山真是自虐游,在馬背上蕩著完全是唐僧取經的心情。在3000多米的地方下雨,寒風凜冽,還有風沙迷眼,到4000多米的地方開始下雪,路泥濘還要徒步,走近了看黑白雪山冷峻,十三峰如銀劍插天。。還被人游說買了三瓶氧氣背上背下完全沒有用還貴得要命。。本想背回辦公室吸的,後來才知道氧氣瓶不讓上飛機,最後在回昆明游民族村的時候邊走邊吸掉。。

雲南多山水。山,或綿延或峻峭,看著心底感覺有根,在土地裡。水清靈,或蜿蜒活潑或凝重舒展,和風和光,人如洗。山水相映相依,如陰陽流轉,靜與天行。

這樣的地域,自然人文璀璨。。譬如麗江的納西族,“以胖為美,以黑為貴”的純厚,東巴文如畫,人人能歌善舞,還有納西古樂。雖然越來越多商業操作,但民風到底淳樸,尤其是山水裡的人。還有這兒好吃好喝,瓶裝的犛牛酸奶像冰淇淋的味道,各種風味的餌絲餌塊,甩手粑粑,還有胖金花家的犛牛肉。。特產如豆末糖,普洱茶糕都不錯。

再說說茶馬古道。中國西部有兩條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一是今天的寧夏、甘肅一帶的黃河上游走廊即絲綢之路,一是今天滇川藏地區的六江流域走廊即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有兩條主要線路,一條以現今雲南西雙版納、思茅等產茶地為起點,向西北經今雲南大理、麗江、迪慶到西藏昌都、林芝至拉薩,再經拉薩南下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和印度等南亞及西亞地區;另一條則從現今的四川雅安出發,經涼山後,交彙雲南麗江,再經迪慶、西藏等地,到達尼泊爾、印度。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因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區,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故藏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但藏區不產茶。而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但供不應求,而藏區和川、滇邊地則產良馬。於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形成了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最遙遠的茶馬文明古道。在古道上是成千上萬辛勤的馬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風餐露宿的艱難行程中,用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寧靜,開辟了一條通往域外的經貿之路。

後記

回來上海在下雨。早上還在從麗江回昆明的夜車上,白天在民族村裡趕歌舞場,現在回到家裡聽嘀噠的雨聲

有句好聽的納西語“天雨流芳”,讓人讀書的意思,說知識像天雨芬芳,會使貧瘠的土地變得甘甜。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不是?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