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女性方向感不強,我就是這大部分女性中普通的一位,分不清東南西北,不會看地圖。廣州話“懵蝦懵蝦”可以概括我的日常狀態。以前和男友出游,我依賴感強,萬事不操心。這次帶著父母——兩個老小孩兒游西安,為了讓年事漸高的他們感覺旅途舒適,“懵蝦女”“馬死落地走”,沒有參加任何旅游團,全程自助游西安。旅途中還碰上地震。終於平安歸來,算是萬幸。小記游記一篇。 一、舒適的賓館是旅游的基礎此次旅途還算順利,明智之舉首先在於我選擇了一個非常滿意的賓館——馨樂庭城中酒店公寓。我以為,旅游在外住一間干淨舒適的酒店很重要,對於老人家來說更是如此。馨樂庭城中酒店公寓名字長、繞口(是其英文名Citadines翻譯過來的,聽說是新加坡聯連鎖店),當地人也不是很熟悉它,打的時如果光說此酒店名司機並不了解,說它的位置好了。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就在鼓樓對面中環廣場後方,我們從機場大巴終點站一下車(回機場乘坐大巴也在此上車),回頭一拐彎就看到了。酒店對面就是回民街,鐘樓鼓樓兩大景點就在附近,書門院、碑林、城牆等景點徒步都可以走到。真便宜了我這路盲。(如果不得利於西安這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我這“懵蝦女”不可能這麼順利地完成自助游計劃。)此酒店公寓的感覺遠不止於關於酒店最基本簡單的要求——干淨舒適。它能給你家的感覺。因為是去年七月左右才新建成的,一切設備都很新。房間不大,但是空間利用得很到位。中間有拉門,隔開臥室和小廳,液晶電視設在一個滑架上,可以在臥室與廳之間拉動。我們一家三口,如果住酒店,雙人間中加一張床也是要付100余元的,此公寓中小廳的沙發可以拉開作床。所以450元的房價還可以接受(據說幾月之前房價是330元)。家裡一般擁有的設備這裡大概都有了,除了針線包。我們一進門就把衣服全部掛在衣櫃裡,裡面還有燙衣板和燙鬥。微波爐、電冰箱,面包烤機、廚俱、餐俱一應俱全,可以帶簡單的食品回來加熱,儲存,像在家裡一樣。還沒有開始旅游,媽媽已經對賓館表示了極大的滿意。我們連續幾天晚上回來的時候,都買好面包、牛奶、礦泉水(賓館每天僅提供兩瓶)和水果。(次日早餐吃烤面包,喝牛奶或咖啡,省了出門吃早餐的時間和精力。)回到被打掃得干干淨淨的舒服的“家”,不禁感慨道:如果每天都是這樣的日子就好了!二、西安古跡多,文化底蘊厚——非常值得細細品味人們對於旅游一般都停留在“精打細算”的概念上,算計著一天游幾個景點,不要浪費時間。我倒以為,悠哉游哉,能看多少就看多少。我計劃四整天時間游覽,另外兩天用來坐飛機,合計算六天時間,基本行程包括:回民街、鐘樓、鼓樓、書門院、碑林、城牆、華清池、秦陵地宮、兵馬俑、半坡博物館、大雁塔、大唐芙蓉院、陝西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許多景點我們僅在下面或外圍走馬觀花。(因為門票都很貴,西安12、1、2、3月是旅游淡季,各景點便宜90、70不等,我們5月是旺季票價,比以前都漲了許多。我爸爸可以憑老人證得到半價優惠。)我個人比較推崇的是:碑林、兵馬俑、半坡博物館,非常推崇的是;陝西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整體來說覺得西安是一個非常值得游覽的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普通的城市望塵莫及的。在這裡,你想補課哪一段歷史都有生動的資料。不要說夏、商、周、秦、漢,乃至於唐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算是上億年前,遠古年代也有跡可考。有心的話,在西安呆上一年半載也不會寂寞。但是在西安城牆底下長的人們對於自己的城市卻沒有這份好奇心,有的人連兵馬俑也沒有去過,也沒有興趣去。人總是這樣吧,對於跋山涉水得到的東西才會珍惜;對於信手得來的東西不以為然。我們的簡單行程:第一天晚上到達西安,一下飛機(5月的西安日照時間非常長,晚上20:00天還很亮,像廣州的下午18:00)就美滿地在回民街逛起來。吃上網上傳說的小吃,什麼賈三灌湯包啊之類的。蜂蜜涼糕非常好吃,我和媽媽連續幾天都惦記著卻買幾盒(每盒3元)打包回賓館。後來的每天晚上我們都要來逛一把。非常方便。第一游覽日:書門院(也沒上去,只是逛了商品街)、碑林(倒是認真品味了一把)、城牆。在碑林遇見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小伙子給我留下比較特別的印像,在觀賞碑林的時候他和我父母就各代皇帝的書法發表了一番見解。我媽贊:這小伙子蠻有見識的。後來在有李世民六駿圖仿制品的博物館大廳內我開閃光燈照了一張相(之前我一直設置關閉閃光燈。)想對比一下效果。這位男孩兒很有禮貌地提示我在博物館內照相應該避免使用閃光燈以保護古物。他的提示進一步強化了我避免使用閃光燈的意識。我心中也為這樣有見識又懂禮貌的年輕人而感到高興。如果年輕人都有這樣的素質,中國的未來是令人期待的。第二游覽日:到火車站找“游5”,按順序游覽華清池、秦陵地宮(人造景點,不值得看,但門票15元,也不貴,我爸媽看了也沒有不滿意。)兵馬俑。比較方便,車每十分鐘一班,看完一個景點出來就能碰上下一班車。比較順暢的一天。(大概因為兵馬俑太出名,所以這條旅游線非常成熟,其它“游3”、“游4”線路,找車和等車都比較麻煩。西安“打的”挺便宜的,就是火車站一帶不給搭客。後來才知道火車站汽車站如611可以通往我們鐘樓)第三天游覽:我之所以不跟團,是不想任何外力催促父母按時按點起床或游覽。我們一家人一般早上07:00左右睡到自然醒,然後悠閑洗漱吃早餐,出門時已經09:00多了。到了火車站找“游3”,想去西線法門寺,一打聽一天才有一班車,早已經走了。只剩下私人承包的車在拉客,等了許久也沒來,後來就放棄了。雖然自助游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比較自由,但有時也比較無助,特別是在計劃落空的情況下。沒有去成西線,站在大街上很茫然,爸媽像兩個小孩等著我的安排。我腦袋一熱,打個“的士”去“半坡博物館”。不貴,大概26元左右吧。
媽媽要求很簡單,希望找個空氣好的公園照相就可以了(那還不如隨便去廣州一家公園呢!)爸爸倒是有見的,要求看古跡。在半坡博物館一方面可以參觀46億至一萬年前的化石及六千年多年前半坡人居住的遺址,一方面可以在開滿鮮花的後花園照相,一次可以滿足兩個願望。
在六千年前半坡人居住遺址面前,電腦動畫形像生動再現原始人怎樣簡單又科學地建築自己的房子。模型展示原始群居部落有尊卑,有組織,充滿集體智慧和力量的和諧生活模式。我特別驚異地發現即使在那樣遠古的年代,人們在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時,不忘追求和表現美——他們用貝殼穿孔串成項鏈;遠古人在制作陶器的同時,知道用指甲在陶器表面印下有條理的紋印而增加它的美感;陶器上畫著以現代眼光審視仍然充滿了抽像和簡約的美感的圖案。看來人類對於美的追求與人類生存本能是同時存在的。這就是人類智慧的體現吧!在這裡,讓我不由想起自己非常喜歡的席慕容詩《歷史博物館》——我想像著自己也是從遠古時代走來。只要能夠和相愛的人相逢,無論是在哪一個無論怎樣原始或落後的朝代都無懼吧。
附件:席慕容詩《歷史博物館》——--人的一生,也可以像一座博物館嗎最起初 只有那一輪山月和極冷極暗記憶裡的洞穴然後你微笑著向我走來在清涼的早上 浮雲散開既然我該循路前去迎你請讓我們在水草豐美的地方定居我會學著在甲骨上蔔凶吉並且把愛與信仰 都燒進有著水紋雲紋的彩陶裡那時侯 所有的故事都開始在一條芳香的河邊涉江而過 芙蓉千朵詩也簡單 心也簡單
我們充實地渡這日的上午。根據網上別人的意見,每天參觀我們都自帶午餐,在陽光下找個陰涼的地方解決,吃得簡單,也很愜意。(事後才知道這個美好的中午原來是個分水嶺,在此之間,舉國上下風和日麗,國泰民安。在此之後,我國又遭遇了一場巨大的災難。)出了半坡博物館的門兒就可以坐公車回市區。我們從鐘樓開始找滿街“游4”(網上說它路過“鐘樓”附近)(此時遇上地震)。我們被指點到火車站找“游4”(想去漢陽陵博物館),結果折騰到火車站,人家告訴我們“游4”在北大街才有。等我好不容易在北大街找到了車站已經是下午16:00多了,發現已經來不及去漢陽陵博物館了。於是我們在北門坐公交車去大雁塔隨便逛了逛。沒有看到音樂噴泉。到了大雁塔門口也剛好是人家收工的時候。不過我們也沒打算進去,門票也很貴。在外面逛逛就好了。找到大唐芙蓉院,也是在門外逛了逛,見它票價也望而卻步了。後來就打的回“家”了。這日兜兜轉轉了許多冤枉路,主要“懵蝦”我游前功課做得不足。我原是一個要到早上起來站在衣櫃面前才能確定自己今天要穿什麼衣服的人,根本不願意提前動腦筋。游前我主要瀏覽了攜程網,看了許多網友的流水仗游記,雖然文學價值不高,但很有實用價值。網友隨便嘮叨的一句話都有很強的參考性。經他們提示我才能夠摸索著找車,確定旅游線路。(所以我也學著寫這樣嘮叼的文章,應該會有一點實用參考價值吧)第一天早上起床梳洗好後,我才翻開旅游書瞄了一眼人家的介紹——到“五一飯店”吃早餐。滿街問人,終於在南大街找到了“五一飯店”(從住的賓館出來,徒步10分鐘就可以了)。“五一飯店”賣餐食的形式有點像廣州喝早茶的樣子,擺開架式任人選購。有粥、包子及各種點心,琳琅滿目,比較合爸媽的胃口。可是唯一一點不好就是他們擺出一副拒絕客人上洗手間的樣子。開始樓上樓下的指點我,但是走到去不是鎖門就是拒絕入內的冷漠樣子,說是停水了,叫我上街上的公共廁所。第一天我就忍了。過了兩天,游完歸來,媽媽又說起想到“五一飯店”用餐。這日他們服務人員面對“人有三急”的問題依然是如上答復,漠然視之。我很惱火,停水也停幾天了?!那他們做飯煮菜不用水?員工不用上洗手間?我問他們的經理在哪裡,投訴他們這間老字號飯店這樣辜負我們的“慕名而來”。如此情況下,服務員才向我指示員工洗手間的方位。第四日游覽:“懵蝦”我沒有因為地震而改變行程。因為最惦記的“陝西博物館”還沒有看,原本前一天就准備去的(如果去了,可能我就准備提前打道回府了。),可是在網上看到好像它周一休館。而且我在網上預訂它的免費票(好像從四月開始免票的)沒有訂成。這日周二一早,我們直奔“陝博”。大概因為剛地震完的緣故,前來領票的人不多,我們很快就憑身份證領到了入場券。該博物館外表樸素(灰撲撲的),沒有一點花俏的裝璜。但身入其中就知道真是不辜負此行,博物館就是應該這樣氣派。展品非常細致,歷史說明也非常到位,而且文字優美。有很多展品是國寶,應該在電視《國寶檔案》中被介紹過。爸媽都感慨非常值得看。我用相機拍了許多展品的相片,眼看著容量就要滿了。有些展品照不下來。我滿心想著如果它能夠提供一本詳實的畫冊就好了。後來在博物館的商店中見到許多本畫冊,我選了其中的一本,服務員開價280元。但原來是可以還價的,最終我還到100元。可能還是貴了一點,但是想到票是免費的,讓工作人員賺點也是應該的。下午我們按照前一天摸索的路線,到北門找“游4”准備去漢陽陵博物館。但是等了半個多小時不見車影,問當地人,有的說這車是許久才一班,有的說許久沒見過這車,不知還有沒有這車。建議我們搭乘近似路線的600路車到張家堡站再轉車。(因為路途比較遠,打的可能要一百多元)於是我們坐到張家堡前一站下車,沒找到能夠轉的車,於是打的。以為如此一來已經不遠了,但結果還要過一個收費橋,加上付給司機的來回過橋費20元,的士費50元。到站後感覺荒山野嶺的,心中擔心不知怎樣回市區(這裡離機場很近了,曾有的士司機建議提前兩小時在去機場的路上順便去游覽。我當時沒有把這建議放在心上),特意留了的士司機的電話(後來沒用上)。有網友贊這個博物館比兵馬俑博物館設計得更具有震憾力。步入其中感覺確實如此。因為這確實是漢景帝的墓穴(因為熟看了非常推崇的陳寶國主演的《漢武帝》,漢代歷史在我腦海中頗具立體的形像。)內設玻璃地板和牆壁,供人通透地參觀墓穴原貌。走到墓穴底部的時候,不敢相信自己就身處在千年前帝王墓原址內。原來自己可以與歷史這樣近——一步之遙,仿佛自己與千余的時光也只有一步之遙。同樣受網友贊譽的,10元票價的幻影影像非常新奇,非常值得觀看,我媽媽說她看得她目不轉睛,都不舍得挪開視線,不舍得漏掉每一個幻影影像。在這裡,我們溫顧了漢武帝爸爸漢景帝,和他美麗又富有心機的媽媽“王美人”的故事。其中“塑衣式跽坐拱手俑”——這位漢代少女優雅的形像作為漢陽陵博物館,乃至整個漢朝的代言人深深地印記在我的腦海中。
參觀完畢後,好不容易逮著一個“游4”,車上的工作人員(有幾個那麼多)漫不經心地叮囑此車只開到張家堡,一副著急下班不負責的樣子。車上售票員,那個西北女孩也是這樣的臉型,她年輕的臉上沒有一絲年輕女孩常有的天真甜美的表情,有的只有粗獷的冷漠,不耐煩的情緒仿佛一觸即發。這就是“游4”匆匆收場給我們留下的印像。雖然德長發水餃、五一飯店個別服務員、游4車的工作人員給我們留下比較負面的印像。另外我們之所以最終放棄類似於“游3”的拉客車,是因為當時其中一位年輕的小伙子(拉客人員)將一瓶玻璃杯迎著火車站的城牆就扔過去。我媽媽不改教師本色,上前指責他:你作為西安人都不愛護自己的城市,怎麼可以這樣隨便扔東西。他們一幫人還辯解他是好心,因為其中有有毒液體,怕揀垃圾的人拾去受害。但是他這種草率的做法絕不是成熟的“有毒垃圾”的處理辦法。這件小事讓我們感覺他們人品不夠好,因此而加強了不信任感,最後放棄坐他們的車去法門寺。但是西安人整體給人感覺挺樸實的,我爸媽經過幾天的觀察,總結許多西北人臉盤都鼓鼓的,一副憨厚飽滿的樣子。當我們問路,或需要服務的時候,許多人都能夠彬彬有禮,誠心提供幫助。比如馨樂庭城中酒店公寓前台那個小男生服務員,服務手式和用語都非常專業,很熱情地引導我們到房間,就房間的設備為我們做了詳細的講解;西安機場安檢人員面容和善,而且都能夠雙手遞牌(和廣州有的對比呀!);(辦理值機手續蠻漂亮的一個小姑娘臉上是掛上冰冷和不耐煩;)CZ3204航班上負責頭等艙和前艙服務的空姐臉上一直掛著嬌羞和親切的笑容,讓人感覺真是甜美。三、題外話——地震第三天游覽日中午(5月12日14:30左右)我們碰上了地震。當時爸爸以為自己老眼暈花,犯惡心,心慌;我和媽媽有點納悶怎麼西安的地軟綿綿的?!當意識到周圍的路燈、建築都在搖晃的時候,我們很快明白是地震了。此時,周圍建築裡的人紛紛慌張跑出來。我們也跟著跑,只希望離建築物遠一些。我建議朝馬路中間跑。許多人都湧立在馬路上,交通有幾分鐘陷入停滯狀態。路邊的人就都交談起來,一位老太太說,剛從旁邊的商場中跑出來,那裡的服務員跑得比顧客還快。她說西安沒怎麼地震過,上次發生地震的時候應該是七幾年,九幾年好像也有一次。我暗揣,這麼難得也給我們遇上一次。西安城市晃了一會兒就恢復了平靜。沒有什麼特別的。火車站的城牆被震碎了幾塊磚石;大雁塔廣場的牌坊被圍起來了。這是我們當時觀察到的異常。人們久久不敢返回建築內。大街小巷的路邊擠滿了人,醫院門口堆滿了被推出來仰臥的病人,或是手提吊瓶的病人。整個公交車,滿大街上人們的話題都是關於剛才的地震。我開始發短信給廣州的朋友和同事,是想著萬一自己被砸著什麼的,一時回不去也算是個交待。但是通訊網絡開始阻塞。發了許久,許多次,大部分沒有發成功。只有一個同事收到我的短信後迅速給予了反應:“是嗎?非常厲害嗎?那你們的警惕性可要高點兒,時刻關注地震動態,貴重東西隨身帶,合衣而臥,最好輪流睡。實在不行就明天回吧,要給你們訂座嗎?”真佩服她短時之內能夠為我們設想這麼多,我雖然小半個身處地震其中卻完全沒有危機意識。我絲毫沒有想到改變行程。我們一家三口只是商量著在外面逛久一點,不要早回賓館。(可是到餓了、困了的時候,哪管得上那麼多,還是得進建築內呀!)賓館的小服務員大概也是生平第一次遇這樣的危機,倒是很專業地叮囑我們把重要物品准備在一個小包內,遇上緊急情況他們會電話通知(怎麼能來得及?!)。爸媽嘮叨著要換一樓的房間。服務員無奈地說酒店最低就是六樓(我們當時住八樓),結果,媽媽說六樓也好。為此,我們大動干戈地搬低兩層樓。第二天發短信告訴同事,那個男孩同事回短信說我笨,應該要最高一層。我納悶了半天:難道是想著地震時壓在身上的東西薄一些?而我考慮的是逃生時跑得快一些。實際上大難來時,人們都來不及反應吧。晚上看到新聞才意識到事情遠比想像得嚴重。看見溫家寶總理第一時間趕到發生災難的老百姓面前,我的雙眼濕潤了。因為年初抗凍救災時,也是他的身影出現在廣州火車站、白雲機場等一線現場。短短幾個月,又要他老人家興師動眾。2008的中國遭遇的災難仿佛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波未平,更大的風浪掀帆而起。堅強的中國人要經過怎樣的磨難才能夠迎接到期盼已久的北京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