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天一閣(下)

作者: 月到風來

導讀天一閣門票為30元,景區面積挺大,但原本並非同屬天一閣,整個景區其實是由多處過去並無關聯的部分組成,一處自然是天一閣及範家府地,及後花園, 內有因城市改造而從寧波學府移建來的尊經閣及碑林,稱東明碑林(範欽的號為東明),另一處原為一大戶人家的花園,內有凝暉堂及從他處移建來的明代百鵝亭。 這第三處由秦氏支祠、陳氏宗祠、聞家祠堂三處構成。尋 ...

天一閣門票為30元,景區面積挺大,但原本並非同屬天一閣,整個景區其實是由多處過去並無關聯的部分組成,一處自然是天一閣及範家府地,及後花園,

內有因城市改造而從寧波學府移建來的尊經閣及碑林,稱東明碑林(範欽的號為東明),另一處原為一大戶人家的花園,內有凝暉堂及從他處移建來的明代百鵝亭。

這第三處由秦氏支祠、陳氏宗祠、聞家祠堂三處構成。尋月湖去到的天一閣並非天一閣的正門,而是聞家祠堂,聞家祠堂現有狀元廳和雲在樓,後者正在辦一當地女畫家的畫展,如只去這聞家祠堂參觀是不需要購票的。

陳氏宗祠現為麻將起源地陳列館,據說現代麻將於清朝同治年間由一位叫陳漁門的先生在原有的紙牌基礎上改進而成,從這意義上說麻將也是起源於寧波的。

陳氏宗祠有兩進堂,一名為“平和堂”,一名為“德和堂”由於漢語中“和(he)”與“和(hu)”同字不同音,似乎怎麼念都行,就看你是怎麼想了。

德和堂裡陳列著幾十幅麻將,材質與形制各不相同,其中一幅水滸108將的骨牌讓人印像深刻,見附圖。



秦氏支祠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時間雖並不久遠,但其建築之富麗堂皇讓人瞠目。秦氏支祠結構保存較為完整,該祠座北朝南,照壁外有一水池,水池內祠堂大門的倒影非常漂亮。穿過門廳有戲台、正殿、後殿和左右廂房等,整座祠堂均為木結構,建築面積有兩千多平方米。

右廂房裡展出一花轎,稱萬工轎,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民間工藝大師耗時三年復制而成,其豪華、繁縟雖皇帝金鑾殿之寶座亦不及也!

祠堂內的戲台是祠堂的精華,也是最華麗的部分,大小有30多平方,其藻井的設計與多數戲台相似,都是由16條幾何曲線盤旋而上直至穹窿頂會集,戲台上掛有“虛華實境”匾額,想來過去的人們常常希望能以戲劇鑒時代吧。


秦氏支祠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等民間工藝,具有獨特的寧波甬商的儒雅風格,其雕飾之精美、之細膩、之華麗讓人贊嘆不已,簡直就是金碧輝煌。


百鵝亭,建於明朝,原為墓前祭亭


萬工轎



精美的磚雕和秦氏支祠的大門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